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經典散文 不能沒常識

文學 閱讀(1.88W)

剛剛看過《讀者》第七期卷首語寧白的《常識在上》,不由得心生感嘆:人,可以沒知識,但不能沒常識!沒有知識,頂多平庸生活,頂多清淡生活;沒有常識,則可能禍害生活,貽誤生活!

經典散文 不能沒常識

知識與常識,都是人對事物的認識和經驗。其不同在於,常識是一般人應當掌握的基本知識,知識則多指專門學問,有理論性,系統性的特點。通俗點說,常識是說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知識可以是說為什麼能吃,為什麼不能吃,追根溯源,甲乙丙丁……常識對於人來說,猶如主食,主食是生命的基礎,有了基礎才可以談論其他;知識對於人來講,就是主食之外好看的水果,多樣的零食,豐富的營養……

如果把知識定義於專門學問系統知識的話,大多數老百姓生活是靠常識不用靠知識的。耳濡目染,代代相傳的生活技能,生存竅門,行為規矩,是不用專門研究,也不用考慮為什麼的。因為大家都相信,一輩輩積累下來的東西沒有錯,父母教導的做人規矩不會錯。或許有人想反其道而行之,做一點小小的試驗,結果無一例外,在生活的現實裡碰得頭破血流。於是,大家堅信常識的放之四海而皆準。

常識對於我們的生活做人,至關重要。道德常識裡的孝老愛小,言行一致,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勤儉節約,誠實忠信,近君子遠小人等是我們做人的根基;文化常識裡的惜時如金,勤學苦練,艱苦奮鬥,勤能補拙,量入為出,省吃儉用,眾人拾柴火焰高等,是我們達到目標,戰勝困難的精神力量;生活常識裡的熟能生巧,人勤地不懶,苦口良藥利於病,一年之計在於春等,則是我們營造美好生活的不二法寶。生活的零零碎碎,生活裡五光十色,生活中甜酸苦辣,做好每一樣都有常識的積累,過好每一天都需要認真的態度。

有常識的生活,是平安順利的生活,是享受著人生五味的生活,也是感受自然美妙的生活。沒有常識,我們就可能誤入歧途,陷入不義。有人一朝富有,或高居官位,沒有生活常識裡的道德基礎,就不管父母,不認親人,還以“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的說法來說明現在社會的勢利,表達他對窮親的鄙視;有人僅有知識,也可能是專家,卻缺少“達則兼濟天下”的胸懷,對生活裡的大眾沒有絲毫情感,就以學者身份整天忙著為富豪商人抬轎子,就坐在庭堂之上忙著形象忙著接待忙著應付忙著討好領導。有些人本來是有常識的,但是在有了知識之後就看淡了常識,離遠了常識,認為那些與現實生活太遠,太沒有“生活品位”裡的高尚高貴,而與傳統規矩社會道德漸行漸遠,從而迷失了自我。

失去常識,就漸漸失去了人情,失去了大眾情懷,動搖了做個好人的根基。失去了常識,如果他們在日常生活裡是非不分,六親不認,倫理顛倒,目無尊長,冷漠無情,那麼,無論知識多麼專業,能力多強,都一定是妨害社會安定與進步發展的人。往往這樣的人,對社會正義與和諧的破壞力更大,對親人情感的傷害更深。

我們應當追求在常識之上,更多的知識。具備了常識加知識的人,才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主流,是推進社會前進的動力。有些我們以為他沒有生活基本能力的專才特才,像陳景潤先生,他也是有常識和知識的,他是有人的道德根基的.,是有為社會為人類奉獻的思想的。只不過他在跋涉於數學高峰的時候,少了些操心自我生活的精力。而有些人,雖然他懂得一切,過得很好,但就是沒有把懂得的常識應用於生活實際裡,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只想自己享受而忽視他人的感受。這樣的人,可能富有,但也可能危害他人!

常識與知識,以充分融合為好。有常識的人,應當向知識看齊,努力學習知識,提高生活質量,提升服務社會能力;有知識的人,切莫輕視了常識,應當向常識迴歸,在常識的基礎之上提升知識的厚度,實現知識的飛躍。做一個有常識有知識的人,應當是我們一生努力的目標;千萬要注意,不能成為知識的將軍,常識的矮子,有學問的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