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國小生安全教育廣播稿3篇

文學 閱讀(8.99K)

有在學校廣播站鍛鍊的同學們都知道,我們廣播前都會提前做好廣播稿,沒有廣播稿就不會有好的節目效果,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廣播稿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生安全教育廣播稿,歡迎大家分享。

國小生安全教育廣播稿3篇

國小生安全教育廣播稿1

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平湖已變得越來越美麗,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的景象隨處可見。然而由於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識的淡薄,在車水馬龍的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劇。當你看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消失於車輪之下,當你發現一陣陣歡聲笑語湮沒在尖銳的汽笛聲中,當你面對那些觸目驚心的場景時,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種事故領域的“頭號殺手”。而導致悲劇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欠缺安全防衛知識,自我保護能力差,因此對少年兒童進行安全教育的形勢相當緊迫。有專家指出,通過安全教育,提高我們國小生的自我保護能力,80%的意外傷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為加強對中國小生的安全教育,國家教委、公安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出通知,把每年3月最後一週的星期一定為全國中國小生安全教育日,建立全國中國小生安全教育制度,敦促安全教育工作的開展。

紅燈短暫而生命長久,為了更好地宣傳交通安全法規,增強學生交通安全意識,為了更好地宣傳交通安全知識,更好地珍視我們生命,在此,學校向全體師生髮出倡議:

1、我們要認真學習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規,遵守交通規則,加強安全意識,樹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2、當我們徒步行走於人來車往的馬路時,請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在馬路上嬉戲打鬧;

3、當我們時馬路時,多一份謙讓與耐心,不闖紅燈,走人行橫道,絕不能為貪一時之快,橫穿馬路;

4、嚴禁12週歲以下的學生騎自行車。放學回家一定要排好路隊。

記得有一個故事。幾個學者與一個老者同船共渡。學者們問老者是否懂得什麼是哲學,老者連連搖頭。學者們紛紛嘆息:那你已經失去了一半的生命。這時一個巨浪打來,小船被掀翻了,老者問:“你們會不會游泳啊?”學者們異口同聲地說不會。老者嘆口氣說:“那你們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

雖然這只是一個故事,但其中蘊含的哲理卻耐人尋味。災難的發生對每個人來說,不分貧富貴賤,不論性別年齡。孩子、學子、工人、知識分子,人民公僕……無論咿呀學語,還是學富五車,無論幼小纖弱,還是身強力壯,如果缺少應有的警惕,不懂起碼的安全常識,那麼,危險一旦降臨,本可能逃離的厄運,卻都會在意料之外、客觀之中發生了。

遵章守紀,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當我們能做到這一切的時候,我們的社會便向文明的彼岸又靠近了一步。重視交通安全,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更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讓我們攜起手來呵護這文明之花,讓我們遠離傷痛,珍愛彼此的生命吧。

國小生安全教育廣播稿2

中國小校園安全是關係到社會家庭穩定和中國小基礎教育發展的大事。從xx96年開始,每年的3月26日被指定為全國中國小生“安全教育日”此後,全國中國小安全教育取得了顯著進展,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大大提高。然而,每年中國小的死亡人數仍然超過10000。多麼驚人的數字!學校是培養人的地方,是社會知識和智慧的中心,是國家發展的希望。然而,學校存在諸多隱患,學生傷害事故頻發,不僅給學生和家長帶來不可挽回的痛苦和損失,也造成了糾葛和極大的困擾。甚至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

近年來,各地中國小安全狀況堪憂,各種不良習慣和傷亡事故不斷。在當地的一些校區,曾發生過學生因走廊擁堵被對方碾壓踩踏致死、打鬧傷人、食物中毒、傳染病流行等重大安全事故。統計顯示,每年中國小生死亡人數超過1萬人。據xx94年統計,中國小死亡人數超過18000人,即每天約有49名學生死於各種事故,相當於一個教學班的學生人數。據20xx年統計,中國小生死亡人數從xx94年的1.8萬人下降到1.44萬人。雖然數量有所下降,但這14400條年輕生命的消失仍然令人心碎。據瞭解,從20xx年上報XX的事故分析來看,各類溺水事故占上報事故總數的xx.58%,死亡人數佔總數的25.65%;各類中毒事件佔15.38%,死亡人數佔3.48%;各類建築倒塌事故佔9.09%,死亡人數佔10%;各類交通事故佔8.39%;死亡人數佔17.39%;各類治安事件佔7.69%;死亡人數為6.09%。可見,溺水、中毒、建築物倒塌、交通事故是造成中國小生傷亡的主要因素。

預防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物質叫做致病物質。由於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物質較多,可分為細菌性食物中毒、植物性自然中毒、動物性自然中毒、化學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等。食物中毒發生時,常引起過敏,如頭暈、不良習慣、嘔吐、腹瀉、面板瘙癢、皮疹等症狀。預防食物過敏,首先要搞清楚它屬於哪種商品;其次,要教會學生如何解決這個過敏問題。對過敏者,應適當休息,多喝水,避免強烈陽光照射,並大量口服維生素C抗過敏藥物;對於中毒者,應根據情況立即送醫院治療。xx防止食物中毒,注意廚房衛生,妥善保管食物,避免蒼蠅叮咬爬行。加工食品的生熟器具應分開;天氣熱時應將剩菜放入冰箱,存放時間不宜過長;選擇和鑑別食品質量是預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對於性質不明的食物,不要輕易收集和購買。另外,學校附近的小攤越來越多。“三無”食物並不少見,學生特別喜歡這樣的東西,所以學生不應該買“三無”食物。

防止游泳時或意外溺水。為了防止游泳導致溺水,學校規定國小生不得在河流、池塘、溪流中游泳。即使在游泳的時候,懂得游泳的'父母也必須帶頭,選擇正確的時間和地點,採取正確的措施去游泳。但是因為學生小,不小心溺水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如果發現青少年溺水,首先要抓緊時間搶救。如果他們不會游泳,他們應該迅速拿起漂浮的物體,把它們扔進溺水者最近的水中。如果他們會游泳,他們應該在確保安全的同時採取正確的措施來營救他們。落地後及時倒水,及時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有運輸條件的地方,可以在運輸車輛上進行胸外按壓和口對口人工呼吸,同時可以將患者送往就近的醫療急救單位。為了防止低年級兒童溺水,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兒童不僅要在水井、池塘等有水的地方玩耍,還要告訴他們危險;

(2)有水箱的學校要在學校蓋章。

夏天經常有雷雨呼嘯,要教育學生注意:

(1)不要露天蹲著,尤其不要站在高處,遠離電線杆、水塔等高層建築。

(2)為了防止雷電波損壞家用電器,最好在雷擊時拔掉沒有防雷功能的家用電器。

(3)雷雨期間儘量不要出門,每家門窗都要關好。

在學校安全教育中,首先要了解道路安全標誌,瞭解並遵守交通規則,做到走、騎、騎安全。行人必須遵守規定,行人必須在人行道上行走,沒有人行道的要靠右行走;過馬路必須走人行橫道;通過有交通訊號控制的人行橫道時,必須遵守訊號規定;通過沒有交通訊號控制的人行道,要左右看,注意交通,不要追,不要跑;沒有人行橫道的,必須直行,車輛靠近時不允許突然穿越;走過天橋或隧道的人必須走過天橋或隧道;不準攀爬路邊和道路上的護欄、護欄,不準在道路上推、追、強行停車或拋擲汽車。走路不能雙手並用,走路不能看書,走路不能思考問題,走路不能聊天,走路不能玩……如果你這樣做,你可能會撞上你的車而不是撞上你,所以這也很危險。此外,不要在惡劣天氣下騎自行車,如雷雨、颱風、雪、雪或結冰的道路。我們應該牢記安全知識,避免不安全情況的再次發生。

國小生安全教育廣播稿3

合: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在你身上,當清脆的鳥鳴啁啾在你的耳旁,當芬芳的花兒向著你綻放,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甲: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早上好!紅領巾廣播站正在開播,歡迎您的收聽。

乙:今天我將為大家宣傳安全知識。

甲:俗話說“安全重於泰山”,安全是我們永恆的旋律。

乙:國小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能否安全、健康的成長關係到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關係到民族的興旺和國家的前途。

甲:從小樹立安全意識,是全社會的任務,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我們國小生自己要學習的一項重要本領。

乙: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

甲:關愛生命,注重安全!

乙:我們的安全僅僅靠社會、學校、家庭對我們進行保護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形成自護自救意識,掌握自護自救能力,使我們能果斷正確的進行自護自救,機智勇敢的處理遇到的各種情況和危險,為此,向各位同學提出幾點建議:

甲:國小生自我防範十知道

1.知道每天上學、放學時,正是交通最擁擠的時候。要遵守交通規則,不要在路上打鬧、嬉戲和看書看報,不準攀扶機動車輛。

乙:2.知道預防疾病的常識。講究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甲:3.知道汛期是事故多發期。雷雨交加時,不要到旗杆、大樹、電線杆下避雨。

乙:4.知道校園內人員聚集,安全尤其重要。不往窗外、陽臺外探身,不玩危險遊戲。

甲:5.知道午睡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在家午睡不提前到校,嚴禁午睡時間擅自外出游泳。

乙:6.知道外出活動要落實安全措施。要結伴而行,不要單獨外出。禁止到高壓塔下、公路上等危險區域遊玩。

甲:7.知道在家裡也有危險因素。使用高壓鍋、煤氣、電器等,都要了解其效能,如有危險及時自救,並撥打“120”急救電話。

乙:8.知道玩火的危險性。任何地方都不要玩火,要安全燃放煙花爆竹。如發生火情,要及時撤離,並撥打“119”火警電話。

甲:9.知道社會上還有壞人。獨自在家,要鎖好門,不讓外人進入家中;外出時要把行程告訴家長,不走偏僻的小路和荒地。發現壞人實施犯罪,要迅速撥打“110”報警電話。

乙:10.知道邪教對社會的嚴重危害。相信科學,不參加任何形式的迷信活動,不聽信和傳播迷信謠言。

甲:同學們,讓我們大家立即行動起來吧!

乙:同時,請大家牢記這句古訓----“安全重於泰山,安全時刻記在心中。”

甲: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讓安全與健康與我們一路同行。

合:老師們、同學們,紅領巾廣播站就要和大家說再見了。

謝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期節目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