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房子的變遷美文欣賞

文學 閱讀(1.55W)

我的家鄉在沁河北岸,房後就是沁河大堤。幼年好多時光都在大堤上度過,捉迷藏、盪鞦韆、砍大刀、滑滑梯、推車輪、打棒尖、砸四角、扣蟬粘蟬、晒糧頂席等活動,我們都幹過。

房子的變遷美文欣賞

幼年的家鄉,多是低矮的瓦房,沒有樓房,多是鄉村的土路,沒有公路。因交通不便,沿山一帶的姑娘都不願和沿河一線的小夥通婚。

我家門前就是大堤坡,過往車輛很多,晴天“揚灰路”,雨天“水泥路”。好在大堤兩旁有很多樹,夏天可以在此乘涼,雨天走在上邊不太泥。

我們姊妹七人,五男二女,一家九口人,當年就擠在三間土木結構的瓦房裡。每當哥哥從外邊幹活回來,晚上還要爬到樓板上睡。樓板是柳條和灰渣做成的,過個兩三年就要大修一次。11歲那年,父母含辛茹苦,辛勤勞作,幾經爭取才在老屋東邊蓋了一間瓦房,初步解決了幾個哥哥的住宿問題。因為住房緊張,嚴重影響了幾個哥哥的婚事。那時訂婚,女方見我家弟兄多,房子少,首先提條件就要有座房子。沒有房子只好選擇男到女家落戶,為此大哥、二哥吃了不少苦頭。1982年我們家終於在村東蓋起了第一座三間土木結構的新房,併為三哥訂婚結婚;1987年又在村北又蓋起了第二座磚瓦結構的新房,次年為四哥訂婚結婚。

四哥結婚時,正是我上大學的關鍵時刻,鄭大曾先後兩次給我下通知讓我學法律,而經濟緊張卻讓我一籌莫展。我曾一人在鄭大門口徘徊,我曾多次夢想到那裡讀書,而我又深知父母的艱難不易,我不想再讓二老為我為難。年青的我曾發誓,不拿父母一分錢也要蓋一座房。於是,我選擇回到鄉村任職,從通訊員到團支書,從村委委員到副主任,從副主任到代理支部書記,我幹了三年。那時,我也想象大多村民一樣投資四五千元蓋一座四間平房,但苦於囊中羞澀,沒有合適宅基地,一直到結婚也沒有給妻蓋一座新房,而是把東院的老房翻新了一下就住下了。我曾許諾妻“只要人在,麵包、房子一切都會有的,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妻也總說“因為沒有房,夢裡總沒有你,結婚24年了,總是飄忽不定,沒有一個穩定的窩”。

1992年春,我離開生我養我的農村老家,來到縣城工作。從市委賓館到檢察院到農發行,我奮鬥了24個春秋。1999年,我們節衣縮食終於在村北國小後面蓋了一座四間組合式平房。但是在新房沒有住四年,因為孩子上學問題,2004年春舉家又搬到了城裡,再次陷入了住房的困境。當年妻給人打工,一月200元,第二年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接手了一家超市。那幾年,是我們一家最困難的日子。剛開始幹超市,父母相繼生病住院,資金緊張一直籠罩心頭。同時,一家四口擠在單位一間宿舍,受盡折磨,勉強住了五年,2009年才省吃儉用首付2萬元購買了一套42。65的小居室,初步解決了兩個孩子上學住宿問題,也解決了雙方老人贍養問題。2006年至2013年,雙方老人先後因病離世,其中有三位去世都在寒冬臘月,冰天雪地,冰冷刺骨,風裡來雪裡去,喪事辦下來,渾身都掉了一層皮。但再苦再累,我們沒有一句怨言,因為我倆清楚知道老人從小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們養大不容易。我和妻都是家裡老小,但我們都肩負著贍養老人的重任,因為雙方的幾個哥哥姐姐年齡都比較大,家庭也相對困難,唯獨我們在城裡工作,在醫院照顧老人也相對方便一些。

“天無絕人之路”,歷經坎坷和磨難,2011年大女兒考上一本重點大學,2015年再次考上研究生,同時二女兒也大專畢業,我和妻憧憬著新的未來。今年春,我和妻對二女兒說:“你負責供姐姐讀研,我們倆負責買房”。二女兒說:“中”。我說:“智力投資一本萬利,你投資的可是潛力股啊!”今年10月,大女兒到溫州參加全國建築物理大會;12月初,又和兩個導師到北京參加十三五規劃專案大會,並在微信中說“導師讓協助十三五專案規劃,以後可以直接讀博,今年就可申請”。我說:“好好努力,全家支援”。

如今,我們141。32平方米的'新房裝修已接近尾聲,看著裝飾一新的房子,光潔的地板,素雅的桌布,新奇的吊燈,一應俱全的傢俱家電,想想結婚時水泥治光的地板、蘆葦打的輔棚、白塗料粉刷的牆壁,真是今非昔比,感慨良多。同時我也清楚知道,我們還不富裕,我們還沒有足夠的條件去滿足孩子們更高的需求,但我們會不斷努力,力爭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