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農村生活感悟散文

文學 閱讀(6.53K)

我出生於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庭,家鄉在河南省的東部,雖然我是80後,不知道改革開放以前的生活狀況,但是從我記事兒起到現在農村的變化仍然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無論在物質方面還是在精神方面都能感受到農民生活狀況的極大改善。其實仔細想來,還真是一言難盡。

農村生活感悟散文

(一)農忙篇

在我們的印象中,農民成年累月地在地裡勞作,一年到頭都十分忙碌,在我的兒時記憶中,除了冬季清閒以外其他時間確實比較辛苦。其中最忙的時候莫過於夏季小麥成熟期,那一階段農民要割麥子,晒麥子,入倉,最後還要忙著種玉米。從收麥子到種好玉米大概需要20天的時間,我那時候已經上國小,學校還專門放假,以便我們小孩子幫助家裡。

小時候,每到割麥子的時候也是村子最熱鬧的時候,全村老女老少齊上陣,投入到收麥子的大戰中。當時,簡單的收割機還不流行,絕大多數是用鐮刀去割麥子,莊稼地裡全是割麥子的,由於收麥子是體力活,所以大家一般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結成聯盟。我家是父母與一個叔叔和一個大伯家合作,共同割麥子。當把麥子割下來以後,還要用工具把麥子拉到“場裡”(脫粒的地方),那時候機動三輪車還沒有,只能用人力三輪車和架車子吧麥子一趟趟地運出來。把麥子運到場裡以後的任務就是對麥子進行脫粒,同樣由於機械不普及,大多家庭用牛或者拖拉機拖著圓柱形的石頭在麥子上碾壓,把麥粒與麥稈脫離,然後把麥稈和雜物清除出去就剩下麥粒,晒乾最後入庫。

收麥子絕對是體力活,時間緊迫,爸媽整天起早貪黑地下地收麥子,頂著炎炎烈日十分辛苦,有時候連飯都顧不上做。我們小孩子也沒有閒著,有的到地裡去是麥子,有的給父母做飯,送飯。總之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十分熱鬧。

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農具也逐漸機械化,收割機,脫粒機,機動三輪車,播種機先後在農村普及。這兩年每到割麥子的時候,以前那種全家齊上陣的情景已經看不到了,事實上是割麥子用的是聯合收割機,麥稈已經粉碎散在地裡做肥料,而麥粒則到了機動三輪車上了,直接把麥子運到空地上去晒就行了,這樣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此外種玉米則使用播種機。整個麥收季節十分短暫,農民也不用那麼辛苦了,農民確確實實地感受到了機械化帶來的好處。

(二)生活篇

作為一名農民的孩子,農民生活的極大改觀更是隨處可見。自己回想起這些年的變化,一言真的很難盡啊!我就想起的幾個變化來談談。

先說走親戚帶的禮品的變化。記得小時候逢年過節,到親戚家走親戚,帶的禮物非常少,比如幾個蘋果,幾個桔子,兩瓶酒等,沒有什麼珍貴的東西。每年過節走親戚都是這麼些東西。但是這兩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走親戚帶的禮物可謂是五花八門,東西帶的是越來越多,越來越貴重。現在拿的東西都是整箱整箱地帶,整件整件地提,什麼牛奶,酒,方便麵,各種營養品,蔚為大觀。現在,如果小夥子過節到未婚妻家走親戚,那帶的禮物就更多了,雞鴨魚肉樣樣俱全,讓人大開眼界。

再說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變化。記得小時候村裡出行都基本上都是自行車,我們孩子都在一起學騎自行車,到處閒逛,猶如一件寶貝似的。而那時候村裡的通訊工具則是少數的BB機,固定電話,記得那時候我家安了一部固定電話,每當讓鄰居接聽電話時,都會引來好多人的圍觀,來看熱鬧。而現在,自行車似乎已經漸漸被人冷落,只有孩子上學,婦女趕集時用到。摩托車,電動車已經迅速走進農村各個家庭,出門辦事不用再費力地蹬自行車了,速度快,省時又不費力。我在家從不騎自行車,都是騎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出門,有一次,騎自行車出門,沒有騎多遠,就覺得它好慢又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也有適合自己的電動三輪車,安全又省力,為老年人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在通訊工具方面更是令人驚歎,現在的固定電話早已走進千家萬戶,並有被淘汰之勢,而手機則是村民的炙手可熱的喜愛之物,特別是年輕人的手機功能齊全,外形時尚,跟城市裡的年輕人已經差不多。從外表上看已經看不出城市年輕人與農村年輕人的區別了。

有變化當然也有一些不變的,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精神文化的缺乏沒變,記得以前村裡人非常多,但是沒有什麼娛樂可消遣的,打牌,逛廟會就成了主要樂事,要不就在一起聊天。而現在依舊是這樣,村裡的年輕人都已經外出打工去了,只剩下老弱婦孺了,老年人只有跟同齡人聊天,晒太陽了,小孩子也是跟小夥伴玩,婦女則聚在一起打牌。天天如此,而我在暑假竟然無處可去,找不到人聊天,所以總是覺得假期無聊,無事可幹。此外不變的還有男女經人介紹結婚,鄰居為人處事,農村風俗也沒有大的變化,民風淳樸。

(三) 問題篇

農村在這些年的`飛速發展過程中也產生了不容迴避的矛盾,再加上以前農村就存在的固有矛盾,因此農村存在的問題確實也不少,應該值得大家注意。我們都知道的看病難,看病貴,上學難,是農村面臨的重大問題,國家已經採取了積極地措施,並且已經初有成效,不想多說。可是據我觀察還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討論。

一,農村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升學率低。

農民向來認為要想跳出農門,就必須好好讀書,考上名牌大學。在農村人眼裡,大學生就是將來大福大貴的開始,不必再在家種地,因此,家長也十分想自己的孩子好好讀書。但是,有一個現實的問題是農村失學率很高。比如,我上國小時班裡有50個人,可是國小畢業時還有41個人,上國中時七年級有十個班,到畢業時還有六個班。那麼多的學生都輟學了,為什麼那麼多的義務教育的學生不等國中畢業就選擇輟學?首先,與家長的教育有關。家長的素質也不高,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無法在學習上幫助孩子,另外家長忙於生計,疏於管教,對孩子不管不問。還有家長總喜歡對孩子說,若考不上大學,就只能外出打工掙錢。對學習不好的孩子則冷嘲熱諷,勸孩子不上學,掙錢去,也節省開支。其次,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厭倦學習,因此學習成績不好,進而便自暴自棄,認為自己考不上大學,不如早謀出路 ,輟學打工。其次,社會環境也對農村學生不利。如今打工大潮席捲農村,看到同齡人都已經能掙大錢,穿著時尚,對外面的世界很瞭解,農村學生很羨慕,也想仿效,早點獨立。最後,上學的成本太高,家庭承擔不起,並且現在大學生就業難,所以對上一般大學也持懷疑態度。

二,娶親花費大,婆媳關係難處,婚姻關係不牢。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男人到時候也要成家立業。在現在的農村,小夥子要從相親到結婚總花費不會少於10萬,這個數字在農村絕對是天文數字。小夥子在相親後要支付見面費,彩禮,還要逢年過節花費千元到女家走親戚,到結婚時還要蓋幢二層小樓,這個花費絕對不會少於10萬元。有男孩子的家庭就要為將來娶親打拼幾年,在我們村,因給孩子娶親而父母負債的現象並不鮮見。

媳婦雖然娶進家門,但是兒媳與丈夫,公公婆婆的相處還是個問題,因為在結婚前年輕夫妻沒有見過幾次面,很少有什麼真正的感情,僅憑印象就結婚了。結婚後,夫妻雙方開始漸漸瞭解,不同的性格會導致家庭爭吵不斷,與公公婆婆也矛盾重重。在我們那裡,兒子結婚後就會與父母分家,兒子在媳婦兒與父母之間很難抉擇,有時候反而會站在媳婦一方,因為娶一個媳婦畢竟不太容易。女方普遍有種優越感。更有甚者,好吃懶做,動不動就發大小姐脾氣,成為一些婚後女性的特點。

三,農村耕地大量佔用。

近些年城市化程序加快,農村土地被不斷蠶食,耕地的被大量佔用已經是個社會問題。據我瞭解,這些年耕地之所以被大量佔用除了被工業用地大量佔用外,還有一個不被大家重視的原因那就是農村居民蓋新房。在我們那裡,給孩子娶親蓋房子,房子越來越來向外圍建築,佔用大量耕地,然而有意思的是,村內房屋卻有大量空閒房基地,無人願意用。這樣就形成了村的外面樓房林立,而村中央則破爛不堪。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耕地被嚴格保護,禁止隨意改變耕地用途,可是相關部門在耕地保護方面做的還不到位,農民也沒有這方面的意識。

四,環境汙染加劇。

我們村東面有條小河,小時候,每到夏季,河裡十分熱鬧。男女老少,勞累了一天,都會到河裡去洗澡。河水十分清澈,魚類繁多,那條河給了我們很多樂趣。可是現在,那條河依舊在。可是早已經沒有人到河邊去玩了,那是因為現在的河早已成為臭水河,河裡垃圾漂浮在黑水上,早已經不是那條曾給我帶來美好回憶的小河。近年來,經濟在飛速發展,新建工廠無視法律,隨意排汙,另外農村居民生活垃圾也是隨意拋棄,在農村,垃圾處理工程體系還沒有建立,大量垃圾沒有經過處理就被隨意丟棄了。因此,農村環境問題必須等到重視,治理農村環境問題也是將來的工作重點。

(四)展望篇

人都會長大,小時候的種種情景現在早已經不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思考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回想過去的生活再對比現在的生活,其間的變化可謂比比皆是,我們都會體會到。回憶過去,感受現在,再展望一下農村的未來,我充滿信心。在可預見的未來,農村居民收入會增加,電腦,汽車這些在城市已經司空見慣的事物將會走進農村,農村居民生活會更加便利。農民一定會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肯定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