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荷花經典散文(精選12篇)

文學 閱讀(3.24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你知道寫散文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荷花經典散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荷花經典散文,一起來看看吧。

荷花經典散文(精選12篇)

荷花經典散文 篇1

6月開始,家鄉的荷花開了。每日晨開暮閉。荷花亭亭玉立於隨風搖曳的池塘荷葉間,遠遠望去那麼秀美絕倫。

人們叫荷花的名字有許多,有叫蓮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芙蓉的,也有叫六月春、水芸、荷華、碧環、玉環、水旦等。現在,荷花以它的實用性走進了人們的勞動生活,同時,也憑藉它豔麗的色彩,幽雅的風姿深入到人們的精神世界。

我國最早的詩歌集《詩經》中就有關於荷花的描述“山有扶蘇,隰與荷花”。“彼澤之陂,有蒲有荷”。古人李時珍以其荷花外形在《本草綱目》解釋說:“蓮莖上負荷葉,葉上負荷花”,故名。三國文學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賦》中稱到“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把荷花比喻為水中的靈芝。古人還以荷花聖潔高雅的氣質命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宮仙子、玉環等。荷花出塵離染,清潔無瑕,故而人們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質作為激勵自己潔身自好的座右銘。

在我國民間,還流傳著許多關於荷花的動人傳說。相傳元代有一書生,偶遇一素衣紅顏的少女,他把一個玉環贈給了少女。一日,池邊有朵荷花開了,他走近觀賞,發現蓮房內有一玉環,正是他送給那女郎的,大驚之下,他折斷了那荷花,而那女郎也就從此不見了。美麗動人的傳說聽起來那麼真切,卻又那麼柔情,讓人充滿著想象。

古文《愛蓮說》中有這麼幾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只要是愛荷花的人都記得這麼一段優美的文字。我喜歡荷花,其原因也可能是受了古文化的影響。

我喜歡荷花的潔身自好,我喜歡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

我喜歡荷花的純潔鮮美,我喜歡聽池塘裡荷花柔情的水聲!

荷花經典散文 篇2

我們居住的城市裡,我們的生活中,每年一到荷花開放的季節,那荷花塘裡的水面上便長滿了荷花。一眼看去,水面是一片青綠的景色,而綠色裡點綴的粉紅,就是那點點荷花。那清潔高貴的荷花呀,她給我們帶來了夏日的美麗,也帶來了夏日的柔情。

我討厭那種不是長在水裡的真正荷花,那些畫在紙上,掛在牆上的荷花,那些荷花我們只能看見畫面上的荷葉、荷花,而從來看不到根的荷花那是多麼沒有生命意義的呀!人世間宇宙中,任何事物都是先有因後有果,或者說是先有根才有杆,荷花也不會例外。只不過荷花的根是在水裡的,是紮在泥土裡的,而它出水的部分染與不染,不是它自身的原因,而是它生長的水,是那一池清水洗去了它的汙泥,為荷花改造了形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水是荷花的恩人,它遮掩了荷花的醜陋,它裝點了荷花的美麗。

愛物與愛人是一樣的,一定要愛它的全部,自古至今,人們宣傳的荷花只是它外露的一部分,沒有人說它的根,因為它的根紮在汙泥中,它在裡面是個什麼樣子,沒有人知道,只有抽乾了塘水,挖開了汙泥才能知道它的樣子。我知道荷花不是出汙泥而不染,它也沒有做到中通外直,那根上不是有一個個的節嗎?只有切開一段段的洗,才能洗乾淨它身上的泥。

中華傳統文化中,經常以荷花即蓮花作為和平、和諧、合作、合力、團結、聯合等的象徵;以荷花的高潔象徵和平事業、和諧世界的高潔。因此,某種意義上說,賞荷也是對中華"和"文化的一種弘揚。荷花是友誼的象徵和使者。荷花品種豐富多彩,是"荷(和)而不同",但又共同組成了高潔的荷花世界,是"荷(和)為貴"。

真心希望荷花文化能在弘揚和平文化、和諧文化的程序中,也能被更多的人所瞭解和熟知。弘揚中華"和"文化,對於我們促進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構建和諧社會的事業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

荷花,喜歡你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

荷花,喜歡你高潔鮮美的神韻!

荷花經典散文 篇3

我最喜歡畫荷花,因為荷花美,美的動人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便是對它們最好的評價。

小時候,我便夢想自己可以變成一朵荷花,輕輕地搖曳在荷池中央,與蜻蜓親吻,與荷葉一起舞蹈。太陽出來時,我靜靜綻放,太陽落下時,我親吻她的臉龐。晚上,聽著路人們的家常話,偶爾看到一對情侶在月光下親吻、擁抱。凌晨,我便進入了夢鄉,一陣風吹過,蕩起一池甜蜜,空氣裡都是美好的味道,連我做的夢都是美的!

幾天後,我枯萎了,向其他前輩一樣,我的肢體慢慢的散入荷池,荷花瓣的凋零並沒有打擊到我對生命的熱愛,於是,我奮力長出了一朵蓮蓬,一根蓮藕,它們互相合作,孕育著我的後代,那是我生命的延續。於是,我不再畏懼夏日太陽的熱烈,也不再害怕寒冷凜冽的冬風。因為我不再是一人,我有了自己的後代。

從那以後,我的靈魂在天際便不再孤單,並得到了一絲安慰!

荷花經典散文 篇4

攝影是我的愛好之一,每年的夏季六七月都是荷花盛開的時候,我每年都會去拍,總想拍出一些新意。在北京拍荷花最佳的去處一定是蓮花池公園,這裡的荷花品種繁多,每當夏季荷花盛開時節,帶給遊客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盛景。蓮花池公園湖內1.5萬平方米紅蓮、太空蓮,300餘個品種荷花,1萬餘盆盆栽荷花遍佈公園。公園內的盆栽荷花非常便於拍攝,對於我用的這隻焦段不夠長的鏡頭來說尤為適合。你可以走到近前,如果角度不好可以適當轉動一下花盆,以取得最佳的拍攝角度。

在蓮花池公園,比較多的荷花分別在五個區域,而蓮花池裡的花沒有長焦鏡頭是夠不著的,從東門進來也有許多盆栽荷花,如果來的早,由於建築物的遮擋,太陽光還照不到荷花,所以不是最佳的拍攝地點。沿著右邊的便道行至中部,這個區域的荷花不少而且還有睡蓮,光線也會比較早的照到這裡,也是不錯的拍攝地點。走到西門這邊,是荷花最集中的一片區域,也是吸引攝影人最多的地方,也有攝影經驗比較豐富的老師帶學員及愛好者來講解、拍攝。長槍短炮、三腳架、反光板等,攝影人裝備一應俱全,這裡也是最能出作品的地方。

攝影是光影藝術,特別是拍花,只有運用好光線,才能拍出滿意的作品。我更喜歡逆光拍攝,拍出光線透過花瓣的那種質感。拍攝需要靈感、機遇也需要創意。我有一幅在北京攝影論壇獲獎的作品,也是拍荷花。因前一天下過雨,第二天我來拍攝時地上還有積水,我把鏡頭對準荷花,積水中倒映的紅紅的太陽放在荷花的上方,一幅”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圖就誕生了,很激動,連拍了好幾張,以確保萬無一失。每次拍攝都要乘坐頭班車出來,為了不錯過最好的光線,拍花是這樣,拍其他亦是如此。跟旅行團出行很難拍出好作品,因為許多時間段的光線都不適合創作。跟攝影團就好的多,它會在最佳的攝影時間到達最佳的攝影地點,天時地利都已具備,剩下的就要看你的攝影技術了,當然還有一定的後期製作。當你在欣賞一幅精彩的攝影作品時,不要忘記攝影人為此付出的辛勞。

今年拍攝荷花的季節又到了,有時間我仍會帶著相機去蓮花池公園,無論天氣如何,都會去拍攝,只當是練習吧,期待拍出更好的作品。

荷花經典散文 篇5

靜觀荷花,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幽靜的山谷,一泓清泉,汩汩的在林間樹叢中流淌,慢慢匯聚成一片明鏡似的湖。遠處,寺廟鐘磬之聲若斷若續,淨化心靈。真是:泉聲鳥聲不絕於耳,寧靜開闊蕩然於胸。

漫步于山側水畔,淡淡的幽香撲鼻而來,半池荷塘映眼簾——那田田的葉子、含苞的花蕾、怒放的粉荷,像一群青春靚麗的少女,嫋嫋娜娜、羞羞澀澀、亭亭玉立,大放異彩!立刻,你的心醉了,像喝了醇香的美酒,徜徉在美的世界;像飲了瑤池的玉液,漫步在飄渺的仙境!

此時,你的思緒會飛翔到那遙遠的《詩經》裡——“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那清幽的環境,美麗的荷花,絕佳的心上人,怎能不讓人流連忘返?至於三閭大夫屈原,《離騷》滿腹,敢向《天問》,卻獨鍾情於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把自己與荷花融為一體,以花喻己“眾人皆醉兮,而吾獨清!”的高尚節操!荷花不但是美人的象徵,更是謙謙君子的代表!

荷花,是大自然的寵兒,人間的尤物!它會讓物慾橫流戛然而止;會讓利慾薰心望而怯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它是美麗的化身,不容褻瀆;是剛正的代表,從不屈服!燈紅酒綠中,它靜如止水;舉世喧囂中,它定若參禪!荷花不但是花中的君子,更是人間的精魂!

周邦彥的“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那又是一種絕佳的意境吧——駕一葉扁舟,欣賞盛開的芙蓉。令人嚮往、令人陶醉!靜觀荷花,別有一番風味!周邦彥也是在尋找那種寧靜致遠,心胸開闊,神清氣爽的感覺吧!

靜觀荷花,心兒在飛翔,靈魂被淨化,你會看破很多冗事,平添無窮智慧!滿腹禪意,超凡脫俗!只有空靈的意象在飛躍……

真是:靜觀芙蓉水上搖,智上心頭益覺清!

荷花經典散文 篇6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裡靜放,嬌美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山澗清泉一直流過家院門口;早上,霧色漸漸散去,透過微薄的陽光,一位老人拿著鋤頭,提著竹籃,向院中走去。“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他吟唱詩句,步履悠閒地跨進了院子……他便是陶淵明。幽幽香菊與他為伴,下地耕耘自給自足。閒暇時,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細細品味;農忙時,便與菊花枕相依,樂在其中。陶淵明的確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處處洋溢著清閒與曠達!可是,他真的活得像世人所說的那樣:處於桃源之地,與世隔絕,別有洞天?有多少人又能理解他離開了人人都認為是幸福生活的官場情懷?你能體悟出他那處在世俗紛爭、虛偽汙濁的官場中的苦痛?他明白,一個人無力挽回歷史潮流,既然這樣,他只有憤然出世。也只有他自己明白,他走得無奈,走得悲傷,走得落寞,他痛恨自己的志向竟被這渾濁的世俗掩埋。他只有內在心理矛盾,派生出外在的“菊花”人生。於是希望自己“入”則清閒、自在,忘記一切,超凡脫俗,迴歸自然;“出”則兼濟貧窮百姓,以文穿透社會,抒寫人生情懷。或許正因為他的抑鬱和極度掙脫,使得他在與自己的拼搏中,給了世人一種驚世駭俗的超然,一種出乎尋常、迴歸自然的超越自我的靜美。

“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出乎”的,便是外在豁達瀟灑;“入乎”的,似乎就幾近於閒情、雅緻。我們常常只看到陶淵明簡單的怡然自得、情趣盎然的“外乎”,卻不知,他的思想掙扎、心情苦悶而複雜的“內乎”。或許有人說他超然,或許有人說他超傻,這些相對他而言並不重要。在陶淵明的眼中,重要的是菊花是其真愛,是他人生的全部詮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們分明地看到超凡脫俗的陶淵明,端一盅菊花茶,悠然地品味著他的菊花“出入”的人生!

荷花經典散文 篇7

梅花傲霜挺立,菊花燦爛多姿,然而我卻喜歡荷花,因為它芳香四溢,出於汙泥而不染,我愛荷花。

荷葉很美,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又像一把把小綠傘。它們挨挨擠擠的,發出“沙沙”的聲音,似乎在竊竊私語。雨過天晴,荷葉上沾滿了水珠,像一顆顆珍珠晶瑩剔透,一陣風吹來,水珠在荷葉上來回地滾動著,就像頑皮的孩子在溜冰場上盡情地溜冰。

荷花更美,它們婀娜多姿,芳香四溢,色彩斑斕。只要們一看到它們婷婷玉立於碧葉之上的身影,你就會情不自禁地駐足欣賞一番。一朵荷花白的像雪,粉的像霞,而白裡透紅的荷花,就像小姑娘滾著花邊的翻用彩裙。荷花有的花瓣兒已經全開了,像觀音的蓮花坐。有的只開了兩三片花瓣,像害羞的小姑娘用手掩住自己美麗的臉蛋。有的還是花苞,花瓣兒緊緊地合攏在一起,像睡得正香的小白免。風一吹,荷花就翩翩起舞,散發出一陣陣清香。蝴蝶和蜜蜂飛來了,蝴蝶忙著跟荷花比美,蜜蜂忙著採蜜。這時擺在你眼前的就的一幅美麗的畫卷。

荷花不但美麗,還很有用。荷花可以做藥,也可以泡茶。如果你在開水中泡進幾片荷花瓣,過了幾分鐘,芳香四溢的荷花茶就做好了。喝上一口,讓人神清氣爽。

啊!我愛荷花,愛你的美麗,愛們的清香,更愛你高潔的品質。

荷花經典散文 篇8

清水池塘連我家,一塘綠蛙誦荷花。芳鄰朋友常提酒,來我庭中聽唱蛙。喜歡荷花,尤其喜歡荷蓮間蹦來跳去的綠蛙。也不知為著什麼,只要一想到荷塘,就會聯想到田田的荷葉,還有那出水的芙蓉、娉婷的荷花。一想到荷葉荷花,自然而然就會想到了綠蛙。

想想傘蓋一樣的翠色荷葉,一枝枝綠莖撐在清水之上,與豔麗的荷花相映。一隻只綠蛙端端坐在上面,或是歡跳在荷塘裡。月色下,或是雨過天晴,蛙鳴聲聲,節奏錯落,鳴聲清亮。我總是以為,那就是綠蛙在詠唱荷花呢。音律總是那般的有韻味,那麼的感情充沛,竟然不知疲倦,不分晝夜,竟然接上了月宮裡的蟾蜍似的,納入了天籟之音。

其實,想起蛙鳴,也就很自然地會念起我從前住過的地方,小小的村莊,背靠著青山綠水,面臨著草塘山林。我居住的屋子,前面有一片低窪的草塘,草塘裡有一個個大大的水塘,裡面長滿了荷蓮,塘裡也兼有幾叢蒹葭。

草塘邊上有些雜樹,柳樹、槐樹、花椒樹、桃樹、李樹、杏樹……春來,小草小花搖曳成句,蝴蝶蜻蜓穿柳翻花。小野兔野鴨草叢塘中忙碌著覓食。那真是,繁花似錦,蝶飛鳥語,荷香蛙唱,人與物、物與人相生相息。等到春一去,綠葉成蔭,圍擁著一荷塘的荷花,不需幾場雨,蛙兒們就滿了荷塘。

此刻的荷花,想不惹人眼也難。無論遠賞或近觀,荷花都是一篇開啟的詩詞,橫讀豎吟,左觀右賞,撩人陶醉。再看看那荷花各有姿態,粉色的'多一些,兼有白色、紅色。紅色映日嬌豔,白色如玉剔透。尤其喜煞那粉色,似人面桃花的女子,芙蓉出水,玉立婷婷。

喜歡月夜隨意地捧一冊書,去往荷塘。眼見著月明星稀、村莊寂寂。將柴扉輕輕地開啟,沿著曲徑,穿過一行行垂柳,跨過青石小橋,路過小溪,與流水輕輕照一照,依舊清純素顏。啟脣一個微笑,一行玉貝,閃著月光色,好似噙著一瓣菡萏,榴齒含香。

顧不得多去欣賞沿路的柳瘦花嬌,一路來到荷塘前,月色是最美的佈景,竟然這般的純然天成。看月光散淡,望月宮寂寥,雲兒飄飄,山抹微雲。我捧著的書頁任風兒翻卷,一會唐詩,一會宋詞,終難抵得過面前的荷塘月色,滿塘奼紫嫣紅的荷花。

忽而間,映入眼簾,一粒粒晶瑩的露珠兒,在荷葉間滾動著,閃射出奇異的光彩。月光裡,清晰可見,田田的荷葉上有綠蛙,跳來竄去。它們正在捕食著蚊蠅青蟲兒,忙碌著呢。稍有一個不留神,一不小心,便翻身掉入水中,立刻激起一塘的清波盪漾,那一池塘的波光漣漪,一層層的映著月色清輝,一圈圈的擴散開來。

我唯獨喜歡這月色的寧靜,這靜是一種悠然,這靜是一種閒適,這靜是一種享受,這靜是一種脫俗。哦,此刻坐在荷塘邊上,萋萋的芳草之上,看蒹葭漸自硬了腰身,看荻花還在夢裡,低頭弄蓮子,蓮花早已過人頭了。

藉著月色,隨意翻開一篇,每讀一句,那蛙聲就落在字裡行間,或是句逗,或是換行。才忽然發現,真正的詩篇蘊藏在大自然裡,神韻天成。就如這此刻的荷塘,無論如何的巧奪天工,無論怎樣的妙思苦想,都無法臨摹一般樣,即便是才學八斗,也無法吟詠出。

正在遺憾,卻聽到那蛙聲嘹亮而飄渺,幽遠而獨存意味。喜歡這樣的月色,喜歡這樣的月色蛙鳴。看水中紅鯉輕繞荷蓮,看鴛鴦對對荷葉下纏綿,看一彎月兒似一隻小船在水中,被粼粼水色圈點。此刻的蛙鳴與遠處的鳴蛙對接起來,與我的小村莊人們的夢鄉銜接同步。你一聲高遠,我一聲低徊,你一句思念,我一語遇見。

夜越是寂寥,蛙聲越是清亮剔透,好似一簾珠翠,清脆嘹亮,給人的感覺,那綠蛙在抑揚頓挫地誦讀著荷花呢。因為,一池的荷花在蛙聲裡,彷彿在翩翩起舞,在蛙鳴裡婉約成闕。清風移來,荷香四溢,那就是蛙鳴的回饋吧。

喜歡月下的荷塘,也喜歡雨後的荷塘,更加喜歡雨後的蛙聲,那蛙聲總是環繞在我的小屋前後。每次,雨過天晴,我都會大開柴扉,那一池塘的綠蛙,會沿著小溪水一路的游來,尤其那些新生的小綠蛙兒,歡跳著來到我的小庭院裡。它們懷著更多的新奇與求索而來,同時,也帶給我更多的快樂與喜悅。

小小綠蛙,招人喜愛,因此,引來了孩子們,有拿著水盆,也有拿著瓶瓶罐罐的,庭前屋後去捉綠蛙。其實,只是玩耍,不會傷害幼蛙的,剛剛捉到了就又放了它們。

孩子們有的捲起褲管,有的乾脆穿著短褲,都赤著腳丫兒,歡笑著戲水玩耍。看著幼蛙兒在水裡遊動或是歡跳,孩子們歡喜地跟著手舞足蹈。最喜歡孩子們的歡笑聲合在綠蛙的聲音,那是最美的純音樂了。

有時候,會感覺那一池塘的綠蛙鳴叫著,好似在水裡洗過似的透亮徹底,又反覆在荷葉上溜來溜去,揉的渾圓,一聲聲傳來,與村莊裡的雞鳴聲、牛羊聲、鵝鴨聲、嬰孩的哭啼聲、老人孩子們的歡笑聲、大人們的談笑聲,揉在了一起,回聲,自然,流暢,純然,通透,那是最純粹的天籟之音。

往往此時,就會有朋自遠方來,提著一壺自釀的酒。我亦有新醅酒,菜蔬也都是自家種的,什麼小蘿蔔小白菜,什麼黃瓜紫茄,什麼綠韭紅椒,還有山坡上採來的野蘑菇、小野菜兒。

坐在雨後的庭院裡,槐樹如傘,籬牆上凌霄開得正是熱烈,一架薔薇間,也不知什麼時候,有小鳥兒在上早早地築起了巢。眼下,綠葉間,一隻只幼鳥扎煞著幼翅歡叫呢。

此刻,與朋友一邊聊著,一邊飲著美酒。忽然,見到鄰家一老夫老妻,就立刻隔著籬牆招呼著:“大爺大媽,別自己忙飯了。來來,快過來,現成的,也來飲上一杯吧!”

鄰家也很好客,把自家院子裡的小蔥小蒜摘了過來,與友一起飲酒,話匣子一開,無非就是家常暖心的話。說不盡的稻花香飄,道不完的山水佳話,還有那滿池塘的綠蛙荷花。

等到朋友鄰人散去,孩子們的笑聲也好似迴歸到了月亮裡,被載著去往夢鄉里周遊去了。再次,我來到荷塘,繼續看那一塘的荷花,聽那綠蛙吟誦荷花。

看著月白荷塘,彷彿間,我也坐進了月亮落入水中的輕舟中。我好似那採蓮的女子,低頭撥弄蓮子,蓮子已是清如水,那清清的水兒竟似琴絃,恰遇上幾隻綠蛙兒在荷葉間竄動,不經意間撥動了弦兒,奏出了一聲聲悅耳的蛙鳴……

綠蛙,荷花;荷花,綠蛙;月亮,雲朵;池水,波光。寧靜的夜,月色交融下的荷塘,不遠處,我的小屋,綠蛙白天造訪過的。此刻,幼蛙在給月亮講著親眼所見,給荷花聊著我的小屋。

聽著綠蛙的吟誦,我早已沉醉的不知西東了。歡樂,就是這麼的簡單;幸福,更是簡單的再也無法簡單了。可以的話,就讓我也與那些綠蛙一樣,坐在荷葉上、月光下,坐在荷花間、池水上,一起吟誦這醉美的荷景吧!

哦,一時間,我彷彿是那朵荷花,玉立亭亭;我彷彿是那綠蛙,歡快自由。我被羨慕吟誦著,也在吟誦羨慕著。詩句詞句,天然而成,不是別個,是這一塘的蛙鳴,一池的月色荷花,一池塘的紫鴛紅鯉,一池塘如夢如幻的美景……

荷花經典散文 篇9

李白詩中描寫古越賞荷盛況,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五月西施採,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現在正是鏡湖十里荷塘荷花盛開的時節,休息日去賞荷是一個好去處。

出城沿解放大道沿伸段車行十幾分鍾,抬頭見到上面寫著“十里荷塘”四個大字的巨大石頭。沿著一條幽靜的小路繼續前行,路兩邊種有各種不知名的樹木和花花綠綠的花草,一路綠樹成蔭。忽然聽到樹上傳來一陣嘰嘰喳喳鳥叫聲,心中一陣驚喜,循聲眺望,此時一陣涼風迎面吹來,頓感周身涼爽。

行走百步抬頭見一大片菏塘已經展現在眼前。放眼望去,一望無際,平靜的水面上鋪滿了荷葉,像一把把大傘,層層疊疊地伸向遠方。碧綠的荷葉襯托著粉嫩的荷花,一片緊挨著一片,幾乎沒有留下一點兒空隙,如同一對對親密的小姐妹。荷花已經盛開了一段時間。有開放得早的,現在已經結成蓮蓬了,像一個小小的花灑,有開放了沒多久的,才剛剛露出了一些花瓣,微微露出了一張小口,煞是可愛。也有開放得晚的,還只是一個花苞,像一個包起來的小手,最吸引眼球的是那些盛開得正是時機的,整個花瓣全部盛放,像一個個掛在水面上的河燈,又像凌波仙子在水面上輕輕地舞蹈。荷花的顏色也各不相同,白嫩中透著粉紅的,像極了花季的少女的臉嬌羞答答;一身潔白無暇的,好似正當青春的姑娘冰清玉潔;粉紅嬌豔的,似豐盈成熟的少婦,滿面春風、回頭一笑百媚生……

走近塘邊,滿懷喜悅,想和荷花親密接觸,俯下身,舒展鼻息,沁人的清芬伴著愉悅滑入心底,再嗅一口頓覺神清氣爽。眼前荷花荷葉在風兒的吹拂下,隨風搖擺、彷彿在向你點頭微笑,發出“沙沙”的聲響,聽著令人心曠神怡。看著盛開的荷花,我不禁為這些美麗的“出水芙蓉”而陶醉。

欣賞美景之餘,我趕緊拿出相機,選擇不同的角度拍攝了幾張夏日荷花圖,上傳微信朋友圈,與大家一同分享這份美景。

荷花經典散文 篇10

這多雨的季節,到荷塘轉悠,呵!滿池的荷花開了,它開得高雅、它開得嫵媚、它開得絢麗、它開的透色。荷花雖出於汙泥,但它一塵不染的精神,自古就美名得天下。我,喜歡荷花,喜歡荷花的燦爛、喜歡荷花的獨特、喜歡荷花的高潔、更喜歡荷花的坦然。在這多雨的季節,撐一把傘,漫步於荷塘柳岸,目,荷花仙子雨中搖曳、聽,荷葉沙沙雨中輕盈,一種意境油然升起,隨雨滴敲打著雨傘,荷仙勁舞、綠葉風動、雨霧蒙面、水汽繚繞,且爛漫多情、又高雅壯觀,似一幅幅水墨清香的畫卷,燿入眼簾,令人回味、叫人絕贊。

這多雨的季節,朦朧了那些纏綿呢喃的依偎,這多雨的季節,淋溼了那些塵封久遠的心事,這多雨的季節,澆灌著那多情而孤獨的相思。獨步荷旁,收起雨傘,讓細雨吻面,讓雨絲侵蝕身軀,感覺心境流暢,猶如荷花一樣,心地明淨,充滿情懷。這美妙的雨季,這柔情的雨絲,讓滿目的蒼翠,蔥蘢的大地,還有那些嬌豔的花兒,在熱切地等待這溫情潤潤的雨滴,去滋潤經歷過春天的絢爛和夏日的芬芳而即將去化作秋日的豐碩果實。那花開花落結果的樹,那綠綠蔥蔥、芸芸眾生耐以生存的穀物,都需要這雨水的澆灌,都需要這雨水的撫慰····

這多雨的季節,夾著多雨的情操,時晴、時陰、時雨。它堆積著夏日的雲層,驅趕著中夏的熱風,解析著人們的煩躁,催熟著瓜果的深情。瞧,高挑荷花映紅!嗅,潔白蘭花芳香!嘗,西瓜蜜桃甜心!覽,夏日風情迷離!真乃感慨肺腑,情有獨鍾!風夾著雨,訴說喜樂哀愁;荷高仰著,唱響一生正氣;花綻放著,吐露芳香情緣。這多雨的季節,神奇迷幻;這多雨的季節,人間風雲;這多雨的季節,致使無法開啟那一道厚厚的雲層。就讓這多雨的季節萌生夢想和奢望,靜靜的等待那花兒爛漫多情的春天,悄悄的珍藏那熱切而充滿激情的時光。在這多雨的季節裡深情地訴願,花好月圓······

荷花經典散文 篇11

作一隻藍色的蝴蝶

在潔白的荷花上

留下

一小片天空

故鄉的荷花

居住在繁華的城市內,每當面對做不盡的功課,心情焦躁不安的時候,我總會想起李白的一句詩——“碧荷生幽泉,朝日豔且鮮”。城市中看不到故鄉那樣的荷花。粉嫩的花苞亭亭淨植,在光潔的荷葉襯托下,顯得脫俗而淡雅。荷花,這種喜愛恬淡環境的植物,大概不適宜長在喧囂的城市。

故鄉在珠江口獅子河畔,那裡有蓮花山。蓮花山在古時候是一個石礦場,經幾百年的採礦,山上或懸崖峭壁,或奇巖異洞,或嵯峨幽邃,或雄偉挺拔。山上湖泊和潭中種著各種荷花。每年夏季,各種荷花頂著驕陽,爭相競馥。花影入波,恍如朝霞成綺;墨綠的荷葉上,一顆顆水珠像珍珠一樣,微風拂過,隨著荷葉的擺動在滾動,婆娑婀娜,湖上泛起陣陣綠浪。

沒有玫瑰的妖豔,沒有金菊的清高,沒有臘梅的剛烈,荷花有的是從容不迫的泰然,貧賤不移的氣度。雍容華貴的牡丹只可用於觀賞,而優雅的荷花還可以入藥,可以被製成各種佳餚。蓮藕、蓮葉、蓮花、蓮蕊等都是人們喜愛的藥膳食品;蓮子粥、蓮房脯、蓮子粉、藕片夾肉、荷葉蒸肉、荷葉粥等小吃更是舉不勝舉。人們常說“菊殘猶有傲霜枝”,可他們忽視了菊花種植過程中病蟲害較多的現實。荷花雖然植根於淤泥中,卻沒有什麼蟲害,成熟蓮子果皮的氣孔道縮得很小,其特殊的組織結構甚至可保證蓮子埋在地層中千百年而不致損壞。荷花,並不只只有觀賞的價值。

“其姿挺展,日豔且鮮;其貌熙怡,傲然獨立;其根如玉,不著諸色;其莖虛空,不見五蘊;其葉如碧,清自中生;其絲如縷,綿延不斷;其花莊重,香馥長遠;不枝不蔓,無掛無礙;更喜蓮子,苦心如佛;諄諄教人,往生淨土。”在佛教裡,荷花有深刻的寓意。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荷花象徵著純潔與高雅、清淨和超然。周敦頤的《愛蓮說》啟示人們,荷花真正的清淨不在於身,而在於心。

即使腳下是汙濁的泥濘,但她依然不改變自己的志向,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受環境的薰染,不與外界同流合汙。這是荷花給我最深的印象。住在城市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像在家鄉時那麼純潔。我總感覺城市比鄉村多了些東西。物質生活是豐富了,但是少了樸實的情感,多了爾虞我詐。城市裡有很多人過分追求所謂的“成功”——無休止的享樂生活,漸漸迷失了自我,陷入身外物中不能自拔。他們為消費所陶醉,被世俗牽著鼻子走。

故鄉的荷花使我能堅持自己的信仰,不浮躁,不急躁。每當想起荷花湖上一片片翠綠欲滴的荷葉,一朵朵潔淨無暇的荷花,我就會聯想到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聯想到高潔的品質,聯想到人與人之間真誠友好的關係。“荷”與“和”、“合"”諧音,“蓮”與“聯”、“連”諧音,荷花可以成為和平、和諧、合作、團結等的象徵。崇尚荷花,追求的不正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相處嗎?

荷花,清閒散淡之花,有人借她抒發淡淡的閒適情懷,有人借她展示生命意趣。荷為人而生,彰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節氣;人,因喜歡荷花而變得豁達開朗、隨遇而安。

荷葉田田,讓我一言難盡,一生難忘。孟浩然曾經寫下這樣一首詩“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離開鄉村的我,置身忙碌的都市,只渴望有一管悠揚的笛音,有一陣淡淡的芬芳,讓我回想起故鄉的那片寧靜而又祥和的荷花湖。

荷花經典散文 篇12

雖不是最名貴的話,也不是最美麗的花,但對於我來說卻是最值得讚美的花。

南宋詩人楊萬里曾說過“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在碧綠的荷葉叢,花朵是那樣的粉嫩、高雅。我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說它粉紅吧,又似乎有一種淡淡的潔白滲透出來;我也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那花瓣的質感,說它玉琢冰雕吧,它又顯得那樣柔韌而有彈性。總之,只憑幾個優美的詞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內涵的。

荷花開花有早有遲,在同一個池子裡能看到開花的各種形態。有的含苞待放,粉嫩的花苞鮮嫩可愛。有的剛剛綻放,幾隻小蜻蜓便迫不及待,早早的站立在花蕊上,那橢圓形的花蕊約有一寸長。盛開著的荷花,嬌嫩得像亭亭玉立的少女,甜美,純潔惹人喜愛。先前熱熱鬧鬧開過的荷花呢,花瓣雖然凋落了,可花芯卻依然挺立枝頭,已長成近蘋果般大小的蓮蓬,蓮蓬上鑲了幾個洞,這就是孕育著新生命的地方。遠遠看上去,一池荷花就像是一個數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荷葉的表面富有光澤,像塗了層蠟似的,摸上去十分平滑。再配上圓形的形狀,使人覺得另有一番情趣。密集油亮的荷葉,常年不敗,始終透著生氣與活力,它撐起碧綠的大傘,為荷花遮風擋雨,始終如一的忘我的保護荷花,荷花有了它的保護,變得更加美麗,高雅了。我愛你那潔白無瑕的外表!愛你那堅強不屈的精神!更愛你那種“出汙泥而不染”的高風亮節!

花季,我們在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