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關於績效的那些事隨筆

文學 閱讀(3.14W)

績效,即工作成績及效果,無論是事業單位還是公司,都是考核員工的重要方式,我原以為,這樣的機制有助於激勵員工愛崗敬業,在平凡崗位中體現出個人價值,但我最終還是不得不承認,至少在某些事業單位的績效考核上已經變質變味,為少部分人謀得了利益,而大部分人成為了“績效改革”的犧牲者。

關於績效的那些事隨筆

得利者,只是決策者。“績效改革”改的是啥?並不是提高普通員工的工資,而是大多數領導和部門負責人的工資,這已經不是暗箱操作的不公平,這是以檔案形式做出的明面上的不公,是制度化、合規化的不公。鄉鎮幹部工資本來就少得可憐,績效改革這一改,領導的係數提高,員工的係數降低,不僅如此,考核分數也遠遠高過普通職工,也難怪鄉鎮幹部抱怨,甚至發出“領導這麼能耐,讓他把部門的工作都做了,我績效全給他都行”,這不是申訴,更多的是一種無奈的感嘆。

犧牲者,只能是普通員工。那些考核分數很高的員工,跟他們談起績效考核分數時候,他們並沒有很高興,反而一臉苦笑。詢問他們才知道,有部分人確實非常辛苦,從早忙到晚,有時候為了完成任務,加班加點,週末都沒有正常休假,但是他們並沒有任何加班工資,週末更沒有什麼雙倍工資的說法,完全是被迫加班,下鄉扶貧或是做經濟普查、產業結構調整常常到天黑都吃不上飯,還得自己出錢坐車回鎮裡,鄉鎮事業單位員工和公務員幹得一樣多,甚至更多工作,但就是沒有車補,全得自己掏錢,有時候想想,真的很可憐,人家下鄉是去做工作的,是公務行為,憑什麼要自己掏錢呢,不合理,想不通,不公平。

而考核本身,也是具有很大隨意性和主觀性。全鎮那麼多部門,那麼多員工,竟然需要什麼領導小組和考核小組打分,領導小組的成員都是黨委書記、鎮長、委員、辦公室主任級別,考核領導小組也是從這些領導中產生,事實上,這些領導完全不瞭解員工的工作職責,甚至都不認識被考核者,他們考核的依據僅僅是印象和主觀臆測,真正瞭解職工的部門負責人和分管領導又具有很強的傾向性,都希望自己分管和領導的.部門拿滿分,那些想要尋求客觀公正的部門負責人卻實實在在相比其他部門打了低分,但事實上這個部門每個職工都兢兢業業,沒什麼差錯。於是這個部門員工怨聲載道,對這位領導咬牙切齒,但他並沒有做錯什麼,錯的人並沒有受到譴責,反而對的人遭到鄙視,於是乎,好人也變壞,績效考核也就成為了部門之前互相攀比的陣地,績效考核卻已經成為一個笑話。

問題的關鍵在於,沒有任何內控,也沒有利益均衡,倒是把績效考核當成了你死我活的鬥獸場,今年我的分數很低,在全鎮的排名中都算非常低了,但我在意的不是工資多少,我在意的是擺在桌面上的不公平、不合理。績效改革,請別肥了別有用心的惡人,寒了天下正直的君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