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有關於SAT年度分析報告的推薦備考閱讀書目

文學 閱讀(1.96W)

1。 SAT——與時俱進

有關於SAT年度分析報告的推薦備考閱讀書目

首先對SAT文章的出版時間進行分析(如下圖)。圖中X軸代表出版年份,Y軸代表該年SAT文章出版的數量。從圖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SAT所選取的文章中最早的出版時間是1820年,最晚為2013年。所選取的2007年出版的文章數量是10篇, 沒有任何一篇文章選自1984年。

[1]共分析了45套真題,405篇文章(每套題中包含9篇閱讀文章),並找到了其中274篇的出處。

進一步觀察這個表,我們會發現大部分SAT文章都選自現代出版物。274篇文章中有78%在1980年後出版,1900年之後的出版物更是佔到了96%。1900年以前只有少量幾篇,且幾乎都來自19世紀的經典著作,比如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偉大前程》還有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的《雪莉》等。可以說,SAT是一門富有現代氣息的考試。

2。 SAT——鍾愛刊物

在研究SAT文章出處時,我發現,274篇文章中:121篇來自121本非虛構類書籍(不包括傳記類)。以下是根據主題不同的再分類:

—科普類 40篇

—心理學,語言學和媒體類 21篇

—種族,性別和身份類 14篇

—社會評論類 14篇

歷史 13篇

—藝術 11篇

—寫作 4篇

—旅行 2篇

—建議 2篇

71篇來自各類報紙雜誌,53篇來自小說,25篇來自傳記類作品,3篇來自各類組織的報告,1篇來自個人部落格。

71篇文章所選自的各類報刊雜誌僅有35種。英語國家每年發行的刊物成千上萬,SAT卻偏偏只選擇了下表中的這35種,讓人匪夷所思。

更讓人驚訝的是,71篇文章中有一半集中於以下8種刊物:

1)《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2)《紐約客》(The New Yorker)

3)《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

4)《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

5)《高等教育紀事報》(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6)《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

7)《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

8)《連線》(Wired)

很顯然,這8種刊物中有某些東西為SAT所特別看重,也許是文風,也許是文章內容,也許是作者寫作的腔調等等。那麼,這種所謂的“SAT風格”是否存在呢?這8種刊物又到底有哪些共性?

1)《紐約時報》

SAT的招牌題源。71篇文章裡有17%都來自這裡,是排名第二的《紐約客》的兩倍 。在美國,《紐約時報》的日讀者量接近兩百萬,僅次於《華爾街日報》,而其網站的月訪問量更是達到了三千萬人次。這家有162年曆史的老報紙曾經獲得112次普利策獎,位列美國新聞機構之首。與此同時,《紐約時報》還是民主黨及其施政綱領的鐵桿支持者。其左派傾向和“紐約中心”的視角常為人所詬病。

2) 《紐約客》

美國最受尊重的雜誌之一,不論是新聞報道,還是小說,都相當出色。當年伊拉克的阿布格萊布虐囚醜聞就是由《紐約客》雜誌聯合“新聞60分”欄目首次披露,而近幾年最重要的小說家都曾選擇《紐約客》發表自己的作品,包括愛麗絲·門羅、村上春樹、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J。D。塞林格,還有約翰·厄普代克等。

《紐約客》雜誌以調查詳實的長篇深度報道著稱,其話題覆蓋廣泛,從藝術到國際政治,到環境問題,再到社會學,無所不包。《紐約客》文章的文筆極佳,不僅用詞高階(SAT詞彙在《紐約客》中屬常見詞彙,編者按),句式也相當典雅。

跟《紐約時報》一樣,《紐約客》因其政治上偏左、支援民主黨以及“紐約中心”世界觀而受到不少批評。不過《紐約客》自己不以為然,反倒以“紐約中心”視角而自豪。在創刊的第一篇文章裡,其編輯就不無驕傲地宣稱“《紐約客》可不是一份出給迪比克[1]的老婦人看的報紙”,精英主義立場卓顯。

3) 《國家地理》

《國家地理》在華盛頓特區出版,是全美擁有讀者最多的雜誌之一。因其在環境,地理,歷史和世界文化上的深度報道和在世界各地拍攝的高質量照片,《國家地理》雜誌斬獲了無數大獎。

4)《科學美國人》

《科學美國人》是在美國發行的一本科普雜誌,同時也是美國曆史上持續發行時間最長的雜誌。它的主要受眾是那些教育程度良好但本身並不從事科學工作的人群。其文章思路清晰,語言準確,配圖質量也相當高。

5)《高等教育紀事報》

《高等教育紀事報》集中報道美國的高等教育,每年發行42期,每期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為學術圈新聞及招聘資訊,第二部分叫“紀事報評論”,主要話題與藝術相關,也重視思想的討論與傳播。

6)《大西洋月刊》

《大西洋月刊》是一本擁有150餘年歷史的文學與文化評論雜誌,主要涉及外交,政治,經濟,文化潮流,技術和藝術等話題。《大西洋月刊》定址波士頓,曾經登載過許多著名作家的作品,包括各種廢奴主義者的著作,馬克·吐溫的小說,還有馬丁·路德·金非暴力不合作名作“伯明翰監獄的來信”都是在《大西洋月刊》率先登出。

7) 《新共和》

《新共和》雜誌是一本關於美國政治和文化評論的自由派雜誌。一般都認為《新共和》雜誌比較親民主黨。不過同時它也有強烈的親以色列色彩,政治上持鷹派立場,這一點讓它在左派雜誌中顯得非常另類。

8) 《連線》

《連線》雜誌1993年才成立,應八九十年代數字化革命和網際網路科技的潮流而生,主要報道美國科學與技術的最新發現。到目前為止,《連線》是以上提到的8種雜誌中“最年輕”的 。它的關注焦點幾乎全部與科技有關,既包括最新科技介紹,也討論新興科技對文化,經濟和政治的影響。自誕生以來,《連線》雜誌就獲得了無數獎項,尤其受技術潮人的推崇。 許多新興名詞如“眾包”,“長尾理論”等卻是由《連線》雜誌首創。簡言之,《連線》是美國的先鋒科技雜誌。

入選SAT考試刊物的共同點

我們的第一個發現是這8種雜誌中有6種都在紐約市或華盛頓特區出版。 實際上,上文提到的35種刊物中有2/3的出版地都在這兩個城市。

要更深層次地理解這一發現的意義,有必要介紹下“東北城市帶”這個概念。“東北城市帶”這個概念由法國地理學家讓·高德曼1961年首次提出。 高德曼指出,把波士頓,紐約市和華盛頓特區視為三個獨立的城市是不準確的。因為,波士頓和華盛頓特區間大概距離700公里,平均人口密度為360人/平方公里(全美平均為31人/平方公里)。這三個城市經濟上的聯絡是如此的緊密以至於與其他兩個二級城市巴爾的摩和費城一起,共同構成一個巨型“超級城市”,即“東北城市帶”。其他術語如“東北長廊”還有“阿瑟拉長廊”(高鐵開通後)都指的這一地區。

儘管這一地區僅佔美國國土面積的2%,但它卻容納了全美17%的人口,併產出美國20%的GDP。不僅如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它也是美國社會的心臟。比如,擁有哈佛,麻省理工和其他重要高校的波士頓地區被認為是美國教育的核心;紐約市則是美國的“金融和媒體”中心;而華盛頓,是美國無可爭議的政治中心。這三個城市一起形成美國的政治,經濟,資訊和教育中心。

在這裡設立總部的除了各大電視臺,還有大部分金融機構,三個全國性的新聞機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今日美國》),1/3的財富500強公司以及聯邦政府。 除此之外,八所常春藤聯盟中有六所都位於該地區(達特茅斯學院在新罕布什爾州,康奈爾大學在紐約州,距該地也不過幾百公里,見下圖)。

[1]迪比克是艾奧瓦州的一個小鎮。

最後,SAT的運營機構美國大理事會(College Board)坐落於紐約市曼哈頓的上西區,本身也位於這一地區的核心地帶。

簡言之,從波士頓到華盛頓特區的這一地區完全可以被視為一個巨型城市,它是美國的政治,金融,教育和媒體中心,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而SAT就是這個文化的產物。 從這個意義上說,SAT不僅是一門“美國考試”,更是一門“美國東北部的考試”。

如果這樣說還不足以使你信服,我們還有更多的證據。請看下文。

3。 SAT——偏愛作家

在美國,有作品出版的作家數以萬計;在世界其他英語的國家出版過自己作品的人更是不計其數。如果從這數以萬計的文章裡隨機抽取274篇作為SAT考題,同一個作家重複出現的機率很小。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在這274篇文章裡,出現超過一次的作者有13位,他們為:

小說類作家

茱莉亞·阿爾瓦蕾茲(Julia Alvarez)

姜帕·拉西里(JumphaLahiri)

譚恩美(Amy Tan)

多娜·塔特(Donna Tart)

非小說類作家

馬爾康姆·格拉德維爾(MalcomGladwell)

布萊恩·格林(Brian Greene)

阿蘭·萊特曼(Alan Lightman)

達令·克拉克·海因(Darlene Clark Hine)

提摩西·佛里斯(Timothy Ferris)

傑克·希特(Jack Hitt)

凱文·凱拉吉克(Kevin Krajick)

奧利弗·莫頓(Oliver Morton)

瑪格麗特·塔爾伯特(Margaret Talbot)

為什麼SAT對這些作家如此親睞?我開始調查這些作家的背景,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這13個作家中有一半都是《紐約時報》和《紐約客》的專欄作家!另外4位是東北部名校的教授,如下圖所示:

小說類作家

茱莉亞·阿爾瓦蕾茲(明德學院)

姜帕·拉西里(《紐約客》)

譚恩美

多娜·塔特

非小說類作家

馬爾康姆·格拉德維爾(《紐約客》)

布萊恩·格林(哥倫比亞大學)

阿蘭·萊特曼(麻省理工大學)

達令·克拉克·海因(西北大學)

提摩西·佛里斯(《紐約時報》)

傑克·希特(《紐約時報》)

凱文·凱拉吉克(《紐約客》)

奧利弗·莫頓(《紐約客》)

瑪格麗特·塔爾伯特(《紐約客》)

在SAT最喜歡的13位作家中,其中11位,或者是東北部頂尖高校的教授,或者是《紐約時報》或《紐約客》的作者。

在這裡我必須強調的`是,美國是一個很大的國家,而英語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應用也非常廣泛。如果SAT是一個真正的英語考試,它應該從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區選取不同的材料,但那不是SAT。事實上,SAT是一個反映20世紀和21世紀初期美國東北部知識分子生活的考試,其考察的英語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地域特徵。

4。 給學生備考SAT建議

對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試題的偏見與否,而是在備考時,學生必須意識到這些偏好的存在。對此,我有如下建議:

1) 由於SAT是關於現代英語的考試,如果學生時間緊張,最好能集中閱讀1980年以後的出版物,減少對莎士比亞,喬叟,或是彌爾頓等的關注(當然時間充裕的話,讀一讀這些大師的作品還是大有裨益的)。

2) 經常閱讀以下報紙和雜誌: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紐約客》(The New Yorker)、《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高等教育紀事報》(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連線》(Wired)

3) 關注這些人的作品:

茱莉亞·阿爾瓦蕾茲(Julia Alvarez)、姜帕·拉西里(JumphaLahiri)、譚恩美(Amy Tan)、多娜·塔特(Donna Tart)、馬爾康姆·格拉德維爾(MalcomGladwell)、布萊恩·格林(Brian Greene)、阿蘭·萊特曼(Alan Lightman)、達令·克拉克·海因(Darlene Clark Hine)、提摩西·佛里斯(Timothy Ferris)、傑克·希特(Jack Hitt)、凱文·凱拉吉克(Kevin Krajick)、奧利弗·莫頓(Oliver Morton)、瑪格麗特·塔爾伯特(Margaret Talbot)

這些都是SAT喜歡的作家,閱讀他們的作品就知道什麼是 “SAT風格”。這些文章的難度也相當於SAT的難度,如果能讀懂那上面的文章,說明已經準備好了;如果你還覺得那裡面的文章讓人困惑,也許你還需要加強練習;如果你發現根本理解不了裡面的文字,那說明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總而言之,對於一般中國學生來說,SAT並不是一門簡單的考試,尤其是閱讀部分。學生需要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長期大量地閱讀與SAT難度相當的文章,熟悉SAT“風格”,如此才能在考試中駕輕就熟,輕鬆獲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