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無處不在的博弈散文

文學 閱讀(2.81W)

早在距今兩千多年的中國戰國時期,曾經有過一次流傳後世的賽馬。在著名軍事家孫臏的幫助下,齊國大將田忌以“下駟對上駟、上駟對中駟、中駟對下駟”的策略,在平均劣勢下贏得了對國王的賽馬勝利。

無處不在的博弈散文

“田忌賽馬”的故事,用現代術語來說就是一個典型的博弈問題。博弈的思想種子出自中國,卻在西方開花結果,併成為當代最廣泛應用的數學分支之一。

現代的博弈論,主要研究決策主體的行為在直接相互作用時,人們如何進行決策、以及這種決策的如何達到均衡問題。在博弈論分析中,一定場合中的每個對弈者在決定採取何種行動時都策略地、有目的地行事,考慮到他的決策行為對其他人的可能影響,以及其他人的行為對他的可能影響,通過選擇最佳行動計劃,來尋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

21日晚上,著名數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翰?納什就和大家深入探討了“博弈”中的“納什均衡”理論。1950至1953年間,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的納什發表了四篇對博弈論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證明了非合作博弈均衡-納什均衡的存在。

納什的研究方法實際上非常簡單,他設計了一個3人“競選遊戲”,讓3個參加遊戲的人在不同的條件下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代理人”。而其結果顯示,當3個人互不結盟、互相對抗的情況下,所選出的“代理人”對各自利益的影響最壞,因此某種程度的合作或結盟,才能使各自利益最大化。

儘管現代博弈論是由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諾伊曼和經濟學家奧斯卡?摩根斯坦1944年創立的,但通過這個“遊戲”,納什奠定了自己在博弈論中的大師地位。

在英文中,博弈論也可以翻譯為“遊戲理論”,而在實際生活中確實有許多遊戲都反映了博弈論的思想。撲克、下、賽馬,甚至,都有博弈的'影子。

例如,在最簡單的幼兒遊戲“石頭、剪刀、布”中,我們的問題是:對方如何行動?而我又將如何應對才是最佳?這實際上就涉及到了博弈論的核心問題,即博弈論以對方的行為作為自己決策的依據,並尋求最佳結果。

社會生活中的許多現象,都帶有相互競爭與合作的特徵。比如股市,莊家和散戶之間也可以算是一種博弈。如果你在股市博弈中加入了散戶一方,你的對手就是擁有控盤能力的莊家,因此當你與大多數散戶一樣做出入市的決定時,你的對手的應招就是打壓股價;在你無奈而退時,對手卻拉抬股價。散戶與莊家都在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就展開了博弈。

在更大的範圍內,國際政治格局中的戰略結盟與敵對等等,無一不是博弈。可以說,博弈在當代世界中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