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實習>

農學栽培學實習報告

實習 閱讀(1.93W)

一、實習目的:

農學栽培學實習報告

通過本次實習瞭解並掌握樹木的栽培技術,樹木基本的養護管理知識。瞭解園林樹木的整形修剪知識,以及病害的的治理和損傷的修復。通過教室內的實習掌握扦插、嫁接、壓條等基本技術方法,通過市苗圃的實習苗圃樹木養護管理方法、水渠構造、養護管理的基本知識。

二、實習時間及地點:

2015.12.07和2015.12.15

三、實習內容:

1.實驗室內實習

1.1扦插

扦插也稱插條,是一種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植物的莖、葉、根、芽等,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後就可栽種,使之成為獨立的新植株。

為了保證扦插的成活,必須注意以下幾個關鍵性的問題:

1.插穗的選擇和處理。要選擇生長健壯沒有病蟲害的枝條作插穗。選好插穗後要精心處理。嫩枝插的插穗採後應立即扦插,以防萎蔫影響成活。多漿植物(如仙人掌等),剪取後應放在通風處晾幾天,等切口略有幹縮再扦插;或用微火略燒烤下面切口,以防止腐爛。一般植物插穗的下面切口如沾一些剛燒完的草木灰,也有防止腐爛的作用。

2.溫度。一般植物的扦插以保持20~25 ℃C生根最快。溫度過低生根慢,過高則易引起插穗切口腐爛。所以,如果人為控制溫度的條件,一年四季均可扦插。自然條件下,則以春秋兩季溫度為宜。

3.溼度。扦插後要切實注意使扦插基質保持溼潤狀態,但也不可使之過溼,否則引起腐爛。同時,還應注意空氣的溼度,可用覆蓋塑料薄膜的方法保持溼度,但要注意在一定時間內通氣。

1.2壓條

適於枝、蔓柔軟的植物或近地面處有較多易彎曲枝條的樹種。將母株近地1~2年生枝條向四方彎曲,於下方刻傷後壓入坑中,用鉤固定,培土壓實,枝稍垂直向上露出地面並插縛一支援物。(原理:被壓條部分的刻傷部分內的篩管運送養分無法繼續運輸,從而堆積在傷口逐漸發育成根。)

壓條過程中要防止枝條折斷。

1.3嫁接

1、靠接法:把砧木吊靠採穗母株上,選雙方粗細相近且平滑的枝幹,各削去枝粗的1/3-1/2,削麵長3-5釐米,將雙方切口形成層對齊,用塑料薄膜條紮緊,待兩者介面癒合成活後,剪斷介面一部的接穗母株枝條,並剪掉砧木的上部,即成一棵新的植株。

2、劈接法:砧木除去生長點及心葉,在兩子葉中間垂直向下切削8~10毫米長的裂口;接穗子葉下約釐米處用刀片在幼莖兩側將其削成8~10毫米長的雙面楔形,把接穗雙楔面對準砧木介面輕輕插入,使二切口貼合緊密,嫁接夾固定。

嫁接要注意接穗和砧木之間的親和力,切口的形成層要對其。

2.植樹實習

主要是做到三埋二踩一提苗。

開挖樹坑時將表土(淺層土)放成一堆,將心土(深層土)另外放成一堆,不要將表土和心土混放,為以後的栽植作好填土準備。樹坑挖好後,第一步不是先放樹苗,而是先將基肥放在樹坑的最下層,然後將表土碾碎,平整、均勻地放在肥料上,這樣樹苗的根部不直接接觸肥料,碾碎的表土又為根部提供了向下生長、擴充套件舒張的`良好條件,這是第一“埋”,埋的是肥料和表土。接著放入樹苗。樹苗放入後進行第二埋,就是培入心土,在培土到一半時,暫停培土,將樹苗稍微向上提一下,這叫“一提苗”,目的是防止樹苗窩根,影響成活和生長。提苗後,不要立即埋土,這時要將已埋的土向下踩實,目的是使樹苗的根鬚和土壤緊密接觸,儘快吸收水分和營養元素,以便紮根生長。有利於樹木的成活和生長。接著進行第三埋,就是將剩下的心土埋入,一直埋到與地面平齊,進行第二次踩實,目的是使樹苗樹幹挺直,也使樹苗與土壤緊密結合,以防被風吹斜。東方森茂森林專家提醒最後將土在樹苗根部打成圍土堰,注意要打成倒漏斗狀,這樣可承接雨水和澆的水,使雨水可順著樹根流下,切忌打成覆碗狀,使水分散向四周,不能順樹根集中流下。每次澆水後,最好覆上土(仍成倒漏斗狀),以防水分散失,提高成活率 。

後期要按時澆水,合理修剪,以及做好保溫措施。

3.市苗圃實習

3.1苗圃中樹木養護管理方法

1.適當遮陰。 對於耐蔭樹種、花卉、播種期過遲的苗木、春季新購進的芽苗,要採用降溫措施,減輕高溫熱害的不利影響,如搭蔭棚等,有條件的可採用遮陽網,避免日灼危害苗木。

2.適時鬆土除草。 在每次降雨或灌溉後要進行鬆土除草。鬆土宜淺,保持表土疏鬆,以利於苗木生長。除草宜“除早、除孝除了 ”,撒播苗不便除草和鬆土,可將苗間雜草拔掉,再在苗床上撒蓋一層細土,防止露根透風。鬆土要逐次加深,但要注意不傷苗、不壓苗。

3.防澇。 做苗床的地塊如果比較低窪,在雨季到來之前,應提前挖好排水溝渠,及時排水。在夏季乾旱的情況下,灌溉是培育壯苗的重要措施,天氣乾旱時要注意淋水,保證苗床溼潤。

4.合理追肥。 苗床施肥一般採用速效肥或腐熟的人糞尿。苗圃中常見的速效肥有硫酸銨、尿素、過磷酸鈣等。施肥次數宜多而每次用量宜少。一般苗木生長期可追肥2至6次。第一次宜在幼苗出土後1個月左右,以後每隔10天左右追肥1次,最後一次追肥時間要在苗木停止生長前1個月進行。對於針葉樹種,在苗木封頂前30天左右,應停止追施氮肥。追肥要按照“由稀到濃、少量多次、適時適量、分期巧施”的原則進行。

5.間苗。 對過於密集、生長不良、發育不健全、受傷和有病蟲害的苗木,

以及影響周圍多數苗木生長的“霸王苗”要及時間除。對闊葉樹的扦插苗,要及時摘芽、除櫱。

6.防治病蟲害。 苗木發生立枯並根腐病等可噴灑敵克鬆或波爾多液,甲基託布津等藥物防治。防治食葉、食芽害蟲可噴灑敵敵畏、敵百蟲等藥劑。地下害蟲金龜子、螻蛄、蟋蟀等可用敵百蟲、樂果噴灑,也可用辛硫磷稀釋後灌根防治或進行人工捕捉。

3.2水渠構造

在苗圃地周圍挖明溝,即可起到補充土壤水分的作用,又可以防澇。

3.3管理的不足

1.部分樹木種植過密,影響了樹體的正常生長;

2.部分樹木的枝條逆生長方向生長,應及時修剪;

3.水體汙染及部分土壤汙染嚴重,應及時處理。

四、問題與討論

實習過程中瞭解了很多樹木養護的問題,比如說樹洞的處理,傷口的處理,樹木的修剪等問題,並一一得到了解答

五、實結

通過兩次的實習,我基本掌握了樹木的栽培技術,以及栽培之後的養護管理知識。瞭解了扦插、嫁接、壓條的基本步驟和應該注意的事項,也知道了苗圃樹木管理的一些知識。通過這次實習,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起來,更好的掌握《園林樹木栽培學》這門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