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實習>

軟體測試實習日記

實習 閱讀(2.59W)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軟體測試實習日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軟體測試實習日記

軟體測試實習日記1

原本歡天喜地的盼到了週末,誰知上班第一週就因為專案進度太趕而要加班,沒有辦法,工作需要,只能無抱怨的上。想想那天第一測試,感覺很糾結,總是想這到底是不是錯誤呢,今天明顯有所改觀了。遇到不懂的就直接問測試主管或者是開發人員,或是自己看ue圖去熟悉流程。這一天我發現了很多bug,心裡有那麼點小高興。

這幾天的工作讓我明白了做什麼事情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必須堅持下去做,才能夠把事情做好。

軟體測試實習日記2

X模型

X模型也是對V模型的改進,X模型提出針對單獨的程式片段進行相互分離的編碼和測試,此後通過頻繁的交接,通過整合最終合成為可執行的程式。

X模型的左邊描述的是針對單獨程式片段所進行的相互分離的編碼和測試,此後將進行頻繁的交接,通過整合最終成為可執行的程式,然後再對這些可執行程式進行測試。己通過整合測試的成品可以進行封裝並提交給使用者,也可以作為更大規模和範圍內整合的一部分。多根並行的曲線表示變更可以在各個部分發生。由圖中可見,X模型還定位了探索性測試,這是不進行事先計劃的特殊型別的測試,這一方式往往能幫助有經驗的測試人員在測試計劃之外發現更多的軟體錯誤。但這樣可能對測試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對測試員的熟練程度要求比較高。造成測試的成本過高。

軟體測試實習日記3

今天一如既往的在研究軟體測試的計劃的編寫,通過今天的學習我主要明白了編寫軟體測試的重要性和目的:

測試計劃是軟體測試中最重要的步驟之一,它在軟體開發的前期對軟體測試做出清晰,完整的計劃,不光對整個測試起到關鍵性的作用,而且對開發人員的開發工作,整個專案的規劃,專案經理的審查都有輔助性作用。

2、測試計劃的目的

測試計劃描述所要完成的測試,包括測試背景、測試目的、風險分析、所需資源、任務安排和進度等:

(1)將需求和總體設計分解成可測試,應該測試,推遲測試和無法測試的範圍

(2)對每個範圍制訂測試的策略和方法

(3)制訂release和停止測試的標準

(4)準備測試所需要的環境

(5)確定測試風險

(6)確定軟體測試目標

(7)確定測試所需要的資源其它相關資訊

(8)制訂測試進度和任務安排

軟體測試實習日記4

今天任務是瞭解H模型,H模型中,軟體測試過程活動完全獨立,貫穿於整個產品的週期與其他流程併發的進行,某個測試點準備就緒時,就可以從測試準備階段進行到測試執行階段。軟體測試可以儘早的進行,並且可以根據被測物的不同而分層次進行。

H模型揭示了一個原理:軟體測試是一個獨立的流程,貫穿產品整個生命週期,與其他流程併發地進行。H模型指出軟體測試要儘早準備,儘早執行。不同的測試活動可以是按照某個次序先後進行的,但也可能是反覆的,只要某個測試達到準備就緒點,測試執行活動就可以開展

軟體測試實習日記5

做測試已不知不覺有兩個月了。現在我僅自我總結以下如何做好測試計劃工作。

1.明確測試的目標,增強測試計劃的實用性

編寫軟體測試計劃得重要目的就是使測試過程能夠發現更多的軟體缺陷,因此軟體測試計劃的價值取決於它對幫助管理測試專案,並且找出軟體潛在的缺陷。因此,軟體測試計劃中的測試範圍必須高度覆蓋功能需求,測試方法必須切實可行,測試工具並且具有較高的實用性,便於使用,生成的測試結果直觀、準確

2.堅持“5W”規則,明確內容與過程

“5W”規則指的是“What(做什麼)”、“Why(為什麼做)”、“When(何時做)”、“Where(在哪裡)”、“How(如何做)”。利用“5W”規則建立軟體測試計劃,可以幫助測試團隊理解測試的目的(Why),明確測試的範圍和內容(What),確定測試的開始和結束日期(When),指出測試的方法和工具(How),給出測試文件和軟體的存放位置(Where)。

3.採用評審和更新機制,保證測試計劃滿足實際需求

測試計劃寫作完成後,如果沒有經過評審,直接傳送給測試團隊,測試計劃內容的可能不準確或遺漏測試內容,或者軟體需求變更引起測試範圍的增減,而測試計劃的內容沒有及時更新,誤導測試執行人員。

4.分別建立測試計劃與測試詳細規格、測試用例

應把詳細的測試技術指標包含到獨立建立的測試詳細規格文件,把用於指導測試小組執行測試過程的測試用例放到獨立建立的測試用例文件或測試用例管理資料庫中。測試計劃和測試詳細規格、測試用例之間是戰略和戰術的關係,測試計劃主要從巨集觀上規劃測試活動的範圍、方法和資源配置,而測試詳細規格、測試用例是完成測試任務的.具體戰術。

軟體測試實習日記6

在web服務測試當中,點選率和模擬的使用者數是能夠反映出服務壓力的大小。當壓力變大時,事務的響應時間變長,則導致點選率會受到響應時間的影響,不會因為使用者增多,而增加。點選率在伺服器出現瓶頸時,壓力的增加不會增加點選率。

積累期應該是測試比較輝煌的階段,在公司也有一定資歷和地位,是幕後運籌帷幄的元帥,是能夠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人。這個時候應該根據實際經驗,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制定章程,工作標準流程,建立自己的核心團隊,團隊要合理配備要有學習期的也要有成長期的人。其實積累期的人也會彷徨,特別當前面所做的事都基本完成後,發現沒有動力再次推動。我有一測試朋友他是這麼處理,建立一個團隊後就離職然後到新單位再重新來一遍周而復始。我覺得這個時期應該需要創新,包括測試本身的創新,如引入自動化測試,量化考核上,測試框架的建立等。也可以職業進行新的規劃,如搞質量管理,有得做研發管理,做測試諮詢等。

軟體測試實習日記7

懷揣著最初的夢想、保持著那份激情和耐心、我繼續著我軟體學習的路程。今天我開始了測試用例設計方法的學習。

測試用例是軟體測試的核心

軟體測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以最少的人力、資源投入,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測試,發現軟體系統的缺陷,保證軟體的優良品質,則是軟體公司探索和追求的目標。每個軟體產品或軟體開發專案都需要有一套優秀的測試方案和測試方法。測試用例的設定

我們早期的測試用例是按功能設定用例。後來引進了路徑分析法,按路徑設定用例。目前演變為按功能、路徑混合模式設定用例。

按功能測試是最簡捷的,按用例規約遍歷測試每一功能。

對於複雜操作的程式模組,其各功能的實施是相互影響、緊密相關、環環相扣的,可以演變出數量繁多的變化。沒有嚴密的邏輯分析,產生遺漏是在所難免。路徑分析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其最大的優點是在於可以避免漏測試。

軟體測試實習日記8

昨天對測試用例設計一般常用方法進行了學習,感覺有點迷糊,心想要是要專案實踐我會理解得更徹底。今天主要任務是瞭解測試用例設計的其他方法。包括錯誤推測法、因果圖法、綜合策略法。

1、錯誤推測

在測試程式時,人們可能根據經驗或直覺推測程式中可能存在的各種錯誤,從而有針對性地編寫檢查這些錯誤的測試用例,這就是錯誤推測法。

2.因果圖

等價類劃分和邊界值方法分析方法都只是孤立地考慮各個輸入資料的測試功能,而沒有考慮多個輸入資料的組合引起的錯誤。

3.綜合策略

每種方法都能設計出一組有用例子,用這組例子容易發現某種型別的錯誤,但可能不易發現另一型別的錯誤。因此在實際測試中,聯合使用各種測試方法,形成綜合策略,通常先用黑盒法設計基本的測試用例,再用白盒法補充一些必要的測試用例。

軟體測試實習日記9

對於開發來說,並不是所有的bug都需要修復的;而對於測試來說,也並不是所有的bug都是開發去解決的。處理BUG的方法並不是狹隘的將BUG修復,也包括對BUG進行刪除操作,和放棄選擇。軟體測試的確是一門技術,需要學習各種工具的使用。但真正在工作中,思考新的測試方法或引入新的工具,也是在專案空閒時候,一般大家想的最多的是關於專案本身的問題,測試方法也是平時使用的幾種而已。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態度,態度意味著責任感,責任感意味著測試人員會想盡辦法把問題找出來,才能根據專案需求發現合適的測試方法和具,才能在軟體測試時,全神貫注,在執行測試用例時不斷髮現新的用例。經驗對於測試人員是寶貴的資本,所以要經常總結,往往能讓自己表達出來的才是體會最深刻的。永遠千萬不要忽略溝通。

軟體測試實習日記10

如何設計測試用例,如何評審測試用例,最後如何管理測試用例,這都是我們測試工作中必須要去改進的問題。在之前的公司,由於團隊工作任務繁忙,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管理和優化測試用例,也因此對用例方面少了太多的思考,而且雖然有對於用例的評審,但一直以來,我認為是做得不夠好的,畢竟每次評審下來,感覺效果沒有預期的那麼好,主要還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管理,所以無法引起重視。不過,現在我想我需要花大量的時間來管理用例了,而且要保證有序的進行,最後輸出讓團隊中各個成員都認為滿意而且高效的測試用例。對於用例管理的根本問題,我個人認為是分類上,如何有效的維護和優化用例,就是需要前期明確的分類規劃,根據分類的優先順序一步一步地來完成就可以了,到最後,我們也可以有效把控的測試覆蓋度。

當前,我們大致可以把測試用例分稱三個方面,分別是功能、UI和業務流程,從這三個角度來進行設計。

1、從功能的角度,功能是每個專案測試的重點,通常在測試人員得到需求文件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設計測試用例,那麼這個時候需求文件上列出都是功能以及部分一些業務邏輯等,所以在測試用例的第一階段就是完成功能的用例設計。不過這裡,肯定會讓很多人疑惑,其實功能、業務還有UI,都是有關聯的,而且很多時候無法分解的。這裡後面我會舉個例子說明哈,但絕非都是可以分類,只是談談如何分解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遺漏就行。

2、從UI的角度,UI通常是指介面測試,這個應該不難理解,但要想與功能點進行分解,也不是那麼容易區分的,所以我們來直觀的說明哈。介面測試,注重樣式,外觀、整潔、擺放以及易用性,還包括使用者體驗等。

3、從業務的角度,這個相對來說,還比較好理解,業務通常是指一連串的動作所連線起來的流程,這個流程必須有行為和目標,或者說方向。業務通常是一個專案或者產品設計的核心,當下,越來越多的應用業務流程都是非常複雜,所以對於業務的用例設計,就是考驗一個測試人員的業務水平如何。

下面通過一個證券交易平臺上的買入和撤單業務,進行具體說明:

業務說明:買入業務包括股票程式碼、當前價格、買入價格,買入股票數量、確定買入按鈕和取消按鈕;

撤單業務包括選擇撤單的未成交業務、撤單成功、撤單失敗以及取消撤單按鈕;

以上只是大致列舉了一部分。

功能點:買入按鈕、取消按鈕、選擇撤單、撤單按鈕和取消撤單按鈕等

UI介面測試:股票程式碼、當前價格、買入價格、買入股票數量,所有的文字框;買入成功/失敗的提示框;撤單成功/失敗的提示框;撤單成功/失敗的業務狀態等

業務測試:買入業務,從輸入買入表單的資料,到提交表單,到最後買入的表單顯示的位置,以及買入提交但未成交,可以撤單,完成撤單的業務,到撤單成功或者失敗等,這一連串的工作組合就是一個業務流程。

其實這裡就存在一個爭議性的問題,對於買入和撤單,既可以作為功能點,也可以作為一個業務邏輯來設計,但從本質上來講,功能點注重單獨的操作,而業務流重的在是一個流程,還需要具體業務去甄別。功能點的設計更主要對這個買入和撤單的按鈕本身進行用例設計;而業務則是需要從買入和撤單之前的輸入到最後輸出這樣一個過程來設計。

以上也只是大概的一個簡單的說明,具體的操作還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流程來執行,畢竟測試用例的管理是一個長期的積累和沉澱的過程,好的方法都是總結出來的。對於測試來說,用例是基礎,對於迴歸測試、自動化、效能等等都是根本,管理好測試用例,也就是提高測試的工作質量。

軟體測試實習日記11

早上從寢室出發就暗示自己要踏踏實實的學習忌浮躁。早上我早早的到公司,開始我的學習,今天我學習的主要內容是測試用例設計方法之劃分等價類法。

①如果某個輸入條件規定了取值範圍或值的個數。則可確定一個合理的等價類(輸入值或數在此範圍內)和兩個不合理等價類(輸入值或個數小於這個範圍的最小值或大於這個範圍的最大值)。

②如果規定了輸入資料的一組值,而且程式對不同的輸入值做不同的處理,則每個允許輸入值是一個合理等價類,此處還有一個不合理等價類(任何一個不允許的輸入值)。

③如果規定了輸入資料必須遵循的規則,可確定一個合理等價類(符合規則)和若干個不合理等價類(從各種不同角度違反規則)。

④如果已劃分的等價類中各元素在程式中的處理方式不同,則應將此等價類進一步劃分為更小的等價類。

軟體測試實習日記12

一個的軟體測試工程師要掌握的東西很多。在我個人理解中,軟體工程師應該具備最基本的兩點知識:軟體測試理論知識和一定的開發技能

一、軟體測試理論知識

這個不用多說,軟體測試人員必須掌握,軟體測試如何融入整個開發的流程,什麼時候介入,什麼時候結束,如何搭建測試環境,如何設計測試用例。

二、開發技能

有一定開發技能的的軟體測試人員在開發人員眼中更加難得。一般的軟體測試人員特別是黑盒測試人員對開發不會很懂,與開發人員交流時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更好的溝通交流,如果軟體測試人員有一定的開發基礎,將有效的提高測試效率和質量。

軟體測試實習日記13

今天需要對文化網專案進行第一輪的測試,主要是瞭解該專案的流程。由於這個文化網比較簡單,沒有相關的需求文件。但有一個使用者手冊,我根據使用者手冊,在TestLink軟體上進行測試用例的設計和記錄。這一整天我渾身充滿了力量,完全沉浸在測試用設計的報告中。測試中我發現以下問題;如果在測試時必須考慮輸入條件的各種組合,則可能的組合數目將是天文數字,因此必須考慮採用一種適合於描述多種條件的組合、相應產生多個動作的形式來進行測試用例的設計,這就需要利用因果圖。新功能測試,如果不寫完整的測試用例,可能也能發現80%的問題,但一些測試點被遺漏掉的可能性很大。

我覺得測試用例還是要認真地寫的,但是迴歸測試確實可以優化,不需要每個用例都測。

軟體測試實習日記14

這周過得可真夠累。由於公司購物網要在規定實踐釋出,昨天我們主管就通知我們週六加班。我們辦公室的哥哥姐姐很不情願的申請了加班申請。本想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可明天還得下班啊,想想多麼悲催啊!

週六很不情願地從床上爬起來,一大早跑到公司,加班的公司確實比上班時間安靜多了。比較喜歡安靜的我看都這種情況,工作激情又一次被調動起來了。週六一整天我熱情滿滿的測試各個模組的新增業務功能。在做測試時,雖然有些頭暈,但還是靜下心來完整了本天的測試工作。覺得特有成就感。從這件事情,我認識到,公司加班有時候是沒辦法的事情。我們做員工的有時候要理解,但當加班過分時,我們做員工的也要勇敢的說NO。員工既要承擔自己的任務又要適當地維護自己的權力。這是我這周的心得。

軟體測試實習日記15

最近學習了軟體測試過程模型現在對這幾種模型進行以下總結:

1.軟體測試過程模型-V模型是軟體開發瀑布模型的變種,主要反映測試活動與分析和設計的關係;

侷限性:把測試作為編碼之後的最後一個活動,需求分析等前期產生的錯誤直到後期的驗收測試才能發現

2.軟體測試過程模型-W模型

在V模型的基礎上,增加千開發階段的同步測試,形成W模型;測試與開發同步進行,有利用盡早的發現問題

侷限性:仍把開發活動看成是從需求開始到編碼結束的序列活動,只有上一階段完成後,才可以開始下一階段的活動,不能支援迭代,自發性以及變更調整

3.軟體測試過程模型-H模型

在H模型中,軟體測試過程活動完全獨立,貫穿於整個產品的週期,與其他流程併發地進行,某個測試點準備就緒時,就可以從測試準備階段進行到測試執行階段;軟體測試可以進行儘早的進行;軟體測試可以根據被測物的不同而分層次進行

測試模型使用軟體

在實際工作中應靈活地運用各種模型的優點

V模型:強調了在整個軟體專案開發中需要經歷的若干個測試級別,並與每一個開發級別對應;忽略了測試的物件不應該僅僅包括程式,沒有明確指出對需求、設計的測試

W模型:補充了V模型中忽略的內容,強調了測試計劃等工作的先行和對系統需求和系統設計的測試;與V模型相同,沒有對軟體測試的流程進行說明

H模型:強調測試是獨立的,只要測試準備完成,就可以執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