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實習>

關於房建實結

實習 閱讀(3.19W)

房建認識實習報告

關於房建實結

前言

認識實習是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計劃中重要的教學環節,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理論聯絡實際、增長實踐知識、接觸社會、鍛鍊自己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這次我們實習的方向是建築工程。房屋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建築物是我們居住,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地方,因此對於一個學習土木工程的學生來說,對隧道必須要有很深的瞭解。

作為一名剛剛接觸專業知識的大學生來說,如果在學習專業課之前直接就接觸深奧的專業知識是不科學的,為此,學院帶領我們進行了這次實習活動,讓我們從實踐中對這門自己即將從事的專業獲得一個感性認識,為今後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矗

實習時間

2011年4月23日

2011年4月24日

實習地點:

亦莊開發區某鐳射照排廠房

中國紀檢監察學院二期工程

實習目的

通過本次實習,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拓寬我們的知識面,瞭解房屋建築相關方面的知識。建立起對房建感性的認識和初步的工程意識,激發對後續課程學習的興趣。基本知識 建築工程,指通過對各類房屋建築及附屬設施的建造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裝置的安裝活動所形成的工程實體。其中“房屋建築”指有頂蓋、樑柱、牆壁、基礎以及能夠形成內部空間,滿足人們生產、居注學習、公共活動等需要。

建築工程為新建、改建或擴建房屋建築物和附屬構築物設施所進行的規劃、勘察、設計和施工、竣工等各項技術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實體。是指各種房屋、建築物的建造工程,又稱建築工作量。這部分投資額必須興工動料,通過施工活動才能實現。包括廠房、劇院、旅館、商店、學校、醫院和住宅等;“附屬設施”指與房屋建築配套的水塔、自行車棚、水池等。“線路、管道、裝置的安裝”指與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相配套的電氣、給排水、通訊、電梯等線路、管道、裝置的安裝活動。 建設工程與建築工程概念的區別《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二條規定,本條例所稱建設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築工程、線路管道和裝置安裝工程及裝修工程。

顯然,建築工程為建設工程的一部分,與建設工程的範圍相比,建築工程的範圍相對為窄,其專指各類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裝置的安裝工程,因此也被成為房屋建築工程。

故此,橋樑、水利樞紐、鐵路、港口工程以及不是與房屋建築相配套的地下隧道等工程均不屬於建築工程範疇。

實習內容

一、 亦莊開發區某鐳射照排廠房

此處為亦莊開發區某鐳射照排廠房二標段,為框架結構。

所使用混凝土:

一層樑為C30,板為C60;二至四層柱為C35,板為C20,樑C30;五層以上柱為C30。

首層截面為800mm,二層以上為600—700。

關於樑的尺寸:

一層:外樑1.2m;二層1m,裡面800/600mm。由於是廠房,故首層較高,為

7.9m,二層為4.2m。

1. 框架結構 框架結構是指由樑和柱以剛接或者鉸接相連線而成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即由樑和柱組成框架共同抵抗適用過程中出現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採用結構的房屋牆體不承重,僅起到圍護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預製的加氣混凝土、膨脹珍珠岩、空心磚或多孔磚、浮石、蛭石、陶粒等輕質板材等材料砌築或裝配而成。

框架結構概述

分類: 房屋的框架按跨數分有單跨、多跨;按層數分有單層、多層;

按立面構成分有對稱、不對稱;按所用材料分有鋼框架、混凝土框架、膠合木結構框架或鋼與鋼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現澆整體式、裝配式、裝配整體式,也可根據需要施加預應力,主要是對樑或板)、鋼框架。裝配式、裝配整體式混凝土框架和鋼框架適合大規模工業化施工,效率較高,工程質量較好。

特點:

框架建築的主要優點:空間分隔靈活,自重輕,有利於抗震,節省材料;具有可以較靈活地配合建築平面佈置的優點,利於安排需要較大空間的建築結構;框架結構的樑、柱構件易於標準化、定型化,便於採用裝配整體式結構,以縮短施工工期;採用現澆混凝土框架時,結構的整體性、剛度較好,設計處理好也能達到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樑或柱澆注成各種需要的截面形狀。

框架結構體系的`缺點為:框架節點應力集中顯著;框架結構的側向剛度小,屬柔性結構框架,在強烈地震作用下,結構所產生水平位移較大,易造成嚴重的非結構性破性;鋼材和水泥用量較大,構件的總數量多,吊裝次數多,接頭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費人力,施工受季節、環境影響較大;不適宜建造高層建築, 框架是由樑柱構成的杆繫結構,其承載力和剛度都較低,特別是水平方向的(即使可以考慮現澆樓面與樑共同工作以提高樓面水平剛度,但也是有限的),它的受力特點類似於豎向懸臂剪下樑,其總體水平位移上大下小,但相對與各樓層而言,層間變形上小下大,設計時如何提高框架的抗側剛度及控制好結構側移為重要因素,對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當高度大、層數相當多時,結構底部各層不但柱的軸力很大,而且樑和柱由水平荷載所產生的彎矩和整體的側移亦顯著增加,從而導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大,對建築平面佈置和空間處理,就可能帶來困難,影響建築空間的合理使用,在材料消耗和造價方面,也趨於不合理,故一般適用於建造不超過15層的房屋。

應用範圍:

框架結構可設計成靜定的三鉸框架或超靜定的雙鉸框架與無鉸框架。混凝土框架結構廣泛用於住宅、學校、辦公樓,也有根據需要對混凝土樑或板施加預應力,以適用於較大的跨度;框架鋼結構常用於大跨度的公共建築、多層工業廠房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築物中,如劇嘗商嘗體育館、火車站、展覽廳、造船廠、飛機庫、停車嘗輕工業車間等。

2. 二次結構

二次結構的定義:一次結構指主體結構部分,先完成 。在框架、剪力牆、框剪工程中的一些非承重的砌體,構造柱,過樑等一些在裝飾前需要完成的部分稱為二次結構。

二次結構的範圍:

是在一次結構(指主體結構的承重構件部分)施工完畢以後才施工的,是相對於承重結構而言的,為非承重結構,維護結構,比如構造柱、圈樑、止水反樑、女兒牆、壓頂、填充牆、隔牆等等。之所以叫二次結構,是因為它的工序進行時間是在那些承重構件施工完畢以後才施工的,

3. 構造柱 框架結構中構造柱的設定規範:

1 .當無混凝土牆(柱)分隔的直段長度,120(或100)厚牆超過3.6m,180(或190)厚牆超過5m時,在該區間加混凝土構造柱分隔;

2.120(或100)厚牆 當牆高大於3米時,開洞寬度大於2.4m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樑;

3. 180(或190)厚牆 當牆高大於4m,開洞寬度大於3.5m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樑 。

在多層砌體房屋牆體的規定部位,按構造配筋,並按先砌牆後澆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順序製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稱為混凝土構造柱,簡稱構造柱。 為提高多層建築砌體結構的抗震效能,規範要求應在房屋的砌體內適宜部位設定鋼筋混凝土柱並與圈樑連線,共同加強建築物的穩定性。這種鋼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稱為構造柱。構造柱,主要不是承擔豎向荷載的,而是抗擊剪力,抗震等橫向荷載的.

構造柱通常設定在樓梯間的休息平臺處,縱橫牆交接處,牆的轉角處,牆長達到五米的中間部位要設構造柱。近年來為提高砌體結構的承載能力或穩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牆中的構造柱已不僅僅設定在房屋牆體轉角、邊緣部位,而按需要設定在牆體的中間部位,圈樑必須設定成封閉狀。

從施工角度講,構造柱要與圈樑地樑、基礎樑整體澆築。與磚牆體要在結構工程有水平拉接筋連線。如果構造柱在建築物、構築物中間位置,要與分佈筋做連線。4. 承拉筋

建築上的拉筋是指同時拉住主筋和箍筋的鋼筋。與單肢箍的區別是,拉筋把外邊的箍筋都拉住,而單肢箍只拉主筋。拉筋主要是為提高鋼筋骨架的整體性而起拉結作用。

5. 箍筋

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來固定主鋼筋的位置而使構件(樑或者柱)內各種鋼筋構成鋼筋骨架的鋼筋。分單肢箍筋、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圓形箍筋等。

6. 主樑與次樑

主樑:

主樑指的是在上部結構中,支承各種荷載並將其傳遞至墩、臺的樑。 主樑與次樑的區別:在框架樑結構裡,主樑是擱置在框架柱子上,次樑是擱置在主樑上。在相交處,小心計算主樑,這是個主要受力構件,馬虎不得。 計算要點和構造特點:

1.主樑除承受自重外,主要承受由次樑傳來的集中荷載。為簡化計算,主樑自重可折算成集中荷載計算。

2.與次樑相同,主樑跨中截面按T型面計算,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計算。

3.主樑支座處,次樑與主樑支座負鋼筋相互交叉,使主樑負筋位置下移,計算主樑負筋時,單排筋h0=h-(50~60)mm,雙排筋h0=h-(70~80)mm。

4.主樑是重要構件,通常按彈性理論計算,不考慮塑性內力重分佈。

5.主樑的受力鋼筋的彎起和切斷原則上應按彎矩包絡圖確定。

6.在次樑與主樑相交處,次樑頂部在負彎矩作用下發生裂縫,集中荷載只能通過次樑的受壓區傳至主樑的腹部。這種效應約在集中荷載作用點兩側各0.5~0.6倍樑高範圍內,可引起主拉破壞斜裂縫。為防止這種破壞,在次樑兩側設定附加橫向鋼筋, 主樑與次樑位於樑下部或樑截面高度範圍內的集中荷載應全部由附加橫向鋼筋(吊筋、箍筋)承擔。附加橫向鋼筋應佈置在長度為S=2h1+3b的範圍內。

次樑: 次樑在主樑的上部,主要起傳遞荷載的作用。在主樑和次樑的交接處,可以把主樑看成是次樑的支座(固定支座)。次樑的鋼筋伸入主樑的長度只要滿足錨固長度的要求即可。鋼筋的錨固長度與樑的跨度無關,只與鋼筋的抗拉設計強度、混凝土的抗拉設計強度及鋼筋的直徑和外形有關。

7. 單向板與雙向板: 單向板:樓板一般是四邊支承,根據其受力特點和支承情況,又可分為單向板和雙向板。在板的受力和傳力過程中,板的長邊尺寸L2與短邊尺寸L1的比值大小,決定了板的受力情況。根據彈性薄板理論的分析結果,當區格板的長邊與短邊之比超過一定數值時,荷載主要是通過沿板的短邊方向的彎曲(及剪下)作用傳遞的,沿長邊方向傳遞的荷載可以忽略不計,這時可稱其為“單向板”。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規定:沿兩對邊支承的板應按單向板計算;對於四邊支承的板,當長邊與短邊比值大於3時,可按沿短邊方向的單向板計算;當長邊與短邊比值小於3時,宜按雙向板計算;當長邊與短邊比值介於2與3之間時,亦可按沿短邊方向的單向板計算,但應沿長邊方向佈置足夠數量的構造鋼筋;當長邊與短邊比值小於2時,應按雙向板計算。

雙向板:

四邊支承的長方形的板,如長跨與短跨之比相差不大,其比值小於二時稱之為雙向板。在荷載作用下,將在縱橫兩個方向產生彎矩,沿兩個垂直方向配置受力鋼筋。

天津大學出版的<鋼筋混凝土房屋結構>(第三版),即本科生教材. 第一頁"單向板肋樑樓蓋"上寫著邊長比值大於3的時候,可按照單向板計算,然後是計算原理和假設,包括荷載折算,不利佈置影響和考慮塑性內力重分佈的計算方法. 在第21頁的"1.4 截面設計與構造要求" 中有一段話提到了:對於四邊支承板,邊長比2-3時,板仍顯示出一定程度的雙向受力特徵,宜按照雙向板計算....當邊長比值大於3時,沿長邊方向的鋼筋可按構造要求配製。"本書第二章,第38頁,前言提到當邊長比<=2時,這種四邊支承板稱為雙向板,由雙向板和支承樑組成的樓蓋稱為雙向板肋樑樓蓋. 總之,天大這本教材的思想和混凝土規範是一致的, 一般也一直以3.0,而不是2.0作為單向板判斷的標準。

8. 防震縫

為減輕或防止相鄰結構單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預先設定的間隙。在地震設防地區的建築必須充分考慮地震對建築造成的影響。為此我國制定了相應的建築抗震設計規範。<<抗規>>6.1.4條規定: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宜避免採用本規範第3.4節規定的不規則建築結構方案,不設防震縫;當需要設定防震縫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防震縫最小寬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

當高度不超過15m時可採用100mm;超過15m時,6度、7度、8度、9度相應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寬20mm。

2)框架-剪力牆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可採用1)項規定數值的70%,剪力牆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可採用1)項規定數值的50%;且均不宜小於100mm。

3)防震縫兩側結構型別不同時,宜按需要較寬防震縫的結構型別和較低房屋高度確定縫寬。

砌體建築,應優先採用橫牆承重或是縱橫牆混合承重的結構體系。在設防烈度為八度和九度地區,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建築宜設防震縫:

1建築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建築有錯層且錯層樓板高差較。

3建築各相鄰部分結構剛度、質量截然不同。

此時防震縫寬度可採用50-100mm。縫兩側均需設定牆體,一加強防震縫兩側房屋剛度。

防震縫要沿著建築全高設定,縫兩側應佈置雙牆或者雙柱,或一牆一柱,使各部分結構都有較好的剛度。

防震縫應與伸縮縫、沉降縫統一佈置,並滿足防震縫的要求。一般情況下,設防震縫時,基礎可以不分開。

9. 後澆帶 後澆帶是在建築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溫度、收縮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範要求,在基礎底板、牆、樑相應位置留設臨時施工縫,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干部分,經過構件內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後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時,可用澆築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造成薄弱部位。設定後澆帶的部位還應該考慮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作用:

1.解決沉降差

高層建築和裙房的結構及基礎設計成整體,但在施工時用後澆帶把兩部分暫時斷開,待主體結構施工完畢,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後再澆灌連線部分的混凝土,將高低層連成整體。設計時基礎應考慮兩個階段不同的受力狀態,分別進行強度校核。連成整體後的計算應當考慮後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內力。這種做法要求地基土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間內基本完成。同時還可以採取以下調整措施:

(1)調壓力差。主樓荷載大,採用整體基礎降低土壓力,並加大埋深,減少附加壓力;低層部分採用較淺的十字交叉樑基礎,增加土壓力,使高低層沉降接近。(2)調時間差。先施工主樓,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穩定,再施工裙房,使後期沉降基本相近。

(3)調標高差。經沉降計算,把主樓標高定得稍高,裙房標高定得稍低,預留兩者沉降差,使最後兩者實際標高相一致。

2.減小溫度收縮影響新澆混凝土在硬結過程中會收縮,已建成的結構受熱要膨脹,受冷則收縮。混凝土硬結收縮的大部分將在

施工後的頭1~2個月完成,而溫度變化對結構的作用則是經常的。當其變形受到約束時,在結構內部就產生溫度應力,嚴重時就會在構件中出現裂縫。在施工中設後澆帶,是在過長的建築物中,每隔30~40米設寬度為700~1000毫米的縫,縫內鋼筋採用搭接或直通加彎做法。留出後澆帶後,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縮,從而大大減少了收縮應力。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可以大部分用來抵抗溫度應力,提高結構抵抗溫度變化的能力。後澆帶保留時間一般不少於一個月,在此期間,收縮變形可完成30%~40%。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但應為正溫度)時,可用澆築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造成薄弱部位。 分類:

1.為解決高層建築主樓與裙房的沉降差而設定的後澆施工帶稱為沉降後澆帶。

2.為防止混凝土凝結收縮開裂而設定的後澆施工帶稱為收縮後澆帶。

3.為防混凝土因溫度變化拉裂而設定的後澆施工帶稱為溫度後澆帶。

4.為防止因建築面積過大,結構因溫度變化,砼收縮開裂而設定的後澆施工縫為伸縮後澆帶。

後澆帶的設計要求: 現設計院設計的後澆帶施工圖不盡相同,現行規範“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GB50108-2001)及不同版本的建築結構構造圖集中,對後澆帶的構造要求都有詳細的規定。由於這些規範、標準是由不同的專家組編寫,其內容和要求有所不同,各有偏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差異。

(1)後澆帶的留置寬度一般700-1000mm,現常見的有800mm、1000mm、1200mm三種。

(2)後澆帶的接縫形式有平直縫、階梯縫、槽口縫和X形縫四種形式。

(3)後澆帶內的鋼筋,有全斷開再搭接,有不斷開另設附加筋的規定。

(4)後澆帶砼的補澆時間,有的規定不少於14天,有的規定不少於42天,有的規定不少於60天,有的規定封頂後28天。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規定是14天,60天。),混凝土結構構造手冊第三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規定是28天。

(5)後澆帶的砼配製及強度,有的要求原砼提高一級強度等級,也有的要求用同等級或提高一級的無收縮砼澆築。

(6)養護時間規定不一致,有7天、14天或28天等幾種時間要求。

上述差異的存在給施工帶來諸多不便,有很大的可伸縮性,所以只有認真理解各專業的規範的不同和根據本工程的特點、性質,靈活可靠地應用規範規定,才能有效地保證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