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實習>

【實用】電視臺的電視新聞實習報告3篇

實習 閱讀(1.21W)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電視臺的電視新聞實習報告3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電視臺的電視新聞實習報告3篇

電視臺的電視新聞實習報告 篇1

在電視臺實習的日子裡,我學會的第一句話是:“多看多寫多總結”。

在學校學習的基礎理論知識固然很重要,對我們專業領域上的一些操作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也可以讓我們更快地適應新聞的採編工作,但是實際上,新聞採編工作遠遠要比在學校所學的要來得更復雜、更細緻。比如說寫稿,如果你永遠用從書本上的所謂“實用寫作”來指導你的寫作,有很好的懸念、很好的邏輯,辭藻優美,你的稿子也許會是一篇很優秀的文學作品,可能適合於專題類的新聞寫作,卻不是一篇很好的新聞稿,從學校出來的我們往往沒有擺脫書面語的寫作方式,在稿件的處理上常常會出現一些跳躍的邏輯、出現大量的形容詞、設定一些所謂的懸念,雖然也知道新聞的“五w”,和寫作的各種結構,比如像“倒金字塔結構”,但真的讓你來寫,就不知道應該如何來安排文稿結構,從何入手、如果收尾。

最難的是給新聞取一個準確、形象、生動、的標題,寫一段漂亮的導語,讓觀眾一看就把視線鎖定在你所採編的這條新聞上,所以,如果可以,從開始實習的時候就應該先拋開自己的主觀認識和立場,把自己當成一個初學者,從零做起,每天找一定的時間來閱讀老記者的各類優秀稿件,認認真真地分析其結構和語言組織,體會不同新聞文字稿的不同表達方式,不同記者不同的寫稿風格,然後自己寫一些稿子讓老記者點評。同時,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看央視新聞聯播或者鳳凰中文資訊臺新聞,學習體會更為專業權威的新聞寫作和表達。把每一天出現的寫作錯誤和學習心得寫成經驗總結,然後當天分析消化。

電視臺的電視新聞實習報告 篇2

實習時間:20xx.7~20xx.8

實習報告

20xx 年 7 月 7 日 ,恰逢盧溝橋事變 68 週年紀念。帶著 6 小時車程後的幾分疲倦,我第一次踏上了羊城這片熱土。身邊的人約好了似的突然齊刷刷地說起了粵語,心裡想著要在這樣一個陌生的地方開始我的實習心裡真的覺得有些迷茫,只能努力瞪大著惺忪睡眼觀察著周圍的一切,企圖馬上把廣州瞭解個透。就這一點野心而言,我跟當年鬼子進村地時候的確沒什麼兩樣。

等找到房子,簡單地安頓下來,第一天就要過去了。陰霾的天空,溼熱的空氣,擁擠的車流,噪音汙染嚴重超標的市區——這就是我對廣州的最初印象。想起白天在街上看到不下 50 個的黑人聯想到非洲的難民營,心裡更是陡添了幾分惆悵。不過很快我就抵擋不住睡眠的誘惑,在一張席子上睡著了,席子的下面是硬邦邦的水泥地,一臺老式的松下空調是房間裡唯一的奢侈品。當然,奢侈的東西從來不乏追隨者,我親愛的` 5 個階級弟兄也在空調下作不規則的臥倒狀。

第二天廣州下起了小雨,前一天兩位廣東同學在我面前吹噓“廣州不下雨”的謠言被輕易攻破,沒有一點緩衝。而為期一個半月的實習也馬上就開始了,一切似乎都來得那麼突然。學院的另外 10 多位同學按照自己的意願去了不同的欄目,我和曹飛躍卻別指定分配到經濟頻道。後來想想大概是組織上考慮到我的語言問題,心裡十分溫暖。

新聞人注重效率的確是事實。我們很快有了各自的記者老師。第一次跟記者出去是到廣州城郊的一個裝修甚是豪華的酒店裡拍一個省委宣傳部的會議新聞。第一次參加省級會議,心裡確實有那麼幾分激動。但是很快,我的興奮同樣被睡眠輕鬆打敗。兩個小時的會議之後,我把剛才搬出來的腳架再裝好放回車裡,然後跟著記者坐車回臺,寫好一篇普通的短訊息被記者棄用,看著記者在對編機上運指如飛好生嫉妒之後,一天的實習結束了。同學問我這一天都幹了什麼,我回答得相當精簡:“採、寫、編。”

當然,我深知“萬事開頭難”這一真理。因此,第二天我又起了個大早就往電視臺跑,在新聞部坐著等待我的記者老師出現。可是,當其他的實習生都爭先恐後抱著腳架跟在各自的老師出去以後,我還在那坐著,拿著一張報紙掩飾發呆。到了差不多 11 點地時候,我給記者老師發了一個資訊,才知道他已經出差去了,這幾天不回來。這對我實在是個不小的打擊。悻悻地吃了幾口飯就往住地地方漫步回去了。

古人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我“失習”的第二天,我在新聞部辦公室遇到了後來一直帶我的 管焱子 老師。 管 老師雖然不是記者,只負責攝像,但是多年的新聞從業經歷讓他有了比我們實習生甚至那些初出校園沒幾年的年輕記者都老練了很多。平常大夥都叫他“管哥”,他也叫我這麼叫他,不過我還是堅持著“ 管 老師”,畢竟這是基本的原則。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我跟著管老師跑了大半個廣州城。因為管老師做的比較多的都是民聲新聞,所以走街串巷成了家常便飯。雖然沒有了豪華酒店的高規格待遇,但是能夠聽聽街坊的心聲,瞭解瞭解百姓的疾苦倒更讓我覺得自然,更覺得安穩。雖然在學校學習到的新聞理論和新聞技巧讓我相對於其他學校的實習生有了較多的施展空間,但是通過這段時間的積極實踐,我也發現了自己在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的不足以及在新聞理念上的片面和狹隘。真的很感謝學院能給我們這次實習機會,讓我們這群過慣了校園生活的學生真正地明白和了解了社會新聞。這些經驗對於我今後的學習和工作都將是異常寶貴的。

回想這一個半月的實習經歷,到現在心裡還是非常懷念。想起 6 個人擠一個不足 10 平米的空調房的困窘;想起第一次被人塞“紅包”時自己的一臉驚慌;想起第一次下車就聽見群眾高喊“南方臺來了”並熱烈的鼓掌聲時的那份激動和榮耀;想起 管 老師的手把手叫我用大機時的和藹笑容;想起光榮;想起夢想。當然,更重要的是要總結一下經驗,哪怕是過時的、粗陋的,或許也能發揮一點餘熱。

一、 要有自信——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學生有自己的優勢

暑假是電視臺以及其他媒體實習聲充斥的季節,在我們實習的新聞部,總共才 30 多來位記者,就來了 20 多個實習生。在辦公室上座率高的時候,晚去的人幾乎找不到地方下腳。如果你表現的過於謙虛甚至軟弱,你就會被別人踩在腳下。所以你必須表現的更有自信,事實證明,我們的寫作能力可能暫時比不上覆旦、北廣那種老牌名校的學生,但是我們的實操能力絕對不會遜色於他們,而在以動手為先的電視臺,這一塊優勢足矣。順便提一下,去電視臺實習的不都是新聞學院的學生,如果你因為過於靦腆被一個學商的學生佔盡優勢,那實在是冤得不行。

當然,需要宣告的是,自信的表現並不是猖狂。

二、 寫作能力仍然要重視——文字能力在任何媒體都是基礎

南方臺新聞部在評判一條新聞的時候,畫面當然是重要因素,但被擺在第一位的仍然是文字。對於同一個事件,怎樣抓住事件的關鍵,簡明扼要地表達出自己的觀

點,良好的文字能力是首要的。新聞部總監在給我們開會的時候也說過更喜歡招收那些在平面媒體幹過幾年的記者。然而相對於實操能力,文字把握能力是我們較弱的環節,應該要給予充分的重視。

三、 不卑不亢——學會與人打交道

其實這和第一點有點重合。除了和其他實習生打交道,怎樣和自己的老師處理好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這直接關係著我們的實習質量,說遠了,還能為你在以後的實習和找工打好基礎。說記者敏感或許並不為過,有些事情處理不好在他們看來可能就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所以,在外面實習,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這不僅僅關乎我們自己,更因為我們代表著學院,代表著汕大。

幾點淺薄意見只是自己在實習以來得出的一些感悟,多少有些老套,還是斗膽希望能給後來者一點點啟示。

電視臺的電視新聞實習報告 篇3

時間:20xx年8月

場所:**省**縣電視臺新聞部

內容:

  【實習體會】

通過在電視臺的實習,認識到作為一個電視新聞工作者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比什麼都重要,無論是在鏡頭前和被採訪者的溝通還是在背後和人們的溝通都非常重要,有助於記者更好的掌握事情的真相和來龍去脈,才會得到更及時準確的報道,才會出現優秀的新聞。

新聞不是坐著等出來的,是靠雙腳走出來的。主動的去採集新聞,做任何事情都要主動,坐,只有坐以待斃。實習指導老師作為一個電視臺的工作者,不可能以教導實習生為主,所以任何讓自己得到成長的機會都要靠自己主動去尋找、發現、請教,且事無鉅細。誠意,是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的。

勇敢面對錯誤,錯誤是大樹枝繁葉茂最好的肥料。剛開始進入電視臺實習,很害怕犯錯誤,導致做事瞻前顧後,什麼也做不好,但細想,作為一個實習生如果沒有錯誤就不可能叫做實習生了,任何錯誤都會比之前的成功更記憶深刻,錯誤是完善自我的良方,感謝那些給了自己犯錯誤的機會的人和事。

  【實習認識】

在工作中感受到了中國是農業大國的深刻含義,作為新聞很多時間都會都會走進農村,和農民朋友們打交道,學會走農田道,學會融入村民生活都是很重要的。

在工作中做任何事情都要以大局為重,樹立團隊精神。不能逞個人英雄主義和不遵照上級的安排,自顧自的行動。

  【學習經驗】

<一>在實習中瞭解到作為記者不僅是要寫要說,也要懂基本的攝像,一下是在實習中學習到得攝像技巧:

1.畫面不能“七扭八歪”;

2.整體構圖要和諧,不要“面壁思過”;

3.不要“橫線切脖”,即是說物體位置安排的合理性。避免“橫線切脖”的辦法是改變機位高度。一般是把橫線安排在人物肩膀以下;

4.畫面不能過滿或者“缺邊少沿”,造成畫面不協調;

5.忌“顧此失彼”,合理安排畫面每一個事物。把他(她)們或是安排在畫內,或是安排在畫外,決不能把兩旁的人物拍成“半拉身子半拉臉”;

6.畫面的重心要穩,忌“頭重腳輕”,主體上方留空白應比主體下方留的空白稍大一些;

7.忌“刀光劍影”,攝像時要注意光的合理;

8.畫面事物合理安排,變換機位角度,避免把主要人物與枝幹狀背景物安排在一條垂直線上,從而克服“雜草叢生”;

9.忌“哆哆嗦嗦”,要求畫面的連貫穩定,克服“哆哆嗦嗦”的毛病,我們在拍攝時儘可能選擇自動變焦方式。必須使用手動變焦時,就應特別掌握好手推拉變焦杆,使其始終保持勻速運動;

10.忌畫面的“空洞無物”,但搖移運動過程中的畫面卻缺乏實在內容甚至是空白,根本沒有表現主題的畫面內容;

11.畫面的起落要穩;

12.不要隨意的運動鏡頭,特別是電視新聞片,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反映較多的畫面資訊,要求每個畫面的長度相對較長,既不適應新聞片在短時間內容納較多畫面的需要,又使人看起來眼花繚亂,有拖泥帶水的感覺。

13.忌“或快或慢”,拍攝出的運動畫面,看起來和人的視線移動速度相近,那麼,這樣的運動速度就比較合適。讓攝像機的運動速度符合人的視覺習慣,是運動攝影的一條基本原則;

14.忌“主體遊移”要求記者對運動主體的取景宜大不宜小,要注意使攝像機運動速度與拍攝主體的運動速度大體一致。

<二>在實習中很高興能有一次出境經驗,也學習到作為出鏡記者應該掌握的一些技能

熟悉當地事務,掌握人脈關係。記者應是公關人才,拿出一張人脈聯絡圖,你就成功了一半。

應急反應迅速,應變能力強,最成功的記者是突發事件直播報道記者。

有政治敏感,雖然記者不是政治家,但新聞永遠和政治相關聯。

  可以提前策劃的情況下,出鏡記者要做到:

1、事前調查與資料收集。

2、做一個報道構成表。無論是一分鐘的現場報道還是三十分鐘大型現場報道的節目,都要把重點和提綱整理在一張紙上,可以一目瞭然。

3、找細節。

4、準備現場當事人的採訪。

背景聲、同期聲、現場所有的聲源都對現場報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這些能喚起觀眾的臨場感和現場感,特別是現場當事人的鮮活對話。當事人的話不要由出鏡記者代言,記者在採訪前要與其進行交流,如果採訪物件表達太差就不用他,一旦要用讓他自己說話。不清楚的地方記者可以複述,但不要代言。

5、對現場的情況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