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精選10篇)

生活經驗 閱讀(8.14K)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精選10篇)

《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1

這是一節由三鄉甘老師執教的數學精品課,甘老師和藹可親的形象給學生慈母般的溫暖,也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甘老師的教態平和、平易近人,以談話的形式進行課堂:“你覺得哪能些內容比較難掌握,或者學起來比較麻煩的?今節課我們變來加深理解和學習。”一下子,學生就紛紛道出自己還感到有麻煩的問題。教師通過豐富的練習:明辨是非、填空、計算等,將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系統地進行復習。我在後面聽課的感覺就像是老師在和我談話一樣舒服,而學生積極發言,良好的課堂氣氛給了老師很大的.鼓舞。

這一節課,老師能夠對每一個學生給予幫助、輔導,學生喜學樂學,是一節非常優質的'課。

複習是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加深理解和鞏固,提高計算和解題能力的重要措施,是綜合性的。教師出題學生解答,這只是單一的考察學生所學知識,不能瞭解學生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學生成了“維修工”,如果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就成了“工程師”,可以獨立地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

1、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

激發學生整理知識的心理需要,讓學生自己整理,彙報比較,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有利於知識網路的建構。學生積極展示自己的作品,討論“你對你們組的作品滿意嗎?認為它好在哪裡?”“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怎麼看?”從而促使全體學生真正地、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讓學生在自我評價中,學會自我肯定,自我反思。

2、切實瞭解學生,增強應用性。

全面地瞭解學生,可幫助教師找準複習的起點,有的放矢。學生藉助材料啟用已有的知識積澱,並以此為複習基點展開整理,有利於面向全體,因材施教。重視學習材料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提取,使用權學生認識到數學的作用和價值,增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其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真正落實素質教育。

3、充分信任學生,有效實施自我評價。

信任學生,尊重學生,是突出主體的重要內容。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整理,給學生留下較大的思維空間,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交併激發學生對複習知識的興趣和樂趣。這種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激勵他們進一步去嘗試和探索。在展示整理作品後,從中發現自身作品的優缺點,自主進行知識的建構,形成良好的自我認識,自我評價習慣。

《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2

教學在一個小故事中拉開,不但由此突出“平均分”,還在學生的不同的平均分的情況中評價學生的公平、感恩的情感價值。這似乎與數學教學無關,但教育與教學是不該分的,而我認為教學遠沒有教育對學生的意義更大。

在教學單位“1”的概念時,我從學生熟悉的數字1引入,讓學生說說1可以表示什麼,從而歸納不但可以表示1個物體,1個圖形、1個計量單位,還可以表示許多物體組成的1個整體,在此基礎上得出1如此多的實際意義是數字1的外延,並在1上加引號,由此定義單位“1”。然後讓學生說說手邊什麼可以看作單位“1”【練習內容有些少,特別是對一個計量單位如1分米1釐米1千克等學生說得少,引導也沒有跟上】。

在學生理解了單位“1”的基礎上,我通過對摺圓形的紙片引導學生依次得到分數21,41,81這些是學生以前學習過的,然後我通過問:把單位“1”平均分成8份,這樣的1份是81,那麼這樣的`3份呢?學生很容易得出83這個分數,然後問5份呢?7份呢?引導學生分別得出分數,於是我質疑:81,83,85,87這些分數,你發現了什麼問題?學生髮現分母都是8,引導學生髮現這是因為都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8份得到的,只是因為要表示的部分的份數不同。我並沒有急著肯定學生的發現,而是讓學生用課前準備的12根小棒分一分,用來表示一個分數,讓學生在操作中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並引導學生用比較規範的語言敘述自己是如何得到這個分數的,使學生在開放的學習內容中得到不同的學習情況,並通過充分的交流讓學生髮現傾聽別人的發言也是重要的學習途徑。【此處應該再通過比較,發現把單位“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數,或表示不同的份數,所得的分數都是不同的。】此時學生很容易總結出分數的分子、分母分別表示的什麼意思。

關於分數單位,我選擇讓學生在閱讀課本的分數意義概念後提出。【本來設計時計劃讓學生再想一想12根小棒看作單位“1”平均分,可以得到哪些形如 1的分數的,因為前面學生都提到了,而且時間剩下的也不多了,於是只有作罷。】然後趕緊練習說一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和各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練一練的習題效果不錯,於是我對練習中的相似習題省略,但數軸上的單位“1”和如何正確得出各分數相對應的點是比較難的,於是僅剩的時間我留著處理了這個習題。

《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3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整理與複習”這是一節複習課,複習課一方面學生比較厭煩,積極性難以調動;另一方面是複習課需要將一單元的零散知識系統起來。針對這兩點,本節課顧老師運用“課堂自主整理――集體交流點評――複習綜合提高”的步驟,通過學生之間、組與組之間、師生之間的集體討論,相互交流、補充、完善,相互質疑、辯論、評價,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取長補短,張揚個性。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知識的整理過程,經歷系統整理和複習所學數學知識的過程,並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內在聯絡和相似內容之間的'差異。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方法,集體總結方法,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將知識點重新建構,形成知識網路。讓他們合作設計,也較大程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與合作性。這點做得很好。其次,顧老師很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學會了整理知識的方法,為以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建議:

最好在整理知識的'同時,插進一些練習,讓學生在邊整理邊練習的過程中更好地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絡。

《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4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個單元知識點較多,連續性較強,自成一體,甘老師通過一系列的教學審計,對本單元所學的主要內容進行整理和複習。

在教學過程中,甘老師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強調綜合應用。充分體現學習不僅僅是隻注重結果,更重要的是學習的.'過程。學生在整理知識點後進行進一步的概括(意義、分類、運用等),使學生明確各知識之間的聯絡。在此基礎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突出數學的應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甘老師在課堂裡注重創設民主氛圍,突出主體。開放教學的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複習運用的過程。教師始終是參與者和合作者。課始引導學生產生整理的需要,整理後先在小組內交流,推薦優秀作品,選代表介紹,然後讓其他同學點評,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營造一種寬鬆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這節課的複習、回顧不光是對自己勞動成果的再次分享,更是學生對自己學習過程的再次體驗,也是對自己學習經驗的積累和昇華,通過回顧,學生學會反思和梳理,把知識納入認知體系中。

《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5

由於第一節課已經將本單元零散的知識系統地整理好。所以甘老師先把第一節課整理的知識網路呈現出來,然後採用了開放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覺得難解決的問題提出來,這樣便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外在開放之後再及時收攏,有便於知識有零散變系統。在本節課中,主要體現以下幾點優點:

1、以人為本,注重發展

《數學課程標準》以人為本的理念決定了數學教學的目標指向:適應並促進學生的發展。本課設計時注意從學習者的角色去分析學生,以瞭解什麼知識是學生最需要的,什麼學習方式是學生最喜歡的,積極尋求以最佳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所需要的知識。

2、注重體驗,培養興趣。

學生學習的不只是文字課程,而更是體驗課程,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本課教學中在自己觀察、思考之後,回憶並歸納總結,為學生提供了高頻率、多維度、深層面的體驗,我們的.學生在學習時感到了樂趣,體驗到了成就感,激勵他們進行更深入的學習與研究。

3、反覆追問,深化知識。

本節課教學中,老師一再採用追問,目的是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入,更系統。適時有效的追問使學生能積極思考問題,全心投入課堂學習中,使得教師和學生融為一體,交流更加和諧、生動。

4、精心設計,培養能力。

甘老師設計了一道開放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多給學生思考和表現的機會,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知識在交流中增值,思維在交流中碰撞,情感在交流中融通。

建議:

在瞭解了學情,知道學生哪方面知識有困難時,最好讓學生說出難在那裡?然後在教學中,注意幫助學生解決,提升方法。

《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6

分數基本性質這節課的教學,我讓學生在故事中感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數學課上講故事,對孩子來說,無疑是新鮮有趣的。不僅如此,還能從中發現數學問題,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這樣的設計真是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展開了學習。課堂的故事匯入就是引導學生以數學的視角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

本節課教學是讓學生在感悟中自主探索。自主探索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核心,它是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感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開放地去探索去發現去創造。在學生通過聽故事看圖片,感受到三個分數相等後,讓學生猜想這三個分數是否真的相等,並聯想學過的知識或藉助學具,怎樣證明你的聯想是正確的`。學生想出了多種方法證明這三個分數也是相等的.,體現了學生思維惡的廣度,這種設計克服了學生思維的惰性,有利於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課堂給學生多設計這樣的開放性的問題,多給學生開展一些探索性的活動,相信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都會有不同的發展。

《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7

這節課,戴老師教師教態自然、語言清晰、數學語言表述準確。著重培養了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的活動來讓學生主動探究分數的基本性質,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同時培養了學生積極參與,團結合作,主動探索,引導觀察→尋找規律,發現規律,我覺得這是一堂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課堂,體現新課標理念的課堂,從中我得到了一些鮮活的經驗和有益的啟示。具體概括以下幾點:

一、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學思路。這節課以“創設情境匯入新課指導為探索,整個教學思路清晰。這節課戴老師突出培養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探究的訓練,通過用三張同樣大的長形紙折一張的、塗色等活動來探索分數分子、分母的變化規律,從而讓學生髮現規律,突出重難點的內容,整個教學做到詳略得當,重難點把握準確。這樣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創設情境,重視操作活動,發揮主體作用

老師能創造機會,讓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讓學生獲得豐富感性認識,使抽象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引導學生比較觀察三幅圖的`異同之處,分數的分子分母的變化過程,從而證實變化的規律,整個操作過程層次分明,通過折塗,學生動手、動腦、動口,人人蔘與學習過程,不是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讓學生觀察三個圖形來說明概念,降低了難度。通過操作,讓學生既學得高興又充分理解知識。形象直觀地推導了分數的基本性質的概念,這樣概念形成過程十分清晰,充分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把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地獲取知識,達到教學目的。

三、練習設計具有層次性,開放性

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設計,既使學生牢固的掌握了所學的知識,鞏固了本節課的基礎知識,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8

在一年一度的實驗老師研討活動中。我選擇了《分數的基本性質》為授課內容。《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掌握了商不變的性質之後,並在已有應用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分數的基本性質》在分數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約分,通分的依據,對於以後學習比的基本性質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分數的基本性質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之一。我在設計這節課時,大膽利用“猜想和驗證”方法,留給學生足夠的探索時間和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得到不僅是數學知識,更主要的是數學學習的方法,從而激勵學生進一步地主動學習,產生我會學的成就感。對這部分內容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一、遷移引入,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絡。

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可以利用商不變的性質進行正遷移,所以我在開課伊始板書:“2÷3”,然後故作神祕地說“我能變出一個和它的商一樣的除法算式,你能嗎?”學生紛紛舉起了手,變出了一個又一個除法算式。“它還能變。”根據除法和分數的關係,將這個除法算式寫成分數形式,“根據商不變的性質我們可以把一個除法算式變成很多除法算式,那一個分數能不能也變出很多分數呢?”幫助學生意識到商不變規律與新知識的學習具有定的聯絡,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經歷由“猜測——動手操作驗證——得出規律”的探究過程。

在本課的學習中,為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之經歷學習探究的全過程。我創設了探索場景,讓學生首先猜測分數是否也有與除法同樣的性質。接著充分利用直觀手段,設計了摺紙塗色的操作活動,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來發現三個分數之間的相等關係,接著引導學生一起探索這三個分數之間存在的規律,從而把具體的知識條理化,使學生獲得具體真切的感受,幫助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分數大小相等的算理。歸納得出分數的基本性質,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掌握所學知識的同時獲得成功的體驗。當總結出規律後找出規律中的關鍵詞“同時”、“相同的數”,再提出為什麼這裡的相同的數不能為零,並通過商不變性質的性質、分數與除法的關係,使學生全面理解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在教學中我還注意關注學生的多種思維方式,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解決問題的過程,體現了對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養。

三、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先進行基本練習,深化對分數的基本性質認識,通過應用拓展,使學生加深對分數的`基本性質的理解,如遊戲:老師寫一個分數,你能寫出和老師相等的分數?你能寫幾個?寫的完嗎?在寫的時候,你是怎麼想的?並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拓展題2/7的分母加上14,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子應該加上多少。此題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辨析“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加上或減去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此話的真偽,而且能促使學生更加靈活地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在教學中,學生不僅想到2/7=[2+]/(7+14)=6/21,所以6—2=4的方法,還有部分學生提出更簡潔的方法。思路如下:分母加上14,就表示分母增加了7的2倍,擴大到原來的3倍。同理,分子也必須同時增加2倍才能使分子擴大到原來的3倍,從而保持分數值不變,所以分子應該增加2*2=4。創新思維的火花在學生中閃現,體現出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更加靈活、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

本節課出現的問題也很多,如在進行分數的基本性質與商不變的規律的溝通聯絡時,只是對照兩句性質進行,沒有舉出具體的例子。如果能讓學生多舉一些例子,歸納方法從“特殊”到“一般”推進從而得出結論,就使得結論的得來更科學。

《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9

本節課出現的問題也很多:

首先,在驗證、交流環節學生們參與率並不高,好多學生尤其是後進生普遍是無從下手,在交流時也不主動,很多學生還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狀態。

其次,驗證的方法也不多。學生們只應用了商不變的'性質,分數與除法的關係,以及分子與分母的倍數關係,最直觀最重要的用線段與實物來驗證的同學很少。由於是時間關係,我沒有讓學生在這方面有過多的停留,顯然,驗證得還不夠透徹,部分同學還有疑慮。以後如果再上這節課,我想在這個環節上作一些處理。就是讓每位學生在自己準備的紙上畫一畫、折一折、或剪一剪,通過動手操作來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從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在鞏固練習環節上,學生們練習的密度還不夠,畢竟回答問題的同學在少數。

《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10

本節課,我根據分數基本性質的規律性,認為在這節課學生髮現探索規律的過程比知識本身更重要,更有利於學生本事和方法的培養;並且,學生經過探究獲得的知識是學生主動建構起來的,是學生自我經歷的、真正屬於他自我的知識,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為學生供給充分的學生空間,讓學生經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學習任務。這遠比做很多習題理解得更深刻,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所以更側重於對過程性目標的落實。其次,練習設計形式多樣,有梯度。並且採用學生喜歡的遊戲環節,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進取性,又利用不一樣層次的練習及時鞏固新的知識,完善知識,提升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應用新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不一樣程度的學生都得到訓練,以靈活、開放的練習拓展學生的思維。

課堂上還存在不足:由於課堂上側重了學生探究的`過程,另外,在引導學生完整彙報所發現的規律上,花了較多的時間,所以,造成還有一關擴充套件的習題不能進行。還有,在進行分數的基本性質與商不變的規律的溝通聯絡時,只是對照兩句性質進行,沒有舉出具體的例子。如果能有把這兩個規律之間的轉化採用舉例、填空的形式,能給學生以直觀的體驗。勝過用語言的描述。在最終動腦筋出教室環節,場面有點亂。應當讓學生分開進行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