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小大學聯考的注意事項

生活經驗 閱讀(2.3W)

小大學聯考的考試成績將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依據之一。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小大學聯考的注意事項,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小大學聯考的注意事項

一、首先弄清楚自己需要什麼,能夠達到什麼

小大學聯考畢竟是過關性考試,主要是基礎知識的考試。每個學生的基礎不同,所定的目標也有差異。政治學科如果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靠,如果再不重視的話,則問題嚴重,因為政治答題存在“看上去都會,做起來就錯”的現象。因此,要務必重視。一味“滅D保C”要求太低,一味“奪A”而不認真則很不現實。

二、政治得A有一個“攔路虎”。

政治客觀題佔70分,主觀題佔30分。如果想要奪得A等級,要基本確保客觀題少失分、不失分。因為客觀題有客觀題的解題技巧,最終只要選出選項,並不體現思維過程,要確保拿高分。如果客觀題得分不高,除了解題技巧有問題外,基本功不紮實也是根本因素所在。客觀題失分多,相應地,在主觀題中失分就在所難免。兩項一疊加,得A就無望。因此,近期的練習中,一定要耐住性子,認真對待客觀題,確保客觀題少失分、不失分,才有可能奪A。要能讀出題目中的關鍵詞,並且要劃下來,提醒自己。

三、主觀題儘量少失分、也可以做到不失分。

小大學聯考的主觀題,雖然少了“直問直答式”的問題,但是提問也不復雜。一般圍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展開提問,因此要在複習中多問自己這三個問題。《經濟生活》要注意用經濟專業術語解答問題,注意從不同角度作答。書本語言尤其是書本上的黑體字至關重要。比如,“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等等,這些就是得分點,不能放著得分點不要;《政治生活》要注意區分材料的`主體,如“國家”“政府”“黨”“政協”“公民”“人民”等,注意知識點之間的區別,注意區分“什麼主體做什麼事”,不能亂來;《哲學生活》一定要根據題目要求選準原理,區分是唯物辨證法還是辯證唯物論,還是認識論或者歷史唯物主義,如果選錯了角度,則全軍覆沒。選對了角度,要闡述清楚,注意“世界觀+方法論+材料”。如果要求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回答,自身又不確定從哪個方面來寫,那就將歷史唯物主義的主要理論知識點都寫上去吧,畢竟不多,也增加得分機率。

四、要注意“看到的不一定是對的,感覺會的不一定會寫。”

結合多次考試,我們發現,做政治客觀題,有的同學“一目十行”,一掃而過,就輕率得出答案,最後錯了之後,發現其實是簡答的問題。這就要求讀題目的時候一定要逐字逐句讀,讀的時候就要把關鍵詞、關鍵句畫出來,這樣做題的時候,才有的放矢,也給自己校對的時候留下思維痕跡。有些內容,在有答案或者老師說自己聽的狀態下,感覺自己會了,但實際上很有可能你根本就不會。幾次考試下來,就發現這個問題非常突出。“會而不對”、“對而不全”、“全而不高”等現象都很普遍。有的時候,很多學生不是完全不懂,而是懂了那麼一點,就心安理得了,實際上這是大錯特錯。你的似懂非懂,實際上在考試的時候,不能將答案完整地寫出來,甚至根本就是亂寫一氣。因此,最後階段,要鍛鍊寫的能力,每一次考試,都要認真地將主觀題寫出來,與參考答案對照,找出差距,彌補不足。比如,要求從“政府”這一主體作答的時候,就有必要將涉及這一主體的相關內容徹底弄懂、弄清。

五、少失分就是成功——注重練習訓練教學的實效性

細節決定成敗。平時的練習訓練,就要認真負責,精心選擇做為典型例題,尤其做錯的題目,一定要反覆看,要反覆揣摩,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思維角度。最後,我把政治閱卷中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呈現給大家:如審題不清、答題不規範、沒有層次、不用專業術語、書寫潦草。這些都是扣分的原因,顯得很“高大上”,那麼怎麼在短期內解決呢?提供以下幾個簡化的方法:提高“審題能力”就是要在看題目的時候要在題目上留下痕跡;提高“答題規範”就是要做到答案要標號,1、2、3要寫清楚了;提高答題層次就是第二點一定要寫在第一點的下方;答題用“專業術語”就是要儘量用教材的語言答題,不是大白話;“書寫認真”就是你寫的字你起碼你自己要認識。儘可能將你學過的專業知識展現出來,畢竟,學過的知識就是為了考試,你不寫出來,怎麼可能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