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數碼相機跟單反的區別

生活經驗 閱讀(1.65W)

相機的本質工作是拍照,拍照所要達到的目標自然是越來越好的影象質量。但要獲得較好的影象質量,往往是以犧牲相機的體積和便攜性為代價的。以下是數碼相機跟單反的區別,歡迎閱讀。

數碼相機跟單反的區別

1、結構不同:

和傳統單反相機一樣採用了特殊的構造,數碼單反相機根本上解決了象差的問題,就是說從取景器內部看到的就是將要暴光在膠片上的圖象,普通數碼相機由於採用了CCD感光模式,大家在LCD上看到的就是CCD感受到的圖象,也就是說拍攝者在液晶屏上看到的也是大家將要拍攝的圖象,也不存在像差問題,所以普通數碼相機也能拍攝好微距!所以從這點來說,單反相機不佔優勢。

2、快門問題:

普通數碼相機對於普通使用者拍攝到此一遊的照片已經足夠,但是它的快門速度對有較高要求的要適應惡劣拍攝環境的攝影者來說卻是極為重要的,在普通數碼相機中最快快門速度極為重要維持在1/1000秒左右,而單反數碼相機的最快快門速度輕鬆就能達到1/10000秒左右,這麼快的快門速度讓普通數碼相機望塵莫及,非常適合拍攝生態環境。

3、鏡頭不同:

單反數碼相機不單支援的配套鏡頭多,更重要的是在鏡頭指標上也有普通數碼相機達不到的高度。首先如廣角端的拍攝效果,普通數碼相機大都堅守35mm~38mm的陣地,少數高階機型的鏡頭支援到28mm廣角,但是單反數碼相機通常情況下使用原配鏡頭就可以拍攝出令人欣慰的廣角風景照片,配合特殊的廣角鏡頭甚至可以繼續擴大可視範圍。其次數碼相機對抖動是很敏感的,在曝光過程中即便輕微晃動都會產生模糊的照片,如果普通數碼相機不是高倍變焦鏡頭機型的話,很多都不帶防抖動這一實用功能,而單反數碼相機則可以外加鏡頭來防止拍攝中持機不穩抖動情況的發生。

另外鏡頭部分與成像質量也是密切相關,比較大多數普通數碼相機與單反數碼相機的鏡頭我們可以看出,普通數碼相機鏡頭的鏡片很小,與鏡筒口徑不成比例,有些機型的鏡片只有鏡筒口徑的1/3左右,而單反數碼相機鏡頭的鏡片基本與鏡筒口徑相當,這也造成了兩個系統光學效能表現力的巨大差異。總之多一個鏡頭選擇就多了一分拍攝時的保障,好的鏡頭能夠使拍攝工作從容自在地完成。

4、感光材料的面積差別:

數碼單反相機大多數採用全片幅的2/3為感光材料,少數高階產品做到了全片幅(就是和35毫米膠片的大小一樣),往往比普通的數碼相機採用的ccd的面積大幾倍,所以數碼單反一般躁點非常小,而普通的數碼相機躁點控制要差很多。

  購買相機建議:

一、數碼相機最主要的部件是CCD和CMOS感測器,一般都用“1/?英寸”表示,“1”後面的數值越小,CCD和CMOS感測器尺寸越大,感光面積越大,成像質量越好,比方1/1.8英寸的800萬畫素相機成像效果通常好於1/2.7英寸的1200萬畫素相機。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數消費級數碼相機主要採用的感測器有1/2.3英寸、1/2.5英寸、1/2.7英寸三種”,比較好的有2/3英寸、1/1.8英寸、1/1.7英寸。更好的還有高階專業級相機用的大尺寸比與15x22mm等我就不一一介紹。

大家可以參照此圖瞭解一下CCD和CMOS尺寸大小

數碼相機將攝影資訊記錄在稱為CCD(電荷耦合元件)的半導體元件中,而不是銀鹽相機的膠片上。CCD尺寸與電視機一樣是指對角長度,用英寸來表示,如“1.27英寸(注)”。CCD越大,畫素就越多,感光度也就越高。所以,畫素數相同的情況下,CCD越大,畫質也就越好。?CCD尺寸1/2.7英寸(4.0mm×5.3mm)1/2英寸(4.8mm×6.4mm)1/1.8英寸(5.19mm×6.91mm)2/3英寸(6.6mm×8.8mm)注:1英寸等於2.54cm,數碼相機的CCD,採用與電視機映象管一致的表示方式。

二、一般家庭常用的都是卡片相機,卡片機機身薄便於攜帶是最大的特點,但不建議購買卡片機,因為卡片機機身薄,它的光學變焦倍數就不可能很高,最多3至7倍,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已有卡片機達到了18倍,而非卡片機我們所說的長焦相機現在可以達到30倍以上。光學變焦才是真正的變焦,數碼變焦只是圖有虛名,它只是在相機螢幕上把照片放大而已,但同時隨著照片的放大顆粒增多照片質量同時降低。卡片機為了保證機身小巧,一般鏡頭尺寸都比較小,稍懂一點光學知識的人都知道,鏡頭尺寸越大,進光量越多,成像質量越好,為什麼專業的照相機鏡頭都比較大,就是這個道理。

三、不要盲目追求CCD和CMOS感測器尺寸,它不是萬能的,例如一款卡片機CCD和CMOS感測器為1200萬畫素,另一款非卡片機CCD和CMOS感測器為600萬畫素,實際上拍出來的照片還是非卡片機效果好。實事求是的說,數碼相機只要有較大的廣角和高倍的變焦,800萬以上就不錯了不用盲目追求高畫素,沒有高倍變焦,畫素在高也沒用,目前比較流行的數碼畫素多為1200-1400萬,如果無特殊使用要求,家用800萬其實就完全能滿足日常拍攝的需要了,在發揮鏡頭最佳成像效果的基礎上,800萬畫素擴印出20寸的照片,也能很好確保其解析度。

四、在選購時,在表示數碼相機的畫素時有的會標明有效畫素,有的會標明插值畫素,有效畫素才是相機真實的畫素,而插值畫素簡單地說是通過軟體處理將照片放大得到的畫素,一臺相機插值畫素1200萬,很可能實際畫素只有500-700萬左右,所以千萬不要聽信奸商的吹噓。

二、購機四項基本原則

●對於一般家庭使用者而言,如果僅限於家庭娛樂,同時又非常關注實用性的話,強大的功能及耐用性帶來的高性價比是首選因素。目前市場佔主力的300萬和 500萬畫素的機型可以滿足成像需求,多種拍攝模式、寬廣的ISO值設定範圍、高速準確地對焦則是必需的功能特點,而保證耐用性的金屬外殼也是必不可少的考慮因素。

●對於那些追求時尚前衛的消費者而言,外形設計與亮點功能的緊密結合是首選標準。小巧的外形、亮麗的顏色以及舒適的手感是必備的,而某些亮點功能如微距拍攝功能則更為此類產品錦上添花。

●如果是專業級水準的使用者,最注重的是對成像質量的極致追求。手動操作功能是必備的,可更換的鏡頭,600萬畫素以上的CMOS影象感測器和多種影象記錄模式是高影象品質的保障,如果再具備極具爆炸力的萬元以下的套機價格,就會使更多專業攝影愛好者趨之若鶩。

●最後要考慮的是在哪裡購買。正規的數碼相機銷售櫃檯將會保證你的相機“出身”。購買時應考慮品牌效應,因為它是數碼相機整體質量和售後服務的主要保障。

三、買相機的準備步驟

第一步:明確購買相機的用途和目的

確定購買相機的用途與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瞭解自己的需求,我們才能有的放矢地選擇併購買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機器。否則,有可能花了很多錢買回來的相機,結果發現功能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或者功能太多根本用不到。我們可以想想買了數碼相機是用來做什麼的。比如:有的朋友買數碼相機是為了出去旅遊;有的朋友希望能學攝影;有的朋友想拍攝微距照片;當然也有人想拍人像特寫照片或者給自己剛剛出生小孩拍照留念等。總之一定要明明白白地消費。

照片的輸出的問題也需要事先考慮好,要考慮到自己是否需要衝印很大的照片或者僅僅是在螢幕上看。通過這樣考慮,我們才能決定需要購買多少畫素的機器,如果我們僅僅是在螢幕上看,那麼300萬畫素的機器已經足夠了。如果是要衝印,而且要衝印到10英寸以上,那麼我們就需要買畫素儘量高的相機。

第二步:決定心理價位

在決定了購買相機的用途和目的之後,我們就應該依照自己的經濟能力決定一個可以承受的心理價位,比如3000~4000元或者6000~7000元等。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節約不少時間,可以在選擇的時候更有目的性。DC還是屬於奢侈品,所以大家一定要量力而行,和別人攀比是沒有意義的,夠用就好。

第三步: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資料

前期的資料收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讓我們對所要購買的機器有一定的瞭解。收集產品資料的途徑有很多,首先,不少廠家推出數碼相機的時候都會有一定的宣傳畫報,我們可去銷售商那裡拿來看看。其次,媒體廣告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如今的IT類報刊上有著很多的數碼相機廣告,我們應當留意一下。再次,現在很多的數碼類雜誌或一些報刊都會有一定的篇幅介紹數碼相機或對數碼相機進行評測,我們也可以買些來看。

如果可能的話可以下載相應相機的說明書看看。這個對購買機器非常有好處:一方面可以讓你更加熟悉機器,另一方面可以讓你在購買的時候也有所準備,能進行基本的操作。我自己就很喜歡看說明書。

技術資料能讓我們瞭解數碼相機的外觀、功能等資訊。而我們更應該去看看實際拍攝的照片。這樣可以知道你所關注的DC的特點,比如色彩、畫質等等方面。這個我們可以去數碼攝影網站了解。

第四步:大致決定機型

產品資料的收集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讓我們充分了解數碼相機的特性。但是光看這些資料,我們只能有感性的認識,只有實際去看看機器甚至去試用一番,我們才能對機器有理性的認識。這個就需要我們去商場了。我們可以看看櫥窗或櫃檯裡擺放的樣機,真實的機器可能和照片上的看上去有所不同,或許會更好看些。我們也可以看看別人購買機器,聽聽別人所說的。當然,我們還可以讓商家把機器拿出來,實際摸一摸,操作一番。機器要看,價格也要問,問詢價格的時候要注意商家的報價通常是留有還價餘地的。還有要問清他們所報的價格是行貨的價格還是水貨的。

第五步:選好購買時機

決定了要購買的機器後,就要選擇“黃道吉日”將DC買回來了。我說的“黃道吉日”其實是要自己看準時機,數碼類產品的價格瞬息萬變,所以對市場的判斷還是很重要的。不過很明確的一點就是,儘可能避免在過節的前面購買。節日前購買機器的人肯定很多,價格不會便宜。

購買相機現場必讀

購買相機的時候我們需要仔細檢驗,以免買到次品或被JS(奸商)所騙。這裡我們給出一個詳細的驗機步驟,只要大家按照下面所述去做,一定不會有問題:

1.千萬不要先把錢付給JS,一定要檢查完畢之後再付;

2.看看包裝是不是非常舊,如果很舊,那麼可能是別人換下來的,或者是JS存放已久的產品;

3.開啟包裝盒之後看一下盒子裡面的配件是否有被使用過或明顯被拆開過的痕跡;特別要注意電池引腳的地方有沒有劃痕;

4.檢視機器的外表。看看機身上有沒有劃痕,包括鏡頭、LCD、EVF和外殼等;

5.嘗試拍攝,並用一下變焦,看看遠近是否都可以拍清楚。如果對將要買的機器不熟悉,試機的時候可以用AUTO檔來拍攝。此外閃光燈也得試一下;

6.接著仔細看一下LCD和EVF有沒有壞點。可以用手稍微擋一下鏡頭,這樣可以看到比較純色的影象,或者對著白色的紙和深色的紙。

是DC的關鍵部件,如果上面有壞點會影響拍攝。由於直接在DC上是很難看清楚CCD壞點的,所以需要將圖片匯入PC再看。如果商家那裡沒有電腦,建議和商家談好一定的包換期,然後回家安安心心地測試

第一,靠黃金打造的影象感測器尺寸

大家最關心的是照片的質量,而照片的`質量最關鍵的是影象感測器的尺寸,不是畫素數。但是很可惜,這是我們最不能決定的因素,因為,“感測器尺寸”是靠黃金打造的,也就是說感光元件的大小,和金錢絕對成正比。除了用錢解決沒什麼辦法。大多數DC,感光元件是1/2.5或者1/1.7英寸的,比小指甲還小一點。單反相機的感光元件大約在24mm*15mm,所以照片質量就好了很多了,當然價格也就上去了。但是,這個尺寸還是小於135膠捲底片的大小,無怪乎鏡頭用在這種單反上,鏡頭焦距要乘上一個1.5的係數。那為什麼不把感光元件做成和135底片一樣大小呢?原因就是一個:錢。這種相機很少,叫做“全畫幅相機”,價格也就在幾萬元以上了。

所以,想用小相機拍出高階相機的照片的質量是不可能的。不要被畫素什麼的矇騙了,雖然它們的畫素差不多,但是感光元件大小在起著制約作用呢。

第二, 不同的鏡頭效能和質量

1、儘量選擇光學變焦大的鏡頭。我認為很重要。5倍、6倍,乃至10倍、12倍的光學變焦鏡頭的創作能力,要比一般3倍的大得多,而且有較好的“模糊效應”。我主張寧可犧牲畫素,也要爭取買大的變焦相機(鏡頭)。

2、儘量選擇最近拍攝距離小的相機。一般的在4-6釐米,好的在1-2釐米,甚至0釐米。那有什麼用?通俗講,相機變成放大鏡了,能拍到你看不到的效果。單反相機可以換鏡頭,這個問題似乎不那麼重要。

3、如果拍攝風景,儘量選擇廣角的鏡頭,或者說焦距小的鏡頭,一般小於36mm,越小越值錢。

4、選擇名牌的鏡頭,除非用名牌騙人。不過那畢竟是少數。

5、儘量選擇有光學防抖的鏡頭。我認為這比較重要,特別是大變焦鏡頭和初學者,持相機的本事不大過硬時。

6、選擇光圈大(光圈係數小)的鏡頭。例如2.8就比3.5的好。

7、最後一個“土”招:選擇鏡頭又大又重的,起碼原材料也要用多一點的。

第三,數碼相機的電子控制和影象處理能力

所以請大家留意這麼幾個引數:開機時間、快門遲滯時間、拍攝最短間隔時間、連續拍攝張數。

1、開機速度要快;2、快門時滯時間要短;3、測光要快;4、對焦要快;5、影象處理要快;6、記錄時間要快;7,照片拍攝間隔時間要短。總之一切要快!快就是高檔相機!而快不快相當程度決定於這個部分。

同時,還有許多功能,也跟此有關。例如,電子防抖、各種情境的設定、ISO的範圍、相機在不同拍攝條件下的適應性……等等。當然,大家要注意的是,有些所謂功能只是沒什麼用的引誘外行人的“花架子”,自己注意識別。

最後,還有一樣最重要的,就是影象處理質量、噪點等。不僅決定圖片質量,而且使相機有不同風格。例如“真實”,或者“豔麗”,等等。還有這麼個現象,低檔相機的照片比高檔相機還“好看”,“舒服”,這就是相機的影象處理程式玩的“騙人的”魔術。

關於影象處理的問題。

因為鏡頭、CCD都是“死”的,只有影象處理程式是“活”的。而不同牌子,不同型號的影象處理程式的水平能力是不同的。其結果當然是圖片的質量不一樣。衡量這方面不太容易,但是我們最直觀的辦法就是看照片:在不同的拍攝條件下,對不同的拍攝物件進行拍攝,然後再放在電腦裡仔細觀察,會看出不同的相機的差異。不要以為LED顯示屏能說明什麼問題,廠家就是用這個誘導不太懂技術的使用者的,他們把錢花到這裡,使顯示的照片很漂亮,實際上不一定是漂亮。

還有就是“噪點”問題。不同相機的差異很大,這也是一個綜合指標。檢查的辦法很簡單:用不同的ISO拍攝不同物體,然後放大觀看。一般如果能做到ISO800的時候,在正常光線下,噪點可以接受,相機就過得去了。

第四,相機工藝上的差別

工藝上的差別從相機引數上無法反映出來,但是它卻是相機檔次實實在在的標誌。然而評價相機的工藝並不容易,因為相機千差萬別。請建議注意以下一些地方,給大家參考。

1、相機外殼用的材料,是金屬還是塑料?金屬當然高檔耐用得多,手感不同;

2、拿在手裡是否搖得響?相機不是樂器,當然不希望它響。這說明工藝的精細程度;

3、整體設計合理,操作方便簡捷,儘量少通過選單操作,而是直接通過按鍵操作;

4、注意一些細節:觸點是否鍍金?抓手部位是否用特殊橡膠,持相機是否穩妥舒適?蓋板擋板應該用金屬或者硬塑料,不應該用軟橡膠或者軟塑料;按鍵是否牢靠,虛位小,手感清晰?儲存卡、電池的放入取出方便且不會插錯……等等。

第五,要注意的其他方面

1、電池。電池我專門有帖子說過,這裡不重複。只是說一下電池的型別。大多數人喜歡專用鋰電池,因為可靠方便,體積小。但是,在一兩年後就要找專用電池了,而且價格很貴。專用電池的假貨又特別多,防不勝防。我個人比較喜歡用5號鎳氫電池和CR-V3鋰電池通用的。方便換用,價廉,假貨少,容量大。缺點是體積稍大。可以和5號電池互換的CR-V3鋰電池號稱可以連續拍700張照片,我曾經拍400-500張照片還從來沒有把電池的電用完過,可見其利害。

2、LED顯示屏。近年有面積不斷增大的趨向。我認為這也有好處。畢竟能顯示更多的資料和清晰的畫面。要注意其解析度,達到20萬才好。

3、ISO選擇範圍。注意是否有低於100的,很多相機沒有。包括尼康和賓得的單反相機(最近出的才有)。這其實很有用。最高的到達3200。只要噪點控制得好,還是有用的。

4、數碼變焦是最沒用的功能,關掉。

5、防抖功能。我覺得比較重要。最好是鏡頭光學防抖(這樣的鏡頭很貴),其次是機身防抖,再其次是電子防抖。效果不一樣,自己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