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必備】旅行的意義作文八篇

生活經驗 閱讀(2.1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旅行的意義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旅行的意義作文八篇

旅行的意義作文 篇1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呢?只有吃喝玩樂嗎?不是!絕對有其中的目的,而不是單單的玩樂而已。同樣的,到不同的地方去旅行,就會學到不一樣知識。那麼從以前到現今,你去過哪些地方旅遊過呢?同樣地方去過幾次?每一次的感受都一樣嗎?

如果要說說我最近的旅遊行程,因該是畢業旅行吧!“科學博物館”,這個地方真是百看不膩阿!這裡是我從一年級開始的最佳尋寶庫。上次畢旅和同學一起去,我本來沒預設特別參觀的地方,結果,發現了更多的寶物。我萬萬都沒想到,和同學去還真的會更用功的看博物館呢!你認為呢?

三亞和海口,真是個好地方啊!每兩年過年,我們就會回去看看奶奶的哥哥。我們跑去瑞穗農場吃啊吃!深怕肚子餓似的;我們也去泡溫泉,泡啊泡!順便吃個溫泉蛋。半夜肚子餓,舅舅帶我們去吃臭豆腐,走著走著,眼前的竟是筆直的大馬路,馬路上沒有幾個人,黑暗的天空,而人呢?都跑去睡覺了嗎?當然不是囉,而是天一黑大家就不出門了。

你猜猜看我學到什麼?從上面兩個例子。去博物館我學到新知識,到現在都記得一清二楚,而去東部呢?我原本實在無法相信東部的人煙稀少,可是那一天我真的只好相信了,“馬路上沒有人”!真可怕,非常寧靜,如果孤身一人應該會嚇到跑回家吧!而且那裡的人十分親切。

不管去哪裡,學到的事物不可能一模一樣,而對我而最大的收穫是──知識。

旅行的意義作文 篇2

最反感別人把“去過某地”和“旅行”兩個概念混淆。去過某地,只不過是浮光掠影瀏覽過當地名勝,嘗一下當地特產,如此而已。比如說,跟旅行團。

略大之後,對旅行團最是厭惡。走馬觀花,彷彿荷蘭只有鬱金香與風車,倫敦只有個大笨鐘。下了車,仰頭眯著眼打量一番,猛拍照留念。看過了,回大巴里繼續睡覺。這樣的旅行與在家翻《歐洲風情錄》的唯一區別就是:看到了實物,可以感嘆一下:哎呀真是巨集偉真是壯觀!比照片裡的好看多啦!外加可以派送紀念品給親友,以證明咱也有文化了一回。

如此旅行我也去過,只適合未成年與上了年紀的人:長見識,起碼也看看外國是啥模樣,外國冰棒多少錢,外國人是否真

的有金毛,外國的月亮是否比中國圓,外國的漢堡是否特別難吃——不用動腦,輕鬆無比。有什麼收穫呢?零。英倫的雨巴黎的花,看過了,感嘆一聲,記在腦子裡,將來閒談的時候可以不經意地提起:中國的麥當勞就是比巴塞羅那的好吃——僅此而已。實在格調不高。

真正的旅行是要在當地呆上幾個月甚至幾年的。不要怪我挑剔,一定要一個人去,最忌諱便是情侶牽著手同去,沉浸在兩人世界的時候是無法睜大雙眼體驗的(所以說,有愛人的城市便是世界上最美的城市。)去超市買食物,自己與當地人交涉房租等,體察民情。

當然旅行不僅僅是瞭解當地人生活方式這樣簡單,更重要的是瞭解當地文化。在當地工作,交友,娛樂,從而瞭解到這一民族的特點與性格。在經歷外國文化的同時,用自己的判斷來決定傳言是否正確,德國人都嚴謹,美國人都隨便,法國人都浪漫,是否是真的?總聽那些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人說起英美教育來頭頭是道,親自為坐井觀天現身說法,白白笑大別人的嘴。只有真的經歷了,才懂得傳言不可信,才懂得不要說起自己沒有了解的話題。

體驗、接受、融入當地文化的同時,自己會思考,與中國文化對比,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同時,也學會進一步欣賞中國文化。這個思考的過程,就是成熟的過程。這才叫真正的旅行。所以旅行絕對是令人受益匪淺的,豐富閱歷,提高個人修養,一切都是為了氣質問題。

我寄宿家庭的爸爸,年輕時花了十幾年遊歐洲,為了尋找一個政治上真正為了人民著想的國家,以及他心目中一直等待的那個女人。他每個國家住上一兩年,在當地工作,參加俱樂部,交朋友,郊遊,空手道不知得了多少金牌,並且在歐洲留下無數風流浪漫史……(當然當然,還有泡酒吧,吸毒,這些事他都幹過,之後改過了。只有真正放縱過了,才真正懂得收斂,懂得自我控制。)經歷過精彩的青年時代,回到美國,真正安定下來,娶妻生子,在美國小城定居十餘年。十分有思想,因為經歷得多——如此瀟灑,才不枉一生。

——此文由凌晨3點一句話導引出來,算是對你那句“我04年已經去過北京,再去幹嘛,看你?”的回答。並沒有特別針對你,也許你覺得北京不是歐洲名城,不值得一去再去,這樣的想法也十分值得理解。所以如果我說對了,請自省,說的不是你,請自勉。

旅行的意義作文 篇3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如果沒有羈絆,我願意做徐霞客那樣的行者。領略古今文化,欣賞秀麗河山。

在我看來,旅行有三點意義:回味歷史、欣賞美景、釋放心靈。一件漂亮的衣服最多能穿幾年,而一段美好的回憶將一生收益。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總會有些人沉迷於物慾之中。那麼對歷史的回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正所謂”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一個沒有歷史、不懂得尊重歷史的民族,可以遇見其前途是灰暗的。

上天賜予我們一雙明眸,是用來發現美好的。對任何人來講,賞心悅目的環境總是能夠帶給人們一份好心情。一草一木、一花一樹皆有靈性,在花草樹木之間,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有禪意。

當下,亞健康的人不在少數。每當置身於優美的環境中,一定能使心靈的垃圾得到釋放。吸一吸森林中豐盈的氧氣;聞一聞花草的芬芳;聽一聽鳥兒歡快的歌聲。那麼我們還有什麼可煩惱的呢?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日本的櫻花,義大利的水上威尼斯,韓國的濟州島... ...快樂如此簡單,只是在旅行中結交新的朋友、感悟生命的意義。

旅行的意義就是讓自己變得自在而快樂。

旅行的意義作文 篇4

工作、課業讓人筋疲力盡時,旅行就是我們提振精神的良劑。踏出家門旅行去,疲累全部都一掃而空,煩惱全部都拋到九霄雲外。

說到旅行,我的每一根神經都活躍了起來!因為常常在考試過後,我心中的石頭放下來,媽媽就帶我到“世外桃源”。放鬆心情時,我考試時的緊張氣氛,一下子就煙消雲散,可見,旅行是治療緊張的第二代扁鵲呢!

而且,旅行可以讓我們增廣見聞。大自然就如一本書,旅行的開始,就如翻閱書本的第一頁,每當我們觀察到發現到新的'事物,那喜悅的心情,就如學習到新的知識,頭腦里科學百科的頁數就增加了一頁頁。我就不再是一隻井底之蛙了,而人家請教我的問題,我就可以驕傲大方的說出正確答案,再也不用羞愧自己的知識那麼狹窄了;但是,雖然我的學問變豐富了,可是我還是要謙虛的對待每件事,再度去旅行,讓我頭腦裡的“百科全書”,永遠有源源不絕的湧現知識的泉源;等到我歷盡滄桑時,我的人生會有個最美麗的完結篇。

我已經六年級了,畢業在即。畢業旅行,是一個國小生涯中,最後一次與同窗好友出遊的機會,和同學一起學習,和同學一起努力,這時光,是多麼美好,時時刻刻都眉開眼笑。如今,就要畢業了,我們將踏上漫長困難的旅行之路,在這漫長人生的旅行中,我們會經歷艱辛的難關,也會享受歡樂的時光!,將只是一段美好的回憶,未來的關卡,等待著我們去克服。所以,旅行也象徵著學習的精神。

旅行,能學習新知;能當成一種治療;能放鬆心情;能當成一個珍貴的回憶……這麼好的休閒活動,應該要多多參與!,等到我們白髮蒼蒼時,它會是我們最美好的回憶。所以,現在要好好把握,趁我們還是個青年時,旅行去吧!好好享受旅行帶給我們生命中不同的感受!

旅行的意義作文 篇5

小時候,我總以為,看看美麗的風景,擺些時尚的pose,拍些賞心悅目的照片,然後買幾件能代表當地風情的紀念品,這就是“旅行”。長大後的我,才慢慢明白,那只是所謂的“旅遊”而非“旅行”,不是為了照片,更不是為了什麼紀念品,旅行的意義,對我來說,不在於尋找快樂,而是想要通過走近自然去忘記一些不開心的人和事,僅此而已。

“怕你飛遠去,怕你離我而去,更怕你永遠停留在這裡……”去年,隨著國漫《大魚海棠》的一炮而紅,福建土樓再入國人的視野。影片裡華美絢麗的中國風,讓許多人對其驚歎併產生了無限嚮往之情,我就是其中之一。

終於有幸在寒假動身造訪神往已久的“海天之門”。還在車上便已被窗外的壯觀吸引——圓形的、方形的土樓,大大小小應是有七八座。“原來真有如此建築!”我被這樣的美給感動了,至於為什麼,自己也說不上來,大概是由於一種未被塵世所浸染的安寧吧。一個不小心,我跌入了內心的“小劇場”——我幻想在自己成年禮那一天,也化作一條紅豚,透過海天之門,去到人類的海洋走走看看。我想知道,如果換一個角度看世界,這世界會不會變得單純許多?會不會你眼所見的,正是你心所想的?

懷遠樓,一座建於1905-1909年,建築工藝最精美、保護最好的雙環圓形土樓,堪稱傳統民宅建築藝術的佳作。從一個與鄉村小門無差的入口,我進入了它的內部,伴著小雨的淅淅瀝瀝,它的巨集偉竟在那一瞬間,突然變得溫柔,好似多了一分“煙雨江南”的韻味。繞其一圈,一個個房間都是那麼古樸、典雅,手工煙的菸草香,和著家常飯菜的飄香,瀰漫在空氣中;七八十歲的老婆婆坐在木藤椅上手中編織著各式各樣的紅色裝飾品,更增添了些許城市裡正消失著的年味。想想多美好:一家人,一張桌,幾盤大魚大肉,幾份家常小炒,這一年所有的苦和累,都在此刻消失殆盡;人與人之間的不愉快,全被當下的和和美美所替代。帶著無限的遐想,我離開了它,不願再對它有過多的打擾。

不同於懷遠樓的巨集偉,雲水謠古鎮,她美得自然,彷彿不染纖塵。綠榕、碧湖與藍天相互映襯,不經意間按下的快門,出來的作品都會有一種大師的風采。腳下用鵝卵石鋪成的路,被無數雙鞋摩擦過的石頭有些已經變得光滑,很長,不好走,稍有不慎就會摔得狼狽不堪。人生之路漫漫,不亦是如此嗎?一步一步走過那些被歲月鐫刻過的塵埃,心想它是否比世人更加明白,誰是誰的過客,誰又是誰的緣?雲水謠,我來過,我記得。

此後,我終於懂了,旅行的意義,也不是忘記過去,而是用過去的記憶,去感悟未知的全新的經歷。

旅行的意義作文 篇6

《旅行的意義》,陳綺貞的歌,一付乾淨純粹的嗓音,亂的可以卻時常打動人心的旋律。這是我一直以來想要收藏的味道。

因為它的原因,我想把我的一次旅行經歷記錄下來,把她歌裡的那種火車轟隆的聲音變得真實些。

國中畢業的那年暑假,我,N,小P三個不懂事的小孩各自拎著旅行袋去到了彩雲之南。

雲南,每一次和別人說起這段經歷,他們臉上盡是羨慕的神情,我則是無比沮喪,因為腦子裡只剩下點滴的碎片,有些情節被不經意間刪除的一乾二淨。算還可湊齊一些畫面。

火車上要度過的時間佔行程的三分之一,雖然很不爽,但卻滿足了我想要欣賞沿路風光的小小願望。很喜歡坐在火車的窗邊看窗外,甚至是黑夜也不會厭煩,因為家家戶戶亮起的燈光足夠讓我興奮很久了。由此想到某人的詩:“別人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於是三小孩做了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決定———在他人都已入夢了的黑夜起來賞星星賞月亮,兩個小妮子的浪漫想法,我自是欣然同意咯。這樣的確很有感覺,月亮灑近來的微弱的光讓我們都欣喜不已,窗外的景緻是肯定看不清的,只有一些簡單,模糊的輪廓。。。實在是撐不住床鋪的誘惑,三個人終於倒在自己有硬又冷床板上。

到了雲南,穿上了秋衣,因為是凌晨到的,於是下火車前又加了一件外套。一群人馬走在空蕩蕩的馬路上,沒有一個人,只有十字路口的交通燈還在孜孜不倦的閃動著光亮,還有幾盞路燈亮著,正好照著我們的路。第一天,我們去了石林,是昆明的石林,很有名的那種。因為遊客很多,是林裡擠滿了人,還好這石林裡的石頭都不矮,不然我就真不明白我來幹什麼了,跟著人潮網前走,導遊早已失去了蹤跡,三個小孩忽然亂了陣腳, 還好在不遠處發現了熟悉的面孔。周圍充斥著人們按下快門的聲音,聽得厭煩了,可奇怪的是,我們自己也還拼命地不斷地按動著快門。

離開石林,坐車上高原。噢,這兒本來就是高原了。當然,是上比這更高的地方。叫麗江的美麗小鎮。那兒有我最愛的小橋流水人家。可是來了之後,住不到希望的古木屋,看不到滿街悠悠的麗江古鎮風情,多的只是肯得基,耐克,阿迪。於是心裡泛起一絲親切的感覺,這和我家有區別嗎?終於在導遊手指指去的方向找到了古城的城門。好遠,離我們好遠。但終究還是來到了這個美麗的古鎮。伴著淅瀝的小雨,腳踏泛青的石板路,撐著雨傘的我想起了《雨巷》,那如詩如畫的一幕。走在這四方街上,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滋味。本想看看這兒著名的“一米陽光”,可要在雨後的晴天裡才會出現那種奇觀,期待變無奈。

最後我登上了雪山,不可思議,玉龍雪山,有四,五千米高。可我的經費有限,只上了三千多米,不過我已經非常滿足了。站在半山腰,似乎可以看出雪山上正在下雪,真是煙波微茫啊!上了山,呼吸有些困難,多虧小P,N帶的綠箭讓我緩了緩。呆了半個鐘頭,留下念,便又個個魚貫而下。來到一條小溪邊,這水據說是從雪山上流下來的,用手感覺了一下,真是冰得可以。這會眼光很烈,因為是高原屬直射,所以面板有種被灼燒的疼。兩腮掛上了高原紅,甚是可愛。

回來的火車上,時間便是以睡覺打發掉的。其實遠不止這些東西,但能給的就這麼多了。該舍便舍。只是這旅行的意義,要怎樣才可弄明白呢,又有誰弄得明白呢。便不再多想了。

旅行的意義作文 篇7

旅行有什麼意義?有人說可以開闊視野、增廣見聞、調劑身心、洗滌心靈。旅行最大的意義是:在生命中可以獲得彼此的歡樂,陪伴家人,一起背上行李,並且珍惜共處甘甜或苦澀的旅行,留下難忘的回憶。

平時,阿姨辛苦的工作,週休二日阿姨帶我去科博館參觀恐龍化石,聽著導遊人員的講解示範,我不禁拿起筆畫出流傳千古的恐龍化石,真是好玩。

一年中只有夏季全家人才能彼此相聚,相互出遊旅行,旅行非常值得珍惜,每當我踏上旅程,我總是上網查詢旅遊景點。這次阿姨帶我去三峽老街逛逛,看見荒廢的老街,買了一杯清涼的飲料,可口的點心,旅行真令人念念不忘。

旅行可以調和心情,俗話說:世界像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能讀到其中一頁,在旅行時拍照是作為紀念。

走出紛擾繁華的日子,旅行最大的意義是陪伴家人,所以我最喜歡旅行了。

旅行的意義作文 篇8

旅行有時候也只是一種心情的釋放,好比沉在水底的魚兒,在雷雨到來之前感覺煩悶,迫切的想要到水面透一口氣。遠離一個城市,奔赴另外一個城市,無論這個城市給你好與壞的感覺,但有點不變的是,對於未知的風景,我們總抱著憧憬和好奇。旅行可以滿足我們的窺視欲,我們窺視著每個城市不一樣的節奏與表象,我們窺視十年之後的同學老友現實與心理的變化,從而獲得一種現實的平衡。旅行的意義,其實除了改變你的世界觀,其實也給你打開了生活的另一扇窗對於一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過年以及國慶長假能改變一下生活規律的打工一族來說,旅行的意義是給平淡無奇的生活開一道縫隙,這縫隙裡有靑草和花香的氣息。無論是身居高層的精英,還是在基層拼搏的小白領,以及那些在房子、車子中掙扎的人,即使再忙再累,明明知道長假人多車多,旅行一次也是人累心累,可是又無法抑制那顆平時被繁瑣生活壓抑的想反擊的心,那麼一次遠行,即是一次與平淡生活反叛的開始。

旅行有時候也只是一種心情的釋放,好比沉在水底的魚兒,在雷雨到來之前感覺煩悶,迫切的想要到水面透一口氣。遠離一個城市,奔赴另外一個城市,無論這個城市給你好與壞的感覺,但有點不變的是,對於未知的風景,我們總抱著憧憬和好奇。旅行可以滿足我們的窺視欲,我們窺視著每個城市不一樣的節奏與表象,我們窺視十年之後的同學老友現實與心理的變化,從而獲得一種現實的平衡。

旅行,有時候也僅僅只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多一點偶然,打破一成不變的生活規律。錢永遠賺不完,平日裡的各種壓力,一天天的累積在心底,終究會在一個合適的機會來臨時,以一種近乎歡呼雀躍的姿態去迎接。無論是住新的酒店,還是坐一趟陌生的班機,想象自己的身影曾經在某個城市歇息過一晩,在某個地域的上空穿過,那麼這個地方對我們來說就不那麼陌生。

記得一個關於房價的說法:半個平米,你可以日韓、新馬泰一遊;一個平米,你可以遊遍歐洲;半個衛生間,可以遊遍非洲、美洲;一個衛生間,可以走遍全世界;等你遊遍全世界,你的世界觀也許就改變了。無意執著地分析這則廣吿的現實意義,但傳達出來的關於旅行的意義,卻能給人很深的啟迪。

旅行的意義,也可以是陳綺貞歌裡關於愛情的纏綿悱惻,也可以是過盡千帆的滄桑心態。人生短暫,稍不留神,曾經唾手可得的立馬變成遙不可及,旅行,就是抓住生活的每一朵浪花,然後在回憶裡串成最美的記憶,照耀日後荒蕪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