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精品】師德師風的演講稿錦集5篇

熱點 閱讀(3.29W)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師德師風的演講稿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師德師風的演講稿錦集5篇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 篇1

七年前,我懷著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回到了我的母校——三江口鎮中心國小。這裡有我快樂美好的童年,這裡有我可親可敬的啟蒙老師,這裡有我肅然起敬的老校長。正是他們甘守清貧、無私奉獻,才使得我這個農村孩子實現了人生的夢想,走進教育這座神聖的殿堂。從此,我幾年如一日,任勞任怨,盡心盡職,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奉獻著自己的智慧。

由學生到教師——是我人生的一大轉折點!當年我帶著一顆赤誠的心踏上了工作崗位,來到了這美麗的母校,在這種環境裡,又一次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他教師身上那獨有的特點。正是因為他們的熱情,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馨;正是因為他們的團結,讓我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正是因為他們的精明強幹,年輕有為,讓我有了一股向上的衝勁!在這裡,我的收穫很大,還結識了新的朋友,更重要的是我接受了一個全新的教育!於是,我希望找到德才兼備的楷模來模仿。其實啊,停下腳步,看看身邊的老師,我才發現真正的好老師並不是遙不可及,真正的聖賢不只是在古書裡,不只是在電視螢幕裡,師德師風也不是枯燥的理論和高舉的旗幟,它就在我們的身邊。

在這個上下一心,團結向上,共同進取的集體裡,學校為了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業務水平,迅速成長起來,制定了培養計劃和實施方案,各教研組組織了“結對子,一幫一”的青藍工程活動,以老帶新,有經驗的老師發揮傳、幫、帶的作用,積極地挑起了這副重擔子。聽過一節節的師傅示範課以及優秀教師的公開課後,我收益匪淺:他們的課讓我真正懂得了什麼叫“民主”,什麼叫“合作”,什麼叫“個性”,什麼叫“創新”……是啊,作為教師,把課上好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對我們青年教師而言,要想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那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但正是因為有了師傅的帶領,有了優秀教師的示範,才讓我們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俗話說: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它們就象一對孿生兄弟,密不可分。的確,在這裡,不但我的頭腦充實了許多,而且我的心靈也得到了進一步淨化:老師們的那種兢兢業業,勤於奉獻的精神更為讓我感動!我們都知道,教師不是偉人,不能象偉人一樣成為偶像,受人景仰;教師不是英雄,不能象英雄一樣樹碑立傳,流芳千古;我們更知道,教師不是明星,不能象明星一樣婦孺皆知……相比之下,教師所做的一切,是那麼普通,那麼平凡,那麼瑣碎!但是他們又是怎樣做的呢?每天晚上4:30是老師的下班時間,但是當那下班的零聲敲響時,卻無一人準時走出辦公室,好象那就是正常的下課零聲一樣,老師們皆扶在案上,各自忙著自己的工作,批作業的批作業,輔導學生的輔導學生……

究竟是什麼力量讓他們如此敬業呢?那就是教師對事業的這份執著的追求!教育的事業,是愛的事業,是奉獻的事業,是有關良心的事業。做一名優秀的老師是多麼的不容易。不但需要知識和高於知識的智慧,需要方法和高於方法的能力,還需要修養和高於修養的人格力量。是啊,青年就該有青年的幹勁。正是因為我們年輕,所以我們要有所追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您是否還記得李大釗先生的話:“青年者,人生,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問花哪得豔如許?惟有綠葉襯托之。”老一代教育家們已用他們的青春寫下了*撼人的宣言,今天,就讓我們也留下我們的16字宣言吧:熱情工作,大膽追求,勇於創新,爭創品牌!

追求永無止境,奮鬥永無窮期。師者為師亦為範,學高為師,德高為範。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和全體教師:

你們好!學校領導要我來參加這次演講會,既沒有命題,也沒有說限定在幾分鐘之內,讓我感到為難,這是我遇到的第一個困難;今天我是第一次登臺演講,有一種不適應的感覺,這是我遇到的第二個困難;況且,剛才前面的幾位老師又做了精彩的演講,熱烈的掌聲可以作證。這給我增加了壓力,算是我遇到的第三個困難。 但是,我並不膽怯,相反,我充滿了信心。我相信,既然我站到了這個講臺上來,我就必定能夠鼓起勇氣,竭盡全力,讓自己體面地走下臺去!因為我選擇了這樣一個演講題目--------《愛,教師的職責》! 朋友,作為教師,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愛品學兼優的“尖子”學生容易------這種愛常常是自然而然地,由衷產生地,而對所謂“差生”就不那麼容易愛得起來了。 你是否留心過生活中有這樣的鏡頭:一個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能獲得師生、父母的重視,被愛著;而一個成績不好的學生則若無其人地被忽略這,愛與他們無緣。 殊不知,正是這樣的學生更需要人們的愛,因為他們有苦惱,甚至與自卑。他們的心,有更多需要被人理解的東西。 當然,愛這樣的“差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犧牲一些時間,花費一些精力。但是這種愛更有價值,更為人稱道。或許這種愛,未必一定能在學習上顯出效果來,但是它使人心熱,使人不再陷入消沉痛苦,從而產生積極的效果。 這我是有著多麼深刻的體會啊! 我是帶著稚氣踏入學校大門的。記得剛進入學校大門的那一天,我是多麼歡喜,因為我也

終於擁有了黑板、粉筆、教鞭,有了一大群學生。 聽說做教師最重要的就是“威嚴”。於是,為了拉開我年齡上與學生過於相近的距離,掩飾我性格上的天真。幼稚,彌補初登教壇在教學上存在的許多不足,一句話,為了叫孩子們信服我,我課內課外板起了我本來友善和藹的面孔。果然,半學期過後,我的“弟子”們變得服服帖帖了,路上,他們見到我,想笑,但臉上的肌肉扯不開來,因為怕我,想視而不見又不敢,因為我明文規定,見到來時要有禮貌,於是,只好顫著嗓音,擠出一句“老師好”,隨即變低下頭去,一溜煙地不見了。有時,他們在教室門口嬉耍,只要聽說我“駕到”,變嚇的雞飛鼠跳,最後釘在座位上,大氣不出。這種場面,雖然多少使我感到某種隱約的失意與不安,但終究制服了學生,並因而獲得了紀律優勝流動紅旗,期末,還被評為先進班級,我也獲得了優秀教師的稱號。這些勝利,一下子便將那些陰影一掃而光,我陶醉在自豪於得意之中。 然而不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把我擊醒了。班上有位男孩子叫小峰,他學習基礎差,經常不完成作業,而我對他不是挖苦就是譏諷,要不就是板著的面孔。有一次,他作業沒完成,我不問青紅皁白,就對他下了“逐客令”:“回家補”。他鼓起勇氣,怯生生地說“老師,我在學校補吧”。我冷笑一聲,幸災樂禍地說:“怎麼,怕捱打?還是回去好,捱打不要緊,只要記住疼,以後就會寫作業了。”他走了,我的心也“寬”瞭然而他下午沒有來,我的心不安了。我的良心牽著我走到了他家,他並沒有回家補作業,只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不念書了,我給您放豬。”我形容不出當時聽到這句話時自己的感受,只覺

得像有一隻巨手緊緊地揪住了我的心。自責、懺悔、鏤心蝕骨的痛楚陣陣襲來。小峰渴望諒解,渴望溫暖,渴望關懷,我,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孩子的班主任,對他是什麼態度?真正把他看作是人民的後代祖國的希望了嗎?羞愧啊、羞愧,教師這一神聖的職責,被我褻瀆了! 記得有一位鄉村女教師,她沒有值得炫耀的文憑,沒有一點先進的教學設施,但她有著一顆母親的心,一雙園丁的手,她以無私的愛、彩色的笑、博大的胸懷,溫柔的臂膀撫慰著一群有著不同程度殘疾的孩子,取得了驚人的成績。 我醒悟了:我雖有著她所沒有的,但她所具備的則正是我所缺乏的。我若還一味地保住自己的所謂“威嚴”能保證不會出現第二、第三個小峰嗎?嚴峻的教訓催我自省,教我悔悟。 於是,我找回了一度失去了的童心,並將它們跟孩子們的心融匯到了一起。孩子們變的笑了,活躍了,不再怕我了,愛上我了。 當我用愛的火焰融化了學生心裡冰塊兒的時候,我像是看到了春苗在萌發;當我用智慧的鑰匙為學生開啟通向理想大門的時候,我彷彿聞到了百花的芳香;當我住進醫院醒來看見孩子們圍在我床前的時候,我好像飄遊在愛的海洋;當我和同學們歡歌笑語的時候,我似乎感到青春的旋律在身上跳蕩;當我新年收到孩子們賀年片的時候,我宛如喝著一杯玉液瓊漿.........朋友,聽到這裡,您難道不感到作為一個教師的欣慰和幸福嗎? 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啟開孩子們心靈的大門,教師必須付出最大的熱情,因為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學藝術,都產生在教師對學生的無比熱愛的炙熱心靈之中。 要知道,愛可以化冷漠為熱情,化憂鬱為振奮,

化悲傷為喜悅,化懶惰為勤奮。愛是真正促使人復甦的動力。這種愛每個人應該貢獻,每個人應該獲得。 讓我們去愛吧,使我們周圍充滿愛的溫馨,切記:他們更需要愛;愛,教師的職責!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 篇3

首先,我要感謝學院在我臨近畢業之際,給我這樣一次可貴的機會來談談作為學習之星的感悟,能與全院的同學們有一個更廣泛的交流。我是05級金融學專業的'蔣麗婷,連續三年榮獲獎學金一等獎,三年總加權平均分90分,成績名列全系第一,兩次當選“十大學習之星”的稱號。現任團學聯副主席、班級大班長。

說到這裡,我相信大家最想知道的是,我是如何做到魚和熊掌兼得的。關於這個問題,我曾聽過一位中科院院士這麼回答學生的:“這是實踐,不是理論。”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是討論出來的,而是你必須做到。作為一名學生,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允許自己放鬆學業。當然,我也曾有過迷茫過一段時間,在大二的時候,學生工作過於繁忙,讓我一下子應接不暇,少了睡眠時間,少了逛街看電視的時間,卻不能缺一堂課,不能缺一次作業。這是就是所謂的態度,對待知識的態度,對待生活目標的態度。

我去年將學習方法,比作一座《通往美好未來的彩虹橋》,赤橙黃綠青藍紫。赤:代表一棵丹心。對於你所追求的人生目標需要懷著一份赤誠的心。橙:代表清青春的活力。無論在什麼時代,活著的每一天都需要一份美好的心情和充足的幹勁。黃:代表收穫的喜悅。在順境中,豎立信心;在逆境中,積累經驗和教訓。綠:代表好的環境。身在復旦的我們應該感到無比慶幸,濃厚的學術氛圍,精彩的知識講座,資深的名家教授,造就了三年後現在的我。青:青蔥歲月,應該留下屬於我們的回憶。學生時代的我們在老師們眼裡還是一些懵懂的孩子。我們犯的錯被原諒,我們也因為這樣慢慢地在成長。多少年過後,我們應該要懂得感恩這一切。藍:代表茫茫大海上一支指南針。我們需要被引導,有時一次語重心長的談話,有時老師偶爾的一句閒話,這無時無刻都在搜尋有用的資訊。紫:代表深邃的思想。我認為,思想有多麼深邃,你的世界就有多麼精彩。

如果說大三的時候還能傳授一點所謂的學習經驗,那麼大四的我再有這樣一次機會,我更願意呈現給大家的是我這三年多來所經歷的感悟,和內心最純真最深切的部分。在苦苦的奮鬥拼搏中,我體會滿滿的幸福。因為對知識的渴求,對責任有使命感,為理想不斷追求。於是,在別人眼裡的辛苦,成為我吃苦的幸福。在“南京路上好八連”、“禁毒模擬法庭”、“外灘陳毅廣場”、“復旦相輝堂”的舞臺上,都給了我數不盡的回憶。在淚水氾濫的旅程中,我感受到幸福。如果要問我,學生工作有什麼好處,除了真正的鍛鍊了自己的能力以外,這些純真的友誼是我最珍貴的珍藏。最後,我要感謝所有身邊的人給了我這四年的幸福旅程,更要感謝復旦網院給我這樣可貴的機會,極好的環境讓自己成長。

有時候審視自己,才發現,大一時的那個我和現在的我成長很多。在加入黨組織後,也一直不斷地對自己進行反思,不斷改進自己的不足。就拿這次的星辰獎評選來說,因為自己對獎項的不重視,落選“組織協調能力獎”。宋老師對我說了一句話:你這一路走的太順利,是該吃個教訓。對你的將來會有好處。對待任何事情都不能怠慢和放鬆,這個道理應該早已明白。如果自己都放棄了,憑什麼讓別人來相信你。我想自身的不足還不勝列舉,但是我堅信會一步一步走向美好的未來。我也將同樣的祝福送給所有復旦的學子們!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叫孔XX,是XX師院一名普通的音樂教師。此時,站在這兒,心中很是忐忑,因為作為教育戰線上的一員新兵,在師德師風、教書育人方面還談不上有什麼經驗,也沒有什麼建樹,但我自豪此生與教師結緣,與音樂相伴。在我眼裡,教師是一種職業,也是一種使命,更是一份執著的堅守。而音樂無論是高山流水,還是絲竹之聲,都能撥動人的心絃,給人以美的感受、美的薰陶、美的教育。因此我立志在花團錦簇的校園裡,當好一名載桃培李、滋蘭潤蕙的園丁,用青春譜寫人生的華章。

古人云:“樂者,德之華也。”音樂自古就被視為德之光華,在傳統禮樂文化體系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歷史悠久的民族音樂,更是在塑造民族性格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因此,我愛音樂,不僅愛它動人的旋律,深邃的意境,也愛其蘊含的哲理和啟迪靈魂、美化生活、教化天下的藝術功能。同樣,我愛教師,是因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要學問精通,還必須是道德的楷模。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不僅是對教師道德價值由衷的讚美,更是深厚的期望。我愛教師,不僅愛其職業的光環,崇高的地位,更愛其神聖的使命,肩上的責任。我願意奉獻,用知識和心血去澆灌初綻的花朵;我一定堅持,用責任和使命去培養民族的脊樑。

還記得初為人師的我第一次登上三尺講臺時,內心充滿了激動和自豪,但是面對連簡譜都不認識的學生,面對學院目前還比較簡陋的教學環境,我承認,我曾有些許的懷疑和後悔。但是,教師的職責強烈的警醒著我,越是這樣的學生,越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不就越是需要教師來教會他們求知,教會他們做人,使他們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嗎?

我就細心觀察每位學生,因材施教,大膽改變那種高談闊論的所謂大師教學的正規化,和學生們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師生關係。讓學生們喜歡上我,喜歡上視唱練耳這門學科。在課間與學生的聊天中,從無數個童心未泯、青春活躍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求、成才的渴望和對未來的幻想,也感受到了他們對我的信任和友好,感受到了做教師的幸福與快樂。

在我任教的班上有個男生,平時上課時悶聲不吭,檢查回課時經常無法完成,我開始生氣,埋怨他,別的同學都能理解的內容為什麼他不能消化,最後我著實的對他感到失望,好一段時間不再有心思對他進行檢查指導。也許是他發覺了老師對他的冷漠而自覺勤奮起來,也許是他突然間頓悟了,在之後的一次回課中,我驚奇的發現他破天荒地把一條視唱旋律唱得那麼標準,我欣喜地給了他打了一個最高分,並且當著全班同學表揚了他。課後他對我說:“老師,那天你表揚我,我一晚上沒睡著。”望著他那認真的樣子,我心裡真不是個滋味,原來我曾經那麼吝嗇我對他的表揚,在不經意間竟傷到他年輕氣盛的心。我懊惱自己對於師長這一身份的不盡職,我悔恨自己差點兒放棄了這麼個優秀的學生。打那以後,我就經常鼓勵他,給他講許多音樂家勤學苦練的故事,而每次他都象打了氣的皮球一樣活蹦亂跳。上課時認真級擊拍、用心練唱,還經常向我提出問題。看著他由一名後進生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學生,我心裡不知有多高興,那份成就感無以言表。這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的言行對於學生的影響該是多麼重要啊!花朵需要陽光的哺育,孩子需要母親的呵護,學生更需要得到教師的信任和尊重。

在我身邊有許多平凡而又敬業的教師,他們沒有顯赫的地位,也沒有可觀的收入,卻兢兢業業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平日裡我注意觀察他們的言行,奉他們為楷模。

在13級定向生班裡,有位叫吳鳳娥的班主任。她溫暖的笑容給了我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我想一個總是這麼帶著溫馨笑容的人,一定擁有一個溫馨的家。由於學院對定向生實行軍事化管理,在對學生要求嚴格的同時,也意味著班主任的工作會更加辛苦。特別是每天晚上查寢或者班級活動,通常要忙到深夜11點多鐘。有時連我這個小年輕都會抱怨怎麼大學老師還這麼辛苦,可是娥姐卻永遠是微笑著說沒關係,老師嘛。那時我便更加確信娥姐一定有一個溫馨的家在支撐著她。當她辛苦了一天回家推開門時,孩子便會高興地拍手迎上門來叫著“媽媽回來啦,媽媽回來啦”;丈夫則會從沙發上起身親切的說“水熱了,快洗洗早點休息,站一天該累了”。這樣的畫面讓我無比的羨慕,娥姐一定是一個幸福的女人!可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瞭解到現實生活中的她並非我所想象的那樣。娥姐的確擁有一個溫暖的家,可是這個家卻遠在鳳凰鄉下,當她辛苦了一天回到自己狹小的休息室,並沒有孩子歡騰的笑聲,沒有丈夫溫柔的問候,只有空蕩蕩的房間和孤獨的身影。可心中裝滿了學生的娥姐,總是把自己的苦和累深深的壓在心底,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學之中,把自己對家的眷念留給了班級;把對孩子和親人的愛都獻給了學生,用她那溫暖的笑陪伴他們度過無數個春夏秋冬。

我羨慕娥姐,我更敬佩娥姐!每當我看到她的一個個學生獲得成績和進步、高高地揮著榮譽證書氣喘吁吁地跑到她面前報喜、讓她高興得說不出話來時,我卻比她先流出了激動的眼淚。在娥姐那兒,讓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人民教師用無私奉獻帶給自己的無限欣慰和自豪。

雖然我是一名年輕的音樂教師,但也深深懂得音樂在陶冶學生情操方面所具有的的美學力量,因而在他們取得成績時,用音樂渲染他們成功的喜悅;在他們失意時,用音樂幫助他們找回迷失的自我;在他們遇到艱難時,用音樂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的鬥志;而當他們處於寂寞時,用音樂撫慰他們孤獨彷徨的心!

我熱愛,所以我選擇了音樂;我熱愛,所以我選擇了教師!熱愛不只是演說中的自白,而是心中湧動的追求。因為熱愛,我選擇在跳動的琴絃上演奏催人奮進的生命樂章;因為熱愛,所以執著於菁菁校園放飛璀璨人生的美好理想。雖然,我要執著面對的不只是鳥語花香的桃園風景,而是艱鉅漫長的辛勤耕耘,但是,因為熱愛,我將在三尺講臺演繹智慧世界,塑造美好心靈,為學生鋪砌錦繡前程,鑄就燦爛輝煌;用青春和奉獻譜寫最美的人生樂章!

謝謝大家!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 篇5

各位同仁:

大家好!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

您也許會驚奇地問:“那是什麼呢?”我將毫不遲疑的回答您:“那就是愛!”愛,不是索取,不是等價交換,而是付出,是給予,是自我犧牲。

“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去精心地培養學生,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愛”源於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無私的奉獻。

我認為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出自個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要。這種愛是穩固的、深厚的,是與教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緊密相連的。

當我第一次站在孩子們面前的時候,一切都讓我新鮮、好奇。看看這張臉、摸摸那個頭,多像一枚枚蓓蕾仰著小臉,渴求著陽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師,您早。”那童稚的問候,給我帶來了一天的快樂和生機;每天傍晚隨著一聲聲“老師,再見。”給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們純潔的心、聖潔的情、深厚的意,淨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所有的幸福和快樂。

那間教室裡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奉獻的是自己。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深深地懂得,教師對學生的愛,不能侷限於個別的物件,而是面向全體學生。

教師所肩負的是對一代人的教育使命,並非對個別人的教育任務。

這種責任和愛能超越一切,匯聚成一股無可阻擋的力量,我用我的愛心感化著學習困難的學生。

當然,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無原則的,而是始終與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嚴慈相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

唐代韓愈曾經為我們老師寫過一篇文章,裡面寫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說的就是我們教師教育學生的第一目的是“傳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識技能

教育學生是不是多上幾節思品課,讓學生背誦日常行為規範就可以了呢?不是的。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說: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教師我們要在要在日常教學中發揮模範、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言談風貌。

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的形象直接關係著學生素質的培養。“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從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師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學生。

歲月匆匆,我在教師崗位上已經工作了一年,經過了這300多個日日夜夜,我也經歷了很多的酸甜苦辣。但是常言說的好: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而這個目的的達成,我仍需努力。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

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我將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