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核酸檢測人員的先進事蹟(通用5篇)

熱點 閱讀(1.66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事蹟都不陌生吧,事蹟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那麼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核酸檢測人員的先進事蹟(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核酸檢測人員的先進事蹟(通用5篇)

核酸檢測人員的先進事蹟1

我個人覺得,一名優秀的紀檢監察幹部,必須具備四種品質,那就是“紀檢監察”:紀,是紀律,在思想上要有紀律,講黨性、守規矩;

檢,是檢點,在生活上要檢點,重品行;

監,是監督,在作風上要自覺接受監督,做表率;

察,是明察,在工作上要明察秋毫,做群眾的貼心人。這些既是衡量我們紀檢監察幹部是否優秀的四個標準,也是我們紀檢監察幹部必須要做到的四個標準。

首先是紀律,“紀”要求我們在思想上要有紀律性,講黨性。紀律是黨性的表現。擁有強烈的紀律性是幹好每項工作的前提,也是為人處世的重要品質,《人民日報》曾發表過“雷鋒傳人”郭明義同志的先進事蹟,號召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學習和大力弘揚“郭明義精神”,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郭明義同志時刻以“雷鋒精神”為榜樣,自律自強,嚴格要求自己,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多幹了5年的工作量,30年以來沒有違反過一次工作紀律和政治紀律。所以我覺得作為紀檢監察幹部更要遵守黨的紀律,學習“郭明義精神”,約束自我、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對黨紀國法始終懷有敬畏之心,同時也要做到紀檢監察幹部之間的相互督促,互相提醒,增強自身的拒腐防變能力。

其次是“檢”,在生活方面要檢點,重品行,良好的品行是維護黨的形象,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證。在日常工作中要正確看待個人的名與利、得與失,堅決抵制各種攻腐敗。95歲的老黨員張富清是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士,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他為人正派,生活檢點,真正做到在名利面前是“瞎子”,是我們每位紀檢監察幹部學習的榜樣。

再次是“監”,在作風上要自覺接受監督,做表率。“監督者更要接受監督”,作為維護黨紀國法的忠誠衛士,紀檢監察幹部應在廉潔自律方面成為表率,自覺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自覺接受監督,是保持黨的先進性、保持黨在人民群眾中的良好形象、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權力離不開制約,失去制約和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作為黨員幹部,只有時時刻刻把自己置於群眾的監督之下,才能站得直、行得穩、走得正。正確對待群眾的批評和監督,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可以說監督者接受監督,是最明智的選擇,相信我們每一位紀檢監察幹部都能做出這樣的選擇,在約束下激勵自己走好每一步。

最後是“察”,在工作上要明察秋毫。作為優秀的紀檢監察幹部,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對人民群眾負責。紀檢監察幹部韋雄東,在7年多的紀檢監察工作中無私無畏,秉公執紀,埋頭苦幹,恪盡職守,他,無愧於黨的忠誠衛士的稱號。他悉心於本職工作,刻苦鑽研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水平。對組織安排的工作,他從來不講條件,總是腳踏實地、任勞任怨、善於鑽研、幹一行、愛一行、幹啥就幹好啥,他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憑著對紀檢監察工作的熱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斐然的工作實績,履行著對黨的忠誠,以自己廉潔從政的高尚品德在幹部職工中樹立了一個紀檢幹部的良好形象。

黨的事業就好比一課參天大樹,紀檢監察幹部就是守護大樹生命的守護者,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監察幹部就應該嚴守紀律,生活檢點,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明察秋毫,為黨的事業奮鬥終身。

核酸檢測人員的先進事蹟2

“我願做一名抗擊新冠肺炎的勇士”

1月25日農曆大年七年級,湖北疫情緊迫。自願“請戰書”上,留下了張靜靜和5位同事的紅色手印和簽名,一句句“請戰”誓言令人動容:“在此危難和關鍵時刻,我們決定投入抗擊疫情最前線。我們將全力以赴、眾志成城、迎難而上、勇於擔當,用高尚的醫德、精湛過硬的技術,與千千萬萬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形成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毅然奔赴一線的身後,是家人義無反顧的支援。當時正值張靜靜的丈夫在非洲獅子山參加援非專案,得知妻子報名的訊息後,他立刻給妻子寫來家書鼓勁,同時表示他可以提前回國,讓妻子安心工作,並再三叮囑妻子保護好自己,平安歸來。

“民族大義面前,舍小家、顧大家,你詮釋著大愛無疆!遠在大洋彼岸的我雖有萬分的擔心和不捨,但更多的是為自己擁有如此大愛的妻子而自豪!”

號令急響,腳步匆匆。1月26日深夜兩點半,山東醫療隊抵達武漢,隨後被分配在黃岡市。因當地缺乏防護物資,張靜靜和同事只帶了簡單的換洗衣物,行李箱裡被防護用品塞得滿滿當當。

到達第三天,考慮到長髮更易出汗、藏匿病毒,而且不方便穿防護服,張靜靜索性把一頭秀髮剪成了寸頭。“現階段,在愛美的女孩們眼裡,儘快扼制疫情比秀麗的長髮更重要。作出這個決定,我不後悔。”她在手記中寫道。

當時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醫療條件十分簡陋。“我們要接管的是一個臨時醫院,從2003年之後再也沒有投入使用過,ICU也是臨時的辦公場所改建的,沒有中心供氧,沒有壓縮機,14張床位,只有20名護士。”和張靜靜同批的同事郭丙秀在手記中這樣描述。

一切從零開始。張靜靜和同事一道,從最初的一無所有到逐漸劃分出規範的隔離區域、醫患通道,制訂規範的工作流程。

在一線奮戰過程中,張靜靜萌生了入黨的想法,並愈加堅定。她在入黨申請書中回憶:“臨出征前,父親給我講了很多共產黨員的光榮事蹟。父親說,孩子,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前線一定要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要在危機時刻挺身而出,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為了醫務工作者的榮譽,我願做一名抗擊新冠肺炎戰場上的勇士。”張靜靜語氣堅定。

核酸檢測人員的先進事蹟3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嚴峻形勢,他們除夕出征、星夜馳援、風雪兼程……完美逆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縣公安局高度重視、迅速部署,用最快的速度、最堅決的態度抗擊疫情。在這場刻不容緩的防疫戰爭中,全體民警、輔警放棄休息,堅守崗位、嚴陣以待,為轄區居民的生命安全挺身而出,湧現出許多感人的事蹟。

他貌不驚人,語不豪邁,確對警察這個神聖職業的無比熱愛和滿腔熱血,他就是鹽池縣公安局交管大隊輔警李勇。

李勇,男,漢族,1996年3月出生,2017年考入鹽池縣公安局,是一名九零後輔警。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本是萬家燈火,闔家團圓的日子,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讓我們告別親人、穿上戰袍挺進抗疫一線,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拉響了。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全世界的人都在和病魔交戰。這個春節,一切都變得與眾不同。2020年1月25日晚接到上級命令,到省道S201麻黃山檢查站執行任務,他深感使命光榮,也知責任重大,連夜收拾好行囊,第二天一早就冒著雪來到了工作崗位——寧夏與甘肅交界處的省道S201麻黃山檢查站。麻黃山鄉地形特殊,是鹽池縣唯一的一個純山區鄉,前段時間又是連綿的大雪,道路結冰、交通不暢、寒風刺骨,可是李勇同志從沒有叫過一聲苦、也沒喊過一聲累。防疫工作開展以來,應排查資料高度準確性的要求,決定了排查工作者必須近距離接觸外省入寧人員,這意味著感染風險極其大,但在這場與時間較量的戰疫中,李勇義無反顧地衝鋒在前,在一個個潛在風險中摸清實情。疫情防控最難也是最有效的就是阻止擴散。如何做好嚴密防控,避免密切接觸是工作的核心。從早到晚,他嚴密防控出入人員,嚴格做好各項排查登記,耐心勸阻,積極宣傳。“安撫”公眾情緒、“控制”恐慌狀態、“有條不紊”度過難關……每一項工作都刻不容緩。這是一場看不見敵人的“戰場”,面對嚴峻考驗,李勇始終奮鬥於防控第一線,雖家離自己的工作地點並不遠,但是他從不想著回家,深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無私。他知道,保障人民安全才是他現在首要任務,防控工作要想有最大成效便不能有所懈怠。

革除麻痺思想去戰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坡路更陡。越是在吃勁的時候,越要一鼓作氣。抗擊新冠肺炎的嚴峻鬥爭是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必須分秒必爭、雷厲風行。工作過程當然不會一帆風順,幾乎每天都會遇到不理解的群眾,遇到新的問題,隨著疫情的變化,根據上級安排,進寧人員需要掃取國務院客戶端防疫行程卡,有些年齡大的群眾還用的是隻能接打電話,收發簡訊的手機,來到卡點掃取不了防疫行程卡,情緒特別激動,李勇一邊安撫群眾,一邊拿出自己的手機幫他們掃取防疫行程卡;有時候住的離卡點近的群眾會到卡點來詢問進入寧夏都需要辦些什麼手續,李勇也會不厭其煩的一一作解答,“群眾的難事就是自己的事,時刻做好群眾的貼心人!”在李勇的工作筆記上的扉頁上,寫著這樣樸實無華的一句話。

2月6日,卡點臨時黨支部組織火線入黨,李勇主動申請火線入黨。他說:“這次疫情突如其來,面對這樣的災難,身邊的共產黨員沒有退縮,這種不怕吃苦,不怕犧牲的精神深深感染著我,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一名共產黨員堅韌不拔,敢於擔當的品格。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所以我想申請入黨,向身邊的黨員同志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新青年。我也始終相信我們終將成為新一代的`接班人,成為中華的脊樑,砥礪前行不負韶華。”

自抗擊新冠病毒疫情以來,李勇同志近兩個月沒有休息一天,一直戰鬥在一線,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以此守護人民群眾的平安健康,雖然他現在不是一名共產黨員,但是他時刻以一名黨員的要求來嚴格要求自己。

疫情在前,交警堅守!面對當前嚴峻的疫情防控工作,李勇和同事一起堅守自己的崗位,全力以赴防範疫情。同時,加強路面管控力度,嚴查過往車輛,嚴懲各類違法行為,防範各種安全風險,預防和減少各類交通事故的發生。黨旗所指,團旗所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他們勇往直前齊心協力共同抗擊。

他,切實履行了一個警察所應擔負的社會責任,擔當時代責任,以蓬勃的朝氣和昂揚的銳氣奮鬥新時代、展現新作為。星光不負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正如他常說的一句話——誓與疫情戰鬥到底。

核酸檢測人員的先進事蹟4

從張桂梅老師的身上,我們不僅看到她是一個優秀的黨員幹部,她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黨,奉獻給了人民,奉獻給了她熱愛的教育工作和學生。她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的傑出榜樣。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獻給了黨、獻給了教育事業、獻給了貧困山區人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我們要以學習先進典型為標杆,對照黨章、準則、條例查詢差距、檢視剖析好自身存在問題,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們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懷著心繫群眾、服務人民的公僕情懷,發揚銳意改革、勇於開拓的創新精神,端正紮根基層、勤奮敬業的務實作風,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20多年來,張桂梅同志始終牢記黨的宗旨,秉持為民情懷,保持著鑄魂育人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用愛心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

1975年12月,張桂梅響應黨的號召,從黑龍江來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在此後的時間裡,她把全身心獻給了祖國西南邊陲貧困山區的教育事業。1996年,丈夫去世後不久,張桂梅放棄了在大理優越的工作環境,申請調到深度貧困山區華坪縣。從此,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山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越走越偏,越走越苦。來到華坪後,她放棄進入全縣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選擇在全縣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並承擔起4個畢業班的語文和政治課教學任務。沒人喜歡艱苦,張桂梅也一樣,但她卻選擇了艱苦,她說:“艱苦的地方更需要我。”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她越發感受到做好民族貧困地區教育工作的重要。

核酸檢測人員的先進事蹟5

張新貞,男,漢族,36歲,中共黨員,大專文化,現任蘆廟鄉衛生院執業醫師。

剛到衛生院上班的時候,基層患者都不願意將自己的健康交給一個年輕的新醫生。他憑著自己熱愛醫學的那股子拼勁,每天堅持提前一個小時上班,對每一個相信自己的病人負責到底,從不無故空崗。在病人不多的時候,給了他難得的鑽研理論知識的機會;看病之餘,鑽研中醫特殊診療技術,鍼灸拔罐、小針刀、中藥應用、穴位注射療法等無不涉獵。他多次深入轄區患者家中,為那些被疾病折磨的患者帶去溫暖,給每一個需要的患者自己的手機號碼並保持24小時暢通,隨時隨地接聽患者的電話諮詢。他深夜中多次被患者的電話喚醒,他早已經習以為常。由於他的刻苦努力、愛崗敬業、不棄不餒、真心服務,換來了他基層醫療業績的不斷突破,從2013年1523人次的門診量到2016年12657人次的門診量。這些業績,是患者們對他努力付出的認可。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他嚴格要求自己,恪守職業道德,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更是時刻不忘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與時俱進,不斷進取,愛崗敬業,視病人利益高於一切,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由於他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一流,受到了群眾和患者的一致認可,許多患者家屬為表感謝多次預送紅包或宴請他,但都被他一一謝絕。

他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醫生,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也沒有驚人的壯舉,但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刻苦鑽研,恪守職業道德,憑著熟練的技術,良好的道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質得到了領導和同志們的讚譽、患者的認可。先後獲得“河南省技能競賽優秀獎”“基層醫療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他就是這麼一位平凡的基層家庭醫生,一襲白衣加身,他也是一位神聖的醫生,秉承一顆丹心、練就一雙妙手,以仁心施仁術,帶來萬眾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