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柴油發電機組環保工程設計方案

熱點 閱讀(2.82W)

一、專案概況

柴油發電機組環保工程設計方案

莞深高速出入口改造工程備用發電機房計劃內設1臺110KW康明斯柴油發電機組,柴油發電機在執行過程中,產生的高分貝噪聲和排放的黑煙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汙染,根據國家建設專案環境保護“三同時”管理規定,需對柴油發電機房進行隔噪、吸聲、消聲、減振等綜合治理.該專案即是發電機組的安裝,機房環保等內容的施工

二、設計標準及依據:

我司的環保安裝是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及規定來施工, 具體設計依據如下:

1.《工業企業廠界噪音標準》(GB12348-90);

2.《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

3.《廣東省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4427-89);

4.有關設計手冊及規範;

5.有關環保服務的委託書及甲方提供的原始資料;

三、汙染物產生的原因:

1. 噪 聲

1) 噪聲

氣流噪聲主要集中在發電機房的進、排風口和發電機的排氣管口.氣流噪聲氣體的非穩定性流動時產生的,也就是氣流的脈動,氣流與氣體及氣體與物體相互作用產生的

2) 機械噪聲

第 頁 共 6 頁

此處的機械噪聲是由柴油發電機零部件的旋轉、不平衡引起的振動產生,以及柴油發電機中膨脹氣體衝擊氣缸產生,還有機械零部件、軸承之間的互相磨擦

3) 電磁噪聲

電磁噪聲是由交變磁場對定子和轉子作用產生的,週期性的交變力.發電機運轉,電場能與磁場能相互作用轉換,產生電磁噪聲

4) 噪聲衍射

由於柴油發電機房內封閉不嚴,部分聲音外洩

5)噪聲疊加

各種噪聲因發電機房內多次反射,反覆疊加,產生更高和綜合噪聲.

四、 環保治理工藝

發電機房噪聲治理

該專案設有1臺110KW柴油發電機組.當柴油發電機工作時,汽缸內的廢氣隨排氣口間斷開閉而週期性的噴射到排氣管內,由此產生週期性的排氣噪聲、氣體渦流噪聲、管道振動噪聲等.柴油發電機排氣噪聲的強度與發電機的功率、轉速、氣缸內氣體壓力等因素有關,並隨柴油機轉速及負荷的變化而變化.控制柴油機排氣噪聲的有效方法是安裝合適的消聲器.鑑於柴油機排氣溫度一般是在500℃左右,排氣壓力較大,同時排氣夾雜著油汙煙氣,因此消聲器必須具有足夠的消聲量,功率損失少、材質及結構耐高溫、耐衝擊、不怕油汙、牢固耐用.

根據發電機噪聲的性質,擬採取隔聲和消聲相結合的技術方案,

第 頁 共 6 頁

一是隔聲,將發電機房通風口和進出口密封,隔離向外擴散。二是消聲,對發電機房與外界環境的換氣通道,排氣口的氣流進行消聲,噪聲衰減後,再排出室外,其原理是:機組的噪聲波入射到多孔、透氣的超細玻璃棉中時,聲波則會進入材料從而引起材料空隙中的空氣和纖維發生振動,出於磨擦和粘滯阻力以及纖維的導熱效能,大部分聲能轉化為熱能消耗掉。根據同功率發電機噪聲測試資料類比,發電機噪聲約為106DB(A)左右。為滿足環保要求,對發電機房採用以下綜合治理措施。

1. 隔聲設計

隔聲牆

利用磚牆將發電機房封閉,牆厚240MM。對牆體隔聲量可用如下的經驗公式計算:

R=161OGM+8

據資料:240MM厚磚密度M=375KG/㎡

則240MM厚磚牆的隔聲量為:

R=16log375+8=49.2 dB(A)

隔聲門

為保證機房的噪聲不被通道口外傳,所以要在通道所在位置設定隔聲門.隔聲門參照國標J649-M1021設計,門體為雙層鋼板複合結構,內填優質吸聲岩棉,邊框在門縫企口處包毛氈,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

標準門體規格

:

厚:100MM,寬×高=2000×2400MM,1扇

平均隔聲量為TL=45DB(A)

穿牆管,電纜溝洞隔聲

管道,電纜穿牆用超細玻璃棉填交,實施軟接觸,防止固體噪聲波傳播.

2. 吸聲體設計:

為保證機房內的噪聲不折射疊加,往外界輻射,影響周圍人的正常活動,因此,須在牆體安裝吸聲體,吸聲體為50MM厚的岩棉,外壁用厚度0.6MM,穿孔率>20﹪的穿孔天花板作為牆面吸聲材料.如不安裝吸音牆面,則機房外牆需為24牆,內填隔音材料.

2. 通風量設計:

柴油機工作時產生大量的熱,如果不及時排清,抽進新鮮空氣,就會使室內的溫度不斷升高,特別是由於隔聲房具有保溫作用,機房溫度升高更快,所以要從室外送入大量新鮮空氣.根據生產廠家提供的技術資料所得,該發電機組所需空氣量為500M3/min.現採用自然進風模式。

3. 尾氣消聲設計

在發電機尾氣管安裝二級消聲器,發電機尾氣經不鏽鋼波紋膨脹節減振後,經消聲器消聲後排放.在發電機的尾氣管及消聲器用25MM厚的玻璃棉凶扎保溫隔熱,幷包以鋁鉑紙裝飾並防止熱向外輻射,為防止機房內熱量積聚,減少發電機熱損耗給機房帶來的大量熱,把消聲器放在機房頂部位置,尾氣經消聲器消聲後高空排放

《柴油發電機組環保工程設計方案》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