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讀書交流活動後記

熱點 閱讀(2.47W)

學生課外閱讀,是一個人人都可以說出其若干條重要性的話題,但是,在現實中卻往往出現難以操作的情況。老師可以佈置學生讀,學生也會答應,事實上是否做到,或者是否用心去完成,就是不便考證了,況且如果用考試的方法,勢必造成閱讀名著滑嚮應試的窠臼,也不是閱讀的本意。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和同學們開展了一個讀書交流活動。

讀書交流活動後記

結合蘇教版七年級(上)課本“推薦名著閱讀”的要求,我在兩星期前就告訴學生,我們將舉行一個“名著閱讀交流活動”,讓大家及早準備,主要是利用課餘時間,認真讀書,蒐集有關資料,做好讀書筆記,寫寫心得體會,具體篇目是本冊重點推薦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活動的主要內容和形式也預先告之學生,課本上提供了七個方面的參考,我刪減掉其中的“觀看關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影視節目,然後六個方面根據實際情況分成必做和選做兩方面。

必做的是:

1、背誦《生命的意義》中“人最寶貴的是生命……”這段名言,並做成卡片,加一個標題,註明作者、出處。放在文具盒裡,作為座右銘。這一項在交流會前已經作好,由於書上已有現成的選段,學生摘錄基本沒有問題,大多數同學制作的卡片非常精美,只有極少數學生只是簡單地用一張紙條抄寫了一下。我初步篩選後做了個簡單的評獎,建議他們不僅放在文具盒裡,還可以貼在床頭或者做成書籤。

2、就書中你感受最深的一點,寫一篇讀後感。這是一個重頭戲,但我考慮讀後感之類的文章太多,會讓學生索然無味,因此本打算多一些學生有機會朗讀自己的作品的,只能請五位同學來展示,結果有許多同學認真準備了,卻沒有來得及與大家共同欣賞,以至於活動結束了,還有幾位同學表示了遺憾。我只得請他們原諒,並保證另外抽時間“補課”,他們才開心地離開了。而且,在交流讀後感時,同學們所能闡述的無非是關於理想、人生方面的認識,有的難免流於空洞,我以為學生會不以為然,可是他們竟都很認真地聽,並報以真誠的掌聲,這倒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選做的是:

1、推薦一位同學(也可以自薦)在班上作關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單的讀書報告,其他同學補充。這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對文字、作者、時代背景等方面有比較深的體驗,只有一兩位學生做了,而且似乎對“讀書報告”不甚理解,因此還是就文字談文字的讀後感的套路。

2、從報紙、雜誌、書籍或網上收集資料,參照附錄的資料,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寫一篇短小的書評。好幾位同學都只做了這個要求的前半部分,即從網上收集資料,然後照本宣科地讀了一下,卻沒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評述,因而有違初衷。由這一點我也想到,我們許多老師常常僅滿足於佈置學生去收集資料,而這些資料得來後卻往往沒有發揮其應有作用,沒有讓學生藉助資料促進閱讀的'內化,真正領悟並有所得,從而達到“親近名著,與大師對話”的境界,學生只是做了個電腦複製的操作工而已,有技術,無思想,所做的事情其實沒有多大的意義。

3、朗誦精彩語段。這一點學生只要讀了原著,都可以信手拈來。只是在讀的過程中也暴露了不少問題,尤其突出的是,把外國人的姓名讀得支離破碎,聽起來很不入耳,實際上反映出學生讀書不是很專心,甚至是蜻蜓點水式的,未及咀嚼就生吞活剝進去了。我覺得文章中的人物未必每個都記住,但主人公是無論如何要脫口而出的。還有的同學讀書沒有感情,精彩語段也被讀得蒼白無力,顯然給我們一個警示,讀書能力要著力培養。

4、你周圍如果有保爾那樣經受種種考驗。克服重重困難,頑強地生活、學習、工作的人,建議你去採訪他,把他的事蹟寫成文章;可以向報紙雜誌投稿。學生大概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找到生活中的原型,只有一個學生寫到了有“中國保爾”之稱的張海迪。

為了使讀書交流活動不顯得枯燥乏味,我特意請了學生做主持人,並協助她把活動分成幾大版塊。但是現場的氣氛還是有點冷,可能是缺少學生自由發言的機會,活動的形式還比較單調,如果穿插一些互動或者文藝類的節目,寓讀書交流於愉快之中,效果也許會更好。

總之,通過這次活動,我發現,學生其實還是比較喜歡讀書,也是樂於進行交流的,關鍵在於老師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指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老師的“引路人”的作用至關重要。葉聖陶先生認為,對於學生的課外閱讀要給予“版本指導、序目指導、參考書籍指導、閱讀方法指導、問題指導”,可謂切中肯綮。課外閱讀當然不能回到私塾式的老路上去,不能要學生成天“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尤其是那些單調、枯燥的“天地玄黃喊一年”式的死讀、傻讀,就應該毫不猶豫地予以擯棄。我們要站在現代教育科學的高度,重新審視課外閱讀的意義、內容、方法,不斷完善它,吸收其科學性的精髓,使課外閱讀成為引領學生進入精神生活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