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先進事蹟(通用10篇)

熱點 閱讀(2.1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用到過事蹟吧,事蹟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蹟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擬起事蹟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先進事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先進事蹟(通用10篇)

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先進事蹟 篇1

望江縣鴉灘鎮麥元中心學校,有一位默默在鄉村小教講臺堅守三十多年的女教師小袁。每當提起袁老師,不僅是本校師生,還有各屆家長無不對袁老師交口稱讚。

小袁老師於1986年畢業於望江師範學校,副高階教師。在三十餘年教學裡,她執教的數學課,寓教於樂,學生易學、樂學,所帶班級的數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以致家長們都以孩子能成為袁老師的學生而感到放心和驕傲。袁老師不僅書教得好,師德也好。她性情溫和,整天總是樂呵呵的。她常說,做一名鄉村教師是很幸福的,呼吸著清鮮的空氣,欣賞著田園風光,陪伴著淳樸天真的孩子成長,她已經很知足了。她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把家長當成自己的朋友,因此得到學生的愛戴、家長的讚譽、同行的好評、領導的褒獎。

及時雨,澆灌一朵朵弱小的花

由於農村經濟條件的有限,在鄉村學校,經常會有一些經濟困難的家庭。每當遇到這樣的困難學生,袁老師總是及時伸出援手。袁老師班上有一位名叫袁麗的女同學家境貧寒,生活拮据。她的母親是一位盲人,父親是她家中唯一的勞動力,因此常年在外打工,因為父親掙錢既要維持一家四口的生活,又要供兩個女兒上學,家中始終是負債累累。2015年秋天,袁同學的姐姐完成了學業,找到了工作,她的家庭經濟狀況終於日益見好。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2016年春,袁同學的父親突然病倒,到醫院檢查,肺癌晚期,為了挽救父親的生命,袁同學的姐姐只得通過網路籌措藥費。袁老師捐了600元,還發動親朋好友伸出援手,希望能給袁同學帶去一份溫暖,一份安慰!

命運總是喜歡捉弄弱者。2016年暑假的一天傍晚,袁老師剛剛吃過晚飯,手機響了,是袁同學打來的。孩子邊哭邊說,她的母親在縣醫院住院。袁老師放下手機,難過極了,失去父親不久的袁同學,現在母親又病了,這可怎麼辦?孩子這個時間段給她打電話是在向她求助。她心急如焚,把這一情況告訴了家人,並表示現在就想去醫院看看這孩子和她媽媽。她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援,可縣醫院離她家有六十多裡地,天色已晚,家人不放心。最後,她在兒子的陪同下乘車趕往了縣醫院。他們在內科病房的走廊盡頭找到了袁同學和她媽媽。袁同學撲在她的懷裡抽泣不止,她也心疼得淚流滿面。袁老師安慰著母女倆,將帶來的1000元現金放入孩子的手中,並告訴孩子不要擔心,老師一定會做她的堅強後盾。袁老師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在袁媽媽住院期間,袁老師一直出錢出力,照顧好袁同學的飲食起居,直到袁媽媽康復出院。

像慈母,呵護特殊兒童健康成長

作為一名鄉村學校的教師,經常會遇到一些心智有障礙或身體有殘疾的學生。這些特殊學生需要老師付出更多的耐心和關愛。袁老師覺得愛就是最好的教育,她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不僅“為人師”,更是“為人母”,無時無刻不在幫助這些殘障孩子。

他,身患殘疾,腿腳不便,而且口齒不清,每天蓬頭垢面的,衣服從來沒有乾淨的時候。他,無父無母,身世悲慘。他就是袁老師班上的蔡良才。聽他以前的老師說,因為一場大火,他的父親被燒成了殘疾,因此娶了個傻女人,那個傻女人就是他母親。父親靠打點魚,捉點泥鰍養家餬口,母親完全沒有自理能力。他本來還有一個完整的家,可就在前年,父親身患絕症,撒手人寰。他的“傻媽媽”也不知蹤影,而他只能由年過七旬的爺爺撫養。爺爺年紀大了,還要種點莊稼,根本沒有多餘時間來管他。他自己又是這個樣子,所以同學們唯恐避之不及。

袁老師接手該班時,第一次與同學們見面,蔡良才情緒激動,用含糊不清的話語重複說著:“我不要你。”下課後,袁老師在辦公桌前沉思良久,怎樣讓這個孩子儘快地接受換老師的事實?怎樣讓他也喜歡自己呢?袁老師決定付出更多努力,用愛心來感化他,讓他接受新老師。

袁老師嘗試著走進他的內心,她經常找來蔡良才談心、交流,在生活的細微處關心他,時刻留意他的身體、情緒狀況,給予慈母般的關愛。她特地召開了一次主題班會——“讓我走近你”,讓同學們體會殘疾人的苦楚,聆聽他們心靈深處的呼喚。那次班會過後,同學們在生活中不再孤立蔡良才,而是給予他很多的幫助。天氣冷了,袁老師又和辦公室同事一起湊錢為蔡良才購買過冬的衣物。漸漸地,一顆冰冷的心被融化了。有一天,袁老師跟他聊天時,他突然對袁老師說:“我喜歡你。”

有一次,袁老師因身體不適去看醫生了,小良才沒看見袁老師的身影,四處尋找,下課就來辦公室問。袁老師回來後,老師們都笑著對她說:良才已經離不開你了。從“我不要你”到“我喜歡你”再到“離不開你”,師生之情逐漸在發生變化,袁老師對小良才一如既往地關愛,小良才對袁老師也越來越親近、依戀。袁老師用愛心為小良才撐起了一片藍天。

傾注愛,決不讓一個留守兒童掉隊

作為班主任,袁老師尊重、關愛學生。她經常與學生談心,關心學生的思想和心理變化,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哪位同學稍有不適,她總是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哪位學生有了負面情緒,她總是積極瞭解原因,幫助解除心結。在袁老師班上曾有一個男生是出了名的淘氣包和後進生。這個男生的背後有一個特殊的家庭,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分開了,母親去了外地,幾年沒見一面;父親也去了外地打工,他自幼就跟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成了留守兒童。袁老師通過家訪瞭解這位男生的具體情況後,仔細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父母的離異給孩子的心靈上帶來了巨大創傷;父母都不在身邊,給孩子的陪伴與關心不夠;爺爺性格比較古板,說話語氣和表情都比較嚴肅,缺乏母性的溫柔與細膩。他們對孩子的要求比較嚴格,一旦聽到孩子的負面訊息常以批評教育為主,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較強。這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愛,尤其是母愛。所以,袁老師決心用愛去感化他。平日裡,犯了錯,袁老師總是找他談心、耐心教導,時時關注他的每一點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幫他樹立信心。“六一”兒童節,袁老師買了筆盒送給他做禮物;假期來臨,總要送上幾本書,鼓勵他多閱讀;她一方面積極與爺爺、奶奶溝通,提醒家長對孩子要多關愛少批評,平時要多抽些時間陪陪孩子,多聽聽孩子的心聲。另一方面,她決定依靠集體的力量來改變他。袁老師鼓勵學生們主動跟他交朋友,發動班幹部幫助他,用集體的溫暖來影響他。幾年下來,這位男生有了不小的進步,成績也提高了。

在鄉村學校,像這樣的留守兒童不在少數。這些留守兒童不僅存在家庭情感的缺失,在學習上也無法獲得及時的指導與幫助,所以普遍存在缺乏學習興趣,成績不理想的現象。袁老師班上就有好幾個留守兒童,為了切實幫助到這些孩子,袁老師除了給予更多的關愛外,還經常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為這些留守孩子輔導功課。袁老師還鼓勵孩子們在家遇到不懂的問題,也可以通過電話、手機向她請教,她總是不厭其煩地為孩子們答疑解難。就是這樣,袁老師想盡辦法,儘量不讓一個留守孩子掉隊。

嚴律己,做一個積極進取的人

工作中,袁老師誠信守紀、愛崗敬業,有著良好的職業操守。在教育學生時,袁老師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即使名聲在外,她也始終沒有忘記時刻充實自己的信條,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勇於創新。2012年7月,她撰寫的論文《淺談數學課堂中的樂教樂學》獲縣級二等獎;2013年6月,論文《數學作業設計初探》獲市級三等獎;2014年7月,論文《讓數學與生活聯姻》獲縣級三等獎;2015年7月,論文《自我檢查的好習慣讓學生終生受益》獲縣級一等獎;2016年6月,論文《讓愛滋潤他的心田~一個問題學生》獲市級二等獎;2017年7月,論文《鄉村教師的幸福》獲縣級二等獎。她多次獲得鎮、縣、市級“優秀教師”的光榮稱號。她所帶班級也多次榮獲校、縣級“優秀班級”等榮譽稱號。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這就是她——小袁,一名有著簡單幸福的鄉村女教師。堅守鄉村教師崗位三十餘年,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家鄉教育事業,用自己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

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先進事蹟 篇2

小李,是遠離義縣縣城110裡偏遠山區的一名一線教師,任班主任工作20年,關愛留守兒童、注重家長正面管教培訓、對學生心理健康輔導與團訓,讓她的農村教育之路越走越堅實,在全縣享有很高聲譽。

2016年獲得錦州市科研科普先進個人;2017年參加了為期三年的遼寧省鄉村骨幹教師培訓;2018年獲得國家級德育科研先進實驗教師;2017年7月所教班級被評為錦州市“先進班集體”,2018年7月所教班級被評為錦州市“先進班集體”, 2017年9月獲義縣人民政府優秀教師,2018年1月被錦州市人民政府評為“錦州市基礎建設年先進個人”,2018年9月被錦州市教育局、錦州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評為“優秀教師”;2017年當選為縣級人大代表。

無怨無悔 甘於奉獻

每一個假期,小李老師都向學校、教育局報備為留守兒童無償補課。十幾年如一日,利用假期為200餘人次留守兒童義務無償輔導功課。有這樣一名留守兒童,她叫池子怡,一年級入班時,其父母外出務工,由70多歲的奶奶監護,由於隔輩人的溺愛,這個孩子的依賴性太強,就連整理書包都不會。每天下班後,李老師就去她家看看,教會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經常給孩子的母親打電話溝通,在李老師的勸說下,母親放棄了打工賺錢,回家看護孩子,在她們的共同努力下,這名學生有了很大的進步。每到寒暑假,李老師讓所在班級裡的留守兒童到自己家裡去,為孩子們免費補習15天功課。這樣做,能使家長騰出時間幹一些農活,減少了補課的開支,孩子又學到了知識。剛開始有的家長補完課給李老師發紅包,李老師婉言拒絕的同時告訴他們放心,她會努力教好你們的孩子,為留守兒童盡一點微薄之力,讓留守兒童不再孤單。

不忘初心 拼搏進取

2017年由於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李老師被評為鎮“師德標兵”,並作為典型在班主任大會上作了題為“師德鑄師魂”的報告。報告後,全鎮針對留守兒童的現狀,讓班主任承擔一份職責,成為留守兒童的“代理媽媽”“代理爸爸”。全體班主任齊心協力,採取多種形式,從關心留守兒童的生活入手,做“留守兒童”的引路人。由於學校全體教師對留守兒童的關愛與關注,“問題學生”發生著的巨大變化:在學校的特長生中留守兒童佔20%,在學校的各類表獎中留守兒童也佔相當大的比例,關愛成果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2017年學校被評為“市級文明校”,2020年被評為“省級文明校”。

心理健康 持續護航

李老師所在班的家校共育範例,是學校以至於全縣的典型。針對家長和孩子存在的心理問題,李老師及時把脈問診。商浩鬆是班裡的一名特殊兒童,坐不住板凳,不咋愛學習,經過了解家長的管教方式是非打即罵,孩子不願意學習,有時候不願意回家。李老師第一時間與家長溝通,指導給家長一些養育工具(和善而堅定、花時間訓練、陪伴式傾聽、特別時光等),並且定期發給家長學習資料,讓家長及時反饋孩子在家的表現,給家長進一步指導。一段時間後,孩子有了變化,能夠在課堂上學習了,在家也與媽媽少了“戰爭”。家長體驗到有方法的教育帶來的喜悅,現在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5月份,學校“家校共育研討課堂”將在全縣做示範展示。

人大代表履職 示範引導

李老師還是一名認真履職的縣人大代表。組織的信任,讓她倍感肩上擔子的重大。在學校看到太多的孩子因為家長疏於管教,家長不能以身示範,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失,孩子沉迷手機遊戲而走下坡路。她便利用休息時間走進各村與婦女主任聯絡,對在家的婦女作“遠離不良嗜好,做合格媽媽”專題宣傳活動,得到縣、鎮領導的高度評價。鐵河村有一位家長,孩子上學的時候就到麻將館打麻將,孩子在家時候就盯著手機玩麻將,對一個三年級的孩子不管不問,有時扔給孩子一個手機,手機代替了母親的陪伴,孩子的成績直線下降。為了能夠給這名孩子更多的陪伴和關注,李老師多次找到婦女主任一起勸說家長,剛開始不理解李老師的做法,冷言冷語,經過多次苦口婆心、不厭其煩的講道理,最終使其明白了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先進事蹟 篇3

小張是三(2)班的留守兒童,今年9歲,父母在新加坡打工,為了能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只能跟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沒能體會父母常常在身邊的溫暖,但他依舊在爺爺奶奶和老師的呵護關心下健康成長著。爺爺奶奶年歲已大,能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已經不易,學習方面實在是無能為力。小張是個缺乏自制力的孩子,疫情突然襲來,措不及防的打亂了大家的生活,線上學習枯燥乏味,缺乏自制力導致他每天作業要麼不交,要麼亂寫上傳。詢問關於孩子情況時爺爺奶奶只能直搖頭說:“根本管不了,也教不了。”

諶老師看著孩子的作業情況實在沒辦法批改,放孩子墮落又實在於心不忍,如果再這樣下去,孩子的學習要耽誤!所以諶老師讓小張奶奶把孩子送到自己家,為了不然疫情耽誤孩子功課,諶老師選擇自己來盯著他的學習。小張奶奶聽到老師這樣的想法激動不已:“老師,真的太謝謝你了!多少錢,你告訴我。”諶老師聽見這話直搖頭,連忙說:“不要錢不要錢!我正好在家沒事。”於是,諶老師和學生的居家生活開始了。上午聽完各科課程,下午完成數學作業,英語作業,待會兒再寫語文作業,在老師身邊,孩子的效率大大提升。

疫情當前,安全起見。諶老師的愛人對諶老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能叫來,疫情防控,不能聚眾。要為自己安全和孩子的安全著想。諶老師解釋到:只是一個孩子沒事的,孩子的家本來也就在家附近,而且我們也都沒有到處亂跑!有緣成為師生,老師就一定會盡力不讓每一位孩子掉隊!

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先進事蹟 篇4

小黃,鄉鎮基層財政幹部、愛心媽媽志願者隊伍發起、組建和管理人。她長期工作在基層一線,是黨委政府好助手,鄉村振興排頭兵,戰役前沿急先鋒。她曾經從事婦聯工作12年,群團工作經驗豐富,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她熱心公益十四年,是公益活動領頭雁,土家文化傳承者,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領跑者。她投身於鄉村文明建設,“有事找美清”,這是社群居民的信任也是讚譽。

政府的財政管理的好參謀

2019年12月,建始縣高山鄉鎮花坪鎮財政所原所長身體欠佳,又正值財政年底決算和年底財政資金兌付的巔峰時期,儘管當時她的孩子正在讀高中,她毅然決然“拋家棄子”來到平均海拔1300的高山鄉鎮挑起財政工作重擔,成為全縣財政系統唯一的女所長。

她用二個月的時間遍訪花坪鎮57個村,跑遍421平方公里,摸清村情,熟悉村級三資管理現狀,舉辦4期惠農資金管理5期財務管理培訓班,理順財政監管秩序;主動參與花坪鎮專案事前事中和事後的管理,迅速成為黨委政府的好參謀好助手。她帶領全所幹部上下一心,算好賬,理好財,財政執行穩健,後勤保障到位確保花坪鎮工作上下一盤齊,民心穩,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在財政工作穩步向好推進的同時,她積極主動參與招商,2020年10月,隨花坪鎮招商團隊到山東日照成功招商山東日照城建集團入駐花坪鎮投資51億元建設花坪云溪康養小鎮專案建設。2021年協助政府成功舉辦花坪鎮關口葡萄採摘節,策劃組織的紀念建黨100週年的快閃活動獲得全縣好評。

關愛留守兒童的“好媽媽”

2008年3月,她在擔任婦聯主任期間,組建愛心媽媽志願者服務隊,長期致力於關心關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的志願者工作。

離崗不卸任,14年來愛心媽媽志願者發展至今達97人,愛心幫扶救助活動從未間斷,她每年至少自掏腰包8000多元用於貼補團隊培訓經費或充實留守兒童幫扶資金,帶領團隊累計捐款捐物達60餘萬元,幫助留守兒童千餘人,從2008年開始直接結對的10名貧困兒童,有3名女童都長大成人並組建了家庭,“美清姐是我們所有結對孩子的‘媽媽’”,這是團隊同事對她的讚譽。

開展志願服務的急先鋒

2010年4月,她在擔任建始青花女子民兵連連長期間,率領青花女子民兵連戰鬥在每一次的抗災救助維穩的一線,出勤高坪鎮大型活動安保30餘場,抗洪搶險100人次,每年旅遊高峰期現場維穩80餘場1600人次。

在2020年疫情期間,小黃接受安排黨員就近上崗工作,帶領青花女子民兵就近入社群、村組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帶領女子民兵們積極參與消殺、入戶摸排,義務幫村民代購物資。她自費購買消毒液,汽油、消毒脈衝迷霧器,從2月7日起,她每天揹著27公斤的裝備,走街串巷、挨家挨戶進行兩小時的消殺,守護疫情防控的“最後一公里”。

同時發動社會援助捐贈救災物資,爭取社會愛心人士為花坪鎮籌集捐贈價值6491元的疫情防控醫用物資,抗擊疫情的事蹟登上央視七臺的軍事頻道、湖北電視臺及學習強國。“有事找美清”,這是社群居民對她的信任。

投身鄉風文明建設的好幫手

在擔任高坪鎮婦聯主席期間,她積極投身鄉風文明建設,策劃文藝匯演活動10餘場,向30餘個村、5000餘村民宣傳精準扶貧政策帶來的新變化;收集、整理土家族民間婚俗文化歌曲《陪十姊妹》《哭嫁》,並兩次登上CCTV7臺《鄉約——金建始》的舞臺;舉辦鄉村旅遊文化交流活動30餘場,為建始縣獲評“湖北省土家族婚俗文化之鄉”榮譽稱號作出突出貢獻,其本人入選恩施州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小黃和她的志願服務團隊從未停下腳步,深入各學校、景區、鄉村院落義務演出上百場次,被授予恩施州巾幗十佳服務隊、建始縣“優秀志願者”和“優秀志願服務集體”的稱號。

一個黨員一面旗幟,小黃說,“我願做一粒火種,照亮影響更多的人,讓為民服務精神永放光彩!在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中更好的影響和帶動人們遵紀守法,樂於奉獻,人人充滿愛,世界更美好!”

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先進事蹟 篇5

我叫周x,男,我家住在祁縣鎮忠陳村,我是一名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我跟隨七十多歲的爺爺生活,我是一名寄宿生,上學期間在學校吃住。雖然父母長期不在身邊,但我在爺爺及其他親人的呵護和老師的關心教育下康成長著。

我孝敬長輩、尊敬老師。為了我能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父母長年在外打工,我跟隨七十多歲的爺爺生活,很小,便成了留守兒童中的一員。應該說,我非常懂事,爺爺視我為掌上明珠,我更知道疼愛自己的爺爺。爺爺歲數大了,我就幫爺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給爺爺端茶送水,給爺爺按摩,給爺爺捶背。爸爸有時帶回來好吃的東西,總是先拿給爺爺嚐嚐,不挑吃穿,知道節儉。我不但尊敬長輩,而且更尊敬老師。無論何時何地,只要見到老師都會向老師問好。

我團結同學,樂於助人。我們班四十多個學生,不管是誰遇到困難,我都會盡力幫助。學習上自己努力學習,也會盡力幫助其他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同學思想有了包袱,或心情不好的時候,我都會盡力安慰與幫助。只要有好吃的都會與同學分享,毫不吝嗇,每次開展的“獻愛心、伸援手”活動,我都積極主動捐出自己平時積攢的或省下的錢和學習用品。我熱愛學習,成績優秀。上課專心聽講,遇到學習中的困難,會動腦筋去想,想不通的問題,會請同學幫助,去請教老師,不解決問題決不放手。我喜歡讀書,喜歡思考,喜歡問為什麼。每次作業,我都會認真完成,並認真檢查同學的作業。在同年級學科測試中,我的成績名列前茅,個別科目的分數名列全年級第一。我愛好廣泛,活潑開朗。學校舉行的各種文體活動我都積極地參加,力爭使自己全面發展,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我參加了學校籃球興趣小組,在課外時間裡和同學打打籃球,既鍛鍊了身體,又愉悅了心情,可謂一舉兩得。在我校第一屆秋季運動會上,我獲得了男子1500米年級冠軍和男子四人100米接力賽年級冠軍,其他單項也取得了前幾名的好成績。我活潑開朗,和同學們能友好相處,大家也都願意和我在一起。

由於我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絕不會驕傲,也絕不會滿足。我會加倍的努力,使自己各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績,來回報家長,回報老師,將來回報社會。

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先進事蹟 篇6

小胡,女,1943年出生,吉安峽江縣人。在峽江縣巴邱國小讀書的許多學生,每天下午放學後,不是立即回家,而是到一個叫“金豐陽光家園”的地方,因為這裡有一位慈祥的奶奶在等他們,那就是被許多留守兒童稱為“世界上好奶奶”的小胡老師。

單純的初衷 默默奉獻

現年74歲的小胡是峽江縣巴邱國小一名普通的退休女教師,國小高教師職稱,峽江縣“五老”報告團成員。200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使小胡老師萌發了幫助留守兒童的念頭。當時她正在回家的路上,一個老奶奶帶著自己孫子邊哭邊從學校走出來,只聽見那老奶奶說:“你不聽話,不會做作業,我又教不了你。你爸爸媽媽又不在身邊,我也沒有辦法。”小胡聽著很揪心。作為一名從業30多年的教師,她覺得自己要為此做些什麼。起初她只是上門輔導,後來學生髮展得太多,小胡主動找到社群工作人員,建議在社群建立“留守兒童教育輔導中心”。這一建議得到了縣關工委、團縣委、婦聯、西門社群大力支援,2008年3月,西門社群“金豐陽光家園”成立了,小胡既是“家園”日常工作管理的負責人,又是一位志願者,真是兩副重擔一肩挑啊!當時人手不夠,她就叫來了在巴邱國小教書的侄子曾儉生和她的學生劉民運老師,同時還找來了以前的同事,義務照顧留守兒童,輔導他們學習和開展心理諮詢工作。這一干轉眼已是12年。

溫暖的陽光 受人敬重

12年來,週一至週五,學校放學了,小胡就上崗了,每天下午4點半到6點半,小胡總是準時來到陽光家園給孩子們輔導功課,幫助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困難,哪怕颳風下雨,哪怕腰椎病犯了,也從未間斷;週六和週日,她就帶著孩子們在陽光家園唱唱歌、跳跳舞,讓孩子們和遠方的爸爸媽媽上網視訊聊天,給他們打電話。在她看來,留守兒童缺少的不僅是學習輔導,生活上和行為上同樣需要關愛和引導。小女孩陳怡由於父母離異、家庭困難、性格孤僻,從不主動與人交流,為了改變陳怡,小胡耐心教育、幫助她,鼓勵她參加集體活動,並每天和她談心,開啟她的心結,經過半年多的開導,終於讓陳怡慢慢開始接受朋友。幾年前,在小胡所帶的留守兒童中,有一名叫小敏(化名)的女生沾染了小偷小摸的壞習慣。輔導結束後,小胡取下掛在教室牆上的挎包到菜市場買菜時,發現包中的幾十塊錢不見了。她記得從學校回來時錢還在的,經過短短2個小時輔導就不見了,她似乎明白了什麼。第二天下午,小胡對孩子們說:“昨天我不小心將包裡的錢弄丟了,如果哪位同學撿到了請告訴我一聲。”環視了所有孩子後她又說:“就算撿到後用掉了也沒關係,只要告訴我一下就行。”這時,她發現坐在座位上的小敏紅著臉把頭低了下去。輔導結束後,小敏磨磨蹭蹭等其他孩子都離開了,這才來到小胡身邊,拉著她的手說:“奶奶,你的'錢不是丟了,是我拿的,我還把錢都用掉了。我錯了,對不起……”看到小敏後悔又難過的神情,小胡笑了。她拍拍小敏的肩膀說:“你能勇於認錯就對了,別人的東西不能拿,偷東西是可恥的。以後在學習上,如果錢不夠用,你可以告訴我。”小胡話音剛落,小敏就撲到她懷裡,流下了羞愧的淚水。小胡順勢循循善誘,耐心細緻地給小敏講壞習慣的危害,講名人小時候知錯就改的故事,讓她懂得明辨是非善惡,懂得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性。半年後,小敏在一次放學路上撿到一個錢包,內有380元錢和證件。她一時間找到小胡並交到她的手上。小胡緊緊抱著小敏,流下了欣慰的淚水。隨後,她帶著小敏把錢包和證件送到了附近派出所,在警察的幫助下找到了失主。記得巴邱國小五年級(2)班的一名學生,父母殘疾家貧,開學時交不起學費。胡老師知道後,安慰他說:“只要你努力學習,學費有困難,我來幫你。”先後拿出680元資助他完成學業,並以高分錄取在峽江二中學習。

如今,“陽光家園”是一個佔地面積400平米的愛意融融的溫馨小家。小胡,就像一縷陽光,不僅溫暖著留守兒童的心,也感動了很多人,一些退休教師紛紛從家裡走出來,義務到“金豐陽光家園”服務,輔導中心的固定志願者從她1個人增加到目前的7個人。每個週六、週日,都有很多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和社會青年來到輔導中心開展志願服務工作。12年來,小胡帶領志願團隊在“陽光家園”幫助了2000多名留守兒童提高了學習成績,資助了100多名貧困學生繼續完成學業,教育幫助了80多名留守兒童改掉了不良生活習慣,挽救了13名問題留守兒童,孩子們都親切地稱她為“我們的好奶奶”。

感人的事蹟 倍受關注

2011年5月8日母親節前夕,為表天下兒女們對母親慈愛的回報,江南都市報與江西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聯合推出的“福彩江南公益行?走近慈母”活動全面啟動,50萬元厚禮送給江西省50位慈愛的母親。小胡的先進事蹟被媒體記者推薦參加這次活動並獲獎。一萬元的獎勵,除了一臺46英寸的液晶彩電,還有5000元現金。“有些激動,激動不在於得到了獎勵,而在於我們的付出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小胡說:“獎金都分給了輔導老師,他們太辛苦了,從來沒有得到回報,這次就算我給大家發了工資。”

2014年元月15日,中央電視臺記者走進“陽光家園”拍攝的《小胡記事》作為特別節目,於同年4月7日在央視12頻道《夕陽紅》(慈愛)欄目震撼播放。從一個側面講敘了小胡幫助教育留守兒童改正不良習慣的動人故事,告訴人們:每個孩子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只要付出愛心,小樹總會成長;只要一縷陽光,他們就會燦爛。她先後被評為“(首屆)吉安十大新聞人物”、吉安市“崗位學雷鋒標兵”、首屆“江西十大正能量行業標杆人物”,2016年被評為“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2017年8月,她當選助人為樂“中國好人”。在小胡和志願者們的陪伴和幫助下,“金豐陽光家園”的留守兒童們度過了他們人生中的一段美好時光。小胡說:“關愛留守兒童,有苦也有甜。看著他們身心健康成長,我很欣慰,我會長期堅持下去。”

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先進事蹟 篇7

我叫xxx,是賈家營鎮雙印子村一名普通的兒童主任,同時還擔任著村裡的會計婦聯工作。在村裡來說,算是個大忙人,每天清晨6點起床,無論春夏秋冬,習慣每天早起。

在每天9點前兒童之家的門肯定是開著的,尤其是星期六日、節假日、孩子們也會早早過來,有看書的,有踢球的,繪畫的、做手工的、下象棋的、看著孩子們高高興興的,我的心也一起快樂起來,有時也陪著孩子們做起手工,彷彿自己也回到了童年真羨慕現在的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裡度過快樂的童年時代。

因為村裡的事情很多,每週的週三抽出時間來去看望村裡的幾個留守兒童及因境,圍繞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失教親情失落、安全失保、精準摸排、明確責任、確保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在充滿愛心和溫暖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我定期組織開展村內資訊排查,及時掌握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們的生活保障、家庭監護、就學的基本資訊,做好一人一檔。還負責加強對監護人法治宣傳、鑑定督導和指導、督促其依法履行撫養義務和監護,定期走訪監護情況;如有失學綴學患病、殘疾兒童對每一個弱勢家庭都會起極幫助,是村民的貼以人,在工作中守職責,謙虛謹慎,以後我的工作將更務實,不解努力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讓每個孩子都健康快樂成長,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讓我們一起溫暖童心、守望成長、走出一條關愛睏境兒童的光明之路。

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先進事蹟 篇8

梁平縣龍江村位於海拔近千米大山裡。片中主人公姐姐xx七歲、弟弟xx五歲。他們的母親三年前因山鄉偏僻、家庭貧困離家出走,父親因全家生存壓力長年在外務工。由此,這個家裡就只留下小姐弟相依為命。

沒有父母的日子,他們學會了獨立。每天天不亮,姐姐照早早起床生上火爐,顧不上做早飯就帶上還未入學的弟弟到十多裡外的村校上學,卻總是遲到。姐姐上課的時候,弟弟遊蕩在空蕩蕩的校園裡。姐姐期盼這一天的課程早些結束,弟弟期盼姐姐早些放學。時間在他們身上變得緩慢和難熬。

平時上學讀書,小姐弟倆顯得異常忙碌,一日三餐沒有任何保障。只有在週末,稍有時間的姐姐總是想方設法讓弟弟吃好。然而,由於父母沒有盡到責任,家徒四壁,米和柴就是他們最基本的生活必須品。當姐姐煮熟好心人送的南瓜改善生活的時候,挑食的弟弟卻不懂姐姐心思,哭了。

沒有任何人照顧,沒有經濟來源。讓聰明的弟弟入學變成一個夢。剛讀國小二年級的姐姐義無反顧的當上了弟弟的啟蒙老師。每個週末,是姐姐學校放假,卻是弟弟在家讀書的日子。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姐姐由於平時分心照顧弟弟,成績不盡如人意。學校散學典禮返回路上,弟弟由於又餓又冷,在雨雪中哭鬧,讓姐姐傷心和無奈。回家後姐姐撥通父親的電話訴苦,沒想到卻遭來父親的指責。讓姐姐更難受的是,父親曾經允諾的電子琴在成績單上化為烏有。其實,關於父親的其他承諾早已是一個美麗的泡影。

春節快到了,姐弟倆期待著父母能回家一起過年。可大年三十了,媽媽杳無音信、爸爸沒有兌現回家的承諾。失望的弟弟哭鬧著找姐姐要爸媽……除夕夜,電視裡的熱鬧非凡地春節聯歡晚會,勾起了姐弟對父母的思念。弟弟忍不住撥通了父親的電話,給父親拜年,並問他何時才能回家。得到的答案依舊是過幾天才能回來。這個“過幾天”,或許又將是一場漫長的等待……

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先進事蹟 篇9

在她身上,看不到留守兒童慣有的孤僻和膽怯,更多的是樂觀、勤奮、堅強,她多才多藝,樂於助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她年年被評為學校“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優秀班幹”,還獲縣首屆十佳少先隊員、市優秀少先隊員等榮譽稱號。

一、“我學習,我快樂”

小馬每次考試,語文、數學、英語成績都在95分以上,在全校同年級中一直名列前茅,是個人人羨慕的“特優生”。從上學的第一天開始,她就沒有讓老師和家長擔過心。在學習上,她踏踏實實,勤奮刻苦,“我學習,我快樂!”是小馬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與同齡孩子相比,小馬顯得格外懂事和乖巧。她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每天,她主動做好各科的預習;課堂上,總是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和回答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作業非常認真,字跡端正清楚,從不輕易放過一個錯字。碰到難題,及時請教老師和同學,直到弄懂為止。她愛好看書,閱讀了大量的報刊,每期的《國小生週報》、《中國少年報》一到,她都搶著看,《十萬個為什麼》、《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上下五千年》和《故事大王》,也是她愛看的讀物。

二、家庭變故讓她更堅強

小馬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到上海打工,後因種種原因分開。母親繼續留在上海打工,一直把她留在湯溝鎮支溝村跟隨外公外婆生活。家庭的變故,不僅沒有擊垮甜甜,反而使她更加堅強和懂事。為了減輕老人的負擔,她六歲就自己洗碗、洗衣、整理房間,八歲就開始做飯。怕遠在外地的媽媽擔心,她經常主動打電話彙報學習情況,有時還會講講身邊的趣事,讓媽媽開心。

“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大家應該互相幫助和學習。”小馬真誠地和每位同學交朋友。金壯壯是班裡有名的搗蛋鬼,不僅考試從來沒有及格過,還揪女同學辮子,跟男同學打架。小馬決心幫助金壯壯改掉壞毛病,主動提出將他調到自己座位前面。起初,金壯壯豪不領情。小馬默默地以實際行動感化金壯壯。看到金壯壯沒有學習用具,小馬主動將自己的借給他用;看到壯壯上課做小動作,就小聲提醒他注意聽課;課外時間,還主動給他講解聽不懂的地方。在和老師的配合下,金壯壯不僅學習取得很大進步,還很少違反紀律。

三、做自己生活的小主人

在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鄧堅的眼裡,小馬是自己的好幫手。由於學校92%以上為留守兒童,學校就利用下午的大課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快樂、健康地成長。作為學校少先隊大隊長,樂觀開朗的性格,勤奮好學的精神使她在少先隊各項活動組織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在班裡,小馬還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幫助老師管好班級,並在學生中起到帶動作用。她經常組織同學出黑板報,從確定主題到版面設計,都要查閱大量資料,經常是最後一個離開教室。

學校從一年級開設了英語課和日語課,除了每週正常的外語課外,小馬每天晚上都堅持收聽學校的“英語時空”和“日語時空”節目,努力提高口語水平。對於未來,小馬自信地說:“我要用自己的笑容去感染和幫助身邊的人,做自己生活的小主人。”

關愛留守兒童個人先進事蹟 篇10

小張,男,現年12歲,某中學七年級學生。

小張同學熱愛祖國,勤奮學習,立志成才,把理想付之於實際行動。從入學以來,他總是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虛心接受老師的教育、幫助;他遵守紀律,講文明,熱愛集體,助人為樂;他熱愛勞動,積極帶領全班同學參加學校開展的各項有益活動;作為一名留守兒童,他能很好的適應獨立的生活,在家主動幫助爺爺、奶奶做家務,堅強地為家庭撐起一片天,是一名真正品學兼優的學生。

一、誠實正直,做講道德的中學生。

在學校,他樂於助人,哪位同學需要幫助,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他都搶在前面;在家裡,他除了做好自己的事,還幫爺爺、奶奶做家務;在社會上,他總是會利用假期與同學結伴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因此,他總是受到大家的好評,同時也帶動了不少同學加入了“講道德”的隊伍中。

二、刻苦學習,做愛學習的中學生。

國小時他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上中學後,他又積極調整學習態度,努力探索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很快地投入到了緊張的中學學習中。無論是主科還是副科,他都能夠認真聽講,積極思考,提出問題,並與老師交流,聽取老師的建議。面對現在學習生活中的激烈競爭,他並不畏懼,還總是笑著說:“有壓力,才有動力,受過壓力的彈簧才能彈得更高!”正是這種積極的學習態度,使他在各科考試中都名列前茅,多次被評為“學習標兵”。

三、不怕困難,吃苦耐勞,積極進取。

小張同學是一個不怕苦、不怕累的人,一旦確定了目標,他會全力以赴,朝著目標奮鬥。他不僅自己成績優異,還想方設法讓全班一起進步,一切都為了班級考慮。有時候早自習,他會主動帶領大家,高聲朗讀課文。遇到難題,都是勇於面對,努力解決,從不逃避。他會給自己定期制定生活計劃或者學習計劃,力爭每段時期都有所進步。

由於他的卓越表現,取得了不少驕人的成績,相信他能夠保持一貫的優良作風,並把它帶到同學中去,做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中學生。正因為有了堅定的夢想,才會收穫碩果累累,正因為有了執著的追求,才會更加相信自己。小張同學正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憑著自己踏踏實實的努力,在浩瀚的學海中奮力遨遊。用正直與善良為歌,以陽光和快樂為曲,彈奏著一曲質樸的暖人心扉的青春樂章;他用理想和追求做筆,進取和奮發為墨,正書寫著一張留守兒童多彩的人生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