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2020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精選8篇)

熱點 閱讀(1.4W)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0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0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精選8篇)

  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1

盧永根院士出生在香港,後來紮根內地,興農報國,把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論文抒寫在廣袤大地上。回望盧永根的奮鬥歷程,他愛國、愛校、愛民,堅定地繼承和發揚了“丁穎精神”,一心追求和實現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科學家的崇高境界和遠大理想。他的一生,飽含著對祖國最深沉的大愛。在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中宣部追授中科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盧永根“時代楷模”稱號。

對黨忠誠,“香港仔”的“中國心”。盧永根曾說“日本侵華戰爭的現實教育了我,使我覺醒到當亡國奴的悲慘。我是炎黃子孫,要為自己的祖國復興效力。”堅決聽黨話、永遠跟黨走,他用義無反顧的抉擇,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他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農業科學家,更是一位信仰堅定、永葆初心的優秀共產黨員。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黨員幹部,要學習盧永根永遠對黨忠誠,始終跟黨走,有堅定的信仰,為我們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復興奉獻自己的一生。

窮己為人,“布衣院士”的“窮”與慷慨。盧永根生活中節儉樸實,是“布衣院士”;但他在工作中慷慨大方,畢生積蓄回饋教育事業。他的人生字典裡只有奮鬥和奉獻,唯獨沒有自己,這種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彰顯出共產黨人鮮亮的初心底色。作為黨員幹部應以盧永根同志為榜樣,為國盡力、為民謀利,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節儉樸素的優良作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中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始終把黨和人民的事業作為畢生的追求,保持激情幹勁,真正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

不忘初心,“科學家”的愛與奉獻。盧永根曾說:“一名真正的科學家,必須是一名忠誠的愛國主義者,要把國家和人民的需要作為自己工作的動力。”他一生致力於水稻遺傳育種研究,長期奮鬥在農業科學研究第一線,以奮鬥姿態投身於科研實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他以非凡擔當和忘我拼搏成就了愛國知識分子的價值。我們應該像盧院士一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黨愛國,發乎於心、現乎於行,始終把個人理想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勇於拼搏,敢於擔當。

盧永根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先進典型,是時代的楷模,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優秀榜樣。他一心向黨,愛國為民的精神,鼓舞和激勵我們新時代青年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砥礪前行。

  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2

有一種信仰,叫赤誠報國;有一種大愛,叫“布衣院士”。2019年8月12日凌晨,89歲的盧永根院士因病辭世。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盧永根同志雖然離我們遠去,但他用真心真情、用生命火熱繪製出對黨的事業的無限熱愛、無限忠誠、無限執著,將會閃爍著永不熄滅的閃亮光輝,指引著一代又一代黨員幹部赤誠前行!

像“布衣院士”一樣赤誠前行,就必須始終做到一個“忠”字。盧永根把對黨的忠誠,深深地鐫刻在了靈魂上。黨的十九大召開當天,他躺在病床上,插著氧氣管,堅持全程聽完十九大報告,並參與隨後的學習、討論。華南農大黨委副書記鍾仰進說,“盧永根詮釋了黨性的力量。”天下至德,莫大於忠。黨員幹部必須始終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對事業忠誠,無論何時何地,無論艱難險阻,都始終堅定對黨的信仰和熱愛,堅決執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時刻不放鬆,時刻不懈怠,帶著堅定執著赤誠前行。

像“布衣院士”一樣赤誠前行,就必須始終做到一個“勤”字。“勤政務實”是習總書記對新時代好乾部的要求之一。盧永根就是一位一生勤奮的黨員幹部,直到70多歲,他仍然帶著學生翻山越嶺,到處尋找野生稻種。實幹是發展之基,實幹是成事之要。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任務,黨員幹部必須始終勤勉務實,無論幹任何事情都要腳踏實地、堅韌不拔。要做到說了就辦、定了就幹、幹就幹成,特別是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時,更要站得出來、頂得上去,用工作實績赤誠前行。

像“布衣院士”一樣赤誠前行,就必須始終做到一個“廉”字。盧永根常說,“多幹一點,少拿一點,腰板硬一點,說話響一點。”2017年3月,他以夫妻的名義將畢生積蓄880萬元人民幣捐贈給華南農大。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面對燈紅酒綠的誘惑,面對“圍獵”的阿諛奉承,黨員幹部必須堅守本心,堅守對黨的誓言,始終做到清正廉潔、乾淨坦蕩。要敢當“黑臉”幹部,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從嚴管好身邊的朋友、親人,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始終帶著“清風”赤誠前行。

  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3

中宣部近日追授中科院原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盧永根同志“時代楷模”稱號,褒揚他是永葆初心矢志奮鬥的布衣院士,號召廣大知識分子向他學習。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時代楷模、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盧永根院士用他的精彩一生,回答了“人生的意義”這個大問題。87歲,將幾乎畢生積蓄880萬元捐贈給教育事業;89歲,將遺體無償捐獻給醫學事業;一生,無私奉獻給中國水稻科研事業。

盧永根一生致力於水稻的遺傳育種研究,其研究設想被業界認為是目前對栽培稻不育性和親和性比較完整和系統的新認識,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對水稻育種實踐具有指導意義。在他擔任華南農業大學校長期間,打破學校面臨的'人才斷層困局,給有能有為的年輕人拓展了廣闊天地,打開了學校人才培養的新格局。盧永根選擇了教師行業,無怨無悔,兢兢業業教書,勤勤懇懇育人。作為一名老教師,盧永根同樣以他的一腔愛國之情去教育和感染他的學生。立德樹人,終是桃李滿天下。在他的培養和感召之下,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青年科技人才,併成長為各自研究領域的中堅力量。

盧永根的愛黨愛國、為民奉獻的精神,鼓舞和激勵我們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在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砥礪前行。

  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4

人的一生會面臨很多次選擇,選擇決定人生方向,選擇決定人生道路。我們在面臨選擇時的一念之差往往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結果。錯誤選擇看到的是眼前的苟且,享受的是短暫的安逸舒適,而正確選擇則能看到詩和遠方,同時能讓人的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蕩蕩、無怨無悔。中科院“布衣院士”盧永根在人生關鍵時期面臨了四次選擇,正是由於他在選擇的十路口作出了正確選擇,也才造就了他平凡而偉大的一生,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生的意義,踐行了他的初心和使命。對盧永根而言,“最美奮鬥者”“全國模範教師”的榮譽實至名歸。11月15日,中央宣傳部又追授他“時代楷模”稱號。盧永根的先進事蹟告訴我們,一個人在面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深思熟慮、著眼長遠,要從利國利民、愛黨愛國的角度去作出正確選擇,方能更好地踐行初心使命,方可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

選擇一種信仰堅定正確方向。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一個人如果沒有任何信仰難免空虛或迷失方向。共產黨人作為無神論者,信仰的是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1949年,年僅19歲的盧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信念堅定、忠誠如山,入黨70年來,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對黨和國家忠誠不渝、矢志奮鬥,與共和國同成長、共奮進,是一名永葆初心的優秀共產黨員。每位黨員幹部要不忘入黨誓言和入黨初心,堅定政治信仰,堅定“四個自信”,立足崗位有作為,牢記宗旨為人民。

選擇一份事業作為服務平臺。事業是我們為民服務、為黨分憂、為國奉獻的平臺,也是我們立足社會的根基。我們一定要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事業去奮鬥,去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價值。盧永根選擇了水稻事業併為之奮鬥一生,他用畢生精力,始終與他所熱愛的農業、水稻遺傳“較勁”,為國家農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盧永根研究團隊近些年共選育出作物新品種33個,其中水稻25個,大豆5個,甜玉米3個;培育水稻不育系3個。這些品種在華南地區累計推廣面積達1000萬畝以上,新增產值15億多元,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只要你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作貢獻的初心,無論你從事的什麼事業,都能綻開出最漂亮的生命之花。

選擇一種告別抒寫赤子襟懷。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每個人在生命的盡頭都會有自己的選擇。有的人選擇將骨灰灑在自己熱愛的那片土地,有的人把一生的積蓄留給子孫,有的人則堅定地做了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盧永根就是後者。一生積蓄880多萬元,全部捐贈給華南農大設立教育基金;個人後事如他所願,沒有告別儀式,遺體捐給國家醫學研究和醫學教育事業;最後一筆黨費有1萬元之多,老伴幫他代交給組織……盧永根悄悄地走了,走得乾淨徹底,走得了無牽掛。他選擇的這種不同常人的告別方式抒寫的則是赤子襟懷。他心裡始終裝著的是自己為之奮鬥了一生的祖國,裝著的是他奉獻了一生的教育事業。從盧永根院士身上,我們要學習他忘我拼搏、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和守初心、踐行使命的赤子襟懷。

  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5

有這麼一位黨員,他出生於香港,20歲不到在香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去美國留過學,放棄原本在美國的大好前途,毅然回國投身於祖國的水稻事業;他積累的財富可以讓他的生活安逸,可他省吃儉用,將積蓄都捐獻給了中國的教育事業。他就是“時代楷模”,中科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盧永根。

盧永根常把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的名言掛在嘴邊:“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改革開放後,盧永根以公派訪問學者的身份赴美國學習。在美國的親朋都勸盧永根留在美國發展,但盧永根沒有被勸服,他堅守著初心,堅定著不曾動搖的信念。“我是中國人,祖國需要我”,盧永根這樣回絕親朋的好意。

盧永根始終把個人理想融入到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1952年盧永根成為華南農學院的首批學生,師從著名農業科學家、教育家丁穎先生。他跟隨丁穎先生的步伐,繼承丁老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野生稻種,經過不斷的找尋,逐步擴充到1萬多份水稻種質資源,成為我國水稻種質資源收集、保護、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寶庫之一。既使70多歲,盧永根依然親自帶著學生穿梭在祖國的崇山峻嶺中,蒐集資料,找尋野生稻種,走不動了就讓學生們抬著去找尋。

盧永根不但投身於水稻的研究,還積極為國家培養優秀的技術人員。盧永根廣納英才,唯才是用,在華南農業大學校長的任職期間把抓緊人才放在第一要務。在過往人才的選拔中,職稱的評定需要論資排輩,費時費力,年輕人才很難有上升空間。針對這個情況,盧永根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破格晉升了一批年富力強,能力突出的年輕人,為華南農業大學儲備了一批中堅力量。他還通過書信方式,聯絡了很多國內外優秀的教授、名家,讓他們投身於祖國的農業事業。他為祖國的農業事業積累了大批人才,成為中華民族復興路上的助推劑。

近年來,年事已高的盧永根長期臥病在床,無法參加黨支部活動。為了能正常參加黨支部活動,盧永根向黨組織申請,在醫院病房裡成立一個特殊的臨時黨支部。在開展學習十九大報告的專題組織生活會上,雖然盧永根身體虛弱,但他依然全程參與學習和討論,更新黨的知識,履行黨員義務。

擁有70年黨齡的盧永根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典型代表,雖然他已離開了我們,但他一心向黨,一生愛國,一身正氣,一生恭儉的情懷和情操,是我們每位共產黨人需要學習和弘揚的。我們共產黨人要堅守初心和使命,在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砥礪前行。

  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6

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中科院院士,著名水稻遺傳學家盧永根院士。他入黨70年來,始終堅守信念、甘於奉獻,教書育人,對黨和國家忠誠不渝、矢志奮鬥。中央宣傳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布盧永根的先進事蹟,追授他“時代楷模”稱號。

信念堅定,永葆初心。1949年8月9日,年輕的盧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之後的日子裡,無論他是何身份,黨員的身份永遠高於一切,2017年年初,由於他長期住院,無法回單位參加黨支部活動,為了能每月交黨費、每月過組織生活。他向組織申請,在醫院建立“盧永根院士病房臨時黨支部”。每月黨支部成員把黨和國家重要方針政策、科研最新動態帶到他的病床前,他在病床上堅持認真研究、學習。只有心中有信仰的人,腳下才會有力量。我們都應該學習盧永根院士的精神,向榜樣看齊,把對黨的忠誠植入靈魂,永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安於清貧,甘於奉獻。2017年3月21日,盧永根及夫人徐雪賓捐贈畢生積蓄合計880萬餘元給華南農業大學,成立“盧永根·徐雪賓教育基金”。他們不但把錢捐給華南農業大學,還把身體捐給醫學事業。但是盧永根夫婦家中使用的都是老式傢俱,幾乎沒有值錢的電器。簡易的家當已經陪伴了他們半個多世紀。在入院治療前,年過八旬的盧永根夫婦家裡沒有全職保姆,都是自己打飯或做飯。捐贈時的慷慨與盧永根平時生活的節儉形成鮮明對照。我們要以盧永根院士為榜樣,心懷家國,安於清貧,無私奉獻,為黨和國家的事業貢獻一生。

專注科研,教書育人。盧永根長期從事作物遺傳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在水稻遺傳資源、雄性不育性與親和性等方面的遺傳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他堅持雙休日和假期照常工作,對於留學的學生,他都會找他們談心,告訴他們學成之後要回到祖國,為建設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祖國故,兩者皆可拋。”是他對青年學生的告誡。他說,一名真正的科學家,必須是一名忠誠的愛國主義者,要把國家和人民的需要作為自己工作的動力。幾十年來他一直初心不改,教書育人,這樣的精神和情懷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盧永根一生永葆初心,不慕名利,用赤誠之心耕耘祖國大地。他安於清貧,無私奉獻,默默育得青禾,讓蒼生飽暖。他專注科研,教書育人,為中華留下了綿延不絕的教育啟迪。他雖然走了,但是他可貴的精神卻永遠激勵我們前進!

  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7

盧永根自始至終堅守著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勤儉節約,蠟炬成灰淚始幹,為熱愛的祖國奉獻了一生。黨員幹部應該學習盧永根院士身上這股頑強不屈,腳踏實地的苦幹精神,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黨員幹部要學習盧永根院士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精神。盧永根院士上高山、下峽谷、披荊棘、踏草叢,為老百姓解決溫飽問題,是共產黨員的楷模。黨員幹部要牢記自己的初心與使命,踏實肯幹,不畏艱難困苦,不搞形式主義,堅持群眾路線,一步一個腳印地深入到老百姓家中,深入他們的心中,真心實意的為老百姓著想,解決與落實他們的難題與訴求,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踐行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黨員幹部要學習盧永根院士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工作作風。盧永根院士將自己的畢生積蓄都捐贈給了華南農業大學,他沒有選擇用這筆錢改善自己的生活,一切從簡的他反而將自己的積蓄都貢獻給了教育事業。黨員幹部要嚴格執行中央的八項規定,不利用職務之便大吃大喝,收受高檔禮品,要做到兩袖清風,不向老百姓吃拿卡要,杜絕沒有好處就不辦事的陋習,不在老百姓面前端架子,作威作福,向老百姓展現一個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

黨員幹部要學習盧永根院士蠟炬成灰淚始乾的奉獻精神。盧永根院士不僅將自己畢生的積蓄都捐贈給了教育事業,還決定將自己去世後的遺體捐獻給醫學科研與醫學教育事業,他為祖國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做出了偉大的貢獻。黨員幹部要堅守自己作為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腳踏實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履職,以集體利益為重,做好犧牲個人利益的思想覺悟,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時代楷模盧永根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8

盧永根,華南農業大學的校長,中科院院士,在2017年3月,這位被病魔纏身的老教授將十多個存摺的存款轉入華南農業大學的賬戶,夫婦兩人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用於獎勵貧困學生和優秀青年教師。盧老說:“黨培養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作最後的貢獻。

盧永根祖籍廣東花都,1930年生於香港,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受派遣回到廣州。從此,他在教育領域開始了一輩子的堅守。有人會問:為什麼要放棄安逸的生活回到內地呢?盧永根的回答簡單而真摯,“侵華戰爭的現實教育了我,我要為祖國復興效力。”正是帶著這份愛國的赤子之心,盧永根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不僅為科研奉獻了一切,也為廣大學子點燃了心中的愛國主義火焰。這份真摯的愛國熱情不僅值得我們尊敬,更值得我們學習。

學習他不忘初心、忠誠如山的政治品格。盧永根同志有著70年黨齡,一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對黨對國忠誠,是一名永葆初心的優秀共產黨員。他於1949年在香港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放棄在港舒適的生活,在黨組織安排下回廣州讀書並積極領導地下學聯工作。他始終保持崇高信仰,堅決聽黨話、永遠跟黨走,是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他矢志報國,在美國留學時,美國的親人曾竭力說服他留下,但他毅然選擇學成歸來報效祖國。面對眾人的疑惑,他堅定地說,“因為我是中國人,祖國需要我!”全省廣大黨員幹部要以盧永根同志為榜樣,對黨忠誠、堅守初心,把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鬥終生作為最高目標,以黨和國家需要為使命,把個人理想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厚植家國情懷,始終篤定信念、胸懷祖國、胸懷人民,矢志不渝地奮鬥終生、許黨報國。

學習他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盧永根同志在生活中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節儉樸素的優良作風,是一位情操高尚的道德模範。他的辦公室設施簡單,家中仍在使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舊沙發、舊鐵架床、舊電視。從一線崗位退下來後,他還一直堅持科研工作,每天和學生一起在飯堂排隊打飯。他對自己近乎苛刻地節儉,卻將畢生積蓄880多萬元全部無私捐贈給華南農業大學,設立教育基金;將廣州花都祖傳的兩家商鋪贈與當地羅洞國小作為永久校產,商鋪租金收入全部用於學校獎教獎學;還將遺體無償捐獻給醫學研究和醫學教育事業。全省廣大黨員幹部要以盧永根同志為榜樣,修身立德、甘於奉獻,勤勉儉樸、淡泊名利,發揚傳承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和一心為公、不謀私利的奉獻精神,用模範行動展示共產黨員的人格力量,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為民謀利、為民盡責。

一生報效祖國,畢生積蓄回饋社會,這就是正能量,我們要向盧永根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們要向盧永根同志學習,學習他的愛國情懷,學習他的坦蕩胸懷,我們要向這位中華民族的楷模學習,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有愛國熱情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