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給畢業生的話

熱點 閱讀(7.02K)

六月來了,經歷寒窗十載的大學生們很快將告別校園,結束學生生涯,走向社會,成為一名職場新人。然而,他們中的很多人所面臨的處境並不樂觀:用人單位偏好聘用有經驗的在職人士,而不願僱用“一張白紙”的應屆畢業生,加上大學擴招,更使大學生數量驟增,顯得過剩;正因為此,畢業生的起薪也一降再降,甚至有畢業生願意“零工資”就業;還有不少學生千辛萬苦地找到了一份工作,上崗後卻發現並不是自己的樂土,太多的不如人意……曾經的天之驕子在人才市場裡到處流浪,變成了如今的“平民階層”。

給畢業生的話

你想找什麼樣的工作?

(1)能推動社會發展和歷史程序的職業。

(2)助人為主、為社會服務的職業。

(3)實現自身價值,得到人們高度評價的職業。

(4)體面、受人尊敬的職業。

(5)能賺錢的職業。

(6)雖平凡但有固定收入的穩定職業。

(7)能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

客觀上來說,上述七種型別的價值觀並沒有好壞之分。每個人的需要不同,選擇也會不同。首先,大學生必須明確自己的職業價值觀,換言之,確定自己在職業中最為看重的是什麼。在調整好自己的求職心態和價值取向之後,一般來說就會有一個相對明確的求職方向和目標。其次,有必要對價值觀進行適當的調整。在瞭解社會現實情況的基礎上調整個人期望值,使其趨於理性,能為社會多接受,同時也能帶來個人的長遠發展。比如,大家都希望錢越多越好,這也是大學生的主流職業價值觀,然而,這種期望如果變成了“唯薪資”,產生的一個結果很可能是不去選擇合適自己的職業,而選擇了錢多的工作,給將來長遠的發展帶來問題。

步驟一:認識自己

對自己有一個全面客觀地認識。這種認識包括三個方面:心理性格,主要是個人的能力、性格、愛好、氣質特性;身體,包含自我體格狀況、體力狀況、感覺狀況;客觀環境,從社會現實到家庭經濟成員狀況,以及自己個人關係網、國家巨集觀政策都屬於客觀環境的範疇。

人最難的事情往往就是正確認識自己,所以,不要輕易地給自己下結論,最好能請同學、老師、朋友、家屬給自己提點看法和評價。求職中自卑、自大的大學生往往是對自己沒有清醒的認識,不認識自己,求職也就表現為缺乏理性。

步驟二:讀懂職業

接下來,對自己想從事的職業進行深入綜合地分析,認識這些職業有哪些要求和特點。務必瞭解這個職業的學歷要求、所需的專業訓練、能力、身體、年齡、性格特點等要求,同時弄清楚職業的性質、工作環境、薪水待遇以及進一步發展的空間,當然還要考慮到就業競爭機會。

步驟三:人職匹配

認識自己和職業之後,再來考慮兩者之間的匹配情況,看個人情況是否能夠滿足職業的要求,同時也看個人是否真的適合從事該項職業。事實上,從向陽生涯職業規劃師的瞭解來看,大學生很少經過前面兩個步驟,多半直接到人才市場裡尋找機會,茫然不知所措。

霍蘭德職業決策理論認為,有6種最常見的典型人格型別,分別對應相應型別的職業。大學生可以以此作參考,來選擇合適的職業。

實際型:喜歡有規則的具體勞動和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缺乏社交能力。其典型的職業包括技能性職業。

研究型:具有聰明、理性、好奇、精確、批評等人格特徵,喜歡智力的、抽象的其典型的職業包括科學研究人員、教師、工程師等。

藝術型:具有想象、衝動、直覺、無秩序、情緒化、不重實際等人格特徵。不善於事務工作。其典型的職業包括藝術、音樂與文學方面的各種職業。

社會型:具有合作、友善、助人、負責、善言談、洞察力強等人格特徵。喜歡社會交往、關心社會問題。其典型的職業包括教育工作者與社會工作者

企業型:具有冒險、野心人格特徵。喜歡從事領導及企業性質的職業、自信、善社交等,其典型的職業包括政府官員、企業領導、銷售人員等。

傳統型:具有順從、謹慎、保守、穩重等人格特徵。喜歡有系統有條理的`工作任務,其典型的職業包括祕書、辦公室人員、計事員等。

三、職業和行業前景分析

在擇業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方面,是對職業和行業前景進行分析。而目前的情況是,少有大學生在分析職業和崗位前景的時候,能從行業發展現狀、行業的優勢與劣勢、行業發展前景預測等出發理性而全面地思考問題。許多人乾脆走一步看一步,或僅僅以眼前的薪資作參考,或僅僅以環境是否舒適為指標。

對行業分析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到國家巨集觀調控的方向和社會潮流,以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什麼行業和職位都有自己的週期,興衰迴圈更迭。行業和職業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個人也才有長遠發展的可能。選對了行業,我們才能從一開始就進入朝陽行業發展,不至於隨著行業的衰落而被淘汰。

綜合以上,大學生需從職業價值觀念、人職匹配等理論出發,紮紮實實地把好擇業的每道關口,找準自己的職業方向,這樣既能減少求職過程中的困難,提高求職效率,同時也為以後的長遠發展選擇了一條“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