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醫務人員抗疫個人先進事蹟300字(精選9篇)

熱點 閱讀(3.23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有過寫事蹟的經歷,對事蹟都不陌生吧,事蹟不是單純為其單位和個人評功擺好,而是為了鮮明地體現和積極宣揚一種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醫務人員抗疫個人先進事蹟300字(精選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醫務人員抗疫個人先進事蹟300字(精選9篇)

醫務人員抗疫個人先進事蹟1

配製試劑、提取核酸、核酸擴增、核酸檢測、報告分析……

2月24日,在潛江市疾控中心僅有10多平方米的負壓實驗室內,王麗穿著“武裝到牙齒”的密閉醫學隔離服,緊張而又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王麗是陝西省疾控中心病毒所主任技師,有著豐富的微生物檢測經驗。與病毒近距離接觸,這樣的工作每天都要持續上十個小時。

面對疫情,陝西省第一時間馳援潛江,王麗便是第一批抵達潛江的病毒檢測專家之一。1月31日凌晨1時30分,包括王麗在內的陝西省疾控中心5名專家抵達潛江後,稍事休整便進駐潛江市疾控中心檢驗科實驗室,開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

隊長劉東立是陝西省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所所長,傳染病控制副主任醫師,曾參與2003年Sars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重大事件的應急處理,有著豐富的流行病學、微生物實驗室檢測經驗。

新冠病毒是一種新的病原,檢測試劑極不穩定,經常會出現結果異常,無法判讀。儀器也時有故障,影響到檢測工作進度。劉東立憑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帶領團隊反覆試驗核對,排除儀器故障,經常工作至凌晨。經過多次摸索,終於優化了檢測試劑,為防控工作贏得寶貴的時間。

在檢測工作中,病例樣本採集、核酸提取兩個環節最為關鍵,而病毒若通過氣溶膠溢位極易感染檢驗人員。“在這兩個環節中,不能喝水,流再多汗、再口渴,都必須堅持做完檢驗,忍到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檢驗員遊帥喬說,把病毒核酸提取出來後,加入反應體系,再利用儀器將病毒核酸數量進行放大擴增,分析檢測結果,判斷樣本中是否含有新型冠狀病毒,一批標本按檢測程式順利完成需要近6個小時。

“實驗室裡每個人筋疲力盡,但從來沒有一位同事喊過累。”遊帥喬說,只要能準確地檢測出結果,能為患者的救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大家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如今,這群來自陝西的專家已經在潛江戰鬥了25天,他們用專業、敬業贏得潛江人的敬意。

醫務人員抗疫個人先進事蹟2

今年42歲的張志田,是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醫生,宣恩縣李家河鎮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帶著10歲的兒子從杭州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計劃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張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張志田主動向宣恩縣衛生健康局“請戰”,願意參與李家河衛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張志田走進衛生院,成為該院一名“編外醫生”。

張志田從醫20餘年,主要從事放射科臨床醫學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張志田發揮自己優勢,參與衛生院影像學報告診斷。

李家河衛生院進出口只有一個大門,醫護人員和患者通道通用,張志田與衛生院商量改造,按照傳染病樓兩通道、三分割槽的標準,隔離出醫護人員通道、患者通道,分開清潔區、汙染區和半汙染物區。同時,針對通道還改造兩個小門出入住院樓,該院在衛生院大門,也專門用隔離帶分開為進、出口。

該衛生院醫用物資緊張,張志田便多渠道聯絡,為衛生院籌集捐助醫用防護物資。“又捐物資,又捐技術,真的很感動。”李家河衛生院院長段萬能表示。

家住來鳳縣大河鎮大壩社群的楊錚,2020年從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在外地一企業上班。學習臨床醫學專業的楊錚看到監測點人手不夠,主動申請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服務。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排查過往車輛,為車上人員檢測體溫,同時利用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指導執勤人員規範防護措施……

醫務人員抗疫個人先進事蹟3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荊州一醫醫護戰士輪番上陣,不畏風險,逆風而行,隔離的是病毒,凝聚的是希望。原神經外科副護士長王麗娜,2月21日,進入隔離三區負責護理工作。隔離三區分為三個樓層,有25名護士,都是從各個護理單元抽調出來的護理骨幹,王麗娜團結帶領這群兄弟姐妹們,用仁愛之心與患者一道共同抗擊疫情。

因為病毒的傳染性,有很多家庭聚集性發病。21日,父女兩人,想住在一間病房裡,可是根據新冠肺炎病人收治規範,患者一個陽性,一個疑似病人,是不能住在同一間病房,面對這種情況,護士長王麗娜反覆給患者做工作,耐心對患者講解分開收治的重要性,最終患者表示理解,並接受分開在兩個單間病房裡。

一天,患者劉大姐反饋病房電視不能正常觀看,王麗娜在後勤人員的電話遙控下,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努力,調好了電視。這一刻,聽著患者小孩似的歡呼,看著患者歡笑的面龐,王麗娜也開心的笑了。在與劉大姐的交流過程中,王麗娜瞭解到劉大姐前不久才失去了親人,而全家又都被感染隔離,母親在醫院重症監護室治療,在重重的打擊下,這位上有老下有小的劉大姐心理負擔太重了,在掌握了這一情況後,王麗娜每天都要去看望劉大姐,跟她聊上幾句,瞭解一下她的心理動態,樹立了她戰勝疾病的信心。

患者丁先生是一位回民,由於食堂提供的飲食不合習俗,後來,護士們為他點全素的中餐和晚餐,但是丁先生還是“吃不飽”,22日中午,丁先生的朋友為他送來了愛心午餐,此時正是中午12點多鐘,支助工友、隔離區外勤人員都是最忙的時候,還沒吃午飯的王麗娜為了解決患者的問題,決定自己化身一名快遞員,找到丁先生的回民朋友,取來他們為丁先生準備的愛心午餐,送到隔離病區丁先生的手中,王麗娜瞭解到丁先生的朋友每天都會給他送一次愛心餐,為此,專門預定了志願者,使這份特殊的愛心能夠每天按時到達丁先生的手中。

王麗娜說:“我們每天的工作雖然很繁瑣、很勞累,但對患者來說,我們醫護人員就是他們的希望。除了給患者最好的醫療護理,還要和他們一起互動,關心患者的身心健康,從而增強抗疫心勝的信心。”

醫務人員抗疫個人先進事蹟4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這一年的開頭讓人實在是太意外——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正常生活.但,凡事都是有兩面性的,有壞的一面,必然有好的一面,而針對這次疫情引發了我許多思考。

身為這場疫情戰的每一位戰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有一個對抗疫情的良好心態。對於我們國小生而言可以讀書、看電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在我看來,最讓我受益的就是自覺。為什麼說是自覺呢?因為我們雖然不去學校上課,但從家中也照樣學習,這與我們往常大有不同,平常上課都有老師們監督,而在家沒有人看著我,我就只能靠著自己的自覺能力,認真完成作業,上課認真聽講。等待這場疫情過去後,我相信我一定是個自覺性性高的孩子了。雖然我現在還沒有足夠的自覺性,但我也在一步步努力。

雖然,2020年是個不好的開頭。但是,通過這件事情,卻讓我們開始對保護環境,保護野生動物以及改掉我們以往的不良衛生習慣,樹立正確的公共衛生意識而重新思考。

這次疫情的發生,還讓我看到了很多善良的人,看到了很多積極向上的事情,同時,更讓我對我的祖國充滿了自豪之情,我們的國家曾經經歷過很多的磨難,但是從未被打倒,在這裡,我還想對在前線的白衣天使說一聲“謝謝你們對這次疫情的付出,你們辛苦了。”

每件事情的發生都不是單一性的,好事的背後一定隱藏著不好的因素,而壞事的發生,如果能夠引發我們的思考一定也會帶來好的機會。待到春暖花開時,我們將重返校園,重溫書香之旅。

醫務人員抗疫個人先進事蹟5

2019年已結束,2020年到來的時候,中國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這是繼2003的非典以後,這是我們面臨的另一個難題。不過,在重大困難前,幾乎每個中國人都在積極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億萬炎黃子孫萬眾一心抗疫情!

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在剛出現以後,中國的相關人員迅速做出了對策召集各大科研人員進行研究,為的就是儘快做出解決方案,防止疫情的擴散。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是非常可怕的,它可以通過口液,飛沫,接觸等傳播,國家為了能夠減少疫情的傳播,在中國城市的相關地區都實行的封城的政策,對從武漢回來的人進行了14天的隔離,這很大程度上防止傳播新型病毒給其他人,現在很多西方國家都在效仿中國的做法,這是我們戰勝這次疫情的保障!

疫情出現了以後,很多醫護人員前去當志願者,他們放棄了小家加入了大家庭中,在報道中,一位被感染的醫護人員說“等我脫離了隔離期,一定重返戰場,和戰友們並肩作戰,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這是武漢市第一醫院急診科醫生劉霖的新年願望,正是這麼醫護人員的無私奉獻,才讓我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疫情當下,我們沒有亂,大部分人選擇響應國家號召,各司其職,自覺居家隔離,出門佩戴口罩,儘自己所能,為消滅疫情你自己的一份力!

醫務人員抗疫個人先進事蹟6

朱海秀生於1997年,是河南省洛陽嵩縣紙房鎮朱王嶺村人。2019年7月畢業後就職於中山大學附屬醫院第三醫院內科ICU病房護理工作。22歲時已經是一名共產黨員。她堅韌、頑強、有責任、有擔當。2020年1月24日,報名參加該院馳援醫療隊,投身武漢抗疫工作中。

她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去之前未和父母打招呼,她說:“救人嘛,本來我們醫護人員就有這樣的使命和責任。”在武漢工作期間,由於高強度的工作和長期間的熬夜加班,使她的眼圈周圍顯得烏青。由於長時間佩戴防護用品和接觸消毒用品,她的臉上長出了很多溼疹,並且往外滲血。從這些畫面不難看出在武漢的20多天裡,她的內心經歷了什麼樣的考驗的挑戰。

疫情洶湧而來,每天都有一批疑似病例患者被確診,每天都有一批人死亡或治癒出院。這些數字變換的背後,是一個個家庭的悲喜劇。

醫務人員抗疫個人先進事蹟7

馬承武,中共黨員,湖北省荊州市石首市小河口鎮中洲村黨總支委員、村委會副主任。

2020年1月31日,馬主任在疫情防控流動人員勸導卡口執勤時,突發急性心肌梗塞,經搶救無效不幸犧牲,時年54歲。

據悉,馬主任患有心肌梗塞,做過心臟搭橋手術,由於自1月25日開始連日勞累,加上沒怎麼吃飯,導致病情復發,倒在了疫情防控一線。馬主任犧牲後,因特殊時期,家屬沒有辦喪事,下午兩點多走的,六點多到了殯儀館,八點多就帶著骨灰回來了。馬主任的兒子現在也在鎮裡的一線,做著和馬主任一樣的事情。

據悉,1998年馬承武同志被評為小河口鎮抗洪勞模,2019年被評為小河口鎮優秀黨務工作者。

醫務人員抗疫個人先進事蹟8

2003年“非典”肆虐,在北京進修的覃慧敏毅然留在主戰場,整整鏖戰了59天。如今時隔17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橫行肆虐。年近50的覃慧敏,換了陣地仍和她的夥伴們一起投入新戰役。

出身於感染性疾病科,有著二十幾年的臨床經驗。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戰鬥中,她曾經的`同事是這場戰鬥的主力軍之一,而她的角色卻發生了變化,從一名直面病患的一線醫生,變成了一名醫務管理者。

“這是一場戰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17年前,我是臨床醫生,救死扶傷是我的職責,今天,我是一名醫務管理者,溝通、協調、排程、督導就是我的職責。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才能贏得這場戰鬥。”覃慧敏說道。

醫務人員抗疫個人先進事蹟9

面對疫情,她不顧家人的勸阻,毅然決然選擇了衝上防疫“一線”;在春節闔家團圓的日子裡,她放棄與家人團結,而是選擇面對每日“無限”的工作;得知自己的奶奶生病後,她放棄去陪伴,去照顧她,仍堅持抗擊新冠肺炎。

她是誰?她是李倩,在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重症監護室工作,目前是小組的小組長,科室質控小組成員之一

其實,當疫情的訊息傳來的那一刻,她就做好了時刻“衝鋒陷陣”的準備。即使已瞭解到武漢“新冠肺炎”是多麼的凶險,深知自己要與出現的“新冠肺炎”的病人“零距離”,她沒有半點的猶豫和退縮,主動站在了“防疫”一線,積極報名加入援鄂醫療隊。1月24日晚上,海南省衛健委要求醫院組建赴鄂支援醫療隊,醫院凌晨緊急通知,她不顧家人的勸阻,毅然決然的報了名。大年八年級,本應該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她離開了家,回到醫院進行赴鄂支援前的培訓。1月27日,大年九年級,她出徵湖北抗擊疫情。到達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她和一行的戰友們幫助監利縣中醫院改造了重症病房。2月1日,由他們從無到有一手建立的重症病房收入了第一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隔離病房,他們需要穿著悶熱的防護服,四個多小時不間斷地工作。雖然湖北的冬日異常的寒冷,但是她卻常常汗流浹背。由於新環境與原單位不一樣,李倩總擔心自己在照顧患者時,另外一個房間的病人出現病情變化她卻來不及發現,所以值班的時候她總是往返於各病房間,時刻牽掛著每一位受新冠肺炎折磨的患者。

每當有不能理解的人問起李倩:“你這樣拼命到底是圖個什麼?”,她總是笑著回答:“圖對得起自己的職業,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如今,她在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的同時,家鄉的奶奶還生著病。空閒的時候,李倩會和家裡視訊說說近況,她希望疫情快點結束,希望奶奶病情快點好轉。

直到現在,李倩仍冒著生命危險與其他醫護工作者一道默默地在抗擊“新冠肺炎”。他們視疫情如命令,視病房如戰場,在最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把風險留個自己,把安全留給他人,履行自己作為護士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