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疫情防控先進典型事蹟(通用6篇)

熱點 閱讀(3.14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蹟了吧,事蹟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擬事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疫情防控先進典型事蹟(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疫情防控先進典型事蹟(通用6篇)

疫情防控先進典型事蹟1

2020年,一場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隨著疫情在全國各地快速擴散,市華豐家電有限公司黨員志願者張穎同志逆行而上,衝鋒在前,用無私奉獻的精神,彰顯了黨員本色,為抗疫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已的一份力量。當得知社群防疫工作壓力較大,人員不足,正招募志願者的訊息時,她第一時間就報了名,並立即投入到五龍街道公園社群社群疫情防控執勤工作中。從2月8日起志願加入社群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都提前上崗,履職盡責。

張穎總是和顏悅色、耐心勸導居民,連續幾天的工作,使她嘴脣乾裂,嗓子嘶啞。但她總是說:“我們應該站好自己的崗,擔好自己的責!”遇到一些居民拿的東西太多,她會主動上去幫助。對於年紀大、行動不方便的居民,她會幫助買菜,勸說居民少出門。當看到有居民口罩帶的不合格,總是不忘囑咐兩句。每天值班,她都堅守戶外,耐心引導居民,解答問題,並認真檢查出入證、查驗掃碼情況。

她經常在值勤結束後,主動去查詢小區封閉口是否出現漏洞,當發現小區封口處的鐵絲網被人為破壞時,第一時間向上級彙報,減少隱患。

她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在關鍵時期的使命與擔當,堅信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打贏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張穎說:能在這樣關鍵的時刻,成為一名志願者,感到無比自豪!

疫情防控先進典型事蹟2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社群作為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築起了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禦牆。

“我是志願者,奔赴疫情防控一線責無旁貸”作為廣場社群的志願者馬珍,第一時間報道,主動加入到社群防疫工作隊伍中。馬珍是一名開飾品店的店主,平日裡也是個熱心人,在社群有需要的時候她總是第一個來幫忙。疫情防控期間,她負責在社群電話摸排每家每戶的資訊,然後又在小區院內挨家挨戶進行登記排查、到各小區張貼公告、發放出入證、對重點人員進行管理服務等工作,防疫任務多、責任重,她每天跟許多社群幹部一樣,堅持“五加二”、“白加黑”開展工作,馬珍說“我也想要儘自己的綿薄之力為社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社群工作人員幹部都很辛苦,與其宅在家裡,不如參加志願服務,在這特殊時期儘自己的綿薄之力。我相信,疫情很快就會過去,一切都會越來越好。”戰疫特殊時期,像馬珍這樣的社群志願者還有許多,他們在戰“疫 ”攻堅戰中,逆行而上,積極作為。他們的守護使社群疫情防控這道屏障更加的堅固,他們的.默默奉獻堅定了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的決心!馬珍說: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年志願者,首先我覺得志願者並不是一種光環,而是一種責任,要時刻走在前面,要發揮先鋒模範的作用,相比那些一線奮戰的英雄們,這些事情真的很微不足道,在我成長過程中,付出是無言又沉重。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馬珍的表現彰顯了青年志願者的良好精神風貌和責任擔當,他們沒有退縮,而是勇敢衝在前面,我相信,只有我們團結一-心,不畏艱難一定會戰勝這次疫情,我們的祖國會越來越強大。

疫情防控先進典型事蹟3

面對洶洶而來的疫情,有一個特別的群體,他們揹著藥箱,每日走家串戶,穿梭在鄉間小路,用自己的默默付出,守護著父老鄉親的健康;他們衝鋒在戰“疫”最前線,不知勞苦、不畏疲倦,奮不顧身地擔負著基層疫情監測防控的重要職責;他們危急時刻當仁不讓,挺身而出,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責任和擔當,他們就是“村醫”。

防疫戰役打響後,高基廟鎮的村醫們建立線上疫情問診微信群,在答疑解惑的同時也將防疫知識在群內進行宣傳。為了保障村民的用藥需求,村醫們送醫送藥上門,盡最大努力為村民服務,肖家嶺社群衛生室村醫夏常強就是其中的一員。

心中有群眾,腳下有行動。夏常強把常用藥品一直放在藥箱中,只要一個電話,就立即送到村民家中,有時還會免費為困難村民治病。55歲的曾三二是精準扶貧戶、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患有智力障礙,丈夫去世後一直獨居著,膝下沒有子女。她平時來醫務室看病,夏常強總是自掏腰包為她免除醫藥費。在疫情發生後,夏常強放心不下,馬上為她送去口罩,教會口罩的正確佩戴和使用方法,並千叮萬囑平時要注意防護,不要外出、不要聚集。肖家嶺社群6組的劉希生老人,兒子在三十幾歲時因肝癌去世,孫子便一直由他和老伴辛苦照料。夏常強了解到老人患有高血壓,需要長期服藥,便主動免費送醫送藥,希望能減輕這個貧困家庭的負擔。

使命記在心,責任擔在肩。在送醫送藥的同時,夏常強每天定時上門測量體溫、宣傳防護知識、進行心理疏導、交代注意事項,為鄉親們拉起健康防線。剛開始上門測量體溫的時候,個別武漢返鄉人員會有排斥心理,夏常強一戶戶敲響他們的家門,耐心細緻地做著解釋工作,安撫著他們的情緒,問詢瞭解身體狀況,幫助購買生活必需品。夏常強的主動幫忙、主動關愛,讓他們感受到了濃濃的暖意,也堅定了戰勝疫情的信心,開始積極配合鎮村兩級的疫情防控工作。

在疫情虎視眈眈、眾人懼怕萬分的當下,正是有著像夏常強這樣一群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堅守的村醫們,用堅定的腳步與信念,夜以繼日地奮戰著,為廣大村民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成為了農村醫療衛生防疫戰線的第一道“堡壘”。

疫情防控先進典型事蹟4

她是一名黨員志願者,她是一名基層黨員幹部,她是新臨社群黨總支書記,她的名字叫葛巍,是一名85年的基層黨員幹部。值農曆新春佳節,席捲而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打破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為了加強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轄區居民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從大年七年級開始,葛巍書記就一直帶領社群人員在一線積極開展防控疫情工作。取消休假,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一忙就是一整天,沒時間吃飯是經常的事,實在餓了就是簡單的方便麵一泡。因疫情緊張,她每天在所管的轄區裡不知道要走上幾個來回,對居民一遍一遍的宣傳,一天下來腳腫嗓啞的。因一直處在一線,怕回家不安全,就把她的兒子送到奶奶家,兒子也才10歲,經常打電話問媽媽什麼時候回來,一向堅強的葛書記,紅了眼眶。此時的她也想回家陪陪兒子,但是心中的信念告訴她,此時社群的居民很需要她。掛了電話,葛書記又投入到了防疫工作當中。

她不分晝夜堅守崗位,奔波在各小區的“戰場”上,接到上級有關部門給的武漢返新人員名單,她衝鋒陷陣,第一時間走進疑似人員的家中,事無鉅細的詢問情況,親自給他們量體溫,講述在家隔離重要注意事項,每天必進入疑似人員家中,仔細掌握情況。有些居家隔離人員急需新鮮蔬菜和生活必需品時,主動幫助購買,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在社群防疫工作站點上,她的身影從未消失過,主動發放宣傳單,主動送出愛心口罩,主動排查所有疑似人員資訊。

疫情防控先進典型事蹟5

1月24日,荊州一醫主治醫師王道亮是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醫療人員,第一輪換崗後,剛解除隔離觀察的王道亮再次主動請戰,重返抗擊疫情第一線。疫情當前,使命必達。王道亮一直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醫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一個念頭:救人

“患者的心率快速下降,如果不做緊急處理,患者會很快出現心跳驟停。”王道亮毫不猶豫地衝上去,給患者開始實施胸外心臟按壓,進行搶救,隨著急救藥物開始起效,患者的生命體徵逐漸平穩,轉危為安。

搶救時空氣中的氣溶膠密度較大,暴露的危險更大,實施胸外心臟按壓時大幅度的動作可能會導致防護服的破損。面對危險,誰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搶救患者,必須爭分多秒。在搶救之前,王道亮設想過萬一遇到危險情況應該怎樣做,然而真正操作起來,這種擔心早被拋到腦後,“光想著怎麼救人了。”好在一切順利,沒有發生意外。這樣驚心動魄,與死神抗爭的場景無時無刻不在隔離病房內上演,高壓力、高緊張的狀態是工作日常,半夜起來搶救患者更是習以為常。

一種態度:責任

每天早上8點王道亮都會準時穿上防護裝備。查房時,王道亮都問的特別細,包括患者的流行病學史,體溫、咳嗽等症狀,年齡、基礎疾病,檢查結果及用藥情況,等等,進而做出判斷。

對確診患者,王道亮責任就是執行新冠肺炎專家組治療方案。患者個體差異很大,有的症狀輕,有的危重,有的恢復快,有的遲遲不見慢,有的還伴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其它疾病……王道亮和醫療團隊採用綜合療法和個性化治療,確保每一名患者得到科學合理的救治。“這既是為患者負責,也是為患者家庭和社會負責,把好治療最後一道關口,讓患者順利康復,安全迴歸家庭和社會。”王道亮說,這就是戰“疫”醫生必須承擔起的特殊的責任,和他一起並肩作戰的一線醫護人員還有很多,“他們都很年輕,也更辛苦,夜班8個小時,不能休息,特別困時,只能趴在桌子上及躺椅上稍作休息。”

一個信念:擔當

“這次新冠疫情,我們以前沒有遇到過,但是出於醫生的職責,生命相托,關鍵時刻我們必須託得住。必須有信心、有能力,更是有擔當有責任去盡力救治患者。”王道亮已經1個多月沒有回家了,新年安排的節奏全部打亂了,家裡的大小事情都是王道亮愛人在安排。

王道亮每天要工作十多個小時,而且沒有休息日。他說經過這次實戰有了隔離病房工作的經驗,比如穿脫防護服、怎樣對病人檢查治療等。按照要求,出隔離病房後需醫學隔離觀察14天,2月25日,王道亮立刻申請再次進入隔離病房。他希望,現在沒有新增病例,按照這樣的節奏持續,疫情早日結束。疫情結束後,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將手裡沒有完成的手術做完。

疫情防控先進典型事蹟6

“疫情就命令、抗疫就是戰鬥、黨員就是先鋒”!

縣委、縣政府號令:全體黨員下沉社群開展疫情聯防聯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走,到抗疫前線去!”縣供銷社黨組成員阮樹斌聞令即動,第一時間到土井社群報到,臨危受命,勇挑重擔,用責任和擔當為戰區居民的生命和健康築牢最後一道防線。

作為縣供銷社黨組成員,參與疫情防控人員的口罩、酒精、消毒液需要籌備,縣直單位居家黨員幹部下沉社群領取任務和民主街6個路口值守需要督辦,部門需要協調,住戶需要排查,防區需要消毒,卡口需要值守......這就是阮樹斌的戰鬥!餓了有方便麵,困了有帳篷,一天一天,風雨無阻。

“阮主任,這多路口要守,人員不夠怎麼辦?”“同志,請問你們誰負責?我們不能出門生活物資怎麼辦?”“我家老人的藥用完了怎麼辦?”“我家水管子破了需要修怎麼辦?”......作為土井社群重點封閉管理的小區,三星家園是一個開放式小區,四通八達,進出口多,人員複雜,防控難度大。阮樹斌接到任務後,迅速組建黨員突擊隊和志願服務隊,制定防控措施,落實崗位責任,將“抗疫黨員突擊隊”的紅旗插在小區內。鮮紅的旗幟映入居民的眼簾,“快看,那不是供銷社的阮主任嗎?”“來了就好!來了就好!”有幾個認識阮樹斌的居民在自家陽臺上高興的喊道。恐慌之際,焦急的人們找到了組織,看到了希望,平復了心理。

“路口全部封堵,保留一個出口,禁止人員進出”“黨員負責消毒、排查,消毒要道邊到角,排查要不漏一戶一人”“志願者負責宣傳、勸阻、代購,做好排查臺賬”“幹部負責住戶的包保和卡口值守”“建立三星家園微信群,釋出資訊、傾聽民聲,心理疏導、代購物資”......針對防控措施和應急救助,阮樹斌都用心思考、用心做好。“我們要理解支援,積極配合”“我們不出去,呆在家裡不添亂”,小區居民看在眼裡,明在心裡。

“柔性服務、硬性防控”!截止目前,該小區共排查登記350戶1048名人,全部落實一日兩查,一戶多包,沒有發生一起傳染,沒有發生一起投訴,民主街6個卡口也沒有發生一起糾紛。

戰“疫”還在進行,“疫情不銷,戰鬥不止”!風風火火、急急忙忙的阮樹斌率領著一群逆行者們依堅守在抗“疫”的前沿陣地,他們把崗位當戰場,視居民為親人,用黨性守護堡壘,用愛心溫暖民心,發揚供銷人的“扁擔精神”,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共產黨人的使命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