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包湯圓作文10篇

熱點 閱讀(7.09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包湯圓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包湯圓作文10篇

包湯圓作文1

湯圓是奶奶的拿手小吃,也是我的最愛。一次,見奶奶在包湯圓,我也把我的小手洗乾淨,學著奶奶的樣子包了起來。先拿了一點和好的湯圓團,放在手心,兩手不停地搓著,搓成了一個小圓球,接著我在小圓球的中心捏了一個窩,把它捏成小碗的樣子,又舀了一勺湯圓餡放進“小碗”裡,再把“小碗”捏攏。可是我放的餡太多了,怎麼也捏不攏,湯圓餡就像一個小搗蛋鬼,等我捏攏了一邊,它就從那邊鑽出來了,我捏攏了那邊,它又從這邊露出來了。最後,我一生氣,使勁一捏,湯圓倒是捏攏了,可是它成了一個“大花臉”。我沒洩氣,又取了一個湯圓團重新做。這次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少放了一點餡進去,終於把湯圓捏攏了,我把捏好的湯圓輕輕搓圓。啊!這一次終於大功告成了。接著,兩個、三個、四個……看著這一個個白白胖胖的湯圓,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

湯圓包好了。奶奶把湯圓下鍋煮,不一會兒,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湯圓煮好了。其實我最喜歡吃的是沒餡的實心湯圓,奶奶總會單獨給我做一碗,蘸上糖,香香甜甜,好吃得不得了。

奶奶說,湯圓不僅好吃,還很有意義,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裡有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改稱元宵。元宵象徵閤家團圓,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閤家幸福、團團圓圓。我聽著,更喜愛湯圓了。

包湯圓作文2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又來到了。在元宵節,有吃湯圓的習俗。可不,媽媽在廚房裡做起了湯圓。見媽媽正忙乎著,我不禁興奮地說:“可以讓我試試嗎?”媽媽回答說:“好啊!”我見媽媽拿起用糯米粉揉好麵糰,捏成碗狀,再往裡面裝餡兒。捏呀捏呀,三下五除二,湯圓就做好了。我馬上學媽媽的樣子做了起來。剛開始,我拿了一個麵糰,可會怎麼也捏不成小碗的樣子。只好把皮捏成餅狀,而且非常薄。我夾了一些餡兒放入裡面。當我把它們放到砧板上的時候,皮破了,餡兒也漏了出來。哦,皮不能太薄!第二次,我不敢將麵糰捏太薄了。在上面放了一勺的餡兒,麵糰四周慢慢掀起來。可是,我包來包去,湯圓的餡兒都不能完全放入皮中,露餡了!呀,餡兒不能太多!第三次,我把皮做得厚了一點,放了半勺餡兒。終於,一個湯圓算是勉強完成了。真可以說是:“歷盡千辛萬苦!”媽媽看了看我的作品,說:“嗯,算是成功了!但是還是得多多練習,才可以做出皮薄餡多、美味可口的湯圓。”有些事情,看上去挺簡單的做起來就很難。這就是元宵節令我印象深刻的事。

包湯圓作文3

伴隨著時間老人的腳步聲,春節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在這辭舊迎新的日子裡,我們要寫福字,貼春聯,與家人們坐在一起,吃上一頓團圓飯。

每年的大年三十,外婆都會叫我們一起包湯圓。外婆會在一個乾淨的盆子裡,先放入一些糯米粉,再小心翼翼地往裡面倒水,然後用手使勁地上下揉,揉勻後,再把它搓成長條,接著取一小段放在手心裡,用大拇指按出來一個空心的半圓,最後把事先準備好的豆沙餡放入裡面,用兩個手指把它捏起來,放在雙手的掌心裡互相搓,搓成小圓球的模樣,一個小湯圓就做好了。

我問過外婆,現在超市裡賣的各種各樣的湯圓越來越多了,為啥還要自己動手,不覺得麻煩嗎?外婆說,雖然超市裡賣的口味多,但沒有家的味道。一家人團團圓圓地在一起,說說笑笑,動動手,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聽了外婆的話,我做湯圓的勁更足了。我們把做好的小湯圓放在一條溼毛巾上,等七年級早上,把它們倒入鍋裡,等一個個浮在水面上,好像在跳水中芭蕾時,意味著湯圓熟了,可以吃了。湯圓吃起來時滑滑的、甜甜的,可好吃了。

我希望所有的小朋友們都能和我一樣,在春節時能和家人們聚在一起,吃著甜甜的湯圓,過個快快樂樂的春節。

包湯圓作文4

新年到了,家家戶戶都有吃湯圓的傳統習俗。吃湯圓意味著團團圓圓全家幸福。今天是除夕夜。我和妹妹纏著奶奶要學包湯圓,奶奶被我們纏得沒辦法,只好答應了。

我們準備了一些材料:糯米粉、一杯溫水和芝麻核桃餡準備包湯圓。

奶奶先拿出糯米粉,把它倒入盆中,再倒入一些溫水,把糯米粉攪拌均勻,然後讓我用手大力地揉捏糯米粉,揉啊,捏啊,我的手痠了才把糯米粉揉捏好。接著,奶奶把糯米糰捏成一個個小麵糰,放在盤子裡,順手拿了一個放在手心上,用食指在上面按了個小窩,放入芝麻餡,一邊收口,一邊告訴我們:“餡不能放太多,也不能放太少,太多的話餡會漏出來,太少的.話吃起來不夠香。”沒等奶奶說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包了起來。我們按奶奶的方法一步步的包了起來。可是,為什麼我的湯圓餡都在外面呢?原來我沒聽奶奶的話,餡放得太多了。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訓,餡放的剛剛好,一個湯圓就完成了。我們做了一個又一個,真是熟能生巧,反覆幾次,我們終於學會了包湯圓。

看著桌上自己的勞動果實,心裡美滋滋的。

包湯圓作文5

小時候,我做的家務事雖然不是很多,而且每次都會受到爸爸媽媽的表揚,但我印響最深的還是第一次包湯圓。

那是春節時的一個晚上,我們一家人圍著桌子包湯圓。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揪起一個米粉糰子,再把它捏成“凹”形,把餡兒放在“碗”裡,把大口子捏在一起搓成圓形就大功告成了啦!就在我得意洋洋的時候,湯圓扁下去了。媽媽說:“是你搓的時間太長水分多了,湯圓才扁下去。”

不過我沒有灰心,又揪起一個米粉糰子,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搓幾下就放在盤子裡。結果一看,口子沒封好,漏餡了。我連忙揪起一個糰子把它封上。“還勉強合格”。媽媽笑著說“你的湯圓打了很多“補丁”哦!”。我看了看媽媽做的湯圓,她做的湯圓像一個個小球。我很不服氣,我繼續又包了不少,雖然沒有媽媽包的好看,但比我原來包的湯圓好看多啦!

媽媽煮了幾個我包的湯圓。煮熟了,鍋裡的水開得像花兒一樣,湯圓像小魚兒缺氧似的探出頭來。媽媽撈了幾個湯圓給我裝在碗裡,我飛快的接過碗,拿起筷子夾起一個,媽媽溫柔地說:“小心,燙!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媽媽還沒說完,湯圓就已經把我的舌頭燙起一個小泡,但還是阻止不了我貪吃的慾望。我又迅速夾起一個湯圓,吹幾下放進嘴裡。“嗯,真好吃!真香啊!”我高興的說。之後,我又吃了幾碗,真是人間美味啊!

我明白了,自己勞動所得的東西,吃起來才更有滋味。

包湯圓作文6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祝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當天,人們要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今年的元宵節,我向媽媽學習了包湯圓。

我先準備了材料:糯米粉,一杯溫水和芝麻餡兒。首先,我選了六分之一分量的糯米粉用水揉成一團。揉好後要感覺不太乾,用手分開有一定的粘膩感,這時就可以包湯圓了。先揉出一個個粉團,然後用兩手慢慢推成一個小碗狀,放入芝麻餡兒,再用手將口子收緊,最後搓揉成一個完整的湯圓。我認真地學著,用心地包著,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我包出的湯圓一個比一個好看。最後,我終於學會了包湯圓。

當我吃著自己包的湯圓時,我感覺自己長大了。

新的一年裡,我也分明長高了!

包湯圓作文7

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

今天,我和張涵就動手做了一次湯圓。因為家裡沒有糯米粉,老師就拿出一袋地瓜粉代替。她把地瓜粉倒在一個小碗中,小心翼翼地揉起麵粉來。揉了一會兒,麵粉吸收了水,老師又澆了一點。她一手抓緊碗邊,一手捏住麵粉。一口氣把拉起來的麵糰又擠進去。這看似容易的動作,吸引住我和張涵,就像磁鐵吸住金屬一樣。我呢?做得還可以,但是張涵是做得一敗塗地。那怎能算揉呢?明明是捏嗎!這動作,真是難登大雅之堂。

我和張涵做好麵糰,紛紛走上藝術之路。我們把麵糰拔下一點點,各自做造型。我們兩個“設計師”是絞盡腦汁,邊想邊做。不一會兒,造型做好了。我們把湯圓倒入沸水中,湯圓們十分配合,都做了一個完美的跳水動作。

湯圓煮好了,我們趕緊設計造型。也就是在盤子上五花八門地擺弄著。我們兩個像飯店裡的服務員,把盤子端上,向胡老師“獻寶"”。胡老師看了看張涵的,又看看我的,造型都不錯。我做的是四個花瓶,中間一個“花”字,再用一些花生米等做點綴。我的四個花瓶像四座大山,又像四顆子,屹立在盤子中。中間一個“”"字也寫得不錯,就像是刻在盤子中的。再加上紫色湯圓點綴在白色湯圓中,更是錦上添花,挺好看。老師又拿了我們每人一個湯圓,老師認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缺點——湯圓皮太厚!雖然造型做很好,但是食不下咽!結論是:這是華而不實的湯圓!

包湯圓作文8

今天是元宵,是吃湯圓的日子。因此,我們準備了揉好的麵糰、餡料、湯勺等一些包湯圓的材料,準備包湯圓。

“叮鈴鈴”下午第二節課開始了,我和小組的同學攤好檯布,把準備好的材料放上去,我迫不及待地拿出麵糰,可是捏捏卻是硬的,這下我傷了腦筋,怎麼辦呢?就算現在抓緊時間柔軟了恐怕也沒有時間包湯圓了,就在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時,我的組員說借我一點麵糰,我謝了又謝。我抓起一把麵糰揉成球,用大拇指往球心按了幾下,再用其它手指輪迴轉圈地按,等面球變成了一個小碗時我用湯勺挖了一點餡料放入“碗”中,然後把邊上的麵皮往裡一擠再放在手心上搓搓。我很期待我的完美成果,但是現實卻是殘酷的,結果慘不忍睹,湯圓要麼餡料快透出來了,要麼就是皮破了,組員們不但不幫我,還在那沒心沒肺地笑。

我不服氣又抓起一把麵糰開始揉、搓、按、擠,但結果……我試了幾次都是以失敗告終,我徹底沒了信心。這時郭子璇看到我這麼多的敗品心中不忍,過來細心的教我,我終於學會了。我胸有成竹的抓起麵糰按照她教的方法:餡料不要太多,大拇指和十指握住沒有封的口,另一隻手在下面慢慢轉,大拇指和十指慢慢把麵皮往裡捏,再把湯圓搓成圓球就可以了。按照這樣的方式我做出了一個個的成品,還明白了什麼叫失敗乃成功之母。

這個元宵在我們的喜悅中度過。

包湯圓作文9

“花好,月圓,吃湯圓,祝你全家來團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要說到元宵節吃什麼?那非可愛的湯圓莫屬了!元宵節必須吃湯圓,因為湯圓代表著團團圓圓的意思,能讓全家團圓!天剛一黑,天空中就變得熱鬧起來。一個個禮炮就像一朵朵鮮豔的花在空中綻放!而我們全家就在家“包湯圓”!

“包湯圓嘍!包湯圓嘍!”我興奮地叫著,在桌子前跳來跳去!媽媽把材料拿上來,有糯米粉、水、芝麻餡、刀等等。我問媽媽:“我也想包,可以嗎?”“當然可以,你先看著我包。”媽媽首先拿起一點糯米粉,摻點水,和在一起,然後拉成長條,把長條切成一塊一塊的小方塊,把小方塊窩下去,再把芝麻餡放進去,搓一搓,搓成一個圓球,就成了湯圓!媽媽的速度很快,不一會兒,一個個小湯圓就排起了隊!

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了糯米粉,一步一步的做著,一點兒也不馬虎。雖然我很認真,但是我是第一次包湯圓,技術欠缺。我包的湯圓是“形狀各異”!有的像葫蘆,有的像糖果,有的像蝴蝶。如果要找一個像樣的,那可謂是百裡挑一呀!雖然包得很差,但是媽媽卻誇獎了我,我的心裡就像抹了蜜,美滋滋的!湯圓煮好了,我站在陽臺上,一邊吃著香噴噴的湯圓,一邊望著天,望著那一顆顆流動的星。

包湯圓作文10

今天,我們剛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作文老師說:“我們今天呀,就來包湯圓吧!”

聽到訊息後,同學們特別高興。有的正在拍桌子,有的正在晃板凳,有的一蹦三尺高,我心裡特別激動。

準備的材料有:糯米粉、黑芝麻餡。糯米粉的樣子雪白雪白的,用手摸摸澀澀的。黑芝麻餡樣子是正方形的,是墨綠色的,樣子也特別好看,用手摸一摸有一點硬。拿起來聞聞一股香油味,仔細聞一聞有一股黑芝麻味道。

老師給我們示範:怎樣包才好。

先把糯米粉放到一個小盆子裡,放點溫水把它揉成圓圓的,然後,再用食指彈成圓圓的片,再把黑芝麻餡放進去,把它包好。最後,蘸點糯米粉就行了。

同學們就開始包起來!有的包成三角形,有的包成正方形,還有的包成圓形。在這期間,有的同學說:“老師,給我點糯米粉吧!有的說:“老師,給我點水吧!”還有的說:“老師,我的包壞了。”大家都享受這其樂融融的氛圍。

同學們,你們會做這圓圓的湯圓嗎?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