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計劃>

國小三年級下學期數學複習計劃範文

工作計劃 閱讀(7.5K)

一、學情分析

國小三年級下學期數學複習計劃範文

本學年本人擔任三年級五班和六班的數學教學工作,現對各班學生情況作如下分析:

三年級5班共有76名學生,其顯著特點是兩極分化嚴重,其中30%學生是學習態度非常好;思維敏捷;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強;接受的速度也比較快;而且對學習過的新知識能學以致用。完成作業的效率高,在平時的測試或者練習中,經常達到優秀甚至滿分。如:韓世傑、劉成篪、邵子涵、吳思雨等。有50%的學生一直處於中等水平,他們的智力也是不錯的,只是由於各種原因,如: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興趣不高;自信心不足;懶散等毛病,導致成績上不去,很少或難得可以達到優秀,一直處於中間水平。他們的身上,可以挖掘的潛力其實還是有的,需要教師去發現,去挖掘。還有20%左右的學生是在學習上還暫時處於困難的學生,他們的成績只有七、八十分,甚至還會出現六十幾分,在班級中是屬於差的,嚴重地影響了整個班級的總體水平。這些同學身上的缺點就是:上課開小差;做作業速度慢;偷工減料;碰到難題不肯動腦筋,愛依賴老師或家長;學習的興致不高;自信心不足等。我們班還有2個特殊的學生,張揚林子和耿超然,由於特殊的家庭情況和自身的智力問題,每次測試都只在50分以內,對於他們來說,成績要上去,真的有點困難。

三年級6班原有77名學生,現有2名正處於病假當中。本班大部分學生特別活潑好動,一般來說,活潑好動意味著聰明,但是聰明卻不紮實,成績不穩定。雖然本班每次成績的優秀率和及格率都還不錯,但高分不夠多。對比平時的檢測可以發現成績穩定的在90分以上的較少,基本能達到20%。本班的學生大部分家長比較負責任,家庭教育較好,只是部分孩子缺少嚴謹的'思考習慣和專心的學習態度。

二、指導思想

在期末複習時,我們要緊緊圍繞《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結合青島版教材內容和學生自身實際,優化複習內容,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因材施教,讓學生在輕鬆、愉快地整理與回顧中,形成對所學的數與計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知識的理解、掌握與運用。全面落實三維目標,注重查漏補缺、提優輔差,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三、複習內容

本學期主要有以下幾塊教學內容:

1.數與計算

數與計算主要包括:萬以上數的認識;年、月、日;小數的初步認識;計算器;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2.空間與圖形

空間與圖形主要包括:觀察物體、平行與相交。

3.統計

統計主要包括:條形統計圖。

四、複習的重、難點

複習的重點主要是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以及解決問題。

複習的難點是24時計時法、四捨五入法求近似數、積的變化規律、商不變的規律、平行與相交以及解決問題。

五、教學目標

1.通過系統回顧整理全冊內容及完成綜合練習,進一步理解、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熟練相關內容。

2.經歷整理與複習的全過程,初步學習歸納、整理知識的方法,加深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絡,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參與對知識整理與複習的活動中,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好習慣。

六、方法與措施

1.引導學生體驗分類整理知識的必要性,加強對回顧與整理方法的指導,初步掌握複習的方法。

本冊的知識點比較多,學生在回顧整理時,充分利用綜合情景圖中的內容為線索,對本冊知識和形成這些知識的過程與方法進行回顧整理,提倡方法和思路的多樣化。複習時,遵循教學規律,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認知特點和積累的生活經驗,設計富有情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在整理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一邊引導,一邊示範,藉助分知識板塊的形式,幫助學生初步學會按知識體系整理知識的方法。

2.採用獨立回顧整理、小組合作交流的複習方式。

課前回顧整理,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回顧獲得知識的過程和方法,系統整理所學的知識,在課堂交流彙報的過程中,完善各自回顧整理的內容。對學生自己喜歡的方式要加以鼓勵、表揚,並對學生的整理方式提出和理化的建議,使每個學生都有提高,以激發學生對回顧與整理知識的興趣和主動性。

3.靈活運用綜合練習題,提高複習效率。

複習時,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突出重點,不能平均用力,做到既全面、系統,又重點突出。對於教材中的綜合練習題,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既可以打亂順序,也可以適當的調整、分解、改動和補充。例如,計算課,精講演算法,引導學生用高效的方法進行計算,並提高計算速度;概念課,加強對學生的理解能力的培養,用舉例、畫圖、聯絡實際、結合生活經驗等方法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並促使學生做到靈活運用。空間與圖形,可以通過實物觀察、比較、操作,掌握圖形的一些特徵,並能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並能正確的畫垂線和平行線;統計知識的教學可以利用學生熟悉或喜歡的事和物進行分類統計,掌握條線統計圖的方法和作用。

4.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幫助學生查漏補缺。

在回顧整理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在方式、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存在有差異,應對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加以引導,並進行適當的幫助,及時查漏補缺,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5.注意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複習,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

教師與學生的關係——以學生為主;講與練的關係——以練為主;提高優生與輔導學困生的關係——輔導學困生為主。

(二)內容及時間安排

根據本學期時間和內容,複習約安排12天左右的時間,各班可根據實際情況把以下內容和時間進行適當調整。

複習內容

時間安排

平行與相交;觀察物體

6月17、18日

年、月、日;小數的初步認識;

6月21、22日

統計;計算器

6月23日

三位數乘兩位數與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6月24、25、28日

6月29——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