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精選】老家的春節的作文4篇

節日慶典 閱讀(8.46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老家的春節的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老家的春節的作文4篇

老家的春節的作文 篇1

回老家過春節是我最開心的事情,因為在城市裡是不許放鞭炮的,而在老家自然就不受限制了。

老家有個規矩,在除夕早上要去祭祖,以表示對祖先的尊重。出發時我們都要帶上鐵鍬,鞭炮紙錢等,到了以後先放鞭炮,再每人多燒一些紙錢,最後向過世的長輩們磕頭,表達對他們的思念和敬重。

在老家還有個習俗,每家每戶吃團圓飯前都要去祠堂祭祖。這跟之前的祭祖不一樣,祠堂裡會有一個領頭的人,他們專門負責指揮和放鞭炮。只有祠堂裡放了鞭炮,每家每戶都去祭祖了才可以回自己家放鞭炮、吃團圓飯。每年祭祖的時間都不一定,今年是下午四點多就開始放鞭炮,吃團圓飯了。

在大年三十吃團圓飯時,桌上一定要有魚、豬耳朵、豆腐乾和圓子等。這意味著年年有餘,一帆風順,當將當官和團團圓圓。而且團圓飯一定要多,這也寓意著年年有餘。

每年的正月七年級要去親戚家拜年,自己家中也要留人,一來是守財,二來是別人來拜年,家裡有人招待。

拜年是我最喜歡的,因為主人會給小孩很多糖果和點心,有時兩個口袋滿得都裝不下,只能塞進爸媽的口袋。

一眨眼,快樂幸福的春節就過去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老家的春節的作文 篇2

今年我在老家過春節了。

從小到大,從來沒有在外過春節的經歷,由於習慣,從來沒有想過家鄉過春節的風俗其實是很意思的,細細想來,家鄉的春節倒是別有一番趣味。

家鄉是廣東梅縣,因是山城,即使是嚴冬,到處依然是鬱鬱蔥蔥的,家鄉一年四季的綠,總給人生機勃勃的感覺。家鄉的春節是熾熱的,到處都是紅紅火火的場面,到處都是歡歡喜喜的人群。和那綠一樣,給人陽光般的感覺。家鄉人一直沿著舊習俗,都重視過節,從一月到十二月,月月有節過,每個節都有不同的講究和過法,但,春節是過節中最重視的。家鄉的過年,是從臘月一直到正月十五,人們都沉浸在春節的歡樂氣氛中。

每年一進臘月,人們就開始忙活。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殺雞殺鴨,還有殺豬,把這些將要成為年貨之一的東西臘好,在正月裡用來招待客人。同時要做印有“福”字的米糕,蒸放了紅色香料的“發”糕,意思是“發財”,還要炸“煎堆”,釀客家娘酒,釀豆腐等,一切過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準備好。除此以為,還要給全家老少準備新衣服,因為過年了,全家都要換新衣服。小孩是重點,裡裡外外都要換新的,大人不全換,也得換件新外衣。所有的房舍、被褥、衣服都要洗得乾乾淨淨,以示新一年新的開始。

除夕的前一天,家家貼對聯,掛紅燈籠。從那時起燈籠一直要點到元宵才能熄滅,意為驅邪消災。到了除夕那天,早上要虔誠地點香燒紙敬神放鞭炮,以保佑來年全家幸福安康。午飯後,全家人都要沐浴換新衣,畢後長輩們會給未婚的晚輩們壓歲錢,意示長輩長壽晚輩健康成長。隨後便開始祭祀祖先,祭祖儀式結束後便開始張羅除夕的團圓飯,太陽還沒下山就得開始吃晚飯,意為“早年早節,團團圓圓”。晚飯後還會在灶邊放一盤食物,用來孝敬灶神一年的辛勞,也意為一年灶火不斷,不缺吃喝。除夕夜來臨,屋裡所有的燈徹夜長明,意為四季平安,長命百歲,也有“守歲”的意思。除夕夜結束前,還要把屋裡打掃乾淨,因為年七年級是不能打掃衛生的,意思為“辭(掃)舊迎新”。到了除夕夜的12點,要大開屋門,在屋門口擺放食物和放鞭炮,意為“接財神”。

正月七年級,天剛朦朦亮,人們便起床了,因為這天是不能睡懶覺的,不然誰家春耕時便會塌田,真實性如何,無人去深究,總之大家都早起。起後的第一件事是放“開門炮”,表示開門大吉。接著,大人們忙著去接“灶君”,小孩就跑去拜年了。見到大人都說“恭喜發財”,長輩便喜滋滋地給小孩“利事”,“利事”即紅包,意思也是讓小孩健康成長。在這一天,是不能到別人家裡吃飯的,以示家裡一年到頭都團團圓圓。這天的午後,重頭戲就是“舞獅拜年”,村裡的舞獅隊挨家逐戶,敲鑼打鼓,每到一戶,舞獅的人會在屋裡舞一圈,向主人作揖祝福,此時氣氛熱鬧,滿院生輝,主人便高高興興給舞獅的人發“利事”,以圖吉利。

正月八年級回孃家,正月九年級回夫家(一般在孃家留宿一晚),正月初四拜大家(意為拜訪親朋好友),正月初五不離家(不可以去別人家竄門),正月初七吃七樣菜(每一種菜代表一種意思,如:蔥:聰明,芹:勤勞等)……這些,在家鄉都保留著不變的風俗,也給家鄉的春節增加了趣味。

正月十五鬧元宵是春節的高潮。那天,所有村的舞獅隊都進城“鬧元宵”。入夜,皓月當空,彩燈齊明,鑼鼓喧天,鞭炮聲聲,人流如潮。舞獅比賽是“鬧元宵”的開場節目,比賽結束後由各村代表選出前三名,以後只要縣裡有活動這些獲獎隊都是首要的'表演隊。“燒煙架”也是元宵的必行活動,人們用竹杆撐起一條用竹條編成的長長的龍,龍身上裝有各色各式的煙花,轉龍開始,所有煙花一同點燃,煙火齊齊噴出,形成一條火龍,此時火光熊熊,鼓樂錚錚,歡聲笑語,人群鼎沸,人們盡情歡樂,在火光鼓聲中宣匯著滿腔激情的熱望。俗話說:轉火龍,人活九十九。火龍點完了轉完了,意味著新的一年將消災伏禍平平安安。除火龍外,花燈隨處都是,花燈之下,十字街頭,人們圍圈席地而坐,鑼鼓手、小鑔手等熱烈演奏,而山歌也正唱得火熱。火光映紅了人們的臉頰。演奏都們奏的如醉如迷,歌唱者們唱得激情飛揚,聽眾們聚精會神聆聽,人們思緒被樂曲山歌牽引著飛馳流奔,忘掉了一年的辛勤勞累,憧憬著新的美好一年。

家鄉過春節的很多活動都帶有迷信色彩,即使人們不相信,但風俗還是這麼一代一代地傳著,家鄉人都認為,這是一種傳統,一種娛樂,一種祈盼和希望。

老家的春節別有一番風味。

老家的春節的作文 篇3

今年我們吃完了年夜飯,就去姥爺家拜年,姥爺家是一個小鄉下,那裡的人們以種田為主,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很有規律;空氣又很新鮮,鄰居又非常的熱情!這就是喜歡媽媽帶我們回老家的原因。

大年七年級的早上,鄉下人喜歡串門子,互相說:“恭喜!”小孩子換上新衣後,聚集在大樹下玩耍或去柑仔店買零食吃。我則是跟爸爸、媽媽去廟宇拜拜,去廟裡拜拜的人非常多,擠來擠去得,但是每個人臉上都沒有不悅的表情,我們上香拜拜祈求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學業進步、萬事如意。

八年級是回孃家的日子,我的四位阿姨和舅舅都有回來,只看到大人忙著包紅包,小孩子則是忙著說吉祥話收紅包,心裡真是笑呵呵,因為我們人數眾多,姥爺辦了三桌宴席請我們,長輩們都互相寒暄問暖,閒話家常好不熱鬧。

我很喜歡過年,因為一片喜氣洋洋,每個人都會互相關懷,一見面就會說吉祥話,回老家過年讓我體會到遠離塵囂,回到了善良純樸的鄉下,過著與世無爭、悠閒的生活,我想鄉村的生活應該非常適合放鬆心情的好地方。

老家的春節的作文 篇4

在“噼裡啪啦”的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最盛大的節日――春節,家家戶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對聯,房內還吊著紅紅的“福”字,所有人都忙忙碌碌…

我迷迷糊糊中聽到了鞭炮響亮的聲音,聞到了鞭炮獨特的氣味,我急忙從被窩裡起來。哇!一串串鞭炮被點燃,那聲音震耳欲聾,紙片四處飛濺,彷彿要把祝福送到千家萬戶。鞭炮聲連續不斷,熱鬧非凡。

吃過早飯後,我和幾個朋友來到大街上玩,點燃的爆竹在地上開出了一朵“奇葩”,獨特而漂亮。口袋裡裝著父母給的零花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隨心所欲,自由自在,我心裡簡直樂開了花,別提有多高興了。街上不愧是街上,吃的玩的樣樣俱全,我再去別的地方瞧瞧。我不由得在一家店鋪旁駐足痴望。那裡有各種各樣的東西;小汽車、小飛機、棉花糖…其他地方呢?有的在賣氣球、水槍、跳繩,各種玩具。有的在賣小吃,用的吃的玩的都有,琳琅滿目,物美價廉,讓人目不暇接,不由自主的心動。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走親訪友拜新年了,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情。每到一家都會說一些吉祥話,主人聽了立刻會露出滿意的笑容,一個勁兒池誇我們乖,拿出一些糖果、餅乾、巧克力…給我們每個人都裝上滿滿一袋,再塞給我們一些壓歲錢,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看我們那開心樣兒,也笑的合不攏嘴。拜完了這家,又要奔赴下一家了。

今天玩的太痛快了,真是一飽眼福,二飽口福。不過,最為幸運的要數那些商家了,今天可謂是生意興隆。

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節日活動越來越豐富,我真心希望小朋友們每天都開心快樂,沒有煩惱,但千萬不要“玩物喪志”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