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精選以春節的作文合集7篇

節日慶典 閱讀(1.93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以春節的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以春節的作文合集7篇

以春節的作文 篇1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許多至今還保留著,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春節。

除夕夜的夜晚,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個個高高興興。隨著一陣煙火聲,我們也開始放起煙火,我們點好火以後,各自放射出不同的煙火:有的像直衝下來的的鷹,有的像閃閃發光的鑽石,有的像奔跑的駿馬,還有的像歡蹦亂跳的小鳥……煙火把天空染得奼紫嫣紅。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我們一家人坐在電視機旁津津有味地欣賞著豐富多彩的節目。接著,我們在12點鐘聲的倒計時中迎來了新年的第一天。

新年的第一天,家家戶戶的大門上都貼著春聯,到處洋溢著喜氣洋洋的氣息。

為什麼要貼春聯、放煙火呢?原來這裡麵包含著一個故事:傳說有一個叫年的怪物,每當過年時都要出來傷害人畜。後來有一位仙人告訴人們,年怕紅色和響聲,這樣就有了放煙火、貼春聯的習俗。

我最喜歡春節,喜歡春節的快樂和熱鬧。

以春節的作文 篇2

過年嘍!

三十下午,奶奶準備好一桌香噴噴的佳餚,我迫不及待地就要吃,爸爸攔住我:“別急,還沒貼春聯呢!你來幫我,春節作文500字:春聯裡的語文。”

我幫著爸爸把金字閃閃的對聯貼好,只見上聯是:“一帆風順年年好”,下聯是:“萬事如意步步高”,橫批是:“五福臨門”。

“這春聯怎麼來的呢?”我問。

“咱們邊吃邊說。”爸爸拉著我坐在餐桌旁,全家都開始聽“爸爸講堂”了。

“春聯也叫對子,最早叫做桃符,是寫在桃木板上的,掛在門口的柱子上,用來驅鬼壓邪的,隨著社會不斷髮展,就演變成了今天這種形式。對聯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之一,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成為中華民族絢麗多彩的藝術獨創。不僅過節貼,每逢喜慶日子也貼。古代大書法家王羲之還有一個關於春聯的故事呢!”

“快說,快說!”旁邊的表妹催促道。

“有一年春節前夕,王羲之先後寫了幾副對聯貼在門上,都被人悄悄揭走。除夕將至,門上仍空無一字,王羲之又寫了一幅貼上,上聯是‘福無雙至’,下聯是‘禍不單行’,這幅不吉利的對聯自然沒有人去揭。七年級黎明時分,王羲之又將對聯補寫了幾個字,就成了‘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眾人看了紛紛讚歎。”

“對啊!王羲之太聰明瞭!”

“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媽媽也嘆道。“所以你們也要好好學習語文,好好欣賞中華民族那些精美的對聯以及詩詞歌賦!那首王安石的《元日》誰會背?”

“我會,我會!”我和妹妹搶著背了起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哈哈哈……”全家人的笑聲伴著窗外的鞭炮聲,組成了一首動聽的新年之歌。

以春節的作文 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題記

隨著耳邊一陣又一陣熟悉的爆竹聲,年味兒也越來越濃了。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都是滿滿的喜慶。

春節來了,我們非常高興,家家戶戶都貼上了對聯,還有“福”字,“倒福”是“福到了”的意思。關於“春節”的起源,有一種傳說是: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獸。“年”,頭長觸角,凶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現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沒有人理會他,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鬍子撩起來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趕走。”老婆婆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所以春節一定要放煙花,各色各樣的煙花把天空裝扮得花花綠綠的,“禮花”直衝雲霄,“嘭”一聲炸開了,天空頓時變得五彩斑斕,那微弱的火藥卻像七彩花一樣綻放著。可好戲不長,“禮花”從天空中慢慢變淡,變淡,直至煙消雲散;那邊,一股衝擊般的銀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噴著,噴著。落下的便義無反顧跳出了銀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萬從空中掉落,給人極美的感覺;“噼噼啪啪,噼噼啪啪”,這震耳欲聾的響聲一定是鞭炮!那熱鬧的的聲音,也足以給20xx增添許許多多的喜慶了。

那邊暖烘烘的,旺火燒了起來,而且愈演愈烈,橙色的火苗上下翻滾,好像在呼喚著什麼,也好像在喜悅地跳舞。人,物,中國,將春節愈演愈烈,帶來了XXXX的新氣象!

富有年味兒的春節,富有人情味兒的人。

以春節的作文 篇4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春節,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忙忙碌碌。

在鞭炮聲過後,就開始吃早餐了。吃過飯後,我出去玩,在街上點燃的爆竹在地上開出了美麗的花,漂亮極了。我看著甭提多高興了。今天的小鳥也出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裡也很高興吧。

在街上,我看見有人在賣玩具,有人在賣小吃、點心、水果,各種各樣的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樣樣俱全,琳琅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麼都難選擇!顧客大多數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數麻辣攤的生意最好。"我要一串年糕!"一個胖孩子叫道。

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裡啃著美味水果,手裡燃放鞭炮煙花,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

真心希望全國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裡快快樂樂,沒有煩惱喲!

以春節的作文 篇5

又到春節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到了,這是中國人值得慶祝的美好節日。 在春節期間,我們都會放煙花,但是有的人總是不文明的放煙花。我多次看到過美麗的煙花,也多次看到過有些人不知羞恥的把煙花拿到馬路上去放。有時可能因為把煙花拿到馬路上放,就會引起交通堵塞呢! 春節的來歷更有趣。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

相傳,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專吃人的。是一位紅衣老人告訴了村民在門上貼紅紙,在屋裡點蠟燭、放爆竹,來趕走“年”。這個古老的習俗一直流傳直今。 爺爺奶奶過年的方式很傳統,一家人叫到一起吃一頓年飯,發壓歲錢,然後 大家十五早上穿著新衣服去看耍龍!爸爸媽媽過年就只用做一件事,忙著做好吃的,五花八門的菜放在桌子上,讓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過年的方式和許多人一樣,串門兒、吃年飯、放爆竹拿壓歲錢。

今年是20xx年,下了一場大雪,使許多在外地工作的人們不能回家過年,但我真心的希望那些人能夠快快樂樂、高高興興的過年。 年馬上就要過完了,但我希望時光逆流,回到剛剛開始過年的時候,重新品味一番過年的快樂時光,讓那快樂的時光重現在我的眼前!

以春節的作文 篇6

因為我們的老家要拆遷,所以2月8號是我們搬家的日子,我們在2月4號就開始把老家裡的一些大東西搬到新家裡去,比如:電視機、洗衣機。到了6號,我們家的大東西就都搬了過去。下午,我們把媽媽的鏡子、小椅子、墩頭、電腦,書、我的課本、我的大書櫃(我的大書櫃是可以拆散的)、電視櫃、大沙發、小沙發和檯燈給搬了過去。7號,我的爺爺和小姑嗲把我爸爸媽媽的床、棉被和床頭櫃搬了過去,中午,爸爸和媽媽吃完中午飯之後爸爸把媽媽送到單位去後就回到新家去了(因為7號是爸爸媽媽搬過去住了,還要整理呢!)。8號是我搬到新家的日子,搬的東西有:我的床、棉被、護膚品、耳機等等。9號我的爺爺奶奶搬了過來,帶的東西有:床、棉被、冰箱、床頭櫃和一些爺爺用的工具搬了過去。

9號是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到新家的第一天,晚上我竟然做夢夢見我們的老家,給我帶來很多回憶的地方就要被拆了。我真是很捨不得,所以我心裡很難過。10號,我在9:30分的時候起了床,我走出房間發現——爺爺、奶奶、媽媽和爸爸都在理自己帶過來的東西。我洗完臉,刷完牙也開始整理自己的東西了。

大概10:50分左右時大家都以經理好了自己的東西,現在就剩下我沒有整理好了,“我要加油了!”我給自己加油。“磊磊加油!”媽媽也給我加油。“好!”11:36分我也理好了自己的東西。此時我的肚子已經餓的‘咕咕’叫了。“好了,小主人,飯已經做好了!”奶奶在廚房裡喊著。我大喊:“哦耶……”媽媽做了一個“噓”的手勢說:“聲音輕點。”“哦。”我小聲的說:“我可以吃飯了!耶!”

晚上9:45分我開始睡覺,我輕聲說道:“晚安,我的老家…..”

以春節的作文 篇7

現在過春節,覺得沒有一點意思。而兒時的春節留在記憶裡卻永遠忘不了的。

我對過春節有印象大概是六、七歲時吧,記得過了臘八,媽媽就開始忙活了,先要蒸很多的饅頭,當然和現在城裡買的或圓或方的饅頭不一樣了。家鄉的饅頭其實不叫饅頭,而且平時是不這樣做的,只有在重大節日和走親戚的時候才會這樣做。媽媽蒸的叫棗花,另一種叫糕。

每到蒸糕的時候,媽媽早早就忙起來了,先天晚上發上面,第二天起的很早,還要和幾個關係好的鄰居一起蒸。在鄰居家被灶火薰的黢黑的灶間裡,男人們壓面,女人們捏棗花,我和一幫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會到屋裡看看,一會又跑的沒有了蹤影,總之這一天家長是不管孩子的,也許是顧不上管吧。媽媽蒸的糕主要是用來祭祖的,記得我小的時候,每逢遇到重大的升學考試,媽媽都要蒸個糕祭奠一下,而且故意不把糕蒸熟了,媽媽說是為了讓兒子“高升”啊。

棗花和糕,媽媽現在還是年年蒸,但是有一種東西現在已經沒有了,家鄉人叫“黃蒸”,具體是哪兩個字我也說不準,姑且就用這兩個字吧。它其實就是用玉米麵做的,只是在裡面包了點陷,有白菜,也有白蘿蔔什麼的,但是我小時候特別不喜歡吃,在我離開家到縣城上學以前,我們家平時的主食就是玉米麵窩頭和玉米麵粥,吃的我經常胃酸。

有時候和朋友一起到飯店吃飯,有人特別愛點貼餑餑熬小魚,我看著玉米麵做的餑餑從來也不吃一口。天津的楊村鎮有一家貼餑餑熬小魚特別有名,市裡有人開車跑到那兒去吃,有一年我和朋友從承德迴天津,他們要去吃楊村的貼餑餑熬小魚,那個餑餑貼的真好,但是我也沒有吃一口。童年的記憶裡對玉米麵特別的牴觸,這種牴觸持續了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