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關於端午節日記彙總五篇

節日慶典 閱讀(1.7W)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並且記錄在日記裡了。那麼什麼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日記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端午節日記彙總五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我的家人早上一起吃粽子,吃完粽子後,我們就一起去河邊看別人比賽划龍舟。我們看完龍舟後就一起去吃飯。吃完飯後我們一起到大良沃爾瑪玩,我們在裡面買了許多東西。就在我們準備走時剛好看見有一個包粽子比賽然後我參加了,我在規定時間裡包了3個。我看了看別人的,然後再看了看自己的覺得自己包得很難看。然後我們就走了。

端午節日記 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有一場別開生面的龍舟比賽,所以我和爸爸媽媽早早就開始準備出門了。

到了目的地,天卻突然翻臉了,下起了濛濛細雨了。但已阻擋不了我們看龍舟比賽的熱情,雖然比賽還沒有開始,但早已是人山人海,場面勁爆。

比賽終於在大家的期盼中開始了,各個隊伍都做好了準備,都在試試待發了,隨著一聲槍響,各個參賽隊就飛速得劃了起來。暫時的是1號隊,只見他們奮力得划著,速度就像那離弦的箭一般,其他隊伍也不甘落後,想反敗為勝。這時,雨停了,水面吹來了涼爽的風,像個小精靈為3號隊加油鼓勁,這讓3號隊充滿了信心,不一會兒,3號隊追上了搖搖的1號隊。1號隊不甘示弱。比賽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我們觀眾都把目光集中在1號隊和3號隊的身上,似乎賽場上只有1號隊和3號隊這兩隻對伍。我目不轉睛得盯著1號隊和3號隊,終於,到衝刺了,觀眾的心不禁懸了起來,勝負揭曉了,是3號隊贏了。他們憑著團結就是力量,力量贏得勝利的的信念,贏得了比賽。

我想:這場比賽真是驚心動魄,我以後也要學習3號隊,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團結就是力量。

端午節日記 篇3

又快到端午節了。每到端午節,就會有很多美味,讓我一想起來就口水直流三千尺!

端午節的前一天,外婆會把糯米放到一個臉盆裡,再給臉盆加滿水,把糯米泡起來。第二天早上,我發現米寶寶在臉盆裡吸飽了水,變得又白又胖。外婆說,這是糯米在發酵!外婆又把去年存下來的粽葉放在鍋裡煮了一下,然後就開始準備包粽子了。

外婆把粽葉圍成了一個兜,接著把洗好的糯米和紅棗放進粽葉兜裡,再把剩下的那一半粽葉蓋在米上,最後用線緊緊地把粽子紮結實,一個漂亮的四方紅棗粽就做成了。就這樣,外婆又做了很多個粽子。然後,媽媽就把粽子放到鍋裡煮。終於,鍋裡飄出了糯米和紅棗混合的香味,我饞的直吞口水,迫不及待地問媽媽:“媽媽,粽子好吃了嗎?”媽媽說:“馬上好!”粽子終於煮好了,我津津有味地吃著甜甜糯糯的粽子,滿足極了!

除了粽子,端午節的晚上還會有一頓豐盛的晚餐,有涼拌黃瓜、清蒸黃魚、紅燒黃鱔,還有鹹蛋黃燒南瓜。媽媽明明說有五黃啊,為什麼只有四黃呢?還有一黃是什麼?我去問媽媽,媽媽說是雄黃酒,據說喝了能夠驅邪避毒的。不過,媽媽又說:“現在好似找不到雄黃酒了,所以我們就用黃酒代替,反正也有黃,一樣能夠讓我們身體健康的!”我一邊聽媽媽講端午節的各種習俗,一邊吃著豐盛的晚餐,真是幸福極了!

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 篇4

儘管如今過端午節,母親每年都會包粽子,編絡子給我,儘管母親的手藝一點也不比外婆遜色,但我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我真懷念兒時的端午節啊!

端午的粽子:

很多年沒有回老家過節了,真是想念那香香的三角粽。老家的'習俗很多,而我記著的不多。

系百索子。奶奶每年都會把五色的絲線擰成細繩,很長很長。第二天早晨起來,我的胳膊上早已係上了。不用說,是奶奶第一個來到我的身邊。

貼符。每年,門框上都要貼符的。有的是用單色的黃紙折的,有的則是用五色紙編的。奶奶也曾經教我折過,到現在已經淡忘得一乾二淨了。

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這樣的習俗:地裡也埋百索子。那時,奶奶說,埋在地裡的百索子會變成花蛇,保一年豐收。雖然我很頑皮,卻從來沒有挖過那些“蛇”,害怕它們出來咬人。後來才知道,那是老人們瞎編的故事,用來哄小孩,怕破了“迷信”。

再別的習俗我真是記不起來了,只是每年端午的百十來個粽子卻不能忘記。

粽子包起來不太容易,必須把粽葉摺好,否則會“露餡”的。雖說難包,種類也不少:大米包的紅棗粽子,小米包的蜜棗粽子,還有江米包的什麼粽子。

煮粽子要用大鍋,時間也得很長。往往我都等得要流口水了,奶奶還是不給我吃,太難熟了。剛剛出鍋的粽子不好吃。有一次,我迫不及待,吃飽了,才知道舌頭上起了泡。

馬上,這些噴香的粽子會被放進盛滿涼水的盆裡降溫,那時我早已吃飽了。

後來的許多天,一日三餐總會有粽子的。

街上賣的粽子可不太好吃,不是米硬就是米不香,吃起來沒味。這叫什麼粽子,簡直就是水米糕。

香香的粽子勾起我的思緒,甜甜的吆喝勾起我的思念。

端午節吃粽子:

端午節是全年四大節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端午節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個熱天的開端,五毒蛇開始活躍,鬼魅魍魎也會猖獗,這些都會給人特別是會給無所顧忌又無抵抗能力的孩子帶來災難,必須在五月端這天集中地為孩子消災防毒,因此,人們又把五月端說成是“小孩節”或“娃娃節”。

端午節的活動很豐富,從早晨天矇矇亮開始,一直持續到正午才結束。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煮粽子的鍋裡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裡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裡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晒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端午節日記 篇5

端午節到了,它是為了紀念屈原的民間傳統節日,按規矩在端午節那天要包粽子。我非常喜歡吃粽子,不僅想吃,更想親手包一包。

那天,媽媽包出來的粽子能和商店裡的媲美。於是,我便向媽媽請教如何包粽子。首先,媽媽將三片粽葉疊在一起,折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一隻手拿著粽葉,一隻手放餡料,第一層是大米,接著是肥肉,第三層再用大米蓋上,最後把粽子綁起來。看著媽媽如此麻利的幹活,我的手癢癢的。

於是,我照著媽媽的樣子做了起來,可是,大米總是從底部漏下去,我放棄了,說:“我不學了”!“學東西就要學徹底,不要一遇到挫折就撒手不幹,這樣半途而廢是學不到知識的”媽媽堅定的說道!聽了媽媽的話,我從新做起了粽子來。把三片粽葉疊起來,折成三角形,第一層放大米,第二層放肥肉,第三層放大米,最後用繩子把粽子綁起來。我左看右看,“啊!我終於學會包粽子了!”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這次事情,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事不但要注意結果,更要注意過程,因為只有過程,才能給人們帶來快樂,才能使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