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端午節教案模板集合6篇

節日慶典 閱讀(6.54K)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教案模板集合6篇

端午節教案 篇1

再過幾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班裡的陸家豪從家裡帶來了粽子,其他孩子圍著他轉,只聽見他說:“這是我媽媽自己包的粽子,不是買的,有肉的、紅棗的,很好吃的,但是我比較喜歡吃肉的,肉的更好吃。”“我也喜歡吃肉的。”“我不喜歡吃肉的,肉的有肥肉的。”……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了。

鑑於孩子們對粽子的濃厚興趣,我們開展了有關端午節的系列活動,本次活動就是系列活動之一。

《粽子裡的故事》段落明顯,情節發展線索清晰。講述了一個會講故事的老奶奶病了,不能說話講故事,就採來荷葉包粽子,把好聽的故事包在了裡面。動物們吃了粽子卻不會講故事,於是,動物們想辦法,找到一個小姑娘來吃粽子、講故事。這樣,一個神奇的故事躍然紙上,給粽子蒙上了一層神祕的童話色彩,令人羨慕又嚮往。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遊戲的快樂。

2、養成仔細傾聽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的表述。

活動分為四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通過猜猜可能是關於什麼的故事來激發孩子的興趣,引出主題。

第二個環節是欣賞故事,為了能讓孩子在活動中充分感受、欣賞作品,我利用PPT進行分段欣賞,通過看看、猜猜、講講、聽聽來理解故事內容。

第三個環節是遊戲“吃粽子”,這也是本活動的重點環節。在此環節中,我為孩子們準備了3個粽子,每個粽子裡面都有一個小遊戲,如:第一個粽子是“聽話”,要求孩子在仔細聽故事的基礎上回答問題;第二個粽子是“悄悄話”,要求孩子用心聽、仔細聽、聽清楚、聽完整,培養幼兒仔細傾聽的習慣;第三個粽子是“祝福”,考慮到大班孩子馬上要離開成長了3年的幼兒園了、老師和小朋友了,通過遊戲為他們創設一個互相祝福的機會,增進同伴間的友情。

活動中肯定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能給我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端午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瞭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教學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教學過程:

一、引出話題。

T: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麼?(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裡拿的粽子像什麼?並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嚐粽子,並講述。

1、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嚐。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麼豐富啊!

端午節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 緬懷先人,認識傳統節日的由來和意義,團結合作,弘揚民族文化。

2、 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懂得我們國小生如何愛學校愛班級。

3、 學習文明禮儀,爭當文明之星。

活動過程:

一、中國傳統節日知多少

1、春節

春節是我們中國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從農曆正月七年級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我們通常叫做“過年”。你知道為什麼叫“過年”嗎?“年”是什麼呢?它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 ——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 ,於是有了放鞭炮的習俗。

春節還有哪些習俗?過年我們還要做什麼呢?貼春聯、拜年、打掃衛生

2、元宵節

春節的最後一天(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元宵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元宵節又名“燈節”或“燈夕”,是民間多彩多姿的節日,自此以後一切恢復常態,所以民間熱烈慶祝,故有“小過年”之稱。除了吃元宵,元宵節還有“掛燈籠、猜燈謎”的風俗習慣。

3、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中秋節,這一天是月亮最圓最亮的時候。人們常常在這一天與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圓圓的月餅,出門在外的人也會在這一天趕回家,享受團圓的幸福快樂。

4、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叫做敬老節。在這一天,我們敬老、愛老,為爺爺奶奶做一些自己會做的事情。重陽節還有登高、賞菊、吃重陽糕的風俗習慣。

5、節日、風俗連線

二、我們的端午節

1、端午節知多少?

(1)端午節是哪一天?

農曆五月初五

(2)端午節還叫做什麼?

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節、蒲節等。

(3)端午節是怎麼來的?

屈原是我國的大詩人,他十分熱愛自己的國家。當時,他很受國王的喜歡,後來被壞人陷害,國王漸漸地疏遠了他。屈原的愛國之情沒有辦法表達出來,最終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4)我們都知道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公公,那你知道哪幾個風俗習慣與紀念屈原有關?a.賽龍舟:當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

(視訊觀看賽龍舟,感受端午節的氣氛。)

b.吃粽子: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於是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你會包粽子嗎?圖片解說包粽子的過程。)

(5)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你還知道端午節我們還要做什麼?

吃雄黃酒、掛艾葉懸菖蒲、佩香囊

2、欣賞 詩朗誦《五月五 過端午》

3、過渡:屈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愛國家愛百姓。那麼,我們作為國小生可以怎麼做呢?我們可以愛自己的學校愛自己的班級。

三、愛校愛班級

1、說一說:愛校愛班級,我們可以具體怎麼做?

好好學習、講禮貌、愛勞動、文明休息

2、讀讀兒歌

上學歌、上課歌、下課歌、午餐歌、勞動歌

3、我來評一評:

看照片,說說他們的行為對不對?

判斷題,說說他們做得對不對?

四、總結

小朋友們,我們國家有悠久的歷史,有許多燦爛的傳統文化。平時,我們可以做做有心人,多看看課外書,多向爸爸媽媽學習,做一個愛國家、愛集體、愛學校、愛班級的好孩子!

端午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瞭解端午節的由來,敬重屈原。

2. 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瞭解有關節日的一些風俗活動。

活動準備:

有關端午節的錄影片斷:賽龍舟、吃粽子。實物粽子一串。

 活動與指導:

1.出示一串粽子,尋問幼兒這是什麼吃食?你吃過嗎?是什麼節日吃的?要過什麼節了?引起幼兒渴望瞭解的興趣。

2.老師講粽子的由來和屈原的故事。

3.請幼兒觀看錄影片斷:包粽子、划龍舟、瞭解節日的民間慶祝活動。

4.請幼兒品嚐粽子。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設計一氣合成,在活動中運用故事來讓幼兒更加深切的體會感受端午節。瞭解端午節的由來。通過錄像的教學方式讓更加有興趣參與到活動中來。在這個環節中,我注重孩子的個體差異性,引導每位幼兒都能看了錄影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綱要中出,讓幼兒學習互助合作與分享,在最好環節讓幼兒一氣分享品嚐粽子,讓孩子們感受到這種傳統節日的風俗和有趣。

端午節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生活經驗,今年端午節我們即將開展“粽子飄香”的活動,讓小朋友們在活動中進一步瞭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瞭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引導幼兒學習簡單地包粽子(摺紙),並進行線描裝飾。

3、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粽子飄香》、《屈原的故事》的欣賞課件,長條狀的紙條與幼兒人數相等,綵帶、油性筆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師:小朋友,明天我們因為什麼節日放假呢?(端午節)那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麼?(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有三角形的、有四角形的、有長條形的等等,並且有多種口味的,有肉粽、有豆沙粽、有紅棗粽等等。

二、故事欣賞。

師:那你們知道端午節這一天為什麼要吃粽子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段故事,聽完你就知道為什麼了。

1、幼兒欣賞故事內容。

2、提問。

①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

②端午節這一天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活動啊?(飲雄黃酒、賽龍舟、佩香囊、戴五彩線等等)

三、教師示範講解:

師:為了表示我們對屈原敬佩與緬懷之情,讓我們也一起來學包粽子好不好?

——教師示範講解:

1、先將紙條一端折成一個三角形;

2、順著三角形的一邊正反來回折,將整張紙條折成連續的多個三角形;

3、開啟三角形;

4、在紙條的起端,順著折縫攏成一個立體的形狀,似錐形;

5、順著紙條上的'縫往上卷繞,將紙條末端插入縫中;

6、用油性筆進行線描裝飾;

7、用綵帶捆綁裝飾。

四、幼兒製作粽子,教師巡迴指導。

端午節教案 篇6

一、活動主題的確定

在國務院新修定的法定假日中,五一長假被取消,而分別增設了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四個假日。孩子們對其背後的文化傳統知之甚少,認為端午節不就是吃幾個粽子嗎?一點都不好玩,也值得放假?隨著西方文化的入侵,同學們崇尚過洋節,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已經越來越淡化。如果再不弘揚我們祖國的傳統文化,必將導致我們民族無形文化的急劇消亡和流變。激烈的討論過後,孩子們迫切地想知道端午節背後的文化內涵。我們決定開展以“走進端午節”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來解開這些謎團系列綜合實踐活動,這次活動是對即將到來的端午節進行探源。

二、學情分析:

我們四年級孩子,懂事、好學,喜歡閱讀,但家庭條件一般,家長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其學習,家裡有電腦的只在極少數,知識的來源主要是學校網路、老師和課外書。他們對於的端午的認識也僅僅是吃幾個粽子和雞蛋,帶綵線辟邪之類,知道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對屈原的瞭解也甚少。

資源分析:

電腦網路的普及,學校圖書館的開設,課外活動的豐富多彩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搭建了亮麗的舞臺;為孩子們提供了的實踐的空間和取之資源;走訪經驗豐富、不忘傳統的家長,也是實踐中重要的社會資源。

三、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關於端午節的習俗、來源及歷史文化,用不同形式感受並展示。

情感目標: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中國傳統節日對每一箇中國人的意義,進而培養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操,並通過分組合作,感受與他人合作交往的樂趣。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蒐集、篩選、整理資料和與人交往的實

踐能力,培養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活動時間安排

1.確立主題,成立小組,制定小組活動方案(一課時)

2.各小組實踐活動(四課時

3.成果展示(一課時)

4.活動延伸(一課時)

四、活動實施過程

(一)活動準備

1.提出課題。師引導:“家長、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瞭解有多少?你們想通過什麼方式得知?”

生活動: 四人小組討論後,少數服從多數,決定設計一箇中國傳統節日調查表,對初

一至九年級各一個班級的學生及家長進行問卷調查。

師指導幫助學生完成問卷的製作與整理。師進一步引導:“通過調查結果,你最想說什麼?最想知道什麼?”

生的興趣被激發,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

生活動結果:對即將到來的端午節進行探源,就以部分同學比較熟悉的端午習俗粽子艾葉命名———粽艾香裡話端午。

【通過學生自主調查活動發現問題,從而有興趣解決問題。調查結果讓一些同學感受有些傳統節日被人們忽略甚至遺忘的悲哀!】

2.劃分小組,推選小組長。師:你們想從哪些方面探源呢? 生活動,同學四人一小組討論,教師適當提醒引導,決定從五方面探源:

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探源組

端午節的習俗——習俗組

端午的詩詞故事——文化組

採訪本地的老人及蒐集本地的習俗畫面——攝製組

國外端午節習俗——涉外組

師:子課題已經確立,根據興趣自願分成五組。

生自由組合過程中,教師要抓住時機,對同學進行興趣選擇與合作交往的輔導和鼓勵,使他們堅定信心,積極參與適合自己的活動。

老師提議:各組民主推選出有責任心的同學為小組長。 學生活動,各組或口頭推選或投票選舉。

3.制定活動方案。在小組長帶領下,各組同學集思廣益,根據自己的任務內容確定活動方式。師建議每個組長根據組員特長

分配任務,合理安排,鼓勵用不同的方式展示成果。各組長上臺交流活動方案,師生提出建議。師巡迴指導組長分工明細,根據興趣負責到人。各小組草擬活動計劃,小組成員通過後制定完整的活動方案。

活動方案計劃表

4.階段性評價。從參與的積極程度、選擇的活動內容及紀律等方面進行評價。

(二)實踐活動

1.各小組預先充分利用網路,圖書館,閱覽室等校內資源查詢所需的資料,教師協調各組查資料的時間和地點,保證活動進度。

2.學生自願報名當主持,在不影響小組進度的情況下準備臺詞。

3.探源組活動,交流整和所有材料後,決定編排小品以紀念屈原,教師適當指導動作、表情等。

4.習俗組三位同學整理蒐集各地端午習俗的資料,兩位蒐集圖片,兩位美術愛好者畫習俗畫,並聯系攝製組拍照片。

5.文化組分工蒐集端午詩詞與故事,三位同學一組,爭取脫稿複述。

6.攝製組採訪當地的老人,配合其他各組活動,教師首先對照像機的使用提出要求,由李娜同學專管,對與人交往的禮貌以及怎樣設計採訪問題等提出意見,然後與習俗組合作學習包粽子。

7.涉外組主要通過網路、書籍等蒐集外國端午風俗,交流感想,暢談體會。

另外,教師經常詢問小組長,瞭解學生的活動進展情況,對遇到的困難及時指導幫助,來統一協調各組員意見。

【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鼓勵同學有個性地表達,發揚創新精神。】

(三)成果展示

主持人楊煥、王群帶領同學慷慨激昂的高歌《中國人》引入成果展示。

1.探源組彙報。

(1)講端午節的六種起源:①源於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② 源於伍子胥的忌辰。③ 源於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④源於端午節第四個意義是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⑤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⑥ 源於田文。

(2)幾個同學表演了小品“屈原頌”。

(3)講端午節名字的來源及別稱。

(4)通過對端午起源的探究,大家有什麼感想?學生討論後自主回答。

【通過集思廣益,用思想風暴的形式,啟迪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眼界。】

2.習俗組彙報。學生各代表發言:

(1)介紹各地端午習俗,河北省、山東省、山西省、陝西省、甘肅省等都有相同和不同的習俗,這些習俗的核心內容是辟邪除瘟保持健康,是真正的衛生防疫節。

(2)展示蒐集的端午香包、粽子和賽龍舟圖片以及自畫農村端午風俗畫。

(3)講端午節戴五彩線的講究。

端午節戴五彩線可是很有講究的。五彩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線製成。而五種顏色不是隨便用哪五種顏色就行,而必須是青、白、紅、黑和黃色。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徵東、西、南、北、中,蘊涵著五方神力,可以驅邪除魔,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製成的五彩線佩戴時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腳脖上。不過,我們這兒的大人為了祈求孩子平安、幸福,小孩子的雙手雙腳上都帶五彩線。

(4)蒐集了許多關於四川地震災區的新聞和災區小朋友快樂過端午的照片。

(5)談本次活動的感受。

【本環節關注災區,激發同學的愛心,增強民族凝聚力。】

3.文化組彙報。 學生代表交流:

(1)關於端午節詩詞。(2)門楣上掛菖蒲和艾葉的傳說。(3)黃巢與艾葉的故事。

【通過傳說、故事,讓學生明白:信任與愛心也是端午節的另一來源。】

(4)組員互評活動表現。

4.涉外組彙報。(1)外國也有端午節。(2)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的傳統習俗,然而,在國外也有不同的吃粽子習俗。(3)還蒐集到20xx年11月24日,韓國申報“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全班同學紛紛發表自己意見,形成一場小型辯論賽:

甲方:端午節仍是中國人的節日。乙方:端午節是漢文區的共同節日。

【通過辯論,引起同學對中國傳統節日的重視,增強愛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