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八月十五日中秋節的來歷

節日慶典 閱讀(1.4W)

八月十五日中秋節的來歷

每逢佳節倍思親,又到了中秋佳節時。說起中秋節的來歷,很多人都不清楚。古人每個季節都有孟、仲、季三個時間段,這跟我們現在的說法是不一樣的。分別把每個季節分為前中後三個時間段,而每年的秋天也分為三個時間段,而每年的農曆8月15日,正是屬於秋天的中間時間段,所以,自然就叫中秋節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們喜歡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他們自己的快樂。有的地方喜歡吃月餅,有的地方喜歡吃柚子,有的地方喜歡一起賞月,有的地方喜歡吃團圓飯,總之,他們以各種方式來表達家人的團圓。特別是賞月,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體會。在外的遊子們此時的心情多時感慨萬千的,當他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皎皎明月,自然而然會想念家人團聚,他們多是用著朗朗明月來寄託自己的思念之情。

中秋節旅遊好去處

大理洱海

特色:泛舟洱海對月當歌

中秋佳節,在洱海中泛舟賞月是一種極好的享受。洱海湖水清澈見底,碧波盈盈的湖水彷彿是一滴滴從玉白菜的心底沁湧出來的玉液,與迷濛的天光、幻變的雲彩、皎潔的月亮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優美的圖畫,令人陶醉。

蒼山雪、洱海月、上關花、下關風,是大理獨有的四大景色,每個景色都有一段流傳千年的傳說故事。

仰望天空,玉鏡高懸,俯視湖面,萬頃銀濤,一輪明晃晃的月亮隨波飄蕩,極富詩情畫意。在潔白無瑕的月色襯托下,帥哥“阿鵬”們引吭高歌,美女“金花”們低聲吟唱,一陣陣引人遐想的歌聲隨著一圈圈盪漾的波光傳向遙遠的另一方……這是白族年輕人慶祝中秋的傳統習俗,他們對月當歌,用自己過人的歌喉,贏得戀人的歡心,也贏得了旁聽者的聲聲稱讚。

西藏林芝

特色:高原月藏域情

憑藉天然的地理優勢,青藏高原無疑是距離天空最近的國內絕佳賞月地點。中秋將至,不妨前往素有“高原小江南”美譽的西藏林芝,參加藏族風情篝火晚會,領略雅魯藏布江邊最美月光,感受別樣精彩的中秋之夜。另外,9月15日前後,林芝開始進入秋色正濃的黃金50天,此時入藏最適宜。

林芝的月光既不溫柔也不幽涼,而是雄渾矯健地灑在高原的每一寸土地上,給人一種孤芳自賞的美感。熠熠生輝的月色彷彿是一枚“照明燈”,將遠處的雪山照耀得晶瑩剔透、清澈透明,令人感到高原上的一切都是那麼純淨潔白。中秋之夜,大家可以圍坐在餐桌旁,品嚐由名廚精心製作的香帕拉藏餐,烤藏香豬、松茸煎餅、人蔘果炒飯、酥油人蔘果等等美食讓人大快朵頤。晚餐過後,中秋晚會的熊熊篝火在空曠的草地點燃了,溫暖了身在異鄉的.遊子之心。大家手牽手,跳起了歡快的鍋莊,唱起了高昂的藏歌,向遠方的親人們送去綿綿不斷的思念與祝福。

不同地區過中秋節的習俗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祕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裡、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菸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佔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穀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