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熱門】風俗習慣作文合集七篇

節日慶典 閱讀(2.19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風俗習慣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風俗習慣作文合集七篇

風俗習慣作文 篇1

上次去東部華僑城遊玩時,在纜車上無意發現民俗村寧靜又神祕的一角。於是對民俗村錦繡中華髮生了很大的興趣。決定深入民俗村看個夠——題記

一週的國慶黃金週加班時間終於熬過去了,今天的假日就安排在民俗村過了。民俗村就如樹梢上熟透的果實,讓我經不住直吞口水,於是一提到中國民俗村,我立即精神百倍。

上午,涼風習習,太陽半露著臉,如害羞的姑娘。民俗村門口大廣場上彩旗飄飄,富有特色的名族樂曲此起彼伏,中間一個LED大螢幕上反覆播放著少數民族載歌 載舞的歡樂畫面,路邊的大招牌主力宣傳民族狂歡節。廣場中間花壇上的花牌內,是紅色黃色玫瑰花組成的歡度國慶1949-20xx就是狂歡節的主題吧,對面 的壽星雕塑就如特殊的迎賓小姐,引導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收緊腳步,購票入村。

遠望民俗村,就像山谷裡的一個仙女,翩翩起舞,俊俏又美麗。

沿著一條石雕彩龍分開的石梯小去,一個三角形的廣場上假山水池、噴泉、商鋪、停車場錯落有致,上方張燈結綵,大榕樹上燈籠高高掛,假山,水池,噴泉,美麗 極了,小火車,電瓶車掛兩行紅花,別緻極了。榕樹底下停著一輛新款驢車,所謂的新款也就是多一個喇叭而已,趕車的車伕都是回族牧民裝束。一見到遊客到了, 便吆喝一聲唱起了回族民歌,還不時帶點彆扭的動作,大概是拉客的原因吧。後面的百藝廣場上,歡快的名族小調徐徐傳來,紅白兩色為主的臨時舞臺上,8個身材 苗條的瑤族姑娘在盡情跳舞,長長的袖子,長長的繩子,甩出去,收回來,一個圈一條線的,美麗極了。下面的觀眾更是熱情高漲,拍手的,拍照的,瞪大眼睛大叫 的,形態各異。整個廣場如一鍋沸騰的水,就是入口出口處的保安,也似乎忘了站崗。聽工作人員介紹,這個狂歡節的主題就是“生態河池,絲路新疆”,白天都是 廣西河池瑤族、壯族民族表演節目,而晚上則是新疆唯族演出小品,歌舞節目。緊挨著百藝廣場的一條路上,一排淡黃色木屋上,招徐徠客的酒旗飄飄,上面寫著非 常引誘人的名字“麗江小吃、新疆烤肉、山西拌麵……”這就是民族特色小吃一條街,看一群紅色妝扮的服務員忙進忙出,手腳麻利,一邊工作還一邊哼著小調,好 不快活。

不知是這些服務員的小調唱的好,還是秋季的陽光太嫵媚,太嬌柔,逗得小吃一條街後面小山谷裡的孔雀,騷動不安,啼鳴聲此起彼伏,一陣一 陣,一聲一聲,聲聲入耳。雖然“嘟嘟啾啾……”聲音難聽,卻也有未見其影,先聞其音之勢。想必,那一隻只五顏六色的孔雀,是哪一隻在低音,又是哪一隻在開 屏?聽到了這支孔雀獨奏的曲子,便也讓我加快腳步往前去看個究竟。

風俗習慣作文 篇2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是啊!我們中華民族地大物博,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五十六多民族之花競相開放,美不勝收。下面,我就想大家介紹一隻美麗的“花”——傣族。

在傣族的眾多的風俗習慣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傣族的飲食。

傣族以大米為主食,尤其喜歡吃糯米。以竹筒飯為代表。傣族把一節竹子一端挖通後裝米。這些米要洗乾淨泡水後才能裝。再用竹葉把竹筒口塞緊,要使米掉不出 來,但同時也要留些空隙,才能使米更柔軟。裝好以後,放溫火上燒烤,待竹筒表面燒焦後飯也就熟了。剖開後是香噴噴的竹筒飯。用酸菜、酸筍配上這帶有竹子香 味的米飯,百吃不厭,令人滿口留香。

除了主食竹筒飯以外,傣族人的副食酸味兒食品、水產和昆蟲菜也是別有風味。

酸味食品是傣族人的最愛,像什麼酸筍、酸菜、酸螞蟻……這些幾乎每家每戶都有。

而水產,如魚類、青苔、蛙類也是傣族人無法割捨的食品。

最特別的是昆蟲菜。這一特色符合傣族人的一句話:“只要是靜的都是菜,只要是動的都是肉。”無論是較小的田鱉、蜘蛛、螞蟻蛋,還是較大的竹蟲、蟬、沙蛆、竹蛆只要一加佐料就能立刻變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餚。

傣族的食品還有苦瓜、苦筍,甜米酒,檳榔、酸肉、狗肉……而且個個美味無比。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已經垂涎三尺了呢?那趕快去傣家的竹樓中好好過癮一番吧!

風俗習慣作文 篇3

中秋節的過法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廣東潮汕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裡、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菸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南京人閤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中秋節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風俗習慣作文 篇4

滿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也是我最喜歡的民族。

滿族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分佈,主要集中聚居在遼寧省,共有550萬人,佔滿族總人口的51%。另外,滿族人口在100萬左右的地區還有吉林、黑龍江、北京、河北、內蒙古。滿族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分佈,主要集中聚居在遼寧省,共有550萬人,佔滿族總人口的51%。另外,滿族人口在100萬左右的地區還有吉林、黑龍江、北京、河北、內蒙古。

滿族人孝敬長輩,注重禮節,在路上遇見長輩,要側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長輩走過再行;不但晚輩見了長輩要施禮,在同輩人中年輕的見了年長的也要施禮問候。親友相見,除握手互敬問候外,有的還行抱腰接面禮。過春節時要拜兩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為辭舊歲,年七年級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滿族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其服飾高雅華麗,在中國民族服飾文化中獨樹一幟,並對中國的服飾文化發展產生過很大影響。

由於寒冷的生活環境和射獵生活的需要,過去滿族人無論男女,均多穿“馬蹄袖”袍褂。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後,“旗人”的裝束,便成為“旗袍”(滿語稱“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樣一般是無領、大襟、束腰、左衽、四面開衩。穿著既合體,又有利於騎馬奔射。出獵時,還可將乾糧等裝進前襟。這種旗袍有兩個比較突出的特點,一個是無領。努爾哈赤為統一衣冠,曾釐定衣冠制,規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領,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帶領子,只有入朝時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領;二是在窄小的袖口處還接有一截上長下短的半月形袖頭,形似馬蹄,俗稱“馬蹄袖”。平時綰起來,冬季行獵或作戰時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類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響拉弓射箭,故又稱之為“箭袖”(滿語稱之為“哇哈”)。滿族入主中原以後,“放哇哈”成為清朝禮節中的一個規定動作,官員入朝謁見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將馬蹄袖彈下,然後再兩手伏地跪拜行禮。

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日”。當日晨,滿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彎曲如龍,故稱“引龍”。 然後在院中舉行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全家人還要吃“龍鬚麵”和“龍鱗餅”。婦女們這天不能做針線活。

風俗習慣作文 篇5

大龍的習俗有很多,像什麼“春節去拜祖宗”“發炮”“燒香”“舞獅”等等。

但我覺得大龍除夕的拜祖宗還是最有趣的,因為要磕頭,燒香,燒紙,還放鞭炮,這是在請祖宗回家過年,過了這茬,就可以吃年飯發壓歲錢了,所以每到這時就特別激動。大龍是山區,民宅依著山腳,人煙稀少,所以很多人家就把祖墳建在不遠的'山腰上。每年的春節都是如此,今年我提出這次在家燒香,因為我家裡離山上老祖宗的祖墳比較遠,還要爬山,所以有這個念頭,卻給爸爸罵得狗血噴頭,直罵我不尊敬老祖宗,我只好作罷。

下午快5點鐘,等奶奶、大媽、媽媽、嬸嬸把年飯燒好,我們一行男人,爺爺、大伯、爸爸、叔叔還有我們小傢伙一起結伴去拜老祖宗。據爺爺說因為風水的問題,我家的祖宗的墳在一個地勢較險的半山腰,有的地方只能讓一個人側身而過。遠遠望去,像一把椅子坐落在青山中。一路上,爺爺邁著方步,大伯尾隨其後,爸爸手上拎著個籃子,裡頭裝著雞、鴨、魚和肉,啊,色香味俱全,老祖宗肯定樂的合不攏嘴;叔叔手上則拿著幾副鞭炮,等著拿去放給老祖宗聽的;我們小孩嘻嘻哈哈的,一路小跑。爬山了,大人們攙扶這爺爺,我們手腳並用著爬,運氣好的在山邊能撿到幾根樹枝撐著走(因為山太陡,如果沒樹枝,還得爬)。你只能抱怨,一個字:煩!但這話我只能在心裡說,要是給我爸聽見了,還不得把我活活吃了。好不容易到了半山腰,你已經累得滿頭大汗了,卻不能休息,唉!終於來到了祖墳,這座墳供奉的是太太公和太公。

祖墳由水泥砌成一個平臺,周圍種滿松柏,中間立著一方石碑,石碑正中刻著祖先的名字,下面密密麻麻刻滿小輩的名字,當然也有我的名字。站在平臺放眼望去,周圍一座座重重疊疊的青山,下面是一塊塊整齊的稻田,祖先們在這塊寧靜祥和的土地長眠也十分愜意。大人們把祭品擺好,就恭恭敬敬地磕頭;我們小孩咚咚咚磕頭,不要奇怪,因為磕的不響,就是對祖宗的不尊敬,就會遭天打雷劈,雖然我覺得是迷信,但我心有餘悸,萬一被劈了,我不就死翹翹了麼,只好從命了。

磕好頭了,第二件事就是燒紙了,大人們虔誠地燒紙,分了幾堆,還嘴裡唸唸有詞,我們幾個小孩子不是燒,而是直接往火堆裡扔,差點把自己的衣服燒著了,七搞八搞,弄完了;還不能走,還有第三件事,就是燒香,大人們畢恭畢敬地燒香還拜一拜,我們幾個小孩燒了幾根,拜了拜老祖宗就像一匹匹餓狼似的逃下山去。大人們就放鞭炮,接祖宗回家過年。

我覺得拜祖宗雖然麻煩,但我私下覺得這是對先人的尊敬,沒有他們怎麼會有我們,飲水思源,我覺得這是一個好傳統,而且拜祖時可以想想自己一年有沒有進步,對不對得起先人,也是一個鞭策。我覺得大龍除夕最有趣的風俗習慣莫過於此了。

風俗習慣作文 篇6

我的家鄉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最有趣的就是春節。

按照家鄉的習俗臘月二十三春節就開始了。臘月二十三小年就開始了,這一天人們就開始打掃衛生,把房間的裡裡外外都打掃的乾乾淨淨,從這天起,人們開始買年貨,買對聯、買糖果……有些人家還要炸果子。

到了除夕就更熱鬧了,家家戶戶包餃子,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衣服,門上貼上紅紅的對聯。這一天,出門在外的人都要趕回家一起吃團圓飯,250字作文《春節習俗作文250字》。

從七年級到十五都是走親訪友的日子,大人拿出好吃的糖果招待客人,小孩也很開心,因為可以收到壓歲錢。

過了十六,春節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忙碌的生活。

風俗習慣作文 篇7

談起春節,我也想起了打鞭炮,我又聯想起它的由來﹑特點﹑你們想不想聽呀!就讓我來為你們介紹介紹吧!

先說說它的由來吧!從前,有一個怪獸,它住在河裡,每年都會上來吃人。有一年,人們在逃跑之中遇到一個老神仙,他看到人們慌亂的逃跑,就找了一位人問,他疑惑不解的問:“你們為什麼要逃跑啊?”

那位人說:“這位老年人啊!您可是萬萬不知道啊!我們村子裡有一個怪獸,它可是每年都會吃很多人呢!您老人家還不逃啊!”老神仙聽了聽,說道:“那你們為什麼不用放火柴的方法把它趕走呢?”

那位人想了想,笑著說道:“謝謝您老人家,我們當時咋沒有想到呢!”那位老神仙笑了笑,說道:“不用謝!”慢慢地人們用火柴趕走了怪獸,隨著科技的發達,人們採用了打鞭炮的方法又一次成功的趕走了怪獸。這就是打鞭炮的由來。

再說說它的特點吧!那一次晚上,我們全家人一起坐在長沙發上看春節聯歡晚會,看著看著,我們便睡著了,差不多到了12點鐘左右的時候,我被噼裡啪啦的聲音給吵醒了,到了外面,好像我的鼓膜都快被震破了。

現在的鞭炮叫做“關門炮”,早上起來打鞭炮的時候叫做“開門炮”。那鞭炮有些是綠色的;有些是紅色的;有些是黃色的,真是五彩繽紛啊!

小朋友,你們覺得很新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