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推薦】元宵節元宵節作文四篇

節日慶典 閱讀(2.29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宵節元宵節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元宵節元宵節作文四篇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 篇1

我喜歡的傳統節日肯定是元宵節啦!在元宵節裡,我們可以耍龍燈、踩高蹺、舞獅子、猜燈謎,當然最少不了的就是吃元宵了。  我喜歡吃元宵,更加喜歡自己動手包元宵。我家的元宵都是我和外婆親手做的,所以想吃什麼餡……

我喜歡的傳統節日肯定是元宵節啦!在元宵節裡,我們可以耍龍燈、踩高蹺、舞獅子、猜燈謎,當然最少不了的就是吃元宵了。

我喜歡吃元宵,更加喜歡自己動手包元宵。我家的元宵都是我和外婆親手做的,所以想吃什麼餡的都可以。到現在,我還記得我和外婆第一次做元宵情景。

前年冬天,我和表妹一起在外婆家過元宵節。看到外婆在桌上正和麵準備做元宵,我們倆也興致勃勃地挽起袖子要幫忙。外婆一瞧見兩雙髒兮兮的小手,忙把我們推進廚房,讓我們把手洗乾淨。

和麵真好玩!外婆在白花花的麵粉里加上一些水,一點油,再慢慢地揉搓,很快麵粉就變成了麵糰。軟軟的、滑滑的麵糰,摸上去真舒服,就好像綢緞一樣。我和表妹一會兒從大面團裡揪下一點小麵糰做個小兔子,一會兒又揪下一點做個小豬,好好玩兒。

不過,很快就被外婆阻止了,再下去就沒有元宵可吃了。接著我們就乖乖地學習做元宵了。先從大面團裡揪下一個小麵糰,揉成一個圓圓的球,然後一隻手託著,另一隻手的大拇指戳進去麵糰裡,一邊捏一邊轉,捏成一個“小碗”,最後放進餡兒,封口搓圓。因為我學過做陶器,所以很快就會了。表妹太小,她就繼續捏她的小兔子。

外婆一邊包著元宵,一邊和我們講著元宵節的來歷。農曆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也叫作“上元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十五又是一年中圓月之夜,所以名字就這麼來了。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故事說完了,我們的元宵也都下好了。我和表妹坐在窗邊,欣賞著天上圓圓的月亮,吃著元宵,覺得很幸福!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又到了,大街小巷都洋溢著歡樂的氣氛。我們學校也開展了“慶元宵活動。”

我還沒踏進體育館,就聽到歡聲笑語響徹整個會場。我們迫不及待地快步走進會場,“慶元宵活動”終於開始啦!歌曲、舞蹈、小品、相聲……一個個精彩的表演緊緊的吸引著我們的眼球。中間還穿插了互動遊戲,為這場慶祝活動增添了不少樂趣。

整場活動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撕“春”字。

當主持人宣佈:“下面,就讓我們來撕‘春’ !”話音剛落,同學們紛紛拿出了紅紙,開始撕起紙上早已事先畫好了的空心字“春”。此時,背景音樂也變得活潑快樂。同學們有的拿出尺子,按著紙慢慢地撕著;有的折一點,撕一點,個個都小心翼翼地,生怕把“春”撕破了而不吉利;還有的男孩不管三七二十一,隨心所欲的直接撕了起來……

而我呢?我按照“春”字的邊框先折再撕。漸漸地,“春”字在我手下誕生了!看著滿場“春”色,映襯著一張張紅撲撲的笑臉,“春”色在整個會場洋溢開。大家不約而同的舉起“春”字,體育館變得“春”意盎然,熱鬧極了!

在喜氣洋洋的氛圍中,同學們都期盼著新年吉祥如意,我也默默地祝福全體同學們新學期取得更大的進步!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 篇3

在元宵節我的家鄉幾乎家家都做湯圓。寧波湯圓是出了名的。每逢有人問起我家鄉有名的傳統小吃是什麼,我會自豪地說:“湯圓。”

湯圓是用黑芝麻、豬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形。煮好的湯圓圓溜溜的,在清水裡翻滾,沉浮,猶如一個個小精靈在追逐嬉戲,宛如一個個喝飽了牛奶的`孩子,又像剛洗過澡的嬰兒,又圓又胖,又白又滑,那撲鼻的香味,饞得人直流口水。細看煮熟的湯圓,晶瑩透明,稍帶褐色,裹在裡面的烏黑的芝麻流了出來,讓人恨不得立刻想咬一口。

寧波湯圓的特點是軟、糯、甜、香,我在成都吃的湯圓沒有寧波湯圓糯,一到元宵節,奶奶煮了一大鍋湯圓,家人圍在一起,說說笑笑,在一陣陣熱氣中,大家有說不完的溫暖和甜蜜。小孩子一咬湯圓,香噴噴的黑芝麻就從嘴裡流了出來,弄得滿嘴都是黑芝麻。瞧著他那“虎樣”,全家人都開心地笑了起來。

這種食品最早出現在宋代,詩人周必大寫過一首《元宵煮浮圓子》詩:“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這浮圓子即指湯圓,詩人借這首詩流露出他盼望全國人民一起團聚,“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湯圓象徵著闔家幸福,一家人團團圓圓,我愛家鄉的湯圓!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 篇4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的傳說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裡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裡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裡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裡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