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春節隨想作文9篇

節日慶典 閱讀(2.17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隨想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隨想作文9篇

春節隨想作文 篇1

春節——我們民族的傳統新年。我們熱愛春節,因為我們的血脈裡鐫刻著傳統的花紋,因為傳統的花紋中最堅固的單位是家庭,因為家庭的至情天倫就在春節中最有凝聚力與爆發力地顯現。

小時候,我常常盼著過年,想著新年裡父母的新衣,親戚的紅包,朋友的糖果……可是我現在很討厭過春節。

記得小時候,一進入臘月,大人就開始準備年貨。

大年三十這天,我們起個大早,打掃院子,貼對聯,雖然天氣冷,但是這種年味,家庭的溫暖讓人感覺舒服。晚上我們一家吃年夜飯,看著春節晚會,真是一種享受。看完春晚我和爸爸會在院子裡放爆竹,這是我的最高興的事。

七年級早上,穿上新衣服,先給爺爺奶奶拜年,再隨爸爸媽媽去給親戚拜年,別人給我的壓歲錢我就又給了父母了。

八年級,是去上墳的日子,爺爺會帶領我們去祭拜先祖,同樣會放炮。我覺得很高興,全家在田地裡有說有笑。

……

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明白了:

酒越喝越好,親情卻日趨淡漠。壓歲錢越發越多,友情卻被功利偷換。新年的夢想越來越堂皇,但越有夢想,越惆悵。

想一想:

童年時代春節的鮮美歡樂已經沒有了,有的只是成人世界的觥籌交錯。

少年時代春節的激動雀躍已經沒有了,有的只是卑微草民的尷尬困厄。

青年時代春節的理想四溢已經沒有了,有的只是世故中人的勢利攀比。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越來越明白了:過年代表了自己青春的流逝,代表了自己一步步走向衰亡。人生百年,幾多春秋。向前看,彷彿時間悠悠無邊;猛回首,方知生命揮手瞬間。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是啊,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在5000多日子裡,我有什麼值得回憶的呢!在這麼多日子裡我除了匆匆玩耍以外,還有什麼呢?只有匆匆罷了,只有玩耍罷了!時間是一天天減少,人的肉體生命是短暫的,讓這平凡的肉體放射出無限的光芒,這既不簡單,也不艱難。這就看你如何安排時間:是白白浪費,還是惜時如金。這一切就在你一念之間,而就是這一念之間將決定你的命運。珍惜時間就是珍惜你的生命,珍惜時間就等於決定了你的命運。珍惜時間,奮發圖強,你將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珍惜青春,它讓我們的生命之歌傳到遙遠的地方。我們之所以幸福,是因為我們已懂事,但還不用為家庭操心,我們有許多真摯的朋友,我們擁有燦爛的青春。雖然現在的學習生活看起來有些單調,但我卻不願拘泥與此。

珍惜青春,珍惜一切的美好的事物,生命的步伐在歡快地舞蹈,舞過鮮豔的百花,舞過盪漾的荷塘,舞過飄落的楓葉,舞過純潔的飛雪,舞向美麗的天堂。

同時,請帶一顆健康的心去做!

春節隨想作文 篇2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平時東奔西走的一家人,會在這幾天裡歡聚一堂,買年貨,送紅包,這是一直以來的傳統。

在我還只有四五歲的時候,在我眼裡,春節就是整一個寒假,在那三十來天裡,我們常到親戚家做客,我就像《地球的紅飄帶》裡巧渡金沙江的紅軍,別提有多開心了!

吃一頓飯,自己寫一則對聯,不論好壞,只求家裡有春節的味道。

時光飛快的流逝,我七八歲了,那留著墨香的春聯悄悄地隱去了,換上了散發著油墨臭氣的春聯,還有幾餐飯。

這是為什麼?又過去了幾年,我十歲了,走過人家邊,再也看不見有人興沖沖地貼春聯,只有幾張發黃的紙片在風中搖曳,這是為什麼?不一會兒,我十一二歲了,那麼多的親戚,我們卻只去幾家,在吃飯前後,放眼望去,只有手機,只有低著的額頭,連給紅包也成了攀比。不見一點年的蹤影!

這究竟是為什麼?

沒有了自己寫的春聯,又沒有了許多家的團圓飯,還沒有了做客應有的歡聲笑語,眼前竟只有一隻只冰冷的手機!

傳統告急,傳統告急!

而這一切又是為什麼呢?是因為交通的發達,讓許多家庭平時也能夠歡聚;是因為商業的發達,讓一些圖方便的人去外面買春聯、買窗花、買年畫;是資訊的發達,讓人們團聚一堂,卻只發微信;而最重要的一點是,人們不重視傳統的心態。

春聯難道不能寫嗎?說話難道一定要用微信、QQ嗎?不是的。是人們不明白自己寫春聯是很有年味的,而買來的會失去很多寶貴的年味;是人們不明白說話是有感情的,而螢幕上的字是沒感情的。

就如《荒野求生》裡的貝克所說“世界上最寶貴的便是環境與傳統。”環境和傳統都是經過歲月磨礪的,破壞了不可能一下子復原。人們已經重視環境了,可傳統還是像《三重門》裡的貝多芬樓一樣被人糟蹋,“亡羊補牢,為時未晚”,讓我們重視傳統吧!

春節隨想作文 篇3

又是一年芳華,除夕雖不如王安石筆下“千門萬戶曈曈日”般熱鬧,卻也是一片火樹銀花不夜天的景象。

前些年的今天又都是怎麼過的呢?夜已經有點深了,我已不再像小時候那樣,雄心壯志的忍著睏意看完春晚,躺在床上,卻輾轉難眠。

三年前,我同眾多的農民工兄弟姐妹們一起,擠著火車回老家過年。大年三十,在親戚家一樓的大廳裡看了一晚上的連續劇。最後竟是趴在桌上睡著了,第二天爺爺把我叫醒時,他們都笑話我守歲的真敬業。

兩年前,我去了江蘇,秦淮河的水那麼的溫柔,搖啊搖,彷彿溫婉的吳地女子,唱著茉莉花,摘著紅菱角,小舟輕搖,槳聲燈影,緩緩前行。一切彷彿都能揉碎在浮藻間,氤氳在悠悠煙水中。

去年,是我上中學後的第一次過年,明明離現在最近,可偏偏不清晰了。我彷彿隨父親下樓去放了焰火。明明天際還是漆黑一片,霎那間光暈繚繞,漫天的光芒中的焰火很美麗,很動人。可是它們卻只有那麼短短的那麼一點的壽命,它們被製造,被打磨了很久,卻只有一刻的耀眼和驕傲。

我不知道焰火是否也有感情,是否有眼淚。但我很明瞭的是,若是我,只有那麼短短的美麗,我怎麼會願意?

那年那晚的所有記憶,彷彿只有站在光芒中的一瞬。而今年,又是這樣的一個夜晚,我卻彷彿懂得了一些。不管有無感情,不管是否願意,煙花都別無選擇。就是這一份別無選擇,我卻一直不懂,就像我們別無選擇家庭、成長的背景,甚至作業、考試,我們都沒有決定的機會。既然別無選擇,那麼就將一切做到最好。

這個晚上,看著滿天的煙花,我突然有點而感動,它們燃燒的不僅是最美好的韶光年華,更是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是永恆的,是無悔的。

春節隨想作文 篇4

“春節”是我心中的一個結,當時間老人裹著寒風蹣跚走來時,當五顏六色的煙花在夜空盡情舞蹈時,我便又多了一份負罪感——大年夜又不能回到父母的身邊!

小時侯,過春節是我最盼望的事。因為只有那一天我才能穿上嶄新的棉襖和媽媽親手做的棉鞋,也只有那一天我才能吃上最豐盛的飯菜。那一天到處是孩子們的世界,我們拿著父母買的煙花到處炫耀。而比誰的煙花最大最漂亮是我們最緊張的事,每到此時我總是最尷尬的,因為父親一直很“摳門”,根本捨不得買五毛錢以上的煙花。幾年比下來,最落後的總是我,如今還能清楚地記得他們給我編的幾句詞:三十三十煙花上,最差最差是老張。

十歲那年的春節深深地烙在我心上,揮之不去,趕之不走。

臘月裡,我們放寒假了,眼看著就要到大年三十,可我卻高興不起來,整天想著比煙花的事,做什麼事也提不起精神來。大年三十中午祭拜完祖先,照慣例下午便要貼門神和春聯了,爸爸讓我“打下手”幫著塗麵糊。我心裡氣呼呼的,用眼睛的餘光掃著牆角里露出的三毛五一根的煙花,一種羞愧的感覺驀然湧上心頭。我發洩似地將麵糊塗在門神的正反兩面,氣呼呼地遞給父親。父親一看根本沒法張貼的門神,頓時火冒三丈,抄起手邊的.雞毛撣很狠地抽在我的臉上,我的臉頓時燥熱起來,鮮血順著嘴角滴了下來。我扭身就走,留下一句傷痛至極的話:我恨你,你不是我爸爸!

夜幕降臨,我把自己反鎖在臥室裡,房間沒有煤油燈,周圍一片黑暗,隱隱約約中,我分明聽到附近夥伴們喧鬧著比放煙花的聲音,不爭氣的淚水莫名其妙地流了出來。我在黑暗中一次次推翻自己的設想——主動出去講和,我委屈著,懊悔著,也等待著。

“兵兵,出來放煙火啦!”媽媽的聲音透過門縫打破了寂寞的黑暗。

倔強的我沒有發出一點聲響,在漆黑中擰著衣角……

“你爸爸買了一隻鍋蓋大的煙火!”

“什麼?鍋蓋大?!”我在黑色中比劃著它的模樣。

“兵兵,出來吧,剛才是爸爸不對,爸爸給你最大的煙花!”

我再也顧不得羞愧與懊悔,開啟門便衝了出去……2

春節隨想作文 篇5

在這個少雪且日漸溫暖的季節裡,春節不知不覺地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撲來。看著牆上新買的掛曆,數著本世紀最後一個春節臨近的日子,我不禁感嘆歲月匆匆,流逝的又是一個平靜而忙碌的一年。已是高二,孩提時代積攢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隨之趨淡,不再是鞭炮煙花水餃壓歲錢的年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長了一歲,見識又多了一些,與其說春節是個最快樂的時光,不如說是個讓人猛然意識到這是一個面臨挑戰、面臨選擇的人生路口。

在逝去的三百六十五個充滿風霜雨雪的日子裡,我奮鬥過、進取過、成功過、更多的是失敗過。我的歡笑和失落、迷茫和困惑,都成了無比美好的記憶,不是嗎?過去的一年對我來說,已經成為過去,之前的一切事情已經成為歷史,我要把目標放在今年,在新的一年中創造屬於我自己的快樂和幸福。歲月不待人,新年的鐘聲無時無刻不在催促著我要奮力向前,要為了自己的目標,努力努力再努力。新年的鐘聲緩緩響起,我又長大了一歲,又向成熟邁了一大步,我已經不是小孩了。

在鐘聲敲響前,我許下了今年的新年願望:我是個高二學生,學習對我來說是第一位的,我要把願望變成現實,我相信只要我為了自己的目標不斷向前,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一定會實現自己的願望,會在終點笑得最燦爛。新的一年到來了,我又回到相同的起點。新年是時光的第一個里程碑,這一天,我更多的是暢想未來,那些就要完成的學業,即將到來的機遇和美好的前景,正在前方隱約向我招手。於是,我心裡又燃起了信心和希望,顧不得疲憊和傷痛,又要義無反顧地風雨兼程了。

是的,儘管前行的道路依然坎坷,凜冽的寒風依然肆虐呼嘯,但是為了心中那曾經對自己許下的諾言,為了那不滅的希冀和美麗的憧憬,我還是向前,向前……過去的一年,我還有一部分沒有實現的願望,我要在今年全部實現,也許實現這些願望就是我新年最好的禮物吧!新的一年對誰都是一樣的,也許千分之一中會有一個幸運兒,但是也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的概率不是我。在新的一年,我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好自己關鍵的人生旅程。

新的一年承載了我太多的夢想,讓我站在新年這一雪白的起跑線上,向著明天,向著東方那輪冉冉升起的紅日,放飛心中的白鴿,放飛翅膀,在新的一年裡創造輝煌。

春節隨想作文 篇6

我老家在農村,每年最開心的日子,無異於春節。在老家,臘月二十就要開始準備春節。

臘月二十一到二十四,家家戶戶都要大掃除一次,把舊房屋裡的灰塵、廢物全部掃掉。

臘月二十六,家家開始準備對聯、年貨、菜留著二十九晚上煮年菜。

除夕,這是春節的第一個高潮。家家戶戶準備年菜,貼對聯,更要掛上燈籠,不知不覺就有了年味。

孩子們最開心啦,可以吃好多好吃的。晚上,每家都要看春節聯歡晚會,家家燈火通宵,火紅而美麗的燈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大家吃得很飽,會邀請親戚朋友來家裡閒聊,吃年貨,看春晚。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我們小孩子呢,就約著朋友一起到田野上玩。

過了9點,廟會現場放出美麗的煙火,大家跟著歡呼。到了晚上11點半,小孩子停止玩耍,大人們停止閒聊,叫一家之主來放鞭炮。“啪啪!

”新的一年就在響亮的爆竹聲中來臨了。

正月七年級,這是一個拜年的日子。早上,大家必須吃長壽麵,不下兩碗不停。這一天不準洗澡,母親在家接待客人,父親去拜年,小孩去玩。到了下午,父母親就換一下。晚上,孩子們要去找親戚們討壓歲錢,還要說:“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大人們只好給。

正月初七,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這一天也是年,只是意義上的不同。同除夕一樣,晚上也吃大餐。

正月十五,春節的最後一天,廟會舉行的更加熱烈。晚上真精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掛滿燈:有紙燈、紗燈、牛角燈這一天晚上,我們都要吃元宵,願來年繼續團圓。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日子,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是招財進寶的日子。大家也要好好過春節哦!

春節隨想作文 篇7

“春節好呀,春節好呀……”伴著這首悅耳動聽的歌曲,我們迎來了20xx年。

春節總是熱鬧的、喜慶的、有濃郁氣氛的。看啊,大街的路燈上,全都掛上了一串串燈籠,那火紅的著色,就好像馬上要燃燒了似的;大大小小的商店裡,都擺滿了大小不一的燈籠和一幅幅的對聯;在超市裡,購物的人好像比物品都多,你就看那結賬時排的長隊的人吧,就像一條“長龍”;就連在學校的班級裡,學生們都等待著開一場熱鬧的聯歡會,他們抑制不住自己心裡的喜悅心情,早已把裝飾教室用的氣球和綵帶堆滿了書桌,等待著盼望已久的聯歡會。

春節是幸福的、美滿的、充滿祝福的。一家人圍著飯桌,在春節晚上一起吃頓團圓飯;節日期間,人們走親訪友,問候自己的親戚和朋友,將一句句美好的祝福傳遞給他們;孩子們也互送著各式各樣的賀年卡,那一個個小上的字中,傳遞著他們對夥伴深深的祝福;就連不懂事的咿呀學語的小孩子們,都高興得歡蹦亂跳,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說上一聲“春節快樂”。

春節給人以美好的回憶,使人在新的一年裡更上一層樓。人們在新的一年裡回想過去,成功後的喜悅以及別人的稱讚、表揚,失敗後得到的教訓;把成功的事繼續堅持下去,把失敗的教訓加以總結;有了經驗和教訓,在新的一年裡,一定會有更加美好的收成。

春節——新的一年的開始。在春節到來之際,願:所有的老人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所有的叔叔阿姨們工作順利,萬事如意;所有的中學生、國小生們都取得優異的成績;……祝願所有的人在新的一年裡:家庭和和美美,事業一帆風順,生活倖幸福福,春節快快樂樂!春節更要快樂

這是我給大家的春節祝福。可你知道嗎,什麼才能夠讓我們更快樂呢?

春節隨想作文 篇8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它標誌著農曆舊的一年結束,新的一年已經開始。這不,離過年還有半個月,家家戶戶又開始忙著置辦年貨,打掃衛生;屋簷底下又掛起醬肉、臘腸了。

春節古時叫“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一年的第一個早晨。漢武帝時,司馬遷創造了《太初曆》,確定了正月為歲首,正月七年級為新年。此後,農曆年的習俗就一直流傳下來。也幸虧古人把過年放在冬季,使原本蕭條寒冷的季節多了一分熱鬧和暖意。

小時候總扳著指頭數日子,期盼春節快點到來。因為過年又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糕點零食,更重要的是可以拿壓歲錢來買自己喜歡的玩具和鞭炮了。所以說過年是屬於孩子們最開心的節日,是最貼切不過的了。大年三十,大人們忙著炒瓜子花生,殺雞煮鴨;孩子們則忙著去集市上買鞭炮或在門口堆雪人。還時不時地跑進廚房抓二把炒好的花生或瓜子塞進口袋,出去與小夥伴們分享。這時侯大人是不會象平時那樣罵孩子的,就算打碎盆碗,最多也只說聲:“碎碎(歲歲)平安!”也就罷了。畢竟要過年了什麼事情都要圖個吉利討個好的彩頭。等天漸漸地暗了下來,家家戶戶就開始熱鬧地吃起團圓飯來。不用細說,那餐的飯菜肯定是一年裡最豐盛的,忙忙碌碌了一年也該好好地慰勞一下自己了。菜中是少不了一盆紅燒魚的,“年年有魚(餘)”嘛!大人們美滋滋地邊喝著酒邊聊著天,興致所至還一起划拳乾杯。孩子們則吃在嘴裡盯在碗裡,筷子夾不到自己喜歡吃的菜,就乾脆跳上凳子伸手去拿。趁大人不注意,還調皮地拿來酒杯偷偷地上一口。好醉哦,直喝得皺眉伸舌一臉怪相,大人們看了更是大笑不已。於是,快樂的氣氛洋溢在熱鬧的屋裡,盪漾在了每個人的心中……

吃好飯,一家人收拾好碗筷,就擺好吃的零食和水果坐著守歲了。唐人詩云:“九冬三十夜,寒與暖分開。坐到四更後,身添一歲來。”宋·孟老元的《東京夢華錄》中說:“……士庶之家,圍爐而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可見守歲古而有之。那時不象現在這樣,可以邊吃東西邊悠閒地坐在電視前面看精彩的“春節晚會”,在享受一番美味的年夜飯後再享受一頓好看的精神大餐。當然那時守歲也不會真的坐上一夜等到天亮,孩子們強打精神坐著是為了十二點一到,拉起大人到門口去放煙火和爆竹。“爆竹聲中一歲除”,當響亮的爆竹和著我們快樂的笑聲,絢麗的煙火映在我們紅紅的小臉上,我們又大一歲了。放好最後一隻表示辭舊的“關門炮”,於是關上家門一家人帶著一年的滿足美美地睡覺了。

春節隨想作文 篇9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視的節日,也是文化氣息最濃郁的節日。

進了臘月門,春節的氣息就越來越濃了。購置年貨,灑掃庭除,為過節忙亂著。過了農曆23——小年,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終於盼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貼春聯,放鞭炮,做上一大桌子好吃的,閤家團員。晚上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一家人其樂融融。通常這一天有些人是徹夜不睡得,這叫“守夜”,表達人們對新的一年的企盼。北方人會在七年級早上吃餃子,有人會餃子裡放上硬幣,誰如果吃到,那麼他來年肯定會財運亨通;有的人會在餃子裡放上糖,誰如果吃到,他來年肯定會生活甜如蜜。其實只不過是人們對生活的美好企盼。在新年裡,大家互相說著祝福的話,走親訪友,拜年問好,彼此表達著對對方的祝願。尤其是對於我們來說,新年意味著可以暫時擺脫繁重的課業,徹底休息一下,還有年薪可拿——壓歲錢,所以過年對我們來說是人人高興的節日。

另一個我比較喜歡的節日是端午節,端午節的來歷和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貴族,在那個舉世皆濁我獨醒的時代,屈原空有一腔愛國熱情,卻無力改變楚國亡國的命運。最後在楚國被滅亡的那一天——五月初五,這位“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偉大詩人,投身汨羅江,與他深愛的楚國一起離開了。深受楚國人民愛戴的屈原死後,人們怕他的屍體被魚蝦啄食,就往汨羅江裡拋粽子,划龍舟驚嚇魚兒。其實都是人們對這位愛國詩人的由衷紀念。讓後人知道,為國捐軀,不屈從於邪惡勢力,為國為民的人是永遠被人民銘記的。

其實過節不光是可以休假,可以和親朋好友團聚,的是讓我們感受節日的氣氛,緬懷一種民族信仰和民族文化。你們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