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端午節教案範文錦集10篇

節日慶典 閱讀(2.95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教案範文錦集10篇

端午節教案 篇1

重點領域:(語言領域、社會性領域)

活動要求:

瞭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培養幼兒的言語表達力。

活動準備:

粽子、艾草、蒜頭、鴨蛋網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

提問: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鮮肉粽子、鹹肉粽子、 紅棗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 ……

你喜歡吃哪種粽子?

為什麼在這段時間裡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兒討論後,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傳說)

2、說說端午節的古老故事。

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

教師出示艾草、蒜頭,瞭解它們的特徵,討論它們可能有的用途。

拓展談話範圍:為什麼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

出示鴨蛋網,討論鴨蛋網的用處及來歷,並欣賞鴨蛋網的造型、結構美。

活動延伸:請幼兒將自己的鴨蛋網帶到園,分組談論自己的鴨蛋網的形狀、來源,欣賞其結構美。

活動二:繪畫“端午節”

一、活動要求:

根據幼兒自己已有的經驗,想象並表現端午節的快樂。

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繪畫能力。

二、活動準備:

豐富有關端午節的民間習俗。

三、活動過程:

回憶端午節。

提問:端午節你過得快樂嗎?

你覺得端午節中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事?

(幼兒討論並講述)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精心構思。

提出要求:

把你在端午節中最快樂的一件事畫出來,注意選擇合適的底色表現節日的歡樂氛圍。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鼓勵幼兒將端午節時印象最深或最快樂的事畫下來。

作品評析及展覽。

引導幼兒相互評價作品,交流過節的感受。

四、自由活動

活動反饋:

幼兒對於端午節的生活經驗還是有的,但有的幼兒經驗較豐富,有的幼兒這方面經驗較少,例如,白塘鎮前兩天舉行了賽龍舟活動,劉曉舟、吳德鵬等幼兒也參觀了賽龍舟,請他們來講述自己的見聞,他們講得有聲有色,其他的幼兒也聽得津津有味,由此可見利用同伴資源進行教育也是一種好方法,他們往往說的是自己的親身體驗,語言又淺顯易懂。

活動三:美麗的龍舟

(一)活動要求:

1.引導幼兒模擬構造龍舟,學習結構物體的基本特徵與某些細微部分的建構方法。

2.引導幼兒欣賞和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與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1.準備花片、積塑、各種玩具。

2.組織幼兒參觀龍舟的畫展。

(三)活動過程:

1.結合端午節的划龍舟比賽,引導幼兒根椐自己的已有經驗說一說龍舟的基本特徵(幼兒也可自由討論)。

2.引導幼兒想想用什麼玩具拼插龍舟?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舟的三角形船頭、還有龍的形態,特別是龍頭的建構。

3.幼兒分組製作龍舟,採用各種已學的技能進行拼插。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頭,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拼插龍舟的龍頭。

4.啟發幼兒可大膽設計不同的龍舟,裝飾龍舟的外形。

5.將幼兒自己製作的龍舟放在活動室的周圍,並讓幼兒互相參觀、交流、評評誰的龍舟最有特色、最有創新。

三.戶外體育活動:

見周計劃。

活動反思:

1、幼兒對建構活動有濃厚興趣,他們喜歡各種結構材料,尤其是花片、積塑。在拼插物體造型時,在顏色搭配、牢固程度等方面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2、幼兒在拼插龍舟時,特別是龍舟的龍頭拼插的比較難,所以在活動中我重點引導幼兒如何拼插龍頭或是引導幼兒用其它的辦法來解決如:用紙張畫出龍頭來,然後貼在積塑上等等。也有一部分幼兒拼插好龍舟後自己坐在龍舟上划龍舟玩的很開心。

端午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以及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瞭解端午節的來歷,指導一些特殊的端午節物品,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活動準備:

1.掛圖30號;《小朋友的書·我愛夏天》

2.ppt,粽子;香袋;長命縷;雄黃酒;龍舟圖片。

3.建議家長事先為幼兒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

活動過程:

1.瞭解端午節有關物品。

師:(教師出示粽子,龍舟,香袋,長命縷,雄黃酒圖片)小朋友看看圖片,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他它們叫什麼名字呢?

幼:粽子,龍舟(船),香袋、、、、、、師:我們可以在圖片中看到粽子,有龍舟,有香袋,還有的師什麼東西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師:圖片中的東西一起復述一遍你見過這些東西嗎?在哪裡見到的?

幼:見過。家裡,商店裡、、、、、、師:現在,我們在家裡,店裡很容易看到這些物品,那小朋友們知道這些東西是在哪個節日裡要用到的嗎?

幼:端午節師:老師聽到好多小朋友說端午節,你們是怎麼知道端午節的呢?

幼:我爸爸/我媽媽、、、、、、給我講的。

師:小朋友們很認真,把爸爸,媽媽告訴你們的節日記下來了。沒有錯,這些東西呢,都要在端午節用的。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告訴老師,端午節是每年的什麼時候?

幼:6月6日(公曆) 五月初五(農曆)(給幼兒分析公曆,農曆)師: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幼:屈原、、、、、、師: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聰明,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啊,和我國以為著名的詩人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聽聽屈原的故事(教師講故事、、、、、、完)師:端午節和誰有關?

幼:屈原師:小朋友們聽得都很仔細,現在人們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幼:屈原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過端午節;小朋友們想想,為什麼人們要紀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愛國家、、、、、、(表達了人們對屈原怎樣的感情)師:因為屈原愛自己的國家,他聽到自己國家滅亡了,心裡很難受,跳進了汨羅江,小朋友們說屈原怎麼樣啊?

幼:很偉大、、、、、、師:屈原很偉大,當時人們聽到屈原死的訊息,他們怎麼做的?

幼:劃小船,拿粽子、雞蛋、、、、、、把雄黃酒倒進江裡。

師:人們划來小船打撈屈原的身體,為了不讓魚蝦們吃屈原的身體,把粽子、雞蛋扔進河裡,把雄黃酒倒進江中,讓水裡的動物罪暈,不去傷害屈原的身體。

師:人們對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師:因為屈原愛國家,愛人民,所以人民也熱愛他。為了懷念他,以後農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就是、、、?、、、端午節。所以在我們過端午節的時候呢,包粽子,賽龍舟也成了我們的習俗了。

師:現在小朋友們清楚了沒有,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啊?

幼:紀念屈原。

師:在什麼時候?

幼:農曆五月初五師:我們都要幹什些什麼事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師:我們現在呢,在完整的欣賞一下這個故事,體會一下大詩人屈原的心情,和人們對他的熱愛與懷念。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以及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瞭解端午節的來歷,指導一些特殊的端午節物品,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活動準備:

1.掛圖30號;《小朋友的書·我愛夏天》

2.ppt,粽子;香袋;長命縷;雄黃酒;龍舟圖片。

3.建議家長事先為幼兒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

活動過程:

1.瞭解端午節有關物品。

師:(教師出示粽子,龍舟,香袋,長命縷,雄黃酒圖片)小朋友看看圖片,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他它們叫什麼名字呢?

幼:粽子,龍舟(船),香袋、、、、、、師:我們可以在圖片中看到粽子,有龍舟,有香袋,還有的師什麼東西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師:圖片中的東西一起復述一遍你見過這些東西嗎?在哪裡見到的?

幼:見過。家裡,商店裡、、、、、、師:現在,我們在家裡,店裡很容易看到這些物品,那小朋友們知道這些東西是在哪個節日裡要用到的嗎?

幼:端午節師:老師聽到好多小朋友說端午節,你們是怎麼知道端午節的呢?

幼:我爸爸/我媽媽、、、、、、給我講的。

師:小朋友們很認真,把爸爸,媽媽告訴你們的節日記下來了。沒有錯,這些東西呢,都要在端午節用的。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告訴老師,端午節是每年的什麼時候?

幼:6月6日(公曆) 五月初五(農曆)(給幼兒分析公曆,農曆)師: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幼:屈原、、、、、、師: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聰明,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啊,和我國以為著名的詩人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聽聽屈原的故事(教師講故事、、、、、、完)師:端午節和誰有關?

幼:屈原師:小朋友們聽得都很仔細,現在人們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幼:屈原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過端午節;小朋友們想想,為什麼人們要紀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愛國家、、、、、、(表達了人們對屈原怎樣的感情)師:因為屈原愛自己的國家,他聽到自己國家滅亡了,心裡很難受,跳進了汨羅江,小朋友們說屈原怎麼樣啊?

幼:很偉大、、、、、、師:屈原很偉大,當時人們聽到屈原死的訊息,他們怎麼做的?

幼:劃小船,拿粽子、雞蛋、、、、、、把雄黃酒倒進江裡。

師:人們划來小船打撈屈原的身體,為了不讓魚蝦們吃屈原的身體,把粽子、雞蛋扔進河裡,把雄黃酒倒進江中,讓水裡的動物罪暈,不去傷害屈原的身體。

師:人們對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師:因為屈原愛國家,愛人民,所以人民也熱愛他。為了懷念他,以後農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就是、、、?、、、端午節。所以在我們過端午節的時候呢,包粽子,賽龍舟也成了我們的習俗了。

師:現在小朋友們清楚了沒有,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啊?

幼:紀念屈原。

師:在什麼時候?

幼:農曆五月初五師:我們都要幹什些什麼事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師:我們現在呢,在完整的欣賞一下這個故事,體會一下大詩人屈原的心情,和人們對他的熱愛與懷念。

端午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端午節是中國的四大節日之一,同學們對端午節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掛香包、看劃龍船,從來沒有深入去認識端午節,本活動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深入的去認識端午節。整個活動設計先從端午佳節的習俗切入,讓學生去尋找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動手做香包,以及認識端午節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讚頌端午的詩歌;進而讓學生在吃粽子之餘,關心一下自己,如何讓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劃龍船之餘,也能體會一下團體同心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賽龍舟錄影 各種香袋及做香袋的材料 有關端午節的詩歌

活動過程:

(一)端午奇緣話習俗

學生暢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關的知識和風俗都可以說,以幸大轉盤的形式隨機上臺介紹,也可回答下面的問題。

1、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端午節)

2、那麼,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生動地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各種起源故事附後)

(二)外來學生說說自己家鄉過端午的習俗。(班上外來學生)

(三)做香袋比賽。

(主持人):同學們,佩香袋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上掛上了媽媽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裡樂滋滋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做香袋,看誰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將自己做好的香袋送給媽媽或長輩。

活動前準備: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絲線(或中國結細線)。

2、工具:剪刀、針、縫衣線。

3、將碎布畫上自己喜歡的形狀,如:圓形、三角形、桃形、動物形等。

4、剪下相對的.兩片。

5、做法:

(1)用線將三邊從反面縫合,留下一邊。

(2)翻過來,塞入沾有中藥店買回來的香料粉的棉花。

(3)將最後一邊縫合,再加長繩裝飾即完成。

學生動手做香包,然後進行評比。

(四)與詩共舞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也是什麼節?不知道吧,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讚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各小隊表演詩朗誦。

(每一小隊自行準備,形式可以自主創設)

(五)觀看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影。

(主持人):同學們,你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龍舟競渡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於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糜爛而投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粽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龍舟競渡可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隻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並肩而坐,在船首的鼓 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群的吶喊聲中划向終點 。現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影。)

(主持人):看了剛才的錄影,想談談自己的想法嗎?

隊員們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六、輔導員講話:

同學們,今天的活動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們表示祝賀。老師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慾望以及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資訊、資料的蒐集能力。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老師相信今年的端午節大家一定會過得特別有意思,到時要在家裡包粽子,吃粽子,也讓我們表達一份我們對屈原的懷念。

七、呼號。

八、退旗、奏樂、敬禮。

九、宣佈活動結束。

端午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通過分享、交流,初步瞭解體驗端午節的相關習俗,體驗和集體共同過端午節的樂趣。

2. 嘗試動手製作端午節的相關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繩、彩蛋。

活動準備:

1. 讓幼兒收集有關端午節的各種資料。

2. 有關製作的各種材料:

粽子——粽葉、糯米、線等。

香包——各種形狀的布片、訂書器、棉花、香水、乾花。

彩蛋——煮熟的雞蛋、顏料、水彩筆、蠟筆、油畫棒。

五彩繩——各色緞帶、絨線、縐紙。

3. 有關的圖片、艾草和菖蒲。

活動過程:

講講看看:

要求:交流幼兒收集的有關端午節的內容。

指導語:

1.(在門上懸掛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麼呀?(菖蒲)那為什麼要掛菖蒲呢?(因為端午節要到了,掛菖蒲是端午節的習俗)

2.那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1) 懸鐘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每家人將鍾馗像懸掛在門上,可以鎮宅驅邪,保佑一家平安。 @_@我是分割線@_@(2) 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淨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3) 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划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後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4)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後,人們怕河裡的魚蝦把他的屍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裡餵魚。

(5) 飲雄黃酒:雄黃是一種礦物質,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把它放在米酒中製成雄黃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黃酒在額頭上寫一個“王”字。

(6) 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香包裡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7) 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 豎雞蛋、畫彩蛋:人們說:“在端午節的時候,能將雞蛋豎起來的人,這一年都會有好運氣。

端午節教案 篇5

啟智一年級 郭凱文

活動目標:

通過使同學以獨特視角、創新做法和真情感悟,培養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增加更多的世博知識,增強對祖國的情感,增強從我做起,支援世博,參與世博的主人翁意識,確立為遠大理想而不懈奮鬥的人生目標一、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麼端午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走進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活動一端午說由來

(一)端午節別稱

1、端午節有哪些別稱?

2、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誰能告訴大家?(學生交流)

(二)端午講故事

1、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關於端午節故事傳說很多,你們知道哪些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嗎?

2、學生講述端午節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結。

三、活動二端午話習俗

(一)賽龍舟

1、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學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麼嗎?(多媒體課件:賽龍舟)

3、端午節為什麼要進行賽龍舟比賽?(學生交流)

(二)話粽子

1、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嚐粽子。(學生介

紹粽子的由來。)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琳琅滿目。(多媒體課件:粽子)

3、主持人小結。

四、活動三端午賽詩會

1、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為了紀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

2、請幾位學生朗誦端午節的詩篇。

3、主持人小結: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篇,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國有關端午節民俗文化領域中,大家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五、活動四談感受,激發情感

1、今年端午節與往年有什麼不同?你是怎麼過的?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你想對地震災區的小朋友說些什麼?(學生交流)

3、主持人總結: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儘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

六、教師總結:

看了這次主題班會,不僅是同學們,包括老師自己都對端午節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離.......》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段話來結束今天的主題班會,也希望同學們用這段話來勉勵自己。

端午節教案 篇6

在4月25日的片資訊科技優質課選拔時上了《端午節》一課,現把點滴感想記錄如下:

這一課是國小資訊科技(四下)教材中,網路單元的第二課時,在教材中,它確定了兩大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確定相關主題;第二部分:查詢整理資料;其中第二部分是重點,它又分了3個方面:1、確定主題後圍繞主題蒐集資料;2、建立好相應類別的資料夾;3、找到資料後,分類下載到電腦上。在拿到教材時,第一感覺是這一課的內容是比較單調的,簡單來說“搜尋”、“下載”、“整理”6個字概括了本課的主要內容,如何引導學生有興趣的走入課堂,又能讓他們帶著收穫與思考走出課堂,是我在設計這一課時考慮最多的!

細看這一課的內容,深深感受一點,這一課的學習不只對本單元下面的課時有重要的鋪墊作用,可以讓他們有序的找到內容進行小報創作,而且,對於在將來的學習、工作中,如何對資訊進行管理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更有不可忽視的引導作用。所以在設計本課時,我重點考慮瞭如下幾點:

1、分類整理應該是學生的一種內在的需求。

在教材上有兩個方面的目標達成,一方面是建立各類別的資料夾,另一方面是找到資料後分類下載到電腦上。在試教過程中,我發現這樣的順序對於學生來說可以達成一堂課的能力目標,便是對於以後實際的運用的影響是比較弱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一線的老師都知道,在下載資料的過程中,要是沒有要求分類,大部分學生是不會分類的,他們會把他們找到的各種資訊放在一個目錄下,是他們不會建資料夾嗎?不是的,那是他們沒有這種需求。在這堂課中,即使在教師的簡單引導下,學生“明白”建資料夾分類比較清晰,在下載資料前進行各種資料夾的分類然後下載,但是,在以後的學習中,有幾個學生會在下載內容時先主動給資料分類呢?有小部分已經非常不錯了,因為他們感受不到,這是他們的一種需要!

在學習這個環節中我做了調整,我先讓學生自由下載各種各樣的資訊放在同一個資料夾下,然後再讓學生從凌亂中自己去思考能讓資訊變得有條理化的方法,結果全班有大概20%左右的學生,能自己想到用各類資料夾進行整理,當他們把自己實際體驗中的想法告訴大家時,再讓全班同學來整理自己的資訊,兩種方式對比下來,明顯學生對於這樣的過程比較樂意接受。而且,在以後我們的實際運用中,我們自己電腦裡的有些資訊也是陸續存下來,到了一定量後,再根據已有的內容進行分類整理,這是一種需要,也是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

2、資訊課不是純操作課,學生應該有美好的情感體驗。

在現代社會,資訊科技已是人的一種生命活動形式,用純“工具論”的眼光把它視為一門純“應用”性的學科是片面的。我們的國小生生動也靈動,如何讓他們從豐富多彩的學習中去感受資訊科技課程的價值魅力,是我們一線老師應該更多思考的!

端午節這一課是以端午節為載體,讓學生進行查詢整理資訊的學習。如果僅僅是按部就班下來,教材也不用選擇端午節這樣一個有民族氣息的日子了,只要會搜尋,會新建資料夾,會按一定的目錄儲存就可以達到目的了。而我們的國小生活潑而有朝氣,他們有他們的思想,有他們的喜好,他們在他們每一天的學習中體驗著不同知識的到來,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人的心靈在與外界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從內部生成的,人的心靈具有自覺能動性,學習過程是主動建構的過程。”只有在學習中同時也有美好的情感體驗,我們的學生才能真正投入學習,愛上學習!

我在設計這一課時,把感受端午節濃厚的文化氣息作為主線,用美好的情境與內容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比如,開始音樂小短片的匯入,讓學生初步感受一種濃郁的節日氣息,從而引發他們的求知慾,比如過程中的音樂圖景,比如最後的交流感受等等,我們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在走出課堂時告訴別人,今天我們學習了建資料夾,學習了搜尋,而是想讓學生告訴別人:今天我們瞭解了端午節,那是一種美麗的節日,我學會了用更好的方法與瞭解它!

端午節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默讀課文,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3.抓住文中的重點內容,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複述課文。

4.抓住屈原的言行、藉助資料感受屈原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

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抓住屈原的言行、藉助資料感受屈原的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審題匯入

同學們讀到題目你想了解什麼?(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2.檢查字詞。

(1)重點指導:“愛戴”

(2)文中指誰受到“愛戴”,結合句子說說屈原為什麼受到愛戴?

(3)“悲憤”近義詞是什麼?

3.默讀課文,說說這篇文章講了誰的什麼事?

三、深入學習,理解感悟

過渡:哪幾個自然段告訴我們端午節的由來?

1.輕聲讀3—6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屈原是個什麼樣的人,用書中的語句概括。(他忠誠愛國、很有才幹)

2.默讀3—6自然段,劃出體現屈原忠誠愛國的句子讀一讀,把感受批註在書的邊上。

3.指名讀,“在他的輔佐下”一句。

(1)為什麼強調“十分”這個詞語?(突出人民對他的愛戴)

(2)播放屈原的一段影片,看了這段影片,你有什麼感受?(屈原為國為民操勞,他很偉大屈原為國為民操勞,他很愛國)

(3)讀出你對他的讚揚。

4.對比詞語讀,體會屈原的愛國。

(為黎民的苦難而悲,為祖國的滅亡而悲,為自己報國無門而悲)

5.引入資料讀,體會屈原的愛國

投影:屈原《離騷》中的兩首,從中感受到什麼?

6.對比句子讀,感受人們對屈原的愛戴。

讀讀哪句話好,為什麼?

四、通讀全文,自己解疑

端午節的理來是什麼?用自己的話說說。

【作業佈置】

1.抄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鞏固複習

1.讀詞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愛戴—— 輔佐—— 誣陷—— 流放——

二、指導練習複述課文內容

1.回顧全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小組合作填寫。

(1)端午節的習俗有( )( )( )( )。

端午節是為紀念:(1)屈原為楚國( )

(2)屈原為百姓( )

(3)屈原( )

屈原投江後,百姓們( )、( )、( )

現在的端午節( )

3.自由的依據題詞的順序,試著複述課文內容。

4.全班交流。

三、資料擴充套件

你還知道中國哪些傳統節日的由來,講給大家聽。

【作業佈置】

以“中華傳統節日”為主題製作一期手抄小報。

【板書設計】

端午節的由來

屈原

人民 悲痛

悲憤 包粽子為國捐軀 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學習朗誦童謠,感受童謠表現的端午划龍舟的民俗風情和熱鬧的節慶氣氛。

感受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組合節奏,嘗試配上打擊樂表現划龍舟的歡樂情景。

活動重點

學習朗誦童謠。

活動難點

學習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組合節奏。

難點剖析

兩種節奏型的結合讓孩子們對節奏有些混淆。

活動過程

一、講講端午節及划龍舟

提問:哪一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有哪些習俗?那一項活動最熱鬧?

人們是怎麼划龍舟的?

人們在划龍舟時,你聽到了哪些聲音?

二、欣賞童謠

1、欣賞童謠並討論

2、感受童謠的節奏

3、學習打節奏

三、學習朗誦童謠

1、配上節奏朗誦童謠

2、遊戲:划龍舟、賽龍舟

活動反思

活動前和幼兒進行了談話,發現幼兒對端午節還是有一定的瞭解。不過僅侷限於吃粽子這一風俗習慣。於是,活動圍繞著粽子而展開。結合圖片,幼兒瞭解到端午節不僅僅只有吃粽子這一習俗,還有划龍舟、喝雄黃酒習俗。幼兒隨之對划龍舟產生了興趣。通過欣賞童謠,讓幼兒感受童謠的節奏,同時通過拍手、跺腳的肢體動作讓幼兒感知節奏。整個活動後,孩子們都能有節奏地進行朗誦。

端午節教案 篇9

一、複習檢查

1.抽讀生字、新詞卡片。2.按掃、拜、墓的筆順書空。

二、繼續看圖學習生字詞

1.出示第三幅圖,觀察說話。

(1)人們正在幹什麼?這是什麼傳統節日?[相機出示詞卡:龍舟、端午]教師介紹端午節。

(2)端午節這天,人們除了喜歡賽龍舟,還喜歡吃什麼?[相機出示詞卡:粽子]

2.出示第四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麼節日?你知道嗎?[相機出示詞卡:中秋]教師介紹中秋節。

(2)中秋節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裡幹什麼?[相機出示詞卡:月餅]

(3)同學們看圖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這就叫團圓。[相機出示詞卡:團圓]

(4)學生藉助拼音讀以上生字詞。

(5)指名認讀、正音。

如:粽子、月餅中的後一個字讀輕聲。

3.小結:剛才我們學了兩組詞語,你們知道有哪兩個傳統節日?(端午、中秋)端午節,民間風俗是什麼?(包粽子、賽龍舟)中秋節呢?(全家人要團圓,吃月餅)

 三、指導讀韻文

多種形式練讀,讀出節日的歡樂。

範讀、自由讀、互讀、齊讀。

 四、指導書寫,檢測效果

1.說說你是怎樣記住團、餃、餅、端這4個生字的。

2.教師範寫生字。

3.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4.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5.認讀課後詞語。

6.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詞語。

7.聽寫詞語,檢測效果,及時反饋。

端午節教案 篇10

課前準備

今天老師跟大家一起學習一節傳統校本課。 好,在學習之前,我給大家提幾個小要求。1我們以座位為標準自覺分為一個小組,小組內各成員要相互幫助。2課堂上當需要討論時,小組討論要輕輕地小聲進行,全班討論時,需要表達自己的看法時,要坐好舉手示意老師,別人表達自己的看法時,其他同學要坐直身板,認真傾聽。

匯入新課

看來大家準備好了,上課。

同學們,咱們國家歷史悠久,有很多傳統節日,大家都知道哪些傳統節日?那麼咱們剛剛度過了哪一個傳統節日?那麼咱們就來討論一下接下來的兩個問題:1 .好,誰能幫我噹噹小老師,介紹一下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我們更多的人認為是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2 .你們家是怎樣過的端午節。老師:同學們的端午節過的真是豐富多彩。老師,也想與同學們共同回顧一下傳統的端午節是如何度過的,讓我們原汁原味的過一個端午節好不好?

講授新課

大家閉上眼睛,時光大門即將開啟,我們回到了20xx年的五月端午。請同學們睜開眼睛,對,現在是7:30.大家先猜一猜老師早上起床後先做了什麼?大家看,這是什麼?有沒有同學今天佩戴了五素?五素也叫

五色線也叫長命縷。家裡的老人也叫五鎖。(五素)好看嗎?好乾什麼?想學嗎,只要同學們這節課認真學,那麼老師就交給大家,好嗎?

接著老師請這位同學為我們繼續開啟時光大門,老師掐指一算,覺得一個重頭戲即將登場,大家看看是什麼?對包粽子。同學們有沒有會包粽子的?你是跟誰學的包粽子?老師這裡有個視訊大家一起跟著視訊學一下包粽子。視訊播放完了,相信大家已經躍躍欲試啦。明年端午節,我們一起包粽子好不好?老師繼續開啟時光之門。

大家看,這是什麼?有沒有同學認識?艾蒿。這是把艾蒿綁在哪裡?為什麼要綁在門上。同學們說得真好。老師在給大家準備的材料包裡也準備了艾蒿。大家開啟材料包,看一看,聞一聞。艾蒿是不是有一股天然的清香。我在這裡還想問問同學們,有沒有同學采采過艾蒿?在哪裡採的?大家都知道艾蒿都有哪些作用?古代人就知道艾蒿有很多用處,我們現在人還用不用艾蒿?對,這位同學說的艾灸條,就是圖片上的這種,就是艾蒿的葉子陰乾後三年後,捻成條。用於人們日常的保健,大家看大螢幕上的第二幅圖,這就是中醫艾灸。老師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就是將艾條點燃,薰烤身體穴位或某一部位,用來以疏通經絡,達到艾灸養生祛病法、治病、中醫艾灸養生的效用。艾蒿是不是個大寶貝啊。那麼明年讓你的父母帶著你在端午節的的時候一起去採艾蒿,並給他們講講艾蒿的好處。好不好?

那老師繼續開門。12:00,是不是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了?來看看我們中午包的粽子煮熟了沒有?好,讓我們一起吃粽子啦。 吃什麼口味的? 你喜歡吃什麼口味的?粽子吃完了。 時間到了下午的2;30,

看看這是在幹什麼? 視訊裡各位選手你爭我趕,真是熱鬧。老師這裡就有了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在端午節划龍舟?學生

那麼為什麼過了這麼長時間人們每年還要紀念屈原? 對,因為屈原對祖國忠誠,受人民愛戴。同學們我們要不要做屈原這樣的人啊。只有熱愛祖國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老師希望大家都能有一顆愛國之心。 讓我們一起懷著一顆愛國之心, 一起開啟下一扇門,下午六點,是不是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啦。我們一起來看看端午節的晚宴上我們吃點什麼?吃五毒餅。誰能給同學們介紹一下,五毒都指得什麼 ?我們吃五毒餅是為了什麼?同學們的表現太棒了。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的時光之旅即將結束。時光大門關閉。請睜眼。大家看這是什麼?對,五素,大家還記得不記得,老師之前賣過一個小關子,老師說過同學們表現的好,就教大家制作五素。老師希望同學們繼續保持這種積極認真的狀態來學習。請看大螢幕 1 2 好,我們先看一下大螢幕,老師給簡單的講解一下。1 2 3 4 好,請開啟材料包,取出材料。老師給大家7分鐘時間。咱們分小組完成。同學們都完成了吧。那就到了展示的時間啦,小模特們,準備好了嗎?帶上你們的微笑,伴隨著音樂,讓我們盡情展示吧!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沾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小結

同學們,伴隨著兒歌,讓我們結束這節課吧。謝謝同學們的精彩表現。同學們跟下面的老師說聲再見。學生揮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