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學校中秋節活動策劃2篇

節日慶典 閱讀(1.71W)

學校中秋節活動策劃1

一、活動主題

學校中秋節活動策劃2篇

濃情中秋,心繫教育

二、活動目的

在校長和書記的關心下,開展“濃情中秋,心繫教育”青年教師主題聯誼活動,為我校青年教師搭建一個經驗交流、思維碰撞、互相學習的舞臺,豐富我校青年黨團員教師的業餘文化生活加強青年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實現青年教師之間,領導和青年之間的互動,緩解日常工作中的壓力,增進學校教師的凝聚力及向心力。

青年教師通過在政治學習上對於《上海市中國小生學業質量綠色指標》(附件1)的理解,針對其中某一個指標體系,暢談自己如何在工作中實踐以及自己今後的努力方向,同時,可以針對自己近期在教育和教學工作中出現的疑惑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經驗,以營造溫馨如家的'氛圍,讓青年教師更加明確自己的工作,能在柘林學校這個溫暖、和諧的大家庭裡幸福工作、認真學習、快樂生活,從而推動我校青年教師專業朝向“更好更高更快”發展,努力構建和諧校園,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三、活動時間:暫定

四、擬請相關領導:鎮團委領導、校長、書記、學校黨政領導

 五、活動地點:學校綜合樓底樓會議室

 六、活動準備:

1、請柬、活動通知(附件2)

2、青年教師準備簡短髮言稿

3、留念禮品、會場佈置和遊戲道具等

4、暖場音樂、活動中間配樂

 七、活動前期安排:

1、發言稿(3分鐘)自備

2、領導的邀請:發邀請函

李剛負責:送出邀請函,上級領導邀請函發放,徵求校黨政領導意見

3、會場佈置,遊戲準備

一年期教師負責:買綵帶、氣球等安排佈置溫馨的會場

4、主持稿撰寫

徐蘊婷、蔣威負責:主持本次活動、主持串聯詞的撰寫

5、聚餐地點

翁海賢負責聯絡預定

6、禮品購買

(1)小禮品(人人有份):小月餅、筆記本、U盤等;

(2)領導紀念品:暫計12人;

(3)遊戲道具、獎品:氣球、綵帶、彩紙;杯子、乒乓球、球拍、工藝品等曹老師負責

7、活動現場ppt、暖場音樂

胡犇負責

 八、活動議程:

暖場音樂

(一)學校黨支部書記鄒謹忠,致詞

(二)請個別教師代表從一下六個方面暢談自己的想法

(1)如何幫助學生提高學業成績?通過何種措施縮小班級學生學業成績的差異性?

(2)作為任課老師我們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學習動機?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提(3)高我們自身的師德修養。

(4)作為班主任我們從什麼角度,如何提升學生、家長對學校的認同度?

(5)我們如何在工作中提升課堂效率,準確的把握課堂五環節從而達到減少課後“補習”,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6)結合自己的實踐工作談談,針對我校80%以上的外來農民供子女,我們青年教師如何提升師生關係?

(三)互動遊戲:

(1)擊鼓傳花;(抽問題回答或獎勵)(2)夾乒乓球;(3)合力吹氣球;(4)猜燈謎(附件3)

(四)聚餐

九:活動預算:

(1)小禮品+小禮品(人人有份):小月餅、筆記本、U盤等,600元

(2)領導紀念品:暫計12人,1000元;

(3)遊戲道具、獎品:氣球、綵帶、彩紙;杯子、小水晶、球拍、工藝品、小玩偶、小剪刀等,200元;

(4)現場糕點(水、水果、零食等)700元。

(5)聚餐:3000元。共計:5500元。

學校中秋節活動策劃2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學校為了能讓學生更加了解這個節日,都會舉辦活動來慶祝,這次的活動圓滿的結束了,以下是這次的活動總結。

一、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各部門通力合作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學校領導對活動開展作出部署、提出要求。

二、節前廣泛宣傳

1、利用國旗下講話、廣播站、宣傳欄等宣傳陣地對學生進行廣泛宣傳。

2、在班會上講解傳統節日的來歷、歷史背景、所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底蘊等,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三、活動豐富、全員參與、共同體驗、動手實踐

1、在蒐集有關資料的過程中,我們的同學和老師不但培養了蒐集整理資料的能力,並通過親自動手製作手抄報、花燈,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

2、開展“誦讀中華經典,共度中秋佳節”中華經典誦讀比賽活動。通過對中秋詩歌的朗誦,對中秋的傳說、小故事的表演,不僅激發了同學的濃厚興趣,更使教育內容豐富起來。豐富多彩的活動使空洞的'說教變得具體、實際,同學們更容易接受這樣的教育形式。切身的體驗使同學有了真實的感受。同學們在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接受了傳統文化的教育,增強對傳統文化、傳統節日的認同和喜愛,弘揚了民族文化。老師們也在活動中踴躍參與,譜寫一曲“滿幼頌”弘揚民族文化,同時也使得我們的辦學理念得以昇華。

3、開展“和諧校園歡樂中秋”主題各類相關係列活動。由各年級組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進社群護綠、護衛”活動,不僅是我們的學生,就連居民們的參與熱情也很高。整個系列活動雖緊湊但是充實有意義,相信通過這次活動我們的學生對於“民族、文化、節日”會有他們自己更好、更透徹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