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關於端午節的文章

節日慶典 閱讀(1.97W)

關於端午節的文章1

端午節還沒有到,就看見大街上賣貨郎挑著花花綠綠各種顏色的香包、香囊、五色線的手鍊、硃砂牌等等,琳琅滿目,五顏六色,看得人眼花繚亂,節日的氣氛悄然而至,不由我想起了兒時的端午節。 在我小的時候,過端午就是過年之後最開心最喜歡過的節日。那時候我就會有新衣服穿,新玩意戴,還會有好吃的!哈哈,想想都幸福。 那時雖然我並不知道端午節是咋回事,紀念誰,它的來歷,為什麼要吃粽子、甑糕,還有五色線及香包的寓意,但我知道,這些東西,我會有,好玩,開心。

關於端午節的文章

我小時候病多,又是家裡的獨女,更是老婆婆、姥爺、奶奶的寶貝。所以端午節他們都很重視,端午節前兩三天奶奶就開始準備了,到村衛生所,幾毛錢買一些,雄黃,香料,還有艾葉粉什麼的,她去我就跟著去,回來還能帶一塊洋糖吃,一邊往回走,我一邊問奶奶“雄黃是什麼,香料做什麼用,艾葉粉有什麼作用。”奶奶就會說,天氣熱了,蟲子多了,你喜歡睡門套地,涼快,有了這些,蟲子就會繞著你,不咬你。當時的我稀裡糊塗聽得不是很明白,反正大概就是驅蟲子的藥吧!回到家裡,我奶奶就把平時準備的碎花布紅布都準備好!開始做香包平安牌什麼的!只見奶奶把布一剪,捏在手裡,放點我也不知道是香料還是雄黃,然後拿針不知道咋縫的,東折一下,西縫一下,一會兒,一個小小的棉骨朵就做好了,就這樣,一個上午就可以做一二十個,然後用五色線串起來綁在我手腕上,奶奶看上去好是滿足,接下了,我的香包,硃砂牌,一個不少都做,真好。我脖子上手腕上腳環上的,還有衣服釦子上都有,把我打扮得很花哨,渾身香氣滿滿。

把我弄好了,奶奶就開始做端午飯:甑糕。奶奶拿來好多棗,放在水裡,又放點鹼面,說棗能洗乾淨,再用清水一洗,然後放在鍋裡蒸四十分鐘就好了。接下了就開始煮江米,奶奶說,一碗米,三碗水,等水開了放米,這要不停地攪拌,不能讓米粘鍋,直到米煮得粘粘乎乎就可以了。然後找個盆子,舀一勺米鋪平,放一層蒸好的.棗,一般鋪三層最好,再放在大鍋裡蒸一個小時就好了。奶奶邊說邊做,很是利索。當時我就很想吃了!香香的!甜甜的,真好。

那時候每年端午節,我就可以穿新衣服了,奶奶常說,過了端午,再把棉衣送,我當時不明白為什麼這樣說,就問她,為什麼這樣說,奶奶說,過了端午節就是真正的夏天了!天氣就不會再冷了,棉衣就可以洗洗放櫃子裡了!就可以穿單衣服了!你每年都長高,所以你呀,每年都會穿新衣服。每每這樣說,我都高興,因為,奶奶早都給我準備好了!花肚兜,花褲子,花短袖,呵呵!真好! 現在的端午節,雖然過的比以前好,祝賀的簡訊比比皆是,甑糕,粽子,香包,硃砂牌比以前的都好,隨時都可以買到,而且從做工到口味,都比以前的精緻,口味也多元化了。可是我就是總感覺少了點什麼,過得越來越沒意思了,再也找不到那種有著濃濃親情的味道了!唉!想了半天,原來是沒有了疼愛我的奶奶,還有一些已故去的親人。

關於端午節的文章2

題記:有一種習俗,生長在靈魂處,任歲月遷移,依然不改當初的模樣,因為那裡有父母的身影印在了兒時記憶的深處在最溫暖的時光。

站在歲月的明媚, 輕拈著光陰的命脈,淡著絢麗的色彩,在盛夏焦灼的靜待中,一束比夏更濃的情,執意演繹著一場足夠的精彩、熱烈的來了,灑潑著濃濃情懷,端午節。我知道,這種深入骨髓的隱痛,來自時間深處的召喚,一個揹負著深重苦難,行走了兩千多年的節日,其實是在為自己的存在,尋找一個答案。

端午的由來,有著許許多多不朽的傳說,有抱石投江的愛國詩人屈原,忠貞之士伍之胥,到東漢之女曹娥,都在民間流傳著。

而生在北方關中大地的人們,端午節才是一年中最繁忙的季的開始。黃瞪瞪亮瑩瑩的油菜堆集在場上,菜角里包裹的裡黝黝的小珍珠散落在場間滿眼烏黑,在太陽的照耀下黝亮黝亮。成熟的小麥低著沉甸旬的麥穗,在微風的搖曳中翻滾的著金色麥浪,來來往往的人們,戴著一頂頂黃色的草帽,迎著炎炎烈日穿梭于田埂之間,顧不上擦拭臉上的汗水,有的揮舞著銀鐮,生龍活虎,熱火朝天,成片熟透小麥齊刷刷在閃閃的刀刃下躺倒在地上,金燦燦的麥穗映襯著人們歡欣的笑臉上。有的深一腳淺一腳的緊緊跟隨收割機後面,有的在田間地頭等著滿倉而歸的收割機,滿臉的灰塵和汗水也掩蓋不住歡欣鼓舞豐收的喜悅,赤銅色臉上平日裡的愁緒也被褐黃色的麥香淡化,淺露出燦爛的笑意。

每逢佳節倍思親,歲歲年年端午情。今天又逢端午,自己的心裡油然而生一種樸素的思想,一縷純潔的情愫,一種濃濃的情意,彷彿又見父親踩著露水的`草地,在我家坡坎上割艾草的背影,母親打半夜起來熬油羔、做香包、做花花繩的身影,我又聞了艾香,又想到那甜甜酥脆的油糕。

陣陣油糕雞蛋香,艾葉插門廊,花花繩拴避邪魔,香包薰香飄。小時候家裡窮,根本沒有錢去買米做粽子,但到了端午節,母親總會用她自己的方式叫我們過好節日,她會提前用紅、黃、蘭、黑、白等色的線合擰在一起,母親說這是花花繩,能保佑避邪、尤其是避蛇,蛇見了手上、腳上纏著花花綠綠的花花繩都會離得遠遠的。一般都還在我們熟睡的時候就係在我們的手碗腳碗處,在衣服的袖窩處縫掛上親手做的香包〈我們叫薰火蟲〉,母親說戴上它能防止蚊蟲叮咬,香包的香料都是母親親自選的小茴香、大香及上年的艾香等香料,然後碾碎再縫在香包裡,那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彌久留香,像從未走遠。並在節前的晚上就和好了做油糕的面,備好黑糖、青紅絲,等我們起來時,熱騰騰的油糕,一碗香味四溢的合包雞蛋湯就做好了,那種飄著蔥花、香菜的蛋湯,至今想起來都讓人饞。

父親則在黎明的時候去採割艾草,有一年,父親叫我跟著他去割艾草,路上我問父親為什麼要起的這麼早,今天要採割呀,父親說今天割的艾草,草花未開香最濃,這個時候去因草上的露珠還在,採割的艾草因露水的浸潤留香會更長久。還給我講了割艾草、掛艾香驅災避難的傳說,父親說“從前,有個叫黃巢人,殺了好多人。一天,他決定去屠殺一個村莊,但想起那個村子有個人曾救過他的命,於是,他來到這個村子,找到他的救命恩人,讓他在自家門口掛個一把艾蒿做標記,他回去告訴手下,門口掛放艾蒿這家不能殺,其餘全殺。黃巢走後,這位好心的人,告訴了村子所有的人家在門口放掛上上一把艾蒿。待黃巢的人來後,看到村中家家門口都掛放著一把艾蒿,這些人看到後離開村子,村中人因此避去了血洗之禍。從那時起,每年端五節早晨,家家門口都放一把艾蒿。以驅災避難”。直到多年後我才在書本里看到了這個傳說,想那不識字的父親記的這些,一定是千百年來代代相傳,就像今天的人們,早己不再為吃不到粽子而無米發愁了,但我們似乎正缺失了什麼,這種缺少讓我們一直走來,一直找尋。

端午,是一種的傳統,更是一種情懷,它厚重而堅固。我們已經到了雖是節日但人們卻不再以為是過節日的時代,而時光帶給人們的早已失去了節日的祥慶和喜悅的同時,是否也該尋找已經缺失懷舊和信仰中那種博愛、仁厚,不要忘卻己有傳統的節日、忘記已傳頌了千百年愛國的傳承。

一個節日,因為收留了偉大詩人的高尚魂魄,而內涵充溢。也許這就是節日,這就是端午節吧!但願我們都不要去想那個時光,可當明天變成了今天成為了昨天、到最後成為記憶裡不再重要的某一天的時候,在不知不覺之中,我們都被時間推著向前向前的走,節日也許就成為我們最為重要的記憶。這種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詩人余光中所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更是對祖國的赤誠。

而在我的心中,還是早前那個早晨,陽光暖暖的照在了小小窗戶上,微微的細風搖曳著樹枝,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著,還在夢醒之中、濛濛朧朧的時候,母親用圍腰布揣著一個小小煮熟的雞蛋,給我說今天是端午節,父親正抱摟著艾草跨進門簾的時候。

感謝屈原,讓我們銘記這個日子,既有對古文化的追溯,同時又承載著啟迪後人的使命,感謝這個節日,讓傳承在我們人生中成為一種美好的回憶和嚮往,願這朵傳統的奇葩之花在中華大地綻放更加的美麗。更願在每個端午節時,我們不要忘親情,親人,忘了真實的自己,情繫棕香,粽香傳情,世代永遠。或許如此,節日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眼角晶瑩的淚珠,不僅僅是疼痛,更是幸福的抒寫,相約的美麗。

關於端午節的文章3

家鄉的端午佳節習俗基本上和別處一樣,有吃粽子、懸艾、藥浴、佩香囊等。

每到端午佳節,大人們就到山坡上採艾葉、菖蒲,把艾草懸於堂中,菖蒲插於門榻,可以散發芳香,驅趕飛蟲,清除汙濁空氣。小孩子則喜歡把艾葉帶在身上,不時拿出來聞一聞香氣。晚上,大人就將花草和水煮開洗澡,清除身上汙垢,舒筋活血,有利於身體健康。另外,在端午佳節時,小孩要佩香囊。這是聽大人們講的,我不知道我是否佩帶過。現在,端午佳節前後,都有人在廣場上賣香囊,但香味泛泛,我不喜歡。

我最喜歡吃粽子。每到端午佳節,我都眼巴巴地盼著吃粽子。端午佳節的前一天,外婆將糯米洗淨,用清水浸泡再撈乾與一定量的大米混合在一起作陷兒。然後準備好麻竹葉,將麻竹葉洗淨、晾乾。麻竹葉包出來的粽子有一股淡淡的竹葉的清香。我們學校在端午節前後賣的粽子也是竹葉包的粽子,個頭雖小但味美。外公包的粽子很好看,他教我們包粽子。因為麻竹葉薄,所以我們用兩片疊在一起來包。小小的竹葉在外公手裡一晃就變成了一個個綠色的.小粽子。我也學著外公的樣子包起粽子來。先拿兩片麻竹葉疊在一起,再把它們裹成一個倒立的錐型,然後我開始放陷兒。外婆看到了笑著說:“別貪心,小心你的粽子‘吃’破了肚皮。”我一看,原來我把餡兒放得太多了,於是我倒出了一些餡兒,接著包起來,最後用繩子捆紮實,就這樣我的第一隻粽子就包好了。我得意地把粽子在表姐眼前晃了晃,表姐撲哧一下笑了出來,“你那也叫粽子?”我仔細地與外公包的粽子作比較,原來我不小心把粽子包走了樣了,別的粽子有稜有角,而我包的只有一個角,成了蛋卷冰淇淋了,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後,我仔細地包了一個又一個,結果包得很好的沒幾個,管它呢,只要能吃就行了。

第二天早上,外婆很早就起來煮粽子了,等我們起來之後,外婆讓我們把芝麻弄碎,我們幾個小孩都搶著幹,誰也不想在旁邊打下手,於是我們就輪流起來幹。小表妹在旁邊看熱鬧,不知是誰提議放幾顆花生在芝麻裡,於是我們把花生、瓜子和芝麻混在一起弄碎,等我們忙完了,粽子也煮好了。我們一手抓一個,顧不上精挑細選,生怕自己看好的被別人搶了,也不怕燙手,抓起來就解開繩子,把竹葉剝開,沾點芝麻就開吃。結果飯都不想吃了,每個人都拿著粽子在飯桌上啃。我們還在粽子裡放上豬肉混著吃,味道真是好極了。外婆嘆了口氣,說:“真是服了你們了,連粽子都能吃出個新花樣。”我們聽了都笑了起來。是呀,如今生活好了,連粽子的吃法也多了。超市裡的粽子光陷不同的就有好多種,但吃起來終究沒有家裡自己包的粽子的那種味道。

關於端午節的文章4

相信大家應該很想知道自己端午運勢如何,下面小編給大家揭曉端午節需要謹言慎行的生肖!看看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以免走黴運!

端午節需謹言慎行的生肖TOP4

TOP1、生肖蛇

生肖蛇在五月初五當天,最好少外出在家好好呆著,休息休息對你更有好處。因為五月初五大部分人在這一天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你們的.身體會容易出現莫名其妙不的不適,因此在家是最好的選擇。如果逼不得已要外出,一定要謹慎,別亂說話。

TOP2、生肖鼠

五月火勢旺盛,而生肖鼠五行屬水,水火不相容,因此當天是諸多不順。端午節生肖鼠運勢欠佳,需要謹言慎行,行為舉止切勿太過招搖,說話小心以免被謠言傷害。

TOP3、生肖狗

生肖狗端午節運勢不是最差的,也沒有什麼特別事情是對你不利,就是有些微小的問題影響,自己注意提防一下,小心行事為妙。這個端午生肖狗的朋友最好就不要去拜訪親朋好友了,打電話問候一下,待時間合適的時候再走訪吧!

TOP4、生肖兔

生肖兔端午運勢相對較弱。由於五月初五陽氣旺盛,對於比較柔弱的兔子來說還是具有很大的殺傷力,這天外出或是做事要極其小心。可能會很容易受皮肉之傷,自己要多加留神,謹防被誤傷。(完)

)

關於端午節的文章5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著小船去把竹筒裡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裡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裡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裡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麼“祕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只要你是中國人、你不傻都應該知道端午節。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像什麼中秋節、春節、重陽節……不過中秋節太過安逸;春節太過喧囂;重陽節太過嚴肅……只有端午節柔中帶剛,剛中帶柔。它既有好吃的食物粽子,又有好看的節目龍舟比賽,還有家人團聚的快樂……所以我很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還是很有來歷的呢!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

還有三個多月就到端午節了,在這裡先把端午節的祝福獻給大家:端午節快樂!!!哈哈!

關於端午節的文章6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慈祥的奶奶,親愛的媽媽,和藹可親的幼兒園阿姨,給我們講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民間傳說。這些民間傳說,就像一杯杯香氣撲鼻的清茶,讓我們回味無窮。下面就讓我說一個我所知道的民間傳說吧!——端午佳節的由來。

端午佳節有個傳說,在全國流傳很廣,是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因為秦國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心放棄自己的祖國,然而又有心無力,一氣之下,於當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河而死。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非常憂傷,紛紛湧到汨羅河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了船隻,托起他的身體滑來滑去,百姓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把米飯捏成團蒸熟扔進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們的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文章7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佳節吧!端午佳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佳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佳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划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開啟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後,爸爸帶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這裡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裡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划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後,落後的一號終於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衝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

關於端午節的文章8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我們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我們有獨特的風俗習慣,端午佳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今天,就讓我給你介紹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吧!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佳節,又稱重五、端陽、端午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這天,家家戶戶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人們在這天還要懸菖蒲、灑雄黃水、掛艾枝、喝雄黃酒,殺菌防病。傳說端午節源於屈原。他是楚王的大臣,他倡導富國強兵,聯齊抗秦,遭到反對,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屈原悲憤,寫下了絕筆之作《懷沙》後,投汨羅江身亡。他死後,有人打撈他的`身體,有人投飯糰,後來怕飯糰被蛟龍吞食,就用欄葉抱起飯糰,投下汨羅江,這就成為今天的粽子。

我家也有過端午佳節的習俗呢!因為要吃粽子,所以媽媽要包粽子。首先把糯米用欗葉包成一個三角形,角要尖,然後放入3-4顆大紅棗,用欗葉裹緊,繫上五彩繩,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媽媽一個個地做著,汗水無聲的落著,終於,把粽子都做好了。接著就開始煮粽子,一般要煮一、兩個小時才會又香又糯。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開啟鍋蓋,陣陣粽香向我襲來,我嚐了一口,啊多麼美味的粽子啊!這是媽媽用辛勞的汗水為我製作的美食,我永遠都不能忘懷。這就是我家的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文章9

《白蛇傳》源於我國四大民間傳說,講的是千年蛇精白素貞和杭州凡人許仙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故事中有白蛇和許仙的浪漫邂逅,有許仙被驚嚇而死的悽婉纏綿,有白素貞盜靈芝草的動感撼天,有水漫金山的驚心動魄……關於《白蛇傳》的故事是母親告訴我的。母親每講起這個故事的時候,略現滄桑的臉龐總會出現旁人不經意的紅暈。

記得第一次看《白蛇傳》電影時,我6歲,弟弟5歲。放電影的地點在離家20裡外的人民公社所在地。那天下午母親早早吃了晚飯,餵了豬食,穿戴整齊後,揹著弟弟,拉著我往公社趕。去公社得趟過一條小溪,然後上山。待趕到目的地時,電影已經開始了。諾大的操場上,人山人海,根本擠不進人群,我和弟弟傍著母親站在操場邊的街沿上。母親輪流把我和弟弟高高抱起,晃眼看見黑白版的許仙被白蛇驚嚇致死,白素貞痛不欲生的悽婉鏡頭……

弟弟因為太疲勞,偎在母親背上沉沉睡去;我緊緊纂住母親的手,藉著燈光,看見母親的臉龐滿是淚痕……

那晚是怎麼回去的,我現在已經記憶不起。只知道那晚沒有月亮,黑得嚇人,母親揹著弟弟,纂著我,一路上沒有言語,我也不知拌了多少跤。回到家的時候,我才發現膝蓋處破開了一個大洞,露出了白花花的棉絮……

以後不曾再看過《白蛇傳》,而只有在瀰漫著雄黃清香的端午節裡去體會白蛇與許仙的浪漫情懷。端午時節,也是麥黃蟹肥的時候。因為母親的勤勞,總能從生產隊裡多分些麥子,我們也總能吃上鹹淡相宜的包子。中午過後,母親便會取下屋簷上的`菖蒲和艾葉,再加些雄黃,熬水給我們洗澡。那水黑黃黑黃的,如油一般,聞著有股清香的味道。母親邊給我們洗澡,邊自言自語地講:白娘子喝下許仙配的雄黃酒而搖身變成了白蛇。許仙看到真相後被嚇死,白娘子痛不欲生……每每講到此處,母親便神色凝重,眼眶裡閃爍著晶瑩的淚光……

多少以後,我才知道,母親在嫁給父親前,有位鄰家的男孩對她很痴情,只因家裡太窮,最終沒有坳得過父母之命,18歲便嫁給了父親。而那個男孩卻一氣之下遠走他鄉,從此再沒有回來……

我們在白娘子的端午節裡慢慢長大。童年的端午節裡瀰漫著雄黃的清香,我知道那是母親永遠無法割捨的少女情結……

關於端午節的文章10

五月初五,汨羅江邊,你——屈原,內心充滿矛盾,充滿無奈,你就是多麼期望能夠報效國家,為國捐軀,可就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得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於一旦,你被眼睜睜地看著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存在。大江彭湃,洶湧著向東流去,你的心隨著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滄桑,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你輕輕地哀嘆,眼角間流下難以掩飾的淚水,一滴滴那麼晶瑩,發出多麼柔弱的淚光,蒼白的臉色中,勾住過往,遙望藍天長長地哀嘆一聲,無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詩歌,歌聲響徹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義”。悲哀的聲音中,表達了你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表達了你懷才不遇的無奈情緒;表達了你對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哀憐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聲,可“伯樂”卻不知在何處,你的一腔熱血只能演變成滿腹悲憤。你無奈,發出千嘆萬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情緒!

汨羅江邊,大風狂吹,江水更加洶湧,憤怒地拍打著江岸,一男子輕輕一躍,就此殉身。你,是這一躍。從此,大地上就少了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從此,此時中國傳統節日中就多了一個。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後,有多少人為你而淚流滿面,直至今日,此時仍有多少人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愛國情懷讓我們讚歎不已,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必須會繼承和發揚你的愛國精神。從你殉身的那一日,“賽龍舟”便出現了,和“吃粽子”一齊成為端午節的特色,和你一齊成為中國的傳說。為了什麼呢?為了紀念你——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緬懷你的愛國精神!

一本《離騷》,使中華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個端午節,使中華民族擁有傳奇的一面;一種愛國情懷,更使中國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這一切,都就是源自你——屈原。或許在你投江之前,你為自我無法救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而感到遺憾,可就是我想你此刻明白你為中華民族的人民做了那麼多事,必須會感到很欣慰。 我為你而驕傲,又為你而悲哀。驕傲的就是我們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而自豪;悲哀的就是時代的背景讓你的才華無法施展,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 “伯樂”卻不常有,你就是何其不幸地遇到這樣的“主”啊!

這天,我們仍然過著這端午節,此時為的就是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關於端午節的文章11

我們中國有很多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是其中重要的一個節日。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愛國人士、文學家屈原的,傳說屈原投江後,人們很著急,划著龍舟去救他,可到他身邊時發現屈原已經死了,為了不讓魚蝦吃了他的屍體,人們把粽子扔下江餵魚蝦。這些行為經過演變成了今天賽龍舟和吃粽子的習俗。

此外端午節還有其他已些習俗,比如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等。

今天國家為了讓國民不忘我們的傳統,恢復了端午節的假期。人們在這一天家人團聚,共同緬懷愛國詩人屈原,分享祖國日益強大的喜悅,展望充滿希望的.未來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

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灑上黃水,用來殺死毒蟲及毒蟲滋生。在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即:黃瓜 黃魚 鹹鴨蛋黃 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灑。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澇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粽子的形狀有許多,它的口味也有許多種。端午節快要到了,讓大家一起吃粽子 賽龍舟吧!

關於端午節的文章12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我聽到這首兒歌就會想起端陽節。

今年的端午節我回了老家,一下車,外婆就給我端來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粽子,我開心極了。連忙拿起一個粽子,一口氣吃得乾乾淨淨。吃完粽子後,我問外婆:“為什麼要在五月初五吃粽子?”外婆笑著說:“戰國時期,屈原看到自己的國家馬上要滅亡了,非常痛心,便在汨羅江里長睡了。從此以後,大家都會在五月初五往汨羅江裡投筒粽,讓魚蝦不去啃食偉大愛國人物的身體。後來有個當官的人說:你們投下去的筒粽被水裡的蛟龍偷吃了,要用粽葉和五彩的繩子包紮,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我聽了這才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了。

這時,外面傳來一陣陣喧譁。外婆說:“賽龍舟比賽要開始了,你快去看看吧。”我一聽腳底生風般地跑到河邊。你瞧,四艘龍舟正停泊在河面上,個個都生龍活虎彷彿真的要撲到你面前來。這時比賽開始了,我支援的金龍隊領先第一,可沒想到被緊跟在後面的魚龍隊反超了。金龍隊看到了奮力追趕,連胳膊都要搖斷了,可能是剛剛的`反超耗費了魚龍隊許多體力,隊員們臉都紅得賽過蘋果了,嘴巴大得都勝過河馬了,也沒扳回局面,被金龍隊狠狠的甩在後面。最後金龍隊得了第一。

吃粽子,賽龍舟已了端午佳節的習俗,希望大家在吃粽子,在觀看賽龍舟時,能記起偉大詩人屈原,並學習他的愛國精神。

關於端午節的文章13

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彩,有茶道、剪紙、書法、古代繪畫等。但我最喜歡的是傳統節日中的端午佳節了。說到端午佳節,給我留下最深感受的要數包粽子這件事了!

每到端午佳節前夕,家家戶戶都準備包粽子。傳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們家也不例外,端午節那天,媽媽先拿來兩片洗乾淨的粽葉,再把粽葉包成一個大漏斗形,接著抓了一些糯米均勻地鋪在底下。然後,夾一塊肉和一些香菇放入粽葉中,又鋪上一層糯米後,疊上粽葉的尾巴,把粽葉的頭折成尖角,最後把繩子紮好。這樣,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學著媽媽的樣子,也拿起兩片粽葉把它弄成漏斗形,接著把肉、香菇、糯米放到漏斗形的粽葉中。別看媽媽包得那麼麻利,而我包的粽子估計是“喂”得太多了,只見糯米從粽葉縫裡“逃”了出來,沒過一會兒就被我折騰得亂七八糟的,看著粽子被我包得奇形怪狀,我感到灰心喪氣,準備不包了。媽媽見狀,便意味深長地對我說:“孩子,什麼事都是從不會到會,只要堅持,講究方法,便可熟能生巧。媽媽相信你一定可以包好的。加油!”最後,在媽媽的鼓舞下,我重拾信心,把粽葉放入適量的糯米和餡,終於包成功了一個漂亮的粽子,我開心極了!

媽媽把包好了的粽子放入蒸籠。過了一兩個小時後,香噴噴的粽子出爐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解開繩子,小心翼翼地把粽葉撕開,哇,真香啊!我咬了一口,糯米軟軟的,肉餡更是香氣逼人!要不是媽媽提醒我:粽子吃多了會對腸胃消化不好,我很可能會抵擋不住這美味的誘惑,一口氣吃下三個粽子呢!

過端午節真有意思呀,我不僅從中學會了包粽子,還知道了愛國詩人——屈原,我們要學習屈原愛國的精神。我喜歡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文章14

我的家在北方的農村,農村的端午節大約一個月前就開始準備了。那時,我聽媽媽說,家裡的鴨蛋從現在起就不賣了,要留著做包蛋;還要在菜園裡種一小塊蔊菜,過端午節好吃。從昨晚開始,我家為了過端午節就正式忙碌起來。

先是媽媽安排爸爸,必須在端午節的凌晨起來割艾蒿,說那時的艾蒿才好,有藥性。然後安排我,要我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昨晚割的艾蒿掛在大門的.兩邊,說這樣好辟邪。怎麼都有說法啊?

我好想睡懶覺,現在看來是睡不成了。不過,比爸爸半夜起來割艾蒿好些。今天早上起床後,我按照媽媽的安排把艾蒿掛好了,以為可以出去玩了,我還沒有走出院門,媽媽就大著嗓門把我喊回去了,說是今天事情還很多,要我幫忙,就不準出去玩啦。我只好在家等早飯吃了。吃過早飯,爸爸上街買家裡沒有的東西去了,我就成了打雜的了。

只聽媽媽說:“快去,把菜園裡的蔊菜拔回來”、“快去,把包蛋洗出來”、“快去,剝幾顆蒜出來”、“快去,用白酒兌雄黃,把院子周圍灑一圈,一會兒吃飯了”……我家院子不大,今天不知跑了好多個來回,當然,媽媽比我更忙,終於把午飯準備齊了。看著一桌子豐盛的菜餚,媽媽把這些菜的講究一一道來:端午節吃蔊菜“打積”(肚子裡一年來積累的不好的東西),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端午節灑雄黃酒是為了保咱家不進蛇和蟲蟲螞蟻之類的東西……

端午節的一頓飯居然有這麼多的內容,難怪媽媽那麼重視。等媽媽說完,我趕緊拿起筷子吃起了蔊菜,好打掉我身體裡不好的東西,少生病。不知是不是真的?

關於端午節的文章15

今年端午節,我過得十分快樂、充實,在家裡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忙奶奶包粽子,所以我覺得這一年的端午節十分有好處。

早上,我奇蹟般地起了一個大早,發現奶奶在包粽子,我走上前去問:“要我幫忙嗎?”奶奶笑眯眯地說:“如果你實在要幫也能夠。”我十分開心,搬了一個小椅子坐在奶奶身旁,只見奶奶很熟練地把蒸煮過的粽葉拿在手裡圍成一個半圓錐形,此時把淘過的糯米灌入粽葉裡,迅速地裹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個漂亮的粽子完成了。我不禁問奶奶,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奶奶說:“包粽子、賽龍舟、做香嚢,還有喝一些黃酒啊,吃“紅”啊……”“哇!有這麼多”我大叫起來,奶奶一臉笑意地說,我再給你講講包粽子的'由來吧。”

五月初五,在楚國即將滅亡之時,屈原就是個十他愛國的文人,見到自我的國家即將滅亡,就飲下了最後一杯酒跳入汨羅江自盡了,人們為了紀念他把粽子扔入江中為的是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同時還每年在江河裡舉行隆重的賽龍舟。就這樣人們代代相傳,端午節是這樣傳承下來的。我聽得十分入神,原先端午節還有這樣一個不簡單的故事。粽子包好了,滿屋都就是粽葉的香味,今年的粽子,此時奶奶包了兩種口味,有紅豆蜜棗味和鹹肉味的,儘管我沒有成功的包好一個粽子,可就是我幫奶奶做了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所以當我剝開粽子,深深地聞了一下這裹著粽葉香氣的糯米粽子,咬下一口滿口香氣感到真就是好吃,因為這個粽子裡有我勞動的一份噢!

這個端午,讓我足實長了知識,讓我真正體會了這一年的端午節就是一個“濃情搞笑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