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精品】春節家鄉作文三篇

節日慶典 閱讀(1.08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家鄉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春節家鄉作文三篇

春節家鄉作文 篇1

每逢春節,全國便沸騰起來,到處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家鄉的春節也過得熱鬧非凡。

臘月二十八,每家每戶都要大清潔,把黴氣掃出家門。除此之外,大人們還得一大早出門買年必備的東西,外面小商店外擺滿了煙花爆竹、紙燈籠和各種各樣糖果。這一天真忙!

好不容易到了除夕,大人們可以休息了,小孩子得做家務,還要煮飯,象徵了孝順父母的重要性。到了下午,每戶人家都要掛起燈籠,在同一時間裡點燃。“哩啪啦”….晚上,孩子們要泡柚子澡,洗去一年“穢氣”。

正月七年級,大人們又要做事了。他們一早起床熬米湯粥,這是用各種米和花蜜熬製成的,祝願著甜甜蜜蜜過新年。正午,大人要滷雞。他們把整隻雞放進大鍋,再加水、八角、花椒、老抽、生抽……然後先用大火煮,之後改成中火,煮上半個小時,香噴噴的滷雞就出鍋了。我還聽說,雞腿只能給小孩吃,希望他們健健康康、身強力壯。

正月初十,我們村會舉行一個“煙花晚會”。一排排鞭炮放在路中,“轟”第一個鞭炮點燃了,一簇煙花衝上雲霄,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忽然,它越變越大,像變魔術似的“砰”成了一朵五顏六色的大玫瑰,火花四濺,灑落在半空,霎時間就不見蹤影了!色彩斑斕的煙花按順序升上天空,其中的一朵最引人注意,它特別大,特別耀眼,“花”裡夾雜著紅、橙、黃、綠、青、藍、紫等顏色,就像童話中的五彩花。小朋友的喧鬧聲、鞭炮的爆炸聲、大人們的腳步聲,匯成了一曲優美的交響樂。

……

眨眼間,春節在人們的歡笑聲中離去。學生們照常上學,大人們又開始忙碌地工作,一切恢復了原形。

春節家鄉作文 篇2

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可多了!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但我最喜歡的節日還是春節。過春節的時候,要放鞭炮、貼紅紙、包餃子、穿新衣,可熱鬧了!

今年過年,我們買了好多煙花。我好興奮!好激動!真想知道十二點放煙花的情形。到了十點,我就很困了,但還是堅持著。終於到了十二點,我挑了一個兒童煙花,點起火。只聽一聲巨響,煙花“砰砰砰”地在空中炸開,星星般的煙花從天而降,就像一朵鮮花在天空中綻放開來,過了一會兒又謝了。

爸爸又點燃了一些煙花,“劈啪!劈啪!”煙花的燃放聲陸續響起,像折斷了幾根木棍一樣從天而降。接下來,數不清的煙花再次被大家點燃了,有的像我們大家的笑臉,有的像流行從天上劃過,還有的像火箭呢!我笑得合不攏嘴。我想:今年的'煙花真是多姿多彩,形態各異啊!

第二天,我醒來以後,竟然發現我的枕頭下面有一個紅包。我高興地衝下樓告訴媽媽,媽媽說:“這是我和爸爸包給你的壓歲錢哦!”我高興地點了點頭。媽媽還告訴我,這壓歲錢代表了爸爸媽媽對我新年的祝願。

這個春節,我不僅有了很多壓歲錢,還獲得了無窮的快樂!

春節家鄉作文 篇3

對於我們學生來說,春節是寒假的開始,是在美味佳餚裡流連,是拿壓歲錢的日子。而對於大人們來說春節又是一個忙碌的開始……

中國人的春節不同於外國人,在外國1月1日元旦後便是新一年的開始,而在我們中國,到了農曆正月七年級才算真正的過年。當然,在中國每一個地方的春節習俗都是不同的。

就拿我們餘姚這個魚米之鄉來說吧。農曆中的最後一天被稱之為“除夕”,在這一天裡,全家人要坐在大圓桌前吃一頓年夜飯,寓意“團團圓圓、和和美美”,餐桌上都要留下一條魚,寓意“年年有餘”。吃過年夜飯,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1983年央視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已成為了中國人的“新民俗,新文化”,是每年除夕夜必看的電視大餐。)華麗的舞臺上火紅的燈籠高高掛起,絢麗的紅綢在半空飛舞。雅俗共賞的相聲讓人開懷一笑,驚心動魄的雜技讓人嘆為驚止,宛轉悠揚的歌聲讓人縈繞耳畔,優美動人的舞蹈讓人浮想聯翩……當螢幕上出現一個個跳動的數字——“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零——”新年的鐘聲在此刻敲響,十三億中國人民一起歡呼起來,窗外的禮花似乎在為新一年的到來而歡呼喝彩。天空,在那一刻不再是一片黑暗的,禮花把它照耀得是如此絢麗多彩。在那一刻我們也又長大了一歲,以更加矯健的步伐邁向我們的黎明……

辭舊迎新,當太陽迫不及待地探出腦袋要在這新年的第一天散發出他無窮無盡的光芒時,勤勞的人們已經在自家的門前貼上了春聯、貼上了“福”字。當然這貼春聯和貼“福”字也有很多的講究:由於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而“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人們就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在這一天,走親訪友當然也是少不了的。父母都會帶著孩子們到親戚朋友家給長輩拜年。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而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傳說中,中國古時候的怪獸,頭長尖角,凶猛異常,“年”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凶為吉。在吳曼雲《壓歲錢》這首詩中寫道:“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

放爆竹也是中國的民間習俗之一,爆竹亦稱“鞭炮”、“炮仗”,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相傳最早的爆竹是人們焚燒竹子而發出的巨響,用來嚇走“年”。而現在,放爆竹這個歷史悠久的傳統已經成為我國人民(尤其是孩子們)歡度春節的一種不可缺少的形式。這種活動,雖然可以給節日增添歡樂的氣氛,可是卻大大影響了自然環境,嚴重的還可能引發火災,所以我們應該儘可能少燃放煙花爆竹,以保護自然環境,同時保護我們的自身安全。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很多描寫春節的古詩比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文徵明的《拜年》: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還有林伯渠的《春節看花市》:“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鬥芬芳。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