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關於春節場景作文9篇

節日慶典 閱讀(2.43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場景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春節場景作文9篇

春節場景作文 篇1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春節,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忙忙碌碌……

正月七年級,又是一個快樂的日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爭個第一,因為極想聞聞那香氣撲鼻的爆竹煙味兒。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彷彿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一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裡啪啦的,熱鬧非凡。我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在鞭炮聲中,開始傳統的拜年儀式。我對父母說著一些吉祥話兒,爸媽拿出壓歲錢,讓我高高興興,大家今年都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

在鞭炮聲過後,開始吃早餐。吃過飯後,我出去玩,在街上點燃的爆竹在地上開出美麗的花,漂亮極。我看著甭提多高興。今天的小鳥也出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裡也很高興吧。

在街上,我看見有人在賣玩具,有人在賣小吃、點心、水果,各種各樣的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樣樣俱全,琳琅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麼都難選擇!顧客大多數是一些小孩,我瞧瞧,數麻辣攤的生意最好。“我要一串年糕!”一個胖孩子叫道。

再去別的地方瞧瞧,在一家文具店攤前,我又停下腳步。那裡有各種玩具:飛機模型、望遠鏡、電動汽車……盡是一些玩的東西。我發現最受歡迎的是玩具。

玩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嚐著美酒佳餚,談著一些開心的話兒。而最高興的則是我們,只要嘴巴甜一點,多說些祝福的話兒,那可大賺一筆!

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裡啃著美味水果,手裡燃放鞭炮煙花,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

真心希望全國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裡快快樂樂,沒有煩惱喲!

春節場景作文 篇2

每年春節是我最盼望的節日,因為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逛花街。

因為住得離越秀西湖花市近,每年我和媽媽都會逛好幾次花街。媽媽說,比起她小時候逛的花街,現在的花街越來越有現代氣息了。以前的花街只賣花和年桔,現在的花街不只是賣花了,還有賣風車的,拼圖的,糖果等商品;以前的花街總是花農包場,現在的花街的檔主基本以大學生為主;以前的花街佈置簡單,現在的花市張燈結綵,傳統廣東歌謠反覆播放,很有氣氛的。

媽媽是個花痴,喜歡去逛花街,買一些年桔、花、春聯等,把房屋佈置得紅紅火火、漂漂亮亮的。今年的鮮花比以往便宜,於是媽媽便更瘋狂了,連從來沒嘗試過在花街買的蝴蝶蘭,寶蓮燈等盆花也高高興興地買回家了。爸爸稱讚媽媽今年很會買花,把家裝扮的很漂亮。

而我逛花街興趣最大是買精品,什麼風車啊,什麼充氣公仔啊,什麼卡通揮春啊,什麼特別的小玩意啊,我都很喜歡。今年逛花街,我最得意的收穫是淘到一套20xx年版的12星座圖案索馬利亞蘭國10先令的流通貨幣,這是我和媽媽在年二十七從兩位大學生哥哥那裡淘到的“寶貝”,非常有收藏價值的哦。

我真的很喜歡逛花街,希望明年能約上幾個同學一起去呢!

春節場景作文 篇3

春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俗稱過年,我們都很喜歡春節。

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古老,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七年級古稱元日、元旦等。俗稱年七年級,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謝,百草不生。年如何才能過去呢?人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需要用鞭炮轟,於是有燃放鞭炮的習俗。

春節就是這樣由來的,當新年來到時,我們會燃放鞭炮,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有的給家裡的長者拜年祝壽,有的全家人一起吃團圓飯,有的一家人一起包餃子,有的`走親訪友,還有的相互拜年,說祝福的話語。小朋友們還可以收到壓歲錢,這是家人們送給我們的平安祝福。

春節是多麼熱鬧的節日,多麼隆重的節日,多麼歡快的節日。我期待明年春節的到來!

春節場景作文 篇4

時間過得好快,光陰似箭,一年飛快地過去了。馬上我們就要“告別”xx年,迎來嶄新的xx年,我心裡可是高興得不得了。

在這一天,我們會收到長輩給的壓歲錢,穿上新衣服,去親戚家串門拜年等等,當然最少不了的是那美麗的煙花。

春節是在奶奶家過的。晚上,到了吃飯的時候了。廚房裡瀰漫著香氣,桌上擺放著豐盛的晚餐,使人看了,口水直流。桌子上有一條魚,表示年年有餘,奶奶今天準備了不少好吃的:炸丸子、炒花生、還有必不可少的餃子。我們歡歡喜喜地坐在桌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嚐著豐盛的晚餐。全家人都其樂融融,屋子裡充滿熱鬧的氣氛。

吃過了豐盛的晚餐,我和妹妹趴在窗戶上準備看“煙火晚會”,突然,一支菸花衝上天空,只聽“轟”的一聲,美麗的煙花綻開了,火花在天空閃爍著五顏六色的光芒,好一個色彩斑斕的天空!有的煙花像一朵盛開的菊花,有的煙花升上天空後就像噴泉一樣“譁”地散落下來,各種五顏六色的煙花交織在一起,此起彼伏,把世界妝扮得如同燈火輝煌的宮殿一樣,十分美麗。

看著滿天的煙花,聽著四處噼裡啪啦的鞭炮聲,熱熱鬧鬧的新年就這樣度過了。

春節場景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春節到了,全家團圓,高興極了,這天是不同尋常的一天。

早晨起來,隨著爸爸媽媽去拜年。我們來到奶奶家拜年,祝奶奶壽比南山,奶奶微笑著遞給我一個紅包。接著,我們又去大姨家拜年,祝她們的生意越做越紅火。來又到了姥姥家,給姥姥姥爺拜年,祝他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中午,我們全家一起去姥姥家吃團圓飯。一張大大的團圓桌,擺滿了豐盛的酒菜,有雞鴨魚,有冷盤,有熱菜,真乃滿漢全席呀!我們在一起邊吃著美味佳餚,邊聊著。大人們互相敬酒,祝福對方,我們小孩也不例外哦。我們也拿著酒杯,倒上飲料,一次祝酒。不時地還給表演一段節目,給我們的團圓飯增添了不少的快樂。

晚上我們回到家,姥姥講起了年的故事。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種叫“年”的怪物,專吃人的,非常可怕。後來,神農氏把它關在天牢裡,不久,玉帝發了善心,允許它在大年出來吃東西。細心的人們發現“年”特怕紅,火,巨聲。便貼上對聯,放煙花,放鞭炮,以示嚇跑“年”,並且是通宵燈火明目。

時間過得還真快,在親人的圍聚下,我盡然迷迷糊糊的,陶醉在這快樂的節日裡緩緩入睡了。

春節場景作文 篇6

七十年前,臨近那個特殊的日子了。一年中,惟有那天,她才可以聞到酒肉的香味。

她張著兩隻小紅手——染料來自紅色的花泥——爬到簡陋的板凳上,用稚嫩的手在門上認真地畫出了一個菱形,塗滿。接著,她接過兩個妹妹從底下拿的炭塊,慢慢地在菱形上畫了幾筆——那是一個歪歪扭扭的“福”。

“姐姐,為什麼是倒著的呀?”“因為這樣可以保證福到財到呀。”她敏捷地從板凳上跳下來,在圍裙上拍拍手上的花泥和炭灰。“對了,我們今天把‘福’寫了,阿爹就不用到集市上買了!”“那為什麼一定要到春節買‘福’呢?”“這個嘛……”

三十多年前,同樣是臨近那個特殊日子的時辰。一年中,惟有那幾天可以一睹老街的繁華。

並不寬敞的堂屋內,擺著她昨晚漿染好的紅棉紙。女兒早已備好了上好的筆墨硯。丈夫抬起筆,凝神屏息,大筆一揮,一個漂亮的“福”字躍然紙上!

“哇,好漂亮呀!”女兒驚歎著,一邊抹了把糨糊,一邊搶過了紅紙跑出門外。“等等!‘福’要倒著貼的!”她忙追出去,一面抓住女兒的小手在紙的背面抹,一邊輕輕地說:“這樣可以保證福到財到啊。”女兒望望手上的糨糊,不解地問:“媽媽,糨糊多麼貴,從鍋裡挖塊鍋巴不也可以嗎?”她笑了,搖晃著腦袋:“傻孩子,貼‘福’字那種事情,哪能馬虎?媽媽像你這麼大時,都寫得很認真的呢……”

就在今年,就在幾天之前,又臨近了中國人心中最特殊的日子。現在啊,一年中,惟有這些天,才能夠見到車站裡有如潮的人群。

她回到城裡的家,見女婿置辦了許許多多的“福”字。她笑笑,不吭聲。“媽,您來挑一個。”她定了定神,俯身探頸:有油麵紅紙配金字的,下面還畫了兩條閃光的錦鯉;有紅竹宣紙與金箔作底的,用黑色的閃粉寫字;有玻璃紙材質的,用紅色的油性筆端端正正地寫著;還有一堆堆的窗花和精美的鏤刻……

“好,就要這個。”她指了指最樸素的那個。小孫女急不可待地跑上來,拿起紙往玻璃門前跑去。“膠布忘拿了!”她三步並做一步疾走至工具箱前,卻回身看到閃亮的門上早已有了一個赫然的“福”字!她詫異地瞅了幾眼,小孫女清脆的聲音便在耳畔響起:“姥姥,這是免膠靜電貼紙,只要按上去,便再也不會掉。對了,姥姥,您知道嗎,‘福’要倒著貼,因為……”“這樣才能保證福到財到!”她展開笑顏,將我這個小孫女擁入懷中。

七十年風風雨雨走過,雖然“福”字的材質早已日新月異,但它的寓意、它所召喚的美好情感卻一絲都沒有改變。願“福”能夠“飛入尋常百姓家”,願春節的盛況不會隨著時光的推移而改變,願春天的種子永遠萌動在人的心間!

春節場景作文 篇7

在我國的傳統節日裡面,我最喜歡的是熱鬧的春節。春節是怎麼來的呢?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它經常在冬天欺負住在山裡的人們,有一些人想把它除掉,也有一些人想把它趕走。有一天“年”又來了,許多人家裡都遭到了襲擊。只有幾戶掛著紅布簾,門外生著火堆或敲敲打打鬧翻天的人家沒有受到傷害,因此山裡的人們知道了“年”怕三樣東西。當“年”再來的時候,人們用這三樣東西把這個大怪物給趕走了,從此都不敢來傷害人們了。以後代代相傳,便形成了過年熱鬧的習俗。

我喜歡春節,每年的春節我都要去花市。花市裡人山人海真熱鬧了,店鋪裡的人在大聲喊叫著賣各種各樣的東西,有的賣豔麗多彩,芬芳迷人的鮮花,有的賣可口的爆米花和好喝的飲料,還有的賣各式各樣的玩具。

近年隨著我們國家的不斷強大,各國的領導人也開始在春節的時候,發表講話或文章向在本國的華人表示節日的祝賀,中國的春節在世界上越來越有影響力了。

春節場景作文 篇8

春節來了,人人都洋溢著幸福的氣息。說實話,我並沒有很高的興致。因為,每天跑這跑那,買新衣服褲子。呀!要知道我最討厭逛街了,累成廢鐵也不讓休息一會兒,還得換衣服褲子。

“小林,穿好衣服,let"" go shopping!”媽媽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和英文叫我起床。而我呢?懶洋洋的擺擺手,說:“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寒假,讓我多睡一會兒吧!補足一個學期少睡的吧。。。。。。”“不行!”媽媽發出了河東獅吼,“照你這樣睡,能補三天三夜!”媽呀!三十六計——起床為上!我以蝸牛般的速度起床洗漱,媽媽在旁邊怒目而視,好容易讓老媽捉到一家服裝店,我挑來挑去,要麼是褲子太緊,要麼鞋子太大,要麼衣服太花。。。。。。再看看*人:有的精心挑選;有的漲紅了臉在穿鞋;有的在鏡子前找自己。。。。。。終於在一家店裡挑到了一雙靴子:它全部是黑的,一側鑲著閃閃發光的水鑽,直晃眼!媽媽一臉欣喜的模樣,就可以判斷出她對這雙鞋很滿意。我穿上我不捨得穿的“JOJO”羽絨褲,配上這雙鞋,COOL!我真不敢相信鏡子裡俏皮的女孩是我!媽媽捏捏我的臉,好不得意:“看你老媽多牛!不錯吧。。。。。。”她自高自大的誇耀一陣後,讓我展示給老爸看,老爸不由得讚歎起來:“GOOD女兒,不錯不錯!”

不好,我又得被媽媽拖出去買東西了!在這之前,我還要對大家說:“春節快樂,祝你天天像過節一樣開心哦!”

春節場景作文 篇9

坐在暖和的房間裡捧著手機,接受著來自五湖四海的祝福。

耳邊是電視機裡傳來的《難忘今宵》和長輩不間斷的絮絮叨叨。

過去的年便在熱鬧與紛雜中,在觥籌交錯與碗筷相接中娓娓道來。

過去的年,過的就是新鮮。

物資匱乏的年代,唯有過年最值得企盼。撕著日曆終於趕上年集,尼龍袋裡揹回平日難見的物件,色彩繽紛的水果糖和一點新增劑都沒有的糕點蔓延著絲縷香甜;鮮豔喜慶的年畫上,張飛關羽手握利器圓眼怒睜;一把粗糙劣質的塑料花總是紅的綠的,插在捨不得扔掉的酒瓶裡;全家人好不容易去照相館照張相,連表情都緊張得看起來不是那麼自然。

過去的年,過的就是嘴饞。

小孩子一天往灶房跑幾遍,總想偷吃點炸帶魚或肉乾,哈喇子差點流到裝食物的菜筐裡,嘗一點後還想再嘗一點。沒有冰箱的年代,大魚大肉和薰腸,都要在院內的老樹上晾乾。聞著鹹津津的味道,心想著啥時能敞開肚皮,把這些好吃的全部吃完。

過去的年,過的就是儀式感。

自己動手的喜悅足以沖洗貧寒的難堪。遒勁有力的毛筆字與百種不重樣的窗花總是最般配的。豬圈雞圈旁貼下“六畜興旺”,米缸麵缸旁貼下“五穀豐登”,那時人與人之間很是親熱,一件喜事不出一會就能在鄉鄰中傳個遍。

過去的年,過得很緩慢。

走親戚能從八年級走到十五,一大家子也沒人嫌煩。但親戚踏破門檻的壯觀,讓鄉鄰街坊間不像今天這般冰寒。那時候沒有手機,更沒有電話簡訊。吃飯時有說有笑地夾菜,見面時誠誠懇懇地聊天。沒有電子裝置和高科技的年代,專注的心和真切的情就著一桌好菜,能再多扒幾碗飯。

我放下手機,聯歡晚會早已告一段落。

默默地看向窗外,長輩口中的紅燈籠、花對聯、噼啪作響的鞭炮聲都找不到蹤影。鱗次櫛比間,幾點柔軟的燈光卻依舊明亮。

過去的年回不去了,但我們終將走過過去,總要迎來明天。

如今的年味為什麼這麼淡?

因為年味早已拌進了尋常日子的每一天。

小爺爺的“根”

今年過年特別熱鬧!離開家鄉20多年的小爺爺從美國回來了。

小爺爺其實是我的姨爺爺,奶奶說叫小爺爺顯得更“親”。小爺爺也不小,81歲了,滿頭銀髮,身體硬朗,還十分健談。我愛聽小爺爺天南海北地聊天,不管是幾十年前的舊事,還是大洋彼岸的風土人情,我都聽得入迷。不過,小爺爺有句話我不太明白,“人老了,該葉落歸根啦。這次回來,就是想找找‘根’。”

“根”是什麼,又該到哪裡找呢?

大年三十,奶奶準備了一大桌豐盛的年夜飯,“來,先嚐一下我親手包的燒賣”。小爺爺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夾起一個,蘸下米醋,塞入口中,“哦,筍丁鮮肉餡吧,真香!好多年沒吃到這麼鮮的燒賣嘍,真想念這一口。”我有些好奇,“小爺爺,美國華人街難道沒燒賣賣麼?”“有是有,可美國的燒賣沒你奶奶包得地道。就拿這冬筍來說吧,哪兒的都比不上杭州的冬筍鮮!”白斬雞、薰魚、炒二冬、油爆蝦、老鴨煲……一道道家鄉菜上來,小爺爺都讚不絕口,“人越老對家鄉就越有感情。在美國我和你小奶奶常常看央視新聞聯播,看到杭州就特別興奮。這兩年杭州的鏡頭尤其多,G20峰會,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接下來還有亞運會,真給海外的杭州人長臉。”

“就是電視裡的杭州,我們都不太認識啦!”小奶奶插了一嘴。“對,對,對!”小爺爺連說了3個“對”,“別的不說,就拿我們以前居住的延安路來說吧,變化太大了,都是高樓大廈,我和你小奶奶出門都怕迷路。”我忍不住又問了一句,“你們住在紐約,不是比杭州更繁華嗎?”“第五大街是很繁華,但紐約也有很多破爛地方。美國效率太低,一個地區改造,從拆遷到建成,沒有五六年辦不成。”話匣子一開,小奶奶也“剎”不住了,“嗯。中國發展真是太快啦!這次我們回來,很多當年的學生拜訪我們,日子都過得紅紅火火的。難怪你美國的舅舅,這兩年也一直唸叨著想回國內發展呢”……

餐桌上的火鍋冒著熱氣,一家人越聊越酣暢。我有些明白了“根”的含義,琢磨著明天帶小爺爺小奶奶去湖濱公園、吳山廣場逛逛,看看舞龍,唱唱京劇,一定會找到更多“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