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拉祜族的風俗習慣都有哪些

節日慶典 閱讀(8.73K)

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習俗,那麼你聽說過拉祜族嗎?他們有這怎樣的習俗呢?下面由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拉祜族的風俗習慣,希望大家喜歡!

拉祜族的風俗習慣都有哪些
  拉祜族的風俗習慣

獵肉分食與尊敬老人

狩獵,是拉祜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既是副業生產,也是打獵護莊稼。狩獵,有一人一戶的活動,也有一村一寨的集體活動。集體狩獵是在舊曆的正月、二月間,出獵時幾乎整個寨子的男子都出動,十幾個人或幾十個人一路,一去就是幾天或十幾天才回來。所得獵物不管大小,參加圍獵的人不論大人小孩,每人都分得一份獵肉。

假如獵物太小,就是煮成稀飯也要一人一碗分食。假如獵得馬鹿等大野獸,頭由獵得者或放頭一槍打中者拿去,有兩條裡脊肉,獵得者可以分得一條,作為獎勵,另一條送給寨子裡年紀最大的老人,那也是不得享受的。除裡脊肉外,其餘獵肉平均分配。在分配肉時,凡是過路人,只要遇上,同樣可以分得一份獵肉。

拉祜族對老人的尊敬,有這樣一句話:“把享受讓給比自己老的人,因為太陽、月亮是最老的人先看見的,最老的人是寨子裡懂道理最多的人。”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反映出拉祜族尊敬老人的美德。平時家裡有老人來了,青年就自覺地讓座,請老人坐在火塘靠太陽出的方向,然後敬菸,接著烤茶,第一碗茶自己吃,第二碗敬給老人,意思是請老人放心。

向老人敬菸、敬茶時,都要雙手舉過頭,接的人也要雙手去接,單手接就很不禮貌了。敬菸敬酒時,第一個敬給的菸酒,不轉給在場比自己年紀更大的人,以後這個人是不會受到大家尊敬的。老人坐著時,青年人不得從老人前面走過,要從背後走過。盛飯時要先盛給老人。老人吩咐事情時,要等老人吩咐完了才能回話。

拉祜族的服飾

拉祜族人民穿的衣服,解放前還處於各家各戶自己種棉,自己用簡單的紡車紡紗,用極簡陋的織布機織布,布織成後染成藍色、青色,做成衣服。拉祜族最喜歡黑色,認為黑色最好看。解放後,國家每年由內地調入各色的棉布和化纖織品供給。

由於拉祜族人民喜歡自己織的布,國家每年還要調入大量的棉花和棉紗,供拉祜族人民自己紡紗織布。現在,拉祜族的小夥子和小姑娘既喜愛自己的民族服裝,又喜愛各色布匹和化纖產品製作的新式服裝。

拉祜族婦女的服飾大體有兩種:一種是右開襟,兩邊開齊腰部高的岔口,衣長齊腳面的長衫。在長衫岔口及衣邊、袖口,鑲綴紅、白等各色幾何圖紋的花邊,沿衣領及開襟上還嵌上數十個雪亮的銀泡或佩帶大銀牌(拉祜族“普巴”)。

有的下穿統裙,有的下穿黑色長褲。另一種是開襟很大,幾乎像對襟,衣邊綴有花布條紋,無領,小袖口,衣長只齊腰節骨的短衫。短衫裡面,穿一件白色汗衫,露在統裙上面。穿著這兩種服飾的婦女,都頭包四公尺長的黑色包頭,在包頭兩端綴以線穗,有的則是包大毛巾。穿長褲的婦女,冬季多數小腿都套腿套,小腿套兩端都用色線繡上花紋。

拉祜族男女都剃光頭,但婦女要在頭頂留一綹頭髮,名曰魂毛,以示男女之區別。現在,大部分年輕姑娘都留長髮,編辮子。但在農村,婦女婚後又剃光頭。這一方面是為了衛生,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表示已經結婚了。拉祜族婦女一般都戴較大的銀耳環、銀項圈、手鐲,男子也有戴手鐲和項圈的。

拉祜族男子頭戴帽子,也有全包頭者。帽子是用六至八片正三角的藍黑布拼製成的,下邊鑲一條較寬的藍布做邊,頂端綴有一撮約十五公分長的各種顏色的線穗垂下。現在,有不少人戴便帽。但到節日,婦女都穿花邊衣服,頭裹黑色包頭或大毛巾,男子戴帽或裹黑色包頭。節日和趕集,男女都要背一個長方形背袋(拉祜語叫“面搓”)。

背袋用自己織的青布做成,袋口鑲嵌數層各色花布做成的模擬橄欖葉的幾何圖案,袋繩用色線織成,兩端留有線穗。糯福、東回一帶拉祜族的背袋又是用紅、白、黑等多色線織成,並綴有貝殼和數個線穗和絨球。在集體進行舞蹈時,無論男女都背一個背袋。

拉祜族男人的服裝,多數穿無領對襟短衣,青年人還要配上一件黑麵白裡的褂子。他們認為黑衣服配上白裡,就是妝扮得像喜鵲一樣漂亮。

穿開襟很小的衣衫的拉祜族姑娘,在短衣下襯上一件白汗衫,下襬露在統裙上面,它的意思也是同喜鵲爭豔。年紀大一些的男人,都穿無領開襟短衫,老幼都穿褲管很大的斜拼襠長褲。

  哈尼族風俗習慣

建築

哈尼族一般選擇在半山向陽、開闊的山樑上建寨立業,最大的村寨不過200多戶,小的則數戶,其中以數十戶的村寨居多。以大村小村相互交錯,相隔一兩裡或三五里路程為其村落分佈特點,並以崎嶇山路和林中小徑相通連,呈現星羅棋佈的村落格局。村寨後面多為鬱鬱蔥蔥的灌木或喬木叢林,房前屋后辟作菜園,或種植棕櫚、竹、梨、李、桃、柿、藍靛、核桃等樹木。

村寨兩側和整個下半山佈滿層層梯田,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穿插其間,風光旎麗,景象萬千。寨址的選擇,要請“貝瑪”用雞卦占卜來確定,一般把雞爪、米粒等食品,埋在看中的地方,數日後,如食物完好,即可以定為寨址。寨址選定之後,即舉行莊嚴神聖的“艾口勒”(意即驅逐鬼神清掃新寨基)儀式。

儀式之後,開始修井、建蓋碓房和公房,建豎"磨秋樁",製作牛皮大鼓等哈尼村寨不可缺少的公共設施和氏族標誌物。哈尼寨門,也叫“龍巴門”,是哈尼社神的象徵,神聖不可侵犯。寨門分為正門和左右側門,上掛木刀和驅邪逐鬼的器物。居住在西雙版納勐海縣南糯山和瀾滄縣惠民鄉等地的哈尼族,寨門成為一道神奇的人文景觀。有些寨門外還豎立著木雕和男女生殖神,象徵人口繁衍、民族興旺,實際是祖先崇拜的古風遺俗在民族精神中的延伸。

哈尼族地區的房屋建築風格大致可分為:東瓦房、北土掌、南幹欄、邊境地區茅草房四種形態,也有少量受其他交叉文化影響的建築型別。外觀造型主要為正三間瓦房、三間兩耳土掌房、封火房、幹欄房、閃片房、茅草房等形式。因多雨潮溼,為便於收晒食物和防止野獸襲擊,大多建蓋成樓房。

主要結構是以石塊砌基、土牆木柱、屋脊兩頭或山尖上刻畫著各自隱祕的圖騰崇拜或家庭徽記。西雙版納哈尼族的住房以竹木結構、平板瓦或茅草頂的地面建築和幹欄型居多。哀牢山上、中段地區哈尼族為典型的全平頂土掌房,有一部分屬於茅草頂兼土掌房型別。哈尼族房屋建築的共同特點是下層飼養牲禽,上層住人以及就地取材蓋頂。相異點為北部為土基築牆,兼有泥敷籬笆牆多種形式作為過渡,南部則以竹籬笆編牆,體現了哈尼族遷徙史上文化變遷的痕跡。

“擁熬”是一種地棚式的建築,這種住房大多建築在斜坡上。蓋房時要在斜坡上方挖出一個臺階,下方栽上樹叉,在樹丫叉與土臺間架上木材,用竹笆鋪成一個距地幾尺(一般是二三市尺)的“樓臺”,再在“樓臺”之上搭房架、蓋草頂,這種草屋雖塔有“樓臺”,但決非樓室。它低矮,上方的屋簷緊扣著土臺階,屋內黑暗。

“擁戈”是一種“幹欄”式樓房,它的模樣與傣族竹樓相似,但又沒有傣家竹樓那麼別緻漂亮。“擁戈”一般都建在挖成平臺的宅基上,一樓一底,底室不築圍牆,四周設有竹木柵欄,多用於關豬雞牛馬,安放舂米的腳碓和堆放雜物。樓室則建架在四排木之間,房頂有蓋草、蓋竹片的,有蓋瓦的。四周或柵竹板或柵竹笆,把樓室圍得嚴嚴實實,風雨不透。

除了“擁熬”、“擁戈”這兩種建築形式之外,v伲住室還有母房與小房之分。母房是家長或當家的'兄長居住的房屋,這種母房v伲語稱為“擁瑪”。子房是小夥子尋偶和建立小家庭後的住房,稱“擁扎”。

喪葬

哈尼族歷史上曾盛行火葬。直到清代中葉以後,火葬習俗才逐漸演變成木棺土葬。哈尼人一般在離寨不遠處選擇一塊向陽的山樑作為同宗的公共墳山。各地喪葬習俗有所不同。

西雙版納一帶的哈尼族,老人死後一般要在家中停棺3-5天,多則7天。在此期間,全村人停止一切生產和娛樂,請“貝瑪”唸咒送鬼,割殺喪牛。出殯之時,全村人排隊送行,並將死者生前的一些生產生活用品一同隨葬。

紅河南岸一帶的哈尼族,凡為死者割殺3頭以上喪牛的人家,即可舉行隆重的"莫搓搓"葬禮,即為死者跳舞送葬之意。舉行“莫搓搓”的人家,靈柩要在家中停置3-5個月。留置靈柩期間,每天早晚飯前要放三響土炮,每12天要舉行一次隆重的宗靈儀式,稱“莫傷”。“莫傷”當天要請村裡長輩男子及眾親友喝酒,唱送葬酒歌。

當晚,青年男女聚集在喪家房前吹拉彈唱跳“莫搓搓”舞,藉以談情說愛,選擇物件。生死達觀的哈尼人認為生老死葬,本是人生的自然規律,死的人走了,活著的人要照常歡樂。“莫搓搓”出殯儀式極為隆重,歷時2-3天。遠村的親朋好友,抱雞牽羊,相邀成群地至喪家弔喪。

出殯之時,“貝瑪”吟唱娓娓動聽的古歌和憂傷淒涼的送葬歌。全體男女老幼,身著華麗端莊的衣服,邊搖扇子邊吆喝著跳“莫搓搓”舞。土炮聲連綿不絕,大號嗩吶長鳴,敲鑼擊鼓,彩幅飛揚。哭的哭,唱的唱,笑的笑,哀傷伴合著歡樂。

  仫佬族風俗習慣

酸食酸品

侗族有“侗不離酸”,仫佬族的飲食也離不開酸。在仫佬山鄉,無論是哪一家,酸食是少不了的。諸如酸檸檬、酸木瓜、酸蘿蔔、酸豆角等。

包桐葉粽

每年的八月秋社和中秋節,仫佬族家家包桐葉粽。此粽扁長,形似狗舌,又稱為狗舌餈粑。這種餈粑鬆軟而有彈性,味道鮮美而可口,老幼皆宜,是仫佬族的風味美食。

喝重陽酒

仫佬山鄉的農曆九月,稻子收穫了。人們使用最好的糯米釀製成濃醇而後勁很大的糯米酒。因是重陽節,故稱“重陽酒”。

走坡

又稱坡會、歌坡、走坡節,是仫佬族傳統的青年男女聚會唱歌、尋覓知音而進行社交活動的一種形式,多在春節期間或八月十五中秋節舉行,一般選在野外風景宜人的山坡上或峒場間,“走坡”是仫佬族男女青年互相尋找意中人的大好時機。這一天,女的盛裝打扮,撐著紙傘或花傘,男的也上下新裝,三五成群結伴而來,看準哪家姑娘,便以歌傳情,若女方也有意思,自會與之對唱下去,你來我往,互相讚揚,盤問姓名、年庚、住地等,並相約再會,互贈信物(一般男的送女的花手巾,女的給男的新布鞋),定下終身。“走坡”反映了仫佬族青年戀愛的自由,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是仫佬族傳統文化的映照。

會親

是仫佬族婚姻的表現形式之一。所謂“會親”,就是媒人由男女雙方商定,由男方家先備辦酒席一擔,放在預定的十字路口,然後迴避。接著是女方家的父母、叔伯、兄弟和親友來到路口,進食一餐,吃不完的全部帶回去。第二天,女方家也備有酒席一擔放在路邊,由男家父母、親友去進食一餐。

依飯節

又稱“敬依飯公爺”、“喜樂願”、“祖先願”、“賀香火”等,是仫佬族祭祖、祭神,保護人畜平安和慶豐收的祭祀活動,是他們傳統的盛大節日。“依飯節”為期兩天,家家包粽,作糯米飯,殺雞鴨,邀請親友來家飲宴。在廣西,仫佬族依飯節是羅城仫佬山鄉人民群眾的一個最為獨特、隆重而又富於神祕色彩和鮮明個性的傳統節日。如今,仫佬族過“依飯節”時,加入了富有時代氣息的東西,如演新戲,唱新歌,進行各種體育比賽及經貿活動等,增進了民族的團結。

搶餈粑

搶餈粑是仫佬族最熱鬧的活動。他們三人為一“冬”(組),共三“冬”人輪番用長筷子去搶放在瓦缸裡的三角粽,但是三個人只能共用三隻腳著地,全靠手拉手、腳釦腳在蹦跳中保持平衡,一不小心失了平衡,搶到的粽子也會掉下地。一時之間滿場喝彩吶喊和擊鼓助威聲不絕,直到缸裡的粽粑搶完為止,搶得粽粑最多的一“冬”為勝者。三角粽是仫佬族依飯節的吉祥物,仫佬族人相信,誰搶得多,得到的福氣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