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心情隨筆中秋節

節日慶典 閱讀(2.39W)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什麼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情隨筆中秋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心情隨筆中秋節

心情隨筆中秋節1

今天,我們盼望已久的中秋節終於來到了,夜晚,萬家燈火通明,天上的明月圓,家裡的人兒團圓,想到一家人邊吃月餅邊賞月的情景,甭提有多高興了!

我知道中秋節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吃月餅和賞月了。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中,那時,月餅是像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晚上,奶奶和媽媽把各種各樣的月餅都端上了陽臺的餐桌上,大家都坐了下來,皎潔的月亮彷彿早已猜透了我們的心思,她拉開了夜幕,張開了笑臉。這時,月是那麼溫柔,她將黃色的光亮輕輕地灑向大地,瀉進每個角落。人們常說";月到中秋分外明,";這話很有道理。看,那帶著一圈金環的月兒終於升起來了。它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穿過一綹一綹輕煙似的白雲,向上升著、升著,就在一剎間,月兒的顏色變淺了,變白了,它高傲地升起來了。它圓得那樣可愛,那樣有趣,就像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我透過望遠鏡,看到了一個龐大的月球,它明亮亮、白晃晃的,月球的左下角還有一些像煙花散開的時候一樣,好美呀!我們一邊賞著明月,一邊品嚐著可口的月餅,好不愜意!

我們全家都沉醉在這月色中,突然,爸爸提議:“這麼美的夜色,不如我門每人說一句有關中秋的詩句”。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好!”

爸爸喝了一口茶,領先說:“把酒冰壺接勝遊,今年喜不負中秋”。

說罷,愛讀詩文的奶奶接著說:“花在此時落,月在此時圓。”

媽媽胸有成足地說:“喜迎中秋節團圓,歡樂笑語萬里傳”。

輪到爺爺了,只見他捋捋鬍子,抑揚頓挫地吟誦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說完,我們拍起了熱烈的掌聲。

該我說了,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幼兒園時,背得滾瓜爛熟的詩繪聲繪色地吟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舉頭望明月,好一輪大玉盤似的圓月高高地鑲嵌在墨藍色的夜空中,吐露著柔柔的清輝。“多麼美好的中秋之夜啊!”我情不自禁地喊出了聲。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徵,是充滿喜悅的象徵,讓我門共同歡度這個難忘的中秋節吧!

心情隨筆中秋節2

細細的雨絲飄落在我的額頭,發出輕微的聲響。我一步一步細數著腳印,向家走去。家門口,蒼老的奶奶看到我溼漉漉的頭髮,低聲埋怨道:“剛才還是個好好的晴天,怎麼說變就變了呢!”邊說邊拿出毛巾小心翼翼地擦拭著我的頭髮。輕輕地、柔柔地就像在擦拭一件珍貴的藝術品一樣,她擦了好久,嘆了一口氣,才慢慢地放下毛巾。接著奶奶一如往昔地問我想要吃什麼口味的月餅。我低下頭,猶豫了好久,心底湧出一絲難言的苦澀。每年過中秋時,奶奶都會問我想要吃什麼口味的月餅。“豆沙!”我揚起嘴角,故意露出甜甜的笑容。

傍晚,我早早搬好小凳子坐在院子裡的那棵大樹下,等待奶奶端著月餅、水果走過來,等待著月亮慢慢地爬上夜空。

那晚的夜空沒有往昔的燥熱。月光如練,涼涼的夜,顯得和平而安詳,微風輕吻我的臉頰,癢癢的,風中夾雜著幾絲淡淡的泥土芳香。我和奶奶沒有像別人家那樣談天說笑、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賞月,而是肩並肩坐著,在皎潔的月光下靜靜地抬頭仰望天空。我偶爾也側頭偷偷地瞥一眼奶奶。她的面容蒼老、安詳,白髮在月光下閃閃發光。用腳趾頭想,我都知道奶奶又想爸爸媽媽了。雖然她嘴上不說,但我知道,她是多麼想念、多麼渴望我的爸爸媽媽能夠回來過中秋節啊。其實我也同樣盼望,因為他們已經三年沒有回家了。

“奶奶,今年的月亮是不是比以前的圓啊?”不想讓奶奶陷入沉思中,我隨便找了個話題跟奶奶聊了起來。“奶奶您要知道,您不是一個人過中秋節。您還有我,我也還有您。我會一直陪伴著您,陪您度過每一箇中秋、每一天、每一年,您說好不好啊?”

“是呀,我還有我的乖孫女。”奶奶的嘴角浮起淡淡的笑意,手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掌心的溫度讓我心裡感到好暖。

天下哪個母親不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常回家看看,而奶奶為了讓爸爸媽媽多掙些錢,常常壓抑自己的情感。她接到媽媽的電話總是說:“沒關係,你們在外面好好照顧自己,不用擔心我,我很好。”一個電話、一句慰問、一個紅包,哪比得過一次回家與親人的團聚啊。

心情隨筆中秋節3

中秋時節天上的月亮圓又圓,如同一個圓盤掛天邊,月有陰晴圓缺,可是在中秋這一天確實格外的願,格外的明亮。

在中秋的晚上我和家人一齊來到院子裡一齊賞月,一齊看那美麗的明月,我們準備了晚上宵夜的食物坐在一顆大樹下,涼爽的清風吹拂起髮梢,拂過臉頰讓人感到簡便愜意,到了團圓的喜慶。

仰望這星空,看著那輪圓月,在晚上散發著皎皎光輝,它沒有太陽的炙熱,沒有太陽的強烈刺眼,更沒有太陽那普照萬物的活力,可是月亮有它的優點,那就是月亮是明亮的,在網上發出淡淡的微光,為晚上的行人指路,讓我們能夠在晚上享受月光的洗禮,它雖然微弱可是十分柔和,當我們心境煩躁的時候看到月亮我們的內心就會得到安撫。

中秋的月亮十分的調皮,它高興的時候就會展示自我的光輝,把自我那柔和的光灑落大地,向人我們展示它那如水溫柔的一面,給黑色的夜幕增添上一圈圈漣漪,如同一盞明燈,給迷失在了黑夜中的人們指明一條大路,讓人們在黑色的夜幕中有微弱的微光照路。展現出了它的友好,讓我們十分高興,能夠看到它那圓圓的模樣,它時刻都在天空中旋轉嬉戲,在天空中挑起了美麗的霓裳舞,月下的我們是觀眾,欣賞這月亮優美的舞姿,與月亮一齊來享受中秋節的歡樂。

月亮生氣的時候它不會向我們發脾氣,可是它會從夜色中扯出一片烏雲來遮住自我,躲在烏雲的背後不出來,讓原本微弱的光芒消失,讓天地從新被黑夜籠罩,沒有光彩。一片漆黑中讓人們辨不清放心看不到前方的道路,生氣的時候用烏雲遮擋這是它要獨自一個人要安靜,所以他會安靜的呆著直到它的脾氣完全消失才會再次露出來。

月亮有時候會害羞,它發現有人在看它,它雖然見到過陌生人,可是很少和人打招呼,很少與人說還,都只會默默的趕住,默默的陪伴,用自我的守護來守護心中的寧靜,它害羞也會扯來一片烏雲,擋在自我前面,露出半個腦袋,有些害怕又有些好奇,就會時不時的從烏雲後面露出眼睛觀望陌生的人們,一旦受到了驚擾又會都在雲後面,遮住眼睛,這種欲語還羞的表情讓我們十分喜愛,讓我們看到了月亮可愛的一面。

也僅有在中秋我們才能夠看到這麼可愛的月亮,月亮真美。

心情隨筆中秋節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就算相隔天涯也能共同賞月。中秋節,一個幸福、快樂的節日,它使我與兩地的親人在一天裡團聚了。

太姥姥家在銅川鎮。剛到十一點,我就迫不及待地出發了,一想到能見小姨,我興奮得不得了。下車卻不見小姨身影,詢問才知,學校只放一天假,不準出校園,心裡莫名的有些失落。房子裡傳出一陣陣香味,老姨正在那裡嫻熟地撒料、燉肉。炕上坐著許多的親人,吃著香甜可口的水果,聊著天。這其樂融融的氣氛真令人歡喜。太姥姥已年過八十,身體有不舒適是常有的,可今天看起來卻神清氣爽,神氣十足,她一定是在為子女們的到來而感到高興吧!就連喝的水也感覺比往日裡甜了許多,飯菜也比平日裡香了幾倍不止,我想這應該就是生活的甜蜜吧!

下一站達旗——奶奶家。傍晚,我與爸爸把切好的西瓜與水果盤擺上桌。被切成花形的西瓜,一個個綠色的小角向上頑皮地翹起,各式各樣的水果,整整齊齊地坐落盤中,再加上最前面小鼎中點上的三炷香,一切都是那麼的適宜,看著這些為今晚的明月準備的美食,我的思緒早已飛向那個古老的神話,“爸爸,為什麼要獻月?月亮真的能遲到嗎?……”,一個個疑問充斥著我的大腦。正當我們說的起勁時,一輛黑色轎車駛入,“嘭”的一聲,炮竹響了,只見爺爺正在門口招呼著姐姐。看到姐姐,我激動地衝出小院抱住了她,我們緊緊地相擁著,彷彿這一抱要抱盡這幾個月的相思。

晚上我們吃了團圓飯,妹妹淼淼也帶給了我們不少歡樂,她蹦蹦跳跳的為我們表演,活躍了氣氛。

飯後我們一起在小院裡賞月,十五的月亮果真又圓又大又亮。天還不怎麼黑時,只見它從東方的地平線上羞澀地半掩者微紅的面孔,散發著微乎其微的光。就在我們伴著妹妹的表演聊天敘舊時,它的輪廓漸漸清晰起來,“大玉盤”似的慢慢向正空移去,那微光變強了不少,幾近灑滿大地,漂亮極了!看著看著,我不禁想起:身居月宮的嫦娥仙子是否正在想念丈夫?吳剛是否還在伐木……

就這樣我們在幸福中度過了美好的`團圓節。

心情隨筆中秋節5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之夜無疑是一個令人高興的日子,有多少在外漂泊的遊子在這一天都斂起心神,就算他們不能回家也會凝望月光以寄哀思,的確,月亮就像黑夜的太陽為迷惘的心靈照亮回家的路。是他,用他的魔法喚醒了沉迷於塵世的一顆顆的心,喚醒了對‘兒行千里母擔憂’的愧疚,喚醒了人們出生般的單純無暇;是他,用他無私的愛洗滌了這被雜欲所覆蓋的世界,用他的銀色光束為遊子與家人搭起了相思的鵲橋。

圓圓的月亮,單純的顏色,在這漆黑的天空縱然沒有星星的陪伴也不會孤單,因為有一顆顆遊子的心再陪他在這浩瀚的宇宙穿梭著,然而,調皮的小星星也不會拋棄他獨自過這個佳節,他們調皮的在他的周圍跳動著就連小孩也以為這是他們在眨眼睛,小星星的舉動其實是怕他孤單罷了,誰都只欣賞月圓但月圓的時候怕是很少,誰又會靜下心來看一看殘月,悲傷的思緒在腦海徘徊,苦笑一聲誰會在你失敗時在你身邊,不計利益的在你身邊安慰你,鼓勵你,怕是隻有與你血脈相連的父母,然而,你在父母身邊的時候寥寥無幾,你在求學的路上埋葬了青春,在職場上埋葬了單純,在自己的固執上埋葬了本該屬於父母的溫順。驀然回首,你看見了“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的付出,你看見了本該不屬於父母的那一頭白髮,絲絲白髮似皎潔的月光將你的心狠狠的凌遲著,中秋之夜,月亮他給了你一個救贖的機會。用心回報,用心體味這得來不易的團圓。

中秋之夜,一家人坐在一起,無外乎噓寒問暖顯然這對於我們會感到反感,但仔細想想這些話又會有那些人對我們說呢?仔細聽,關懷之情盡在字裡行間流露,回首已走過了十幾個春夏秋冬,成長的道路上當然少不了坎坷,但有了家人的安慰和幫助,就都就變成了浮雲,就如魯迅所說“世間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這世間的愛也是用心體會才會有的…

曾經會問自己為什莫父母不能伴自己終身,伴自己一起走本該屬於家人的‘和諧路’,為什莫不能和自己執手到最後,最後才發現這是不可能,才發現唯有心傷在怎摸掩飾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浮出腦海,也許陪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會越來越少但心卻是在不知不覺間緊緊相依。

中秋之夜雖短,但卻無法割斷心心相連;中秋之夜雖長,但卻濃不過心中的愛;中秋之夜,用心相擁。

心情隨筆中秋節6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於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墨客騷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