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熱】端午節的習俗作文

節日慶典 閱讀(1.5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習俗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端午節的習俗作文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聽到這首童謠,大家眼前肯定會浮現出一個畫面,這就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又稱重午節、端陽節、午日節、艾節、浴蘭節。每當到了這一天,許多習俗都跟“五”這個數字有關:在大街上,小朋友們的脖子上肯定會戴著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系的“長命縷”;有些小朋友的頭上,可能還畫著用雄黃寫的“王”字,像小老虎一樣,可神氣了;各家都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粽、雄黃酒。

當然,孩子們念念不忘的是吃粽子和賽龍舟。相傳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不讓世間的汙穢來沾辱他純潔的品格;所以他吟完“懷沙”後,便跳入奔流的江水中。人們把粽子扔進河中是為了把魚、蝦的肚子填飽,不去吃屈原的屍體,而賽龍舟則是去尋找跳入江中的屈原。“一二——一二”的聲音不斷傳來,是那麼短促、有力、充滿生機。一條條神氣活現的龍舟在江中游著,它們一條比一條遊得快,一條比一條遊得穩。

啊,又到了一年粽子飄香的時候……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2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古稱“角黍”,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民間有吃粽子的習慣,傳說是為了紀念屈原的。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主張抗擊秦國,但意見沒有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楚國快要滅亡時,屈原很痛心,農曆五月五日這天,他投汨羅江自殺。投江後,楚民為了不讓江裡的魚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裡投食物。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每逢端午節那天,便把粽子投到江裡祭祀屈原。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的來歷。

因地區不同,由材料以至粽葉, 都有著很大的差別,連“裹” 的形狀,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們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漢晉時的粽子,多做成角形, 作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 北方的粽子,多是簡單白米,國內的粽子,以江南出產的最有名。嘉興粽子早在清代,食書記載嘉興粽子的種類有很多如:竹葉粽、艾香粽、薄荷粽、豆沙粽 蓮子粽 、松仁粽、火腿粽……在嘉興粽子中,五芳齋最為著名。

粽子是一種很好吃的食物,所以我很喜歡它。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3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題記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端午節,又名端五節,重五節。關於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下面我為大家介紹幾種。

賽龍舟

早在五千年前,長江中下游就有乘船祭祀龍圖騰的活動,那便是賽龍舟的前身了。《詩經》中記載:“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那鳥舟就是指龍舟。明朝著名畫家張擇端曾以端午節龍舟為主題畫了一幅作品,名叫《金明池爭標圖》。

清朝歷代皇帝都有在端午節觀賞龍舟的習慣。所以,賽龍舟便作為端午節的一種習俗流傳下來。

吃粽子

說到端午節,不得不提的就是吃粽子了。早在戰國初期,就有人別出心裁製成了類似粽子的食物。他們用黍葉包裹著糯米,蘸過石灰水後烤著吃,因形狀類似牛角,故被稱為“烤角黍。”

到了漢朝,吃粽子就被正式列為端午節的習俗了。在現代,粽子中總會包著各種餡料,比如說:豆沙、肉、玉米、大棗等等。這些也是因為明朝的一位乞丐靈機一動創造出來的。

插艾條

艾,在端午時節長得最為旺盛,而且在這段時間內,天氣會十分炎熱,蚊蟲肆虐。正好艾有清熱解毒驅蚊之功效,還有驅邪、避諱之意。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

端午節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就把粽子投入道河裡不認讓魚吃到他的屍體,屈原投河自殺的那一天正好是農曆五月初五,所以,人們就把那一天叫做“端午節。” 你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且聽我娓娓道來吧!

我們的習俗分成四類,分別是賽龍舟、包粽子、搶鴨子、洗艾草澡。我先說賽龍舟,賽龍舟可比賽艇強多了,它油一個龍頭,一條尾巴,大大的尾巴上可坐十來個人。每當裁判吹響口哨,就像運動員聽到槍聲,特工聽見命令一般,一溜煙功夫地劃了過去。陸地上的人為自己喜歡的隊伍加油,划龍舟的人也不能辜負他們的期望——一個個用盡全力往終點劃。

然後說包粽子,先找大片竹葉。糯米密封四十分鐘左右,然後在糯米里放進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接著放進鍋裡煮半小時,煮好後開啟鍋蓋,嗯!一股清香撲鼻而來,一看就很好吃。那時的你會迫不及待地想去吃,注意要先等它涼了才能吃,如果你想吃,不聽勸告,等著燙傷吧!

接著說搶鴨子,當裁判員吹響口哨,運動員紛紛劃到河中央,一手划槳一手搶鴨,折騰了一番河裡的鴨子通通跑到運動員的手裡。

最後說艾草澡,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在洗,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端午節蟲子特別多,洗艾草澡是為了驅蟲,我們的習俗是不是很有趣呀!

端午節的習俗是不是特別有意思呢? 端午節啊!端午節,我愛你!

四川省新津縣鄧雙學校三年級一班:楊樂添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5

每年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都在過端午節。

據說,在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五日,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後,抱石投汩羅江身死。屈原死後,百姓很難過,湧到江邊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著船,在江上打撈他的屍體。有一位漁夫拿出準備的飯糰,投到江中,說是讓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傷害屈原了。從此,在五月五日,端午節就有了吃棕子、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其中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掛鍾馗像,用以驅邪魔。這個習俗的由來是在明皇開元的一天晚上,明皇夢見二鬼,小鬼偷了楊貴妃的香囊和自己的玉笛,跑走了。大鬼捉住小鬼,一口呑下,明皇喝問:"是誰?"。大鬼說:"我是鍾馗,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見到的鐘馗樣子畫畫像,並通令天下:在端午節時,一律張貼鍾馗畫像。從此,端午節就了懸掛鍾馗像的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喝雄黃酒、佩香囊——等等。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6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懸菖蒲;粽子香,香囊鼓,龍舟下水擂戰鼓……”一轉眼,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中國傳統節日,這期間我可以品嚐心中的絕世美味——粽子。

“包粽子咯!”外婆拿出浸好的糯米、洗乾淨的粽葉、醃漬過的鮮肉,只見外婆把兩片粽葉折成漏斗狀,放入一小把糯米,再拿了一塊大約八釐米長、三釐米寬的肉放在糯米上,接著再用糯米蓋在鮮肉上,然後用另一片粽葉把前一片粽葉裹上,最後用繩子紮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下一步就開始煮粽子了,外婆先把粽子放在高壓鍋裡,再放一些水淹過粽子,大火煮30分鐘,熱氣騰騰的粽子就出鍋了。一開鍋,一陣粽香撲鼻而來,待剝開後咬一口,肉油而不膩,而且很軟,我一下子就吃完一個,真是太好吃了,一般我都要吃兩個呢!

吃粽子的時候我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他是楚國大夫,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得到了老百姓的愛戴。因為遭饞去職,他被趕出都城。後來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但是又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因此在農曆五月五日那天,他抱石投汨羅江以身殉國。屈原死後,老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他們怕水裡的魚蝦會傷害屈原,就把飯糰投入江中。後來人們在飯糰外面包裹了粽葉,就形成了粽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就有了吃粽子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7

今天,是中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而這一天主要紀念一位戰國末期的偉大詩人——屈原。

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在戰國時,屈原雖忠於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屈原被流放後,仍然為國著想,心中十分悲憤。在這期間,他寫下了許多名著,其中代表作有《離騷》《九歌》等,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 “楚辭”這種文體也是他創立的。

而端午節的由來也有許多傳說,而最著名的傳說主人公當然以屈原為主。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現在,我聞到了一股粽子的香味。朋友,你今天吃了粽子嗎?快去吃吧!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8

我心中的傳統節日是端午節,端午節的日期是農曆五月初五,它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區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後來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形成了端午節文化。

端午節又有“端陽節”、“龍舟節”等二十多個名字,最主要的習俗就是扒龍船,也就是龍舟競渡。還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放紙鳶、遊旱龍、打馬球、拴五色線等許多風俗呢!

今年的端午節我吃了好吃的糯米粽子,還去東區龍子湖觀看了一場激烈的龍舟比賽呢。這場比賽真是熱鬧呀,湖兩邊彩旗飛舞、人山人海。湖面上一排停著六艘龍舟,船上的運動員們穿著不同顏色的隊服。他們在船頭擺好大鼓,一個人站在鼓前,雙手揮舞著鼓槌,其他幾個人兩人一排坐在船身,雙手握緊船槳,雙腳蹬緊船底。只聽一聲清脆的槍響,六艘龍舟倏地駛過起點,像離弦的箭一樣快速向前。敲鼓聲震耳欲聾,吶喊聲此起彼伏,身穿紅色衣服的紅隊暫時領先,他們的隊員動作整齊,身體一起向後仰,再向前傾。手裡的船槳上下翻飛,讓我看到他們鬥志昂揚。但是黃隊緊隨其後,氣勢上一點也不差,彷彿拼盡全力也要趕超紅隊。我的心也跟著激動起來,不由自主地給他們加油助威。我想,這就是民俗的魅力吧!

我認為端午節是很有意義的節日,它是我們國家的民俗文化,傳統文化。我們要把這個傳統節日繼承下去和發揚光大,一直傳承下去。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9

這幾天,你在大街上可能聞到一種氣息,那,就是端午節的氣息。今天,我們來深入瞭解這文化底蘊深厚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重五等。

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版本,其中以屈原投江為最普遍。據說屈原因被楚懷王貶為庶民,當時秦國又想統治整個中國,可自己又無能為力,悲痛不已,於是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而死。後人為紀念屈原,以他投江的日子定為端午節。也難怪唐代文秀會寫下“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在端午節,我們除了瞭解它的由來,還要了解一些習俗。

吃棕子。屈原投江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棕以驅逐蛟龍,到今天又演變成吃棕子。

賽龍舟。仍是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冒雨爭相划進洞庭湖。為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漸漸發展成龍舟競賽。

當日,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是不吉的數字,而五月初日,更有鬼怪出,於是在這一天,人們在門前掛菖葉,艾蒲等,以驅鬼。

……

相信大家在瞭解了端午節後,會明白這些由來與習俗,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大家要把這些文化一代代傳揚!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

農曆五月初五謂之“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原漢人南徙開發八閩,帶來了中原紀念屈原的端午風俗,與閩越族的“龍子節”糅合成八閩傳統的端午趣俗。

端午節“出生”在中國,習俗由來與傳說甚多。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名篇,已廣泛深入人心。但總體而言,福建和臺灣的端午節慶同出一源,民間沿襲習俗亦大致相若,足見臺海兩岸人民一脈相承、魚水相依。

福建泉州地區端午節慶更具獨特的風格。明清以來,每逢五月初五都會出現“泉州總口,與臺灣鹿仔港對渡”的盛況。兩地人民身披節日盛裝,同江競舟潑水,交融情誼。一九九九年六月十八日古鎮蚶江和臺灣彰化縣和美鎮鎮平裡聯袂舉辦“海峽龍舟競渡邀請賽”系列活動,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海峽情”民俗畫卷,令海峽兩岸同胞流連忘返,期待著“三通”實現日,神龍飛架兩岸來。

福建和臺灣各地,民間在過端午節時,一般家庭都要吃粽子、掛艾蒲、飲雄黃、佩香囊等作“避邪”保健用。同時在自家門楣間插上艾葉、菖蒲,兼插禾稗莖以及榕樹枝,象徵老而彌堅。臺灣民眾採艾插榕的習俗,實際上也是一種思念鄉里故土的寄託。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1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2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划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開啟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後,爸爸帶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這裡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裡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划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後,落後的一號終於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衝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高三:1806896342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3

端午節是漢族的一個節日,端午節的習俗也有很多如洗艾草、扣絨線、吃粽子等等。

端午節那天必須要洗澡的,洗澡並不是用普通的熱水洗澡的,而是用很多草的頭大大約二十釐米長的草頭,而這些草中不能少艾草,把草放進水裡煮開,煮出來的綠色的水用來洗澡。洗過澡後還要扣上絨線,扣在手脖上,腳上、脖子上都要扣上。端午那天還要吃粽子、大蒜、雞蛋這些都必須放在艾草水煮過才能吃。吃的東西還有一樣最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粽子。粽子是用糯米、蜜棗、花生再用蘆葦葉包起來放在鍋一起蒸,蒸熟的粽子剝開來香氣撲鼻,吃一口香甜可口,裡面,裡面的蜜棗,花生也都是甜的特別好吃。

這些都是我們宿遷這一帶的習俗,我還在電視上看到其他一些地方的習俗。

有的地方賽龍舟,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我國愛國詩人屈原的,賽龍舟的場面也是非常熱鬧、壯觀的。關於賽龍舟的由來是屈原跳進江裡後有人去打撈,結果沒有撈到,就撒小米放入江中為了魚兒不吃屈原的屍體。所以每年端午節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舉行賽龍舟比賽。

端午節的習俗真是豐富多彩。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4

端午節那天中午,我們剛吃完粽子,爸爸就領著我去澄海看賽龍舟。走在往澄海的路上,我忽然想起了一個問題----端午節是有哪些傳統習俗?

爸爸笑眯眯地告訴我:"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很為國家著想,苦勸楚王要治理好國家和與鄰國相好,但楚王不聽,他十分憂憤投江自盡。楚國老百姓為了紀念這位清正的大夫,於是用竹葉將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魚群吃米而不吃屈原的屍身。漸漸地,吃粽子就演變成了端午節的傳統習俗。"聽完爸爸的一席話,我茅塞頓開。

不一會兒,我們到達了目的地,只見通往江岸的條條道路,人們潮水般地湧向江邊。這時,時針指向二點正,"蹦"一聲槍響,十八條龍船從上游魚貫而下。頓時,鑼鼓聲、鞭炮聲、歡呼聲譜成一曲雄壯的交響樂。"加油,加油……"競賽到了緊要關頭,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陣:"黃隊加油,黃隊加油……"的吶喊聲。原來是黃隊有點落後了,它的啦啦隊在為它鼓氣。黃隊的鼓點更緊了,哨聲更急了,黃船迎著浪花拼命地向前衝。最後,黃船得了冠軍。

船隊的團結奮鬥精神鼓舞了廣大觀眾,岸邊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歡呼聲。哇,賽龍舟真刺激,這又是端午節的另一個傳統習俗。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開心又有收穫。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5

我國是一個文化底蘊豐富的國家,其中也有很多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今天我就給大家說說端午節吧!

為什麼端午節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呢?那是因為我國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投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將這天定為“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有很多民間習俗:大家團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吃粽子。可口的粽子香飄滿屋。

另外,家裡的小孩身上都要掛“五糖葫蘆”。我問媽媽:“為什麼小孩都掛著‘五糖葫蘆’呢?”媽媽說:“為了祈求孩子們身體健康、平平安安。雖然這些只是習俗,但卻是我們家鄉的一種文化。”還有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要插艾草。我又問媽媽原因,媽媽回答說:“因為插上艾草蚊蟲就會遠離我們,讓家人都健健康康。”

此外,還有在小孩的脖子、胳膊、腿上接五色線,既美麗又富有節日氣氛,這一天也會舉行賽龍舟比賽,可熱鬧了。

端午節雖然只是眾多節日中的一個,卻給我們帶來了歡樂,也讓我們增長了知識。願端午節的傳統文化能夠繼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