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關於端午節日記模板集合6篇

節日慶典 閱讀(2.4W)

一天終於結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裡。日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日記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端午節日記模板集合6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每一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個節日起源於屈原投江的故事。人們以吃粽子、划龍舟的方式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前一天,家家戶戶都開始包粽子。我可喜歡吃粽子了!剝開綠油油的粽葉,一粒粒糯米就像一個個胖乎乎的小娃娃,吃起來香香的,粘粘的,還帶著一股淡淡的粽葉香,可好吃了!

端午節的賽龍舟也很精彩。很多人握著船槳,齊心協力向前划著。鼓手敲著鼓,士氣高昂,場外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不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而且傳承著中國的傳統文化。

端午節日記 篇2

我的家鄉有一種風俗,每年的端午節即農曆五月初五那天,人們都要早起採艾蒿。

今年的端午節,天剛矇矇亮,媽媽就將我推醒。“這麼早幹什麼呀?”我睜開蒙矓的睡眼,滿臉不悅地問。媽媽說:“晚了,災難就降臨了!”聽媽媽這麼一說,我一翻身下了炕,穿上衣服就跟著媽媽走出家門。

路上,媽媽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傳說早年間有一夥惡魔,夜裡經常出來害人。有一位善良美麗的牧羊姑娘摸到了這夥惡魔的底細,知道他們在太陽出來之前最怕艾蒿,因為艾蒿會使他們的魔法喪失。有一天,這夥惡魔到一塊兒商量起來,說是要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太陽出來之前把村子裡的人都吃光。這話恰好被在山坡上放羊的姑娘聽到了,她想:要是在太陽出來之前把艾蒿插在房子的周圍,再用艾蒿水洗個澡,不就可以免除災難嗎?姑娘趕緊下山把這個想法挨家挨戶地告訴了村裡的人們,大家按照她的話辦了,惡魔果真沒敢來。從此,世代相傳一直延續到現在。

“喲,你們娘倆嘮啥呢?”隨著一聲招呼,三娘提著土籃兒從後面攆了上來。媽媽回頭對三娘說:“快走幾步,南河沿到了。”我停下腳步,前後左右打量一下,嗬,採艾蒿的人真多呀!山坡上、毛道旁、壕溝裡,到處人頭攢動,歡聲笑語。我們三人趕緊俯下身子尋找起來。我瞪著圓溜溜的眼睛,用手在草棵兒裡翻來覆去地扒拉著,怎麼沒有呢?咦,那兒有一株!我欣喜地跑過去拔下來。呀,這一大片不都是嗎?我一邊磕打土,一邊喊三娘和媽媽過來,我們採著採著,三娘一抬頭,說:“天放亮了,咱們回家吧!”“嗯!”我一邊答應,一邊雙手合掌,拉著長調說:“要不然,災難就降臨嘍!”媽媽一聽我鑽了她的空子真有點兒急了,脫口就說:“死丫頭,胡勒啥哩?瞎話當不得真!”“對,那是哄你們小孩玩的!”三娘也附和地說。我衝著她們扮了個鬼臉,笑著跑開了。

回到家,媽媽把艾蒿浸泡在臉盆裡,屋裡頓時充滿了濃郁的清香味。我問媽媽:“這不算迷信嗎?”媽媽說:“人們是用它來增添節日的歡樂氣氛,要不然,咋會形成風俗呢?

端午節日記 篇3

端午節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 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先恐後的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 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今天是端午節,我在這裡向三四班的老師和同學們表示節日祝賀:“祝你們端午節過得快樂、開心!”奶奶也在家裡給我包粽子,買香包,我端午節也過得很快樂。

端午節日記 篇4

我今天早上起床的時候,想到今天是端午節,於是我就想到了屈原的故事,那些老百姓都不想讓屈原的身體被魚吃了,所以就投粽子。

我們今天上午來到了奶奶家,奶奶說我們今天吃粽子,於是我們就開始準備材料了,首先得準備幾斤糯米,之後泡三四個小時,再弄上大棗,準備葉子,準備彩繩,我們把糯米泡好拿出來,再將葉子折成一個圓狀型,把糯米放進去,再放自己喜歡的食料,再把葉子合一下,用線把它纏起來,繫個扣就行了,我們做了好多,放入鍋中煮熟就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啊,燙死人了,我趕緊吐出來,等粽子涼了以後,我一下子吃了兩三個粽子,我們包的這個粽子真好吃呀。

我們吃完中午飯以後,就來插艾草了,我們先採集完艾草,之後再將它放到我們的門口,它可以幫我們驅蚊蟲,驅邪保平安用的。

今天這個端午節實在太讓人高興了!

端午節日記 篇5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一個重要的節日。每逢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艾葉,有些地方還會舉行划龍舟比賽。

我最喜歡吃奶奶包的各種粽子。有豆沙、鮮肉、紅棗、蛋黃餡的。粽子主要的'原料就是糯米和竹葉了。奶奶準備好材料後就開始忙開了。她首先用兩片竹葉捲成錐形,然後放入米和餡,用筷子插幾下,使米和包餡更結實,再封口。口要封成三角形的。最後用草繩把它捆緊。

蒸粽子也是很費時間的。奶奶用鋼鍋加滿水,放入包好的粽子開始蒸。當一股甜絲絲的清香撲鼻而來時,我已經饞得直流口水,不停地問奶奶:“可以吃了嗎?”奶奶說:“還早呢!要等上好幾個小時呢!”

我吃著熱騰騰的粽子,聽奶奶講屈原的故事,感受著中國的傳統文化。

端午節日記 篇6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飄逸出濃濃的粽香,歡聲笑語傳遍了街頭巷尾,我家也不列外,這不,我們都忙著包粽子呢。

包粽子需要蘆葉和糯米,如果你喜歡哪種餡,就可以在糯米里加點。我和外婆先來到河岸採蘆葉,只見蘆葉綠油油的,在河岸邊跳著搖擺舞,外婆叫我採又大又亮的蘆葉,因為這種蘆葉才好包粽子。十幾分鍾過去蘆葉終於採完了,把它都放在熱水裡泡軟了就能包了。開始包粽子了,我學著外婆的樣子,笨手笨腳地包起來,結果我一會兒拿蘆葉,一會兒舀米,一會兒拿繩子,一不小心手一鬆,米撒了一地,我的第一個粽子沒有成功。我灰心喪氣,覺得自己學不會了,正當我不想做的時候,奶奶的一句話忽然在我耳邊迴響了起來:“失敗乃成功之母。”於是我又鼓起信心學起來。

這一次我並不是像上次那樣了,我吸取了第一次包粽子的教訓。我注意了握粽葉的姿勢和包粽子的方法,我先把粽葉一卷,直到洞卷尖了為止,然後又用勺子盛了一勺糯米,再放了我愛吃的赤豆,最後把蘆葉按照順序纏繞包裹,直到裹得結結實實的,用線給綁起來,一個粽子就包成了,雖然樣子沒有外婆做的那麼好看,但總算是我的第一個作品,我心裡喜滋滋的,開心地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

煮了一小時,粽香飄出來了,我品嚐著自己包的粽子,覺得味道真是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