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精選21篇)

節日慶典 閱讀(1.47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你知道什麼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精選21篇)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節的風俗習慣,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2、知道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種風俗習慣,並願意與家長一起合作製作龍舟。

3、嘗試運用畫、剪、貼等多種方式和家長共同裝飾美麗的龍舟,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5、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ppt、視訊、未裝飾的`龍舟、彩紙、筆、剪刀、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引出端午的由來。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嗎?(端午節)你們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那我們一起來看看端午節的由來,好嗎?

教師播放端午節的由來視訊。

2.師:剛剛在視訊裡都看到了什麼?你們知道端午節都要做些什麼嗎?(不會的家長可以代替回答)吃些什麼嗎?

(1)幼兒和家長共同回答問題,說出端午節習俗。

(2)教師出示ppt圖片,端午節風俗習慣。

(3)特別引出賽龍舟,引起幼兒興趣。

3.師:我們一起來看看賽龍舟吧!(播放簡短視訊)

(1)觀察端午節龍舟比賽的照片,回憶龍舟的外形特徵,激發裝飾龍舟的興趣。

指導語:你看到的龍舟是什麼樣的?上面有什麼?

(2)出示木質龍舟,觀察龍舟,討論裝飾龍舟的方法,激發合作裝飾的興趣。

指導語:①龍舟上缺少什麼?怎樣才能把龍舟裝飾得漂亮呢?②你準備裝飾龍舟的哪一部分?用什麼方法?需要什麼材料?

(3)播放ppt,觀看別人的手工龍舟作品。

4.教師示範製作龍舟師:我們也來做一做龍舟吧!

(1)出示製作龍舟材料,介紹製作材料

(2)一邊製作,一邊講解注意事項。

5.舉辦"美麗的龍舟展",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幼兒家長與龍舟一起合影。

6.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通過活動,幼兒不僅瞭解了中國文化習俗活動的意義,還獲得了多種經驗的積累,如學會有序的使用多種工具的經驗、用畫剪結合的方式表現作品的經驗等等。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篇2

端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這恰好是一個回溫老客戶、開發新客戶的契機,因此端午蓄客活動是必要的。

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幾種: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 ,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對於此次活動將做如下安排:

1、活動背景

(1)修河天街一期商鋪基本一售罄,二期商鋪也在4月底開售,在五一的時候也做了相應的推廣活動,這時端午正式我們再次加固客戶、加大推廣力度的時機。

(2)專案在銷期間有眾多意向客戶,加快逼定意向客戶。

(3)端午節假日,部分外出打工的`客戶回鄉、機關單位事業單位放假,潛在客戶量提升,且今年端午與六一兒童節重合。

2、活動目的

(1)維繫老業主關係,提供銷售人員與業主溝通感情的機會,

(2)口碑傳播,通過老業主以及修水民眾之口為修河天街做傳播;

(3)通過此次維繫活動,為提高促進修河天街二期商鋪的銷售。

3、活動時間

20xx年6月1日

4、活動地點

修河天街專案售樓處

5、活動邀約客

修河天街老業主及來訪客戶

6、活動內容以及流程安排

6.1活動內容

6.1.1現場品嚐各類粽子;

6.1.2參與現場活動並領取禮品;

6.2活動流程安排

①客戶到場,簽到

② 現場品嚐各類粽子(入會辦卡展示)

③ 現場品嚐各類粽子(入會辦卡展示)

6.3案場系列活動細則

6.3.1“投飛鏢、贏大獎”

活動時間:20xx年6月1日9:00

活動方式:凡是在此期間來訪的老業主,均有一次參與本活動的機會(由銷售代表引領客戶到活動區域簽字確認參與活動),通過投飛鏢,按照所得的環數贏取不同的獎品。

活動內容:每位客戶均有三次投擲飛鏢的機會,累加三次飛鏢的總環數,換取相對應的獎品

活動物料:飛鏢10枚,標盤5個,登記與禮品桌1張

獎品設定:

一等獎(25——30環):絨線玩具 (價值20元)

二等獎(15環——24環): 水杯 (價值10元)

三等獎(15環以下): 鑰匙扣 (價值3元)

備註:活動獎品以公司原有剩餘禮品發放為主。

6.3.2“品嚐各類粽子”

活動時間:20xx年6月1日9:00

活動方式 :由銷售代表通知客戶活動資訊,邀請老客戶及來訪客戶,在30日下午17:00時統計參與人數。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背景:

讓學生充分了解各地在端午節裡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瞭解這節日的淵源,形成,民間各種不同的慶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載的中國所獨有的文化內涵,以此來體驗的意義;體會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人人都是班級大家庭的成員,應該相互關心,相互愛護;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同時通過這次活動,使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核心,真正瞭解節日,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目的:

1. 初步瞭解端午節的名稱、起源及節日風俗習慣。

2. 通過了解家鄉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體會家庭歡樂、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過對節日的瞭解使學生感受中國文化的特點。

4.培養學生蒐集,整理,比較,分析和運用資料的能力以及語言概括和表達能力。

三、活動時間:

端午節前兩天

四、活動準備:

1、將學生分為4組,分課題收集世界各地端午節的節日和風俗習慣,以及端午的相關資料。

五、活動方案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

一、蒐集有關端午節的名稱、由來、端午節的傳說故事等等。

二、調查訪問身邊的長輩,瞭解家鄉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三、端午節故事演講。

第二階段:以班會形式進入活動

一、情境匯入

激情朗誦有關端午節詩歌

二、進入活動主題,交流感悟

第一主題:話說端午

1、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2、端午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3、端午詩詞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題:端午實踐活動

粽子、香袋

1、感受粽子的香甜和香袋的美。

2、學習用摺紙做的五彩粽。

3、體驗勞動和分享的樂趣。

4、設計別緻、精美的粽子。隊員們每年是怎樣過端午的呢?(隊員講出各種賀端午的民俗活動)

引出——賽龍舟,端午食粽。

5、舉辦食粽宴

師:端午節,為什麼要和家人一起粽子?往年你和誰一起吃?

師:你吃的粽子是買的呢,還是別人送的?誰送的?(是買的,也有送的;是媽媽送給奶奶的,也有小姨送姥姥的……)

師:為什麼要送粽子?

A、師給隊員送粽子並送上祝福的話;粽子該是投入大海的,因為你的胸懷像大海一樣的寬廣,別忘了給自己投一個粽子!祝端午節快樂!

B、隊員相互送粽子;

C、鼓勵那些不願意把自己的粽子送給同學的隊員,將自己的愛心和祝福送給隊員。

吃粽子(大家一起吃粽子,體驗班級大家庭的溫暖和團圓,一邊聽輔導員講故事)

師:端午節在我們中國人眼裡,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

三、討論端午節活動方案

1、端午節就要到了,你們有什麼想法嗎?談談今年打算怎麼過端午節。

2、隊員之間交流。

四、小結

隊員們瞭解了那麼多關於端午節的知識,又為過今年的端午節出了那麼多好主意,雖然大家採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慶祝這個傳統佳節,但每個人心中有個共同的最美好、最傳統的願望,那就是: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祝福親愛的朋友端午節快樂!

老師感到好開心!最後,我提前祝大家端午快樂!

第三階段:拓展,延伸。

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們初步瞭解端午節的名稱、起源及節日風俗習慣,欣賞吟誦了有關端午的詩詞。今後我們還要進一步研究,在以後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麼?

(分4個活動小組)

1、端午的風俗習慣。

2、端午的傳說和故事。

3、關於端午的詩詞。

4、關於端午的食品。

六、實施策略

這次活動的實施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活動準備,蒐集有關端午節的名稱、由來、端午節的傳說故事;調查訪問身邊的長輩,瞭解家鄉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活動的節目,端午故事演講等等。第二階段,以班會形式進行“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看龍舟。齊歡聚,賀佳節”的班會活動。第三階段,拓展,延伸,進一步研究端午的風俗習慣,傳說故事等,在此基礎上擴大研究範圍,可研究關於,端午的詩詞,端午的食品等,使學生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核心,真正瞭解節日,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學生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讓節日真正給隊員帶來快樂與幸福。

七、評價方式。

活動評價方式可以多種多樣,準備階段的評價主要由家長來評,目的是督促學生做好資料的收集,可用優、良、及等級制。活動階段的評價以隊員為主,可以隊員互評,小組評,表現較好的發給獎卡。活動結束階段進行一次總結性評價,結合爭章給予評價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篇4

一、選題背景

群龍飛渡,百舸爭流,萬粽飄香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再次向我們走來,然而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對端午並不是非常瞭解,對端午習俗中的文化現象更是知之甚少,想要了解的問題提了一大堆,多數學生提到端午節立刻想起了那美味的粽子,所以適時組織這次粽情飄香話端午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設計思路

以端午節的文化內涵為核心,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自主制定研究方案,通過合作調查、採訪、參與實踐、資訊蒐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展示與評價等探索活動,瞭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的熱愛之情。

三、活動安排

整個活動從年5月開始到6月結束,歷時6周。活動共分為四個階段:

1、宣傳發動階段(一週)

2、活動實施階段(兩週)

3、活動階段小結(兩週)

4、成果展示階段(一週)

四、活動目標

(一)活動總目標:

端午節快要到了,開展關於端午的活動,可以讓學生了解有關端午的各種小知識,可以拓展知識面。同時在活動中提高學生自己蒐集資料,處理資料的能力。在端午的歡樂氣氛中,亦能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使孩子們形成樂觀合群的心理並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動具體目標:

1、認知目標:

(1)通過活動對端午節的由來、美食、習俗、慶祝活動、以及端午節的詩詞、歌謠等有更全面的瞭解。

(2)通過活動,對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步驟有進一步的瞭解。

2、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尋求各種途徑處理解決問題,以促進學生實踐活動能力的提高。

(2)通過小組合作調查、採訪、彙報交流促進學生的協作探究精神、學習交流能力、相互欣賞的意識的生成以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等的提高。

3、情感目標:

(1)通過合作小組的集體研究,對自己的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感受與他人協作交流的樂趣。

(2)增強學生對家鄉、對人民以及淵源歷史的`端午文化的熱愛之情,增進學生對文化傳統知識的探究心理,鼓勵學生不斷學習,不斷創新。

五、活動實施的具體過程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階段(1周)

(一)活動目標:

選定主題,設計並完善方案,為實施研究作好設想。

(二)活動過程

1、產生主題,展開討論

聽聽端午歌謠、欣賞端午漫畫視訊、說說過端午的情景,引起了學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大家紛紛講述以往過端午的情景,生成本次實踐活動的主題粽情飄香話端午。

學生展開激烈地討論,提出了一大堆問題,如:端午節具體指哪一天?有多長的歷史了?它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要過端午節?有沒有端午的傳說故事?人們過端午有哪些風俗習慣等。

2、歸納指導,將相關或相近的問題歸在一起

①端午節具體指哪一天?它是怎麼來的?有多長的歷史了?為什麼要過端午節?有沒有相關的傳說故事

②端午節食品的種類、所食東西與端午節的關係、端午節食品的製作材料、端午節食品的製作過程、端午節的食品是否受人歡迎

③自己親身體驗一下,學習包粽子和製作香囊。

④古時候人們過端午節有哪些習俗?現在過端午又有哪些習俗?保留了哪些,為什麼會這樣?端午節的習俗引申出:掛菖蒲艾草、掛鐘馗像、吃粽子、端午避五毒、划龍舟等。

⑤歷朝歷代有哪些跟端午節有關的詩詞、歌謠;誰寫的?內容是什麼?表達了什麼意思?

根據學生的討論內容,引導學生將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分類,引導學生根據研究的內容分別取出好聽的名稱:

子課題一:端午由來大探祕

子課題二:端午美食大薈萃

子課題三:端午才藝大比拼

子課題四:端午活動大搜索

子課題五:端午詩詞大傳唱

3、設計小課題研究方案。

①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等,8-9人自由組合成研究小組,兼顧同組異質。

②以小組為單位,初步討論、設計子課題的活動方案。(教師隨即以指導者、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各小組的活動,重點指導選題要近而小,既貼近生活,切入口小,易於實踐。)

4、交流方案,指導完善。

A、各小組組長介紹自己的方案

B、其他小組成員評價並提建議

C、教師指導評價

D、小組修改、完善,確定方案

5、教師強調實踐活動要注意的問題及事項。

①要注意實踐活動的安全;

②準備好一些必要的裝置;

③調查、採訪或拍攝時要注意提前預約時間,使用文明禮貌語言,同時需提前設計好採訪提綱;

④各小組需依據制定的計劃,團結合作,共創佳果。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篇5

一、活動目的:

1.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活動讓學生更加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

2.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紀念秋瑾。藉端午節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節日的意義所在,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義感和愛國情操,激發每位學生的探索創造精神。

3.端午節也是一個與家人團聚在一起的好機會,可以與家人增進感情,體驗親情的魅力。

二、活動時間:

三、活動安排:

1.舉行一次有關端午節的主題班會。

(1)同學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識。

(2)以小組為單位,蒐集進行古詩文的交流或賞析。

(3)講解有關屈原的故事和詩歌,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4)為學生講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

2.“我向長輩學一技”主題活動

(1)在家裡向長輩學習粽子的各種包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嘗試用各種豆物作為佐料包粽子,並品嚐不同地方、不同的風格、不同特色的粽子,感受粽子的香甜。

(2)和家長共同動手製做香囊,體驗勞動和分享的樂趣。

3.體驗端午情懷

(1)同學們將製作好的香囊送給家人,表達對家人的愛,讓孩子學會感恩,感謝他們平日為同學們的辛勞。

(2)同學們將自己包好的粽子帶到學校來與朋友、同學、老師一起分享,培養孩子之間、師生之間的友情。

(3)能夠背誦有關端午的詩詞名句,或介紹屈原的故事。

四、活動要求

1.班主任認真組織,查詢相關資料,利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作好記錄。

2.各班也可自行設計活動內容。做好資料收集。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篇6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唱響“我們的節日”這一主題,推進建立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紮實開展,切實做好“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決定在全校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日小報評比活動。

一、指導思想

以回顧端午淵源為契機,以突出傳統習俗為特徵,以增強民俗體驗為重點,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的始終,引導國小生在活動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增進愛國主義情感,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讓廣大學生在親身感受中瞭解端午、認同端午、喜愛端午、過好端午,在感受傳統文化氛圍的同時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充分挖掘端午節深厚文化內涵,引導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二、活動物件

全校學生

三、作品要求:

1.“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日小報創作作品以端午節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內涵為主題。

2.內容精煉、圖文並茂,色彩搭配合理、作品有創意、報頭新穎、貼切。國小低年級以繪畫展現為主;國小高年級以文字採集為主;

3.手抄報和電子報(列印成紙質)均可。

四、報送數量、規格要求與收件截止時間

1.報送數量:每個班級報送優秀作品5-10幅。

2.報送要求:每件作品尺寸為4開,單面創作,作品背面左下角請用正楷字型註明:學校、作者姓名(不得超過1名)、組別、作品種類、作品名稱、指導教師(不得超過1名)。

3.收件截止時間:

五、評選表彰。

分低年級組和高年級評選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對獲獎者頒發榮譽證書。

六、活動要求

各班級要根據“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活動方案,結合學生特點佈置創編節日小報,評選出優秀作品進行上報。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下蹲走,鍛鍊腿部力量和協調性。

2、體驗團結協作的樂趣,初步競爭意識和熱愛祖國的情感。

3、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4、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節奏輕快的音樂。

2、龍舟頭飾8個。

3、小紅旗1面。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談話匯入:

小朋友,你們喜歡做遊戲嗎?今天這節課老師教小朋友做一項非常有趣的體育遊戲,想不想做呀!在做遊戲之前先跟老師來運動運動做做熱身操好不好?

2、聽音樂,師生一起做模仿動作(體育專案)游泳操(活動上肢)射箭操(弓箭步,左右開弓)乒乓球操(半蹲,體轉)競走操(全身運動)。

二、"開龍舟"遊戲

1、談話揭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玩《龍舟比賽》的體育遊戲,哪個小朋友知道什麼是"龍舟"?

2、老師出示掛圖,向幼兒介紹《龍舟比賽》。過渡語:要想進行龍舟比賽,我們先要學會怎麼"開龍舟"。

3、幼兒四人一組,後面的幼兒依次抱住前面幼兒的腰蹲著向前走。(老師只交待"開龍舟"遊戲的基本玩法,讓幼兒自己在玩中體驗怎樣使"龍舟"前進的技巧)

4、集中讓幼兒一起說說,"開龍舟"遊戲玩得怎樣?遇到什麼困難?怎樣才能使龍舟開好?

①大家要一起走。

②要一起喊口令。

③還要一起出同一個方向的腳。

師:如果大家速度一致,有節奏地走,"龍舟"是不是就能開得快呢?小朋友們再試一試。

5、幼兒八人一組再玩"開龍舟"遊戲老師觀察幼兒遊戲的情況,進行個別指導。

三、競賽遊戲

賽龍舟過渡語:現在小朋友們的`龍舟開得很好了,下面我們來進行龍舟比賽,看哪條龍舟最先到達終點,就算勝利。

1、幼兒從起點出發,開展龍舟賽。

2、給勝隊表揚鼓勵。

四、放鬆整理活動

1、師:小朋友,我們剛才進行了龍舟比賽,大家表現真不錯!現在是不是有點累呀!下面我們就來放鬆放鬆,跟著老師來:甩甩手,轉轉頭,扭扭腰,踢踢腳,拍拍腿,深呼吸。

2、整隊回教室。

教學反思:

本次的活動內容"賽龍舟"選材教好。首先考慮到了幼兒的興趣特點,有利於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整個活動是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同時,"賽龍舟"活動具有民族特點,與亞運會也有相關性。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篇8

一、設計背景: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正是培育優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養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徑。今年的端午節是在抗震救災與支援災區重建家園的特殊時刻中迎來的,因此圍繞“走進端午”這個話題,設計了“端午說由來、端午話習俗、端午講故事、端午賽詩會、學生談感受”等板塊,讓學生在活動中瞭解端午節的來歷、習俗等,感受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親身體驗我國傳統佳節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路、他人經驗等)獲取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學習端午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地點:

三(2)教室

四、活動時間:

6月

五、活動前準備:

上網查閱資料、收集故事、多媒體課件等。

六、活動過程

【活動匯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麼端午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走進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一】端午說由來

(一)端午節別稱

1、端午節有哪些別稱?

2、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誰能告訴大家?(學生交流)

(二)端午講故事

1、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關於端午節故事傳說很多,你們知道哪些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嗎?

2、學生講述端午節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結。

【活動二】端午話習俗

(一)賽龍舟

1、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學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麼嗎?(多媒體課件:賽龍舟)

3、端午節為什麼要進行賽龍舟比賽?(學生交流)

(二)話粽子

1、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嚐粽子。(學生介紹粽子的由來。)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琳琅滿目。(多媒體課件:粽子)

3、我國各地方的粽子還各有特色,請幾個外地學生介紹他們家鄉的`粽子。(由三名來自湖南、江西、四川的學生介紹。)

4、主持人小結。

【活動三】談感受,激發情感

1、今年端午節與往年有什麼不同?你是怎麼過的?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你想對地震災區的小朋友說些什麼?(學生交流)

3、唱歌:《56個民族是一家》

4、主持人總結: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儘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

【教師總結】

看了你們自己策劃的主題班會,不僅是同學們,包括老師自己都對端午節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段話來結束今天的主題班會,也希望同學們用這段話來勉勵自己,在國小階段最後一段時間裡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中學。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在瞭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資訊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主持人:又到一年粽飄香,你們是否對華夏傳統節日——端午節有所期待呢?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等,今天,我們在這裡共度佳節。

二、瞭解民族文化

1、端午話習俗。

①、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端午節)

②、那麼,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③、學生生動地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

④、在我們這兒過端午節有哪些有趣的`風俗習慣呢?

2、外來學生說說自己家鄉過端午的習俗。

三、遊戲活動

撮五彩線

①、準備好各自的五彩線。

②、同桌兩人合作,把各自準備好的五彩線拿出來,待班主任喊“開始”,自己動手開始撮,同桌合作把各自的成果戴到手上,舉手示意成功。限時2分鐘。

四、與詩共舞

1、各小隊表演詩朗誦。

2、詩歌內容

①祭屈原

②端午節詩詞七律.端午老舍

③節令門.端陽(清)李靜山

④端午日賜衣(唐)杜甫

五、觀看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影。

1、觀看錄影

2、談談自己的想法

六、輔導員講話:xxx

七、宣佈活動結束。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體驗民俗文化,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2、喜歡勞動,樂於參加家務。

3、初步瞭解包粽子的方法。

4、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5、通過討論,激發過節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過節。

活動準備:

視訊(端午節如何包粽子),粽葉細線,已經弄好的'粽子餡,安全剪刀,盆子。

活動過程:

1、匯入部分老師:小朋友們好!端午節快到了,老師家裡要來客人,小朋友們說說老師應該做什麼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給老師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可是老師還有一個大難題,小朋友們願不願意幫助老師啊?

小朋友:願意。

老師:老師家要來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個人包粽子,忙不過來,小朋友們可以和老師一起包粽子嗎?

小朋友:可以。

老師:小朋友們真好。可是你們知道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嗎?(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沒有關係,下面來和老師一起一起看一個動畫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觀看視訊,瞭解端午節由來以及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老師:看了動畫片,小朋友們知道為什麼端午節會吃粽子了吧?小朋友們回家後可以講給爸爸媽媽聽聽看。下面我們再看一個視訊,看看粽子怎麼包,完了小朋友們可要幫助老師喔。(放視訊)老師:小朋友們,看看那你們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現在我們就要用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來。老師先給大家示範一下。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過視訊學習及老師的示範,部分幼兒能自己摸索著包出一個大概,對於還不會或者無從下手的幼兒採用同伴幫助及老師指導,確保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老師:哇,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學習,看看他是怎麼包的,怎麼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結束部分老師總結:哇,小朋友們真是能幹,包的粽子讓老師忍不住要流口水啦。這下老師不用擔心沒法招呼客人了。謝謝小朋友們。希望大家能度過一個愉快的端午節。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

活動延伸:

告訴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粽子吃,並給爸爸媽媽講述端午節的由來,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端午節。

活動反思:

在設計活動的的時候想到剛剛過去的端午節,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由於自己本身也沒有粽子,不知道包粽子是難是易。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篇11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龍舟。

2、在教師的幫助下嘗試飽粽子,瞭解粽子的各種口味。

3、樂於參與端午節的活動。

4、知道端午節是幾月幾號。

活動準備:

1、插艾草、划龍舟的圖片。

2、活動前請家長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來歷和包粽子的方法。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幼兒用書中划龍舟的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圖片上的人在幹什麼嗎?什麼節日人們會舉行划龍舟比賽呢?(引導幼兒知道是端午節。)

二、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

1、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2、教師請幼兒說一說。

3、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4、教師:端午節為什麼要划龍舟呢?教師講述划龍舟的來歷。

5、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初了吃粽子、划龍舟之外,還有什麼風格習慣嗎?教師展示艾草圖片,讓幼兒初步瞭解艾草的原因。

6、帶領幼兒學習簡單的端午節兒歌。(兒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龍舟呀真熱鬧。)

三、讓幼兒完整聽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麼人呢?

2、他為什麼要跳江自殺呢?

3、人們為什麼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龍舟呢?

教師小結:

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們國家古代的一位偉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一心為國家大事擔憂,眼看著國家就要面臨災難卻無法挽救,於是整天憂心忡忡,不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就跳江自殺了!但是他的屍體一直都沒有找到!他自殺的時候剛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們就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在端午節要賽龍舟、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趕跑河裡的.魚蝦,怕他們吃掉屈原的屍體,在河裡投包子、粽子餵飽魚蝦,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屍體!由此可見屈原他是一位多麼受人尊重與愛戴的人啊!

四、請幼兒說說自己過端午節的經歷。

教師:馬上就是端午節了,我們家裡都已將開始包粽子了,你們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準備呢?

教師小結: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葉和糯米,根據個人的口味,人們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豬肉,做成鹹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紅棗,做成甜粽子!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篇12

一、活動背景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為了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初步瞭解節日的習俗、瞭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能鍛鍊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幼兒園會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活動目的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於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於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啟發幼兒的創造力與想象力,通過不同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理解。

3、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主題:

粽情端午,粽香四溢

四、活動時間:

20xx年5月23——27日

五、活動人員:

中心幼兒園全體師生

六、活動準備

1、通過講述故事、欣賞圖片、觀看節日相關的視訊,引導幼兒追溯端午習俗由來,講述屈原的故事。知道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五月五為端午節。

瞭解全國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各地的人們在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拴五色絲線辟邪等風俗習慣。幫助幼兒形成更多的求知慾望,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2、小班:手工粽子;手指遊戲《粽子香》(重點拍攝小三班)

中班:手工:龍舟;手勢舞:過端午(重點拍攝五班)

大班:掛艾葉:門插艾,香滿堂。在門口掛艾葉,菖蒲,可以促進身體健康。關於端午節的古詩或詩歌;

3、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的活動,不僅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還蘊含著團結、拼搏、進取得體育精神和理念(提前準備好龍舟遊戲道具),各班老師組織幼兒進行比賽,6月2日進行全園性比賽。

4、中大班:編織五彩線

端午節孩子佩戴戴彩繩,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老師可以準備好彩繩的材料,指導孩子們學會簡單的“三股編”法,讓孩子們挑選喜歡的顏色,編出一根根美麗的彩繩。作品完成後,贈送給身邊的小夥伴、老師和家人們,把好運和祝福送給大家!老師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編織好開頭,然後教師讓幼兒拿回家跟爸爸媽媽完成親子編織五彩繩,請家長提供親子製作的過程,可圖片、視訊分享到班群;另外,請各班選定好編織彩繩的款式、編織的教程發給家長參考。(重點拍攝中二班)

6、品嚐美食端午五黃之一:黃瓜(小一班老師帶小朋友從採摘、清洗到品嚐,重點拍攝小一班;菜地種有青瓜的班級都可以從採摘到品嚐都請小朋友動手)

5、全園製作端午香包:手工香包

端午節佩香包,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包樣式精緻,佩戴在身上也煞是好看。老師可以組織孩子們製作香包,作為孩子們親手為自己準備的“端午”禮物,小小的香包承載滿滿的愛和祝福,想必在這個端午節中定會增加一份快樂。活動中,老師可以讓孩子用花布、絲線、流蘇等材料做出香包,結合自己的獨特創意,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呢!

準備材料:提前購買新鮮艾葉,讓幼兒從清洗艾葉到製作香包的材料。(重點拍攝:小三、小五班)

七、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和家長一起做粽子飯糰,品嚐茶葉蛋;吃五黃:黃瓜、黃鱔、黃酒、鹹蛋黃、大黃魚;編織五彩繩。

2、照片:班級作品、小視訊——副班負責在5月27日下午3點前把照片打包發給黎琳琳老師;並把當天照片小視訊編輯好發班群

3、手指遊戲/手勢舞——各班主班可以利用餐前或晨談引導幼兒學會;錄視訊發班群。

4、端午節公眾號負責:黎琳琳老師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篇1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分享、交流,初步瞭解體驗端午節的相關習俗,體驗和集體共同過端午節的樂趣。

2、嘗試動手製作端午節的相關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繩、彩蛋。

3、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參與節日遊戲。

二、活動準備

1、讓幼兒收集有關端午節的各種資料。

2、有關製作的各種材料:

粽子——粽葉、糯米、線等。

香包——各種形狀的布片、訂書器、棉花、香水、乾花。

彩蛋——煮熟的雞蛋、顏料、水彩筆、蠟筆、油畫棒。

五彩繩——各色緞帶、絨線、縐紙。

3、有關的圖片、艾草和菖蒲。

三、活動過程

(一)講看看:

要求:交流幼兒收集的有關端午節的內容。

(二)導語:

1、(在門上懸掛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麼呀?(菖蒲)那為什麼要掛菖蒲呢?(因為端午節要到了,掛菖蒲是端午節的習俗)

2、那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1)懸鐘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每家人將鍾馗像懸掛在門上,可以鎮宅驅邪,保佑一家平安。

(2)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淨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3)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划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後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後,人們怕河裡的魚蝦把他的屍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裡餵魚。

(5)飲雄黃酒:雄黃是一種礦物質,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把它放在米酒中製成雄黃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黃酒在額頭上寫一個“王”字。

(6)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香包裡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7)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豎雞蛋、畫彩蛋:人們說:“在端午節的時候,能將雞蛋豎起來的人,這一年都會有好運氣。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篇1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對民族傳統文化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賽龍舟的錄影和圖片。

2、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鴨蛋、粽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節”的傳說。

提問:這是什麼?你們吃過粽子嗎?都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兒自由討論,說說大家在這段時間裡經常看見大人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為了什麼?介紹端午節來歷的傳說。

2、組織幼兒觀看圖片,瞭解端午節的習俗。

①在端午節,人們會進行哪些活動?

②龍舟是什麼樣的?人們在怎樣划龍舟的?一邊划龍舟還做些什麼?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③綠色的粽子裡面有什麼?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麼包出來的`?

3、教師介紹其他的有關的風俗習慣。

4、品嚐粽子,感受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篇15

活動目標:

1、願意與同伴交流分享,感受過端午節的喜悅情感。

2、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能積極參與節日慶祝活動。

3、瞭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活動準備:

1、物質材料準備:幼兒自帶的粽子,鴨蛋

2、知識經驗準備:知道端午節要吃粽子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

提問:"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你喜歡吃哪種粽子?"

"為什麼在這段時間裡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兒討論後,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傳說)

2、說說端午節的古老故事。

(1)教師講述端午節的來歷。

(2)瞭解端午節的習俗。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

(3)拓展談話範圍:為什麼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

3、教師小結:

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

4、幼兒品嚐粽子,體驗端午節的快樂

(1)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粽子:形狀、口味。

(2)幼兒分享粽子。

5、活動延伸

親子游戲:划龍舟。

遊戲規則:將班級參與活動的家長和幼兒平均分為兩組。每組家長分兩隊面對面插縫站好然後平躺在地面上,家長將雙手舉起來,讓幼兒可以在上面平穩的爬過去。遊戲開始前幼兒在起點排好隊依次從家長的手上爬過去。

遊戲提醒:家長躺下的.時候,老師要注意調整家長的位置,保證家長雙手舉起來的時候是一條直線。家長在運送幼兒的時候注意配合左右的家長關注幼兒的位置。老師注意家長搭起來的“龍舟”上面最多隻能兩到三個幼兒。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篇16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全蹲走動作練習,鍛鍊腿部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平衡能力和協調性。

2、激發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體驗遊戲的.樂趣。

3、培養耐力及協同合作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單元筒8個、體能棒8根(含聯結器8個)、體能條4根、協力佈道1套;礦泉水若干、秒錶1個、音樂。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一路縱隊沿著塑膠跑道進行走、跑交替練習。

2、幼兒站成四路縱隊,教師和幼兒一起在音樂的伴奏下有節奏地做熱身運動:頭部運動、上肢運動、下蹲運動、踢腿運動、跳躍運動等,重點活動膝關節和踝關節部位。

四、集體遊戲:賽龍舟

1、佈置場地,創設遊戲情境

設定4條“賽道”,在每條賽道的途中各設定一個用單元筒、體能棒、體能條和聯結器搭建而成的“橋洞”,在終點處放置1片長方形協力佈道和若干瓶礦泉水作 “大粽子”。

2、介紹遊戲玩法,開展遊戲

四人一組扮演“小龍舟”,4只“小龍舟”全蹲姿勢站在起點線後等待,其他幼兒則在場外扮演“觀眾”。遊戲開始,4只“小龍舟”沿著“賽道”鑽過 “橋洞”到達終點,然後4人一起用協力佈道運兩個“大粽子”回起點。任務完成後,交換角色,遊戲繼續,直至所有的小組完成任務。教師計時,用時最短的小組獲勝。

3、遊戲拓展:教師可根據幼兒的水平,在路徑中設定一些障礙,幼兒需繞障礙進行全蹲走,以增加遊戲的難度。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篇17

一、活動要求:

根據孩子自己的經歷,想象並表達端午節的快樂。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繪畫能力。

二、活動準備:

豐富關於端午節的民俗。

三、活動流程:

讓孩子觀察粽子、蛋網、艾草、龍舟等物品,結合屈原等故事,在自己的腦海中畫出端午節。孩子的操作,老師的觀察指導。鼓勵孩子仔細觀察,發揮想象力。作品的評價和展示。引導孩子互相評價對方的作品,交流對假期的感受。

端午節的宋節

請各班小朋友表演並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小(1):5月5日是端陽。門口放滿了艾草。吃粽子,撒糖。龍舟閃亮下水。

小(2):5月5日,是端午節,提著竹籃入谷;溪邊的百草,最香的是菖蒲。

中班:五一,天氣熱,放下鋤頭休息;這座山微風習習,楊梅紅血流不止。

大類:“棕色氣味,芳香的廚房。艾葉又香又香。大門插著桃枝,出門可以看到麥二是黃色的。這裡端陽,那裡端陽,到處端陽。

熟練的`母親競爭—家庭活動

第一組:和媽媽一起做粽子。

第二組:和我媽媽一起做香包

方法:給每個年輕隊員分發一條彩色的絲綢、一條可以掛在脖子上的細帶子、一張小紙條、一支筆、一些芳香的藥物和一副針線活。如果沒有香藥,可以用綠豆或花生代替。每個年輕的玩家用手中的材料做一個小香囊,在一張小紙條上寫下祝福和祝福的話,並縫在香囊裡。要求針腳整齊,外觀美觀。香囊做好以後,可以帶著,也可以送給別人。

新思路:小孩子戴香包也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據說有避邪祛疫的意思。香囊內含硃砂、雄黃、香藥,用絹布包裹,香氣四溢。然後用五色絲線將香囊串起來,做成各種形狀和琴絃,精緻可愛。這種方法的新思路是讓孩子自己做香囊,要求在香囊裡放上祝福或祝願的小紙條,既滿足了孩子喜歡動手的要求,又符合孩子稚氣的性格。做香包。用布做一個小布袋,向藥店要或買五種中藥面,縫緊在小布袋裡。戴在兒童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災。

第三組:和媽媽一起織蛋網。

最後,孩子們互相送禮物,並對同伴說祝福。

活動結束

在這裡,我代表所有的幼兒園老師,祝所有的家長和孩子節日快樂,家庭幸福!親子活動結束,每節課組織孩子和家長分享好吃的粽子。

在愉快的氣氛中,我們的活動應該結束了。通過這次親子活動,我一定感觸很深。孩子們表現出了他們的個人魅力,孩子們和他們的父母表現出了積極合作的良好精神。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篇18

活動要求:

1.引導幼兒模擬構造龍舟,學習結構物體的基本特徵與某些細微部分的建構方法。

2.引導幼兒欣賞和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與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準備花片、積塑、各種玩具。

2.組織幼兒參觀龍舟的畫展。

活動過程:

1.結合端午節的划龍舟比賽,引導幼兒根椐自己的已有經驗說一說龍舟的基本特徵(幼兒也可自由討論)。

2.引導幼兒想想用什麼玩具拼插龍舟?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舟的三角形船頭、還有龍的形態,特別是龍頭的建構。

3.幼兒分組製作龍舟,採用各種已學的.技能進行拼插。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頭,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拼插龍舟的龍頭。

4.啟發幼兒可大膽設計不同的龍舟,裝飾龍舟的外形。

5.將幼兒自己製作的龍舟放在活動室的周圍,並讓幼兒互相參觀、交流、評評誰的龍舟最有特色、最有創新。

活動反饋:

1、幼兒對建構活動有濃厚興趣,他們喜歡各種結構材料,尤其是花片、積塑。在拼插物體造型時,在顏色搭配、牢固程度等方面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2、幼兒在拼插龍舟時,特別是龍舟的龍頭拼插的比較難,所以在活動中我重點引導幼兒如何拼插龍頭或是引導幼兒用其它的辦法來解決如:用紙張畫出龍頭來,然後貼在積塑上等等。也有一部分幼兒拼插好龍舟後自己坐在龍舟上划龍舟玩的很開心。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篇19

一、設計思路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愛國情感,豐富生活經驗,所以端午節我們開展了“品味端午,傳承文化”親子活動,讓小朋友們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進一步瞭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

二、活動主題

品味端午,傳承文化

三、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瞭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如:吃粽子、做香袋等;

2、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3、喜歡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節,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四、活動時間、地點

時間:xx月xx日

地點:幼兒園操場

五、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瞭解包粽子的過程步驟

2、粽葉、糯米、其他配料

3、布塊、針、線、菖蒲、香藥、硃砂等

4、小桶、賽龍舟的視訊、紙箱龍舟

六、活動過程

1、主持人致辭

2、講述端午節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

3、每班幼兒家庭分兩組進行親子活動。

第一組:幼兒與家人一起包粽子

第二組:幼兒與家人一起做香囊

4、《粽子接力賽》

各班準備小桶一個,粽子若干。

遊戲規則:幼兒抱緊家長,家長走過獨木橋,走到另一端取筐裡的粽子再走回來,將粽子放回到隊伍前的小桶裡,下一位,繼續遊戲。在規定時間內看哪隊運的粽子多為優勝。

5、幼兒相互贈送禮物(粽子、香包),並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6、觀看賽龍舟視訊

7、做龍舟(手工創作)

通過觀察、集體討論,分工合作,運用捏泥、建構、繪畫等手段創作龍舟。

8、《賽龍舟》親子游戲

各班紙箱龍船四個,塑料椅子若干(或者其他障礙物)。

遊戲規則:每輪遊戲兩組,每組兩艘船,進行比賽

①幼兒套著紙箱做的龍舟,繞障礙前行接力。

②媽媽或爸爸套著紙箱做的龍舟,繞障礙前行接力。

③家長與幼兒為一組,進行比拼。

七、活動結束

主持人總結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篇20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瞭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老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麼?(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裡拿的粽子像什麼?並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活動介紹: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嚐粽子,並講述。

1、認識粽葉。

老師: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嚐。

老師: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麼豐富啊!

三、請小寶寶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端午節班會活動方案 篇21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通過活動了解一些風俗和來歷。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3、喜歡參與節日活動,能從活動中感受節日的歡樂的氣氛。

活動安排

1、由各年級組代表發表以“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

2、各年級出一期“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專題宣傳海報。

3、全園組織開展“端午節”民俗民風知識講座。通過講座,讓每個老師、幼兒對端午節的習俗有進一步的瞭解,同時動員幼兒跟隨家長一起參加端午系列活動活動,另一方面也是對傳統節日美好體驗,加強了親子間溝通、瞭解,以此和諧親子關係,也能更好的幫助延續傳統文明。

4、全園童謠徵集活動(每班)

5、“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端午小報製作比賽。(每班3份)

6、教師端午軟筆書法比賽,每個年級出三人代表參賽

活動內容

環境佈置

製作端午小報展板,各班創設有關端午節的相關牆飾和展板,不需要大面積佈置,每班有一塊內容就行,樓道可裝飾一些有關端午的吊飾等。

紀念屈原以及經典詩文朗誦會

節目單:

(1)集體舞

(2)朗誦:《論語》

(3)朗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4)朗誦:《弟子規》

(5)朗誦:《端午組詩》

(6)歌表演

端午傳統遊戲活動

(1)賽龍舟

每個年級兩兩比賽,將事先準備好的`龍舟套在身體上,每組5人,要求動作統一,最先到達終點的班級獲勝。

(2)鬥草

鬥草是端午節的傳統民間遊戲,也稱拔根兒。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賽雙方先各自採摘具有一定韌性的草,然後相互交叉成“十”字狀並各自用勁拉扯,以不斷者為勝。

師幼一起品嚐粽子

廚房為每個班級準備各種不同口味和不同形狀的粽子,師幼一起品嚐,品嚐後引導幼兒一起討論自己吃到粽子的口味和形狀,觀看包粽子的視訊,活動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