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精選介紹春節的作文9篇

節日慶典 閱讀(2.71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介紹春節的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介紹春節的作文9篇

介紹春節的作文 篇1

終於盼到一年一度的春節了!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可以穿新衣、放煙花、看春晚,全家開開心心聚在一起,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今天是大年三十,天還沒黑我就聽到外面乓、乓、乓的鞭炮聲,我也忍不住了,就跑下樓去放煙花。只見一顆煙花升到空中,一瞬間爆炸了,煙花變成了星形,又在周圍分佈了幾顆很小的星星,那幾顆星星又分出了上粗下細的“枝杈”像一朵盛開的菊花,特別漂亮!我看著這美麗的煙花,我也情不自禁地放了一束。我正興致勃勃的放著煙花,爸爸叫我上樓吃飯。

我跑上樓,爸爸媽媽已經準備好一桌豐富的年夜飯,有魚、蝦、雞|......一家人圍繞在餐桌前舉杯歡慶春節的到來,每個人臉上都充滿了笑容,我感到好幸福啊!

介紹春節的作文 篇2

過年,對於小孩子來說是最高興且最有意義的日子,有得吃、有得穿、有得玩、又有錢花,真是快樂異常。

新年的前一天晚上,就是除夕,這時候大家其樂融融,歡聚一堂。因為在外的家人不論東西南北,都要再這一天晚上趕回家來團圓,大家圍在桌前享受著豐富的晚餐:魚呀!肉呀!菜呀!擺得滿桌皆是,更有一道 具代表性的傳統名菜——火鍋。吃飽了年夜飯,大家等著領紅包,拿到之後總是喜上眉梢,不論多少,總是很開心的連夜不眠。

當晚,大家翻來覆去的睡不著,或許是太興奮的緣故,因為明天就是穿新衣、帶新帽的大年七年級,這是從去年過完年就一直盼望到現在的,怎不令人興奮!我跟弟弟在被窩哩,一面聽著外面的鞭炮聲,一面心理不斷的希望明日早到來。一大早,天還沒亮,大家就起床了,穿上新衣,向父母鞠躬拜年,然後開始這一 天的玩樂,兄弟姐妹有的吃糖果、有的放鞭炮、有的大唱“新年好”,一片熱鬧。也有的跑去逛街或逛百貨公司,好不快樂!

總之,過年是大夥兒最快樂的日子,到處洋溢著一片快樂而合諧安樂的氣氛。

介紹春節的作文 篇3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也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古代過“年”不是在臘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蠟日”,即後來的“臘八”。南北朝以後,把“蜡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改用陽曆,才將陰曆年叫“春節”,因為春節一般都在“立春”前後。

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按照我國農曆,正月七年級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七年級,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朝、三始、三元等別稱,意即正月七年級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春天來臨,永珍更新,新一輪播種與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有足夠的理由載歌載舞來迎接這個節日。於是,節前就在門臉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年”是什麼呢?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頒佈了禁放煙花爆竹的法律,使這一沿續了幾百年的習俗成為歷史

春節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這一點與西方的聖誕節很相似。離家的孩子這時要不遠千里回到父母家裡。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團年”。傳統的慶祝活動則從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正月七年級前有祭灶、祭祖、掃除汙穢。三十日要貼門神、對聯、掛旗、吃餃子、放鞭炮,除夕“守歲”等儀式;正月七年級晚輩向長輩拜年,然後至親友家賀年。親友第一次見面時,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互相祝賀。

1949年12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規定每年春節放假3天。春節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

介紹春節的作文 篇4

日子一天天過去,春節的氣息也越來越濃了,家家戶戶門前都貼上了喜慶的“福”字,而此時家家戶戶都換上了新的對聯,看著一幅幅春聯,我不禁想到了“新年納餘慶,春節號長春”。而大街上的人們都忙著買年貨,而有的家長領著孩子在服裝店買新衣服。有的則忙著大掃除。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春節即將來臨。

在千呼萬喚中,除夕終於到了,當新年的鐘聲響起時,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響遍每一個角落。放眼望去窗外的草地上已經有許多穿著新衣服的孩子在嘻戲了。

而大人們在自家的院子裡,歡樂地放鞭炮,鞭炮聲一浪高過一浪,許多孩子都在旁邊捂著耳朵駐足觀看,鞭炮響完後,就是孩子們的樂園。孩子們衝到鞭炮堆尋找未燃的鞭炮。比一比誰的多。

到了大年七年級拜年是必不可少的,每當到親戚家的時候,主人總會端來一杯冰糖茶,讓客人們喝,客人們接過茶一口下肚,那個甜味一下甜到心底,接著小孩們就向主人說著吉祥話,拜完年後主人就會從口袋裡摸出一張紅包塞進小孩們的手裡,此時小孩們不用向平時那樣看父母的臉色,而是大大方方的接過紅包,心裡美滋滋的。

夜幕降臨後,人們都在屋外放煙花,這是激動人心的時刻“3——2——1”瞬間,煙花四射,彷彿驚雷般的響聲出現,一些小孩們迫不及待的跑出來觀看,這一看可不得了,天空呈現迷人的景色,再加上燦爛的煙花,讓人目不暇接,紅的,紫的,黃的,金的,~~~~~~五彩繽紛,一個比一個漂亮,一個比一個高,就像在比美似的,只聽見一聲“爆”煙花高高的飛起,這五彩的煙花彷彿就印在天上。地上傳出人們的歡聲笑語,歡呼聲隨著煙花飄蕩在節日的夜空中!

春節預示著新的一年又開始了,這一年一定充滿朝氣,一定充滿著希望。

六年級:羅玲

介紹春節的作文 篇5

春節時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日子,也是在一年中最忙的日子和最熱鬧的日子了。

俗話說:“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扭一扭。”雖是在濮陽過年,但是我們很快樂。

“二十三 ,祭灶官”是因為傳說二十三這天是灶王爺上天彙報人間情況的日子,要買來麻糖,麻糖又甜又粘,吃了以後能粘住灶王爺的嘴,讓灶王爺只說好,不說壞。

“二十四,掃房子”新年快到了,房間已經有幾個月沒有打掃了,得快點打掃乾淨利落才行,快點行動吧。

過了二十四,大人們都忙了起來,就連我們小孩子也忙了起來,大人們在家磨豆腐、割年肉、燉肉肉,貼花花、蒸饅頭……我們小孩子就去買鞭炮、放鞭炮 。有的時候還幫幫大人在家裡裝飾房子,把家收拾的漂漂亮亮整整齊齊的。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來了,更使人們激動人心了,除夕,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熱熱鬧鬧,充滿了愛地氣息,大人們把早就準備好了地地年夜飯端出來,門外地鞭炮聲聲響震耳欲聾。吃完飯,好看地春節聯歡晚會就開始了,這一夜,每家每戶地燈都亮著,都還沒有睡,鐘錶一分一秒地走動著,12點了,響起了一聲聲地鞭炮聲……大年七年級,大家早早地就起了床,吃完飯,就去串門了,“噔噔噔”

家裡又來了一位客人,一進門,就互相說:“新年好!新年好!”拜完年他們就回家了……過了這幾天,春節也就過完了,學生們就應該上學了,我們也該忙碌地生活了!

介紹春節的作文 篇6

春節快到了,爸爸決定帶著我們全家回山東老家過年,爸爸說山東老家過年可熱鬧了,我心裡期盼著,老家的春節到底怎麼熱鬧哪?

一到老家,先看到熱情淳樸的老家鄉親們對我們可熱情了,家家戶戶都在門上面貼著紅紅的對聯,家裡面都煮著熱騰騰的水餃,孩子們在外面放著鞭炮,村裡的演出隊在大街上敲著鼓,舞著龍,歡慶春節的到來,到處洋溢著歡聲笑語,鳥兒也飛到了枝頭上,嘰嘰喳喳的唱著歌兒,彷彿在歡慶著我們的到來。

家鄉的變化可大了,晚上是老家的一個堂伯伯請我們去他家作客吃飯,一到他家裡,我差點叫了出來,啊,變化可真大啊,原來還是普通的瓦房,現在竟然都變成了大理石瓷磚的小洋樓,客廳的黑白電視也變成了可以點播的液晶大螢幕電視,掛在牆壁上的空調也呼呼的吹著熱風,大家都穿著五顏六色的流行衣服,晚餐開始了,烤雞、燒鴨樣樣齊全,可豐富了,大家都圍在桌子上喜氣洋洋地吃著年夜飯,談論著家常事,外面的禮花五彩繽紛,鞭炮聲都快把耳朵震聾了,孩子們在院子裡歡呼著放鞭炮,一個點火,一個看著,個個玩的不亦樂乎,整個村子彷彿都變成了歡樂的海洋,鄉親們就這樣一直熱鬧到了深夜。

雖然春節過完了,但我還是一直留戀著家鄉的一山一水和熱情的鄉親們,啊,家鄉的春節真美啊,我愛家鄉的春節!

介紹春節的作文 篇7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春節,是每年的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新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七年級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七年級,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永珍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新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新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裡張貼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新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 ,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新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新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八年級、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新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遊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

介紹春節的作文 篇8

春節到了,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習俗,而我的家鄉廣州也有我家鄉的春節習俗,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廣州有句俗語叫:“年二八、洗邋遢”,意思是,到了臘月二十八這天,要把家裡大掃除一遍,為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到了除夕,大家可就忙了,女人就為了團圓飯做準備,男人則幫忙殺雞、殺鵝、貼對聯、貼門畫、買花、買年橘、盆景……

晚上可就熱鬧了,有些大人在茶餘飯後就等著看萬眾矚目的《春晚》了,小孩子們就穿著一身新衣服挨家挨戶地去得壓歲錢,俗稱“利是”。而有些大人們則帶著小朋友去逛廣州特有的迎春花市,說到迎春花市,這可得詳細介紹介紹:每年的春節前夕,廣州的大街小巷都擺滿了鮮花、盆景,各大公園都在舉辦迎春花展,特別是除夕前三天,各區的主要街道都搭起綵樓,紮起花架,四鄉花農紛紛湧來,擺開花市,售花賞花,人潮湧動,十里長街,繁華似錦,人海如潮,一直鬧到七年級凌晨,方才散去。這就是廣州特有的迎春花市。

半夜十二點來敲門時,每家每戶都響起喜慶的鞭炮聲,大家都沉浸在漫天飛舞的鞭炮紙上了。鞭炮一過,就是五彩繽紛的煙花點綴在無暇的天空上了,人們望著飛上天的煙花,一起期望著新的一年、新的氣象。

到了七年級,大家都非常有空,大人們就會去打麻將,而小孩子們則用自己的壓歲錢案買各種零食玩意兒。到了晚上,天空中還是閃爍著五光十色的煙花,有條件的則特地乘車去琶洲等地看煙花。

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又是尾聲——元宵。咱們這裡並不是每條村都過春節的,有些人就會過正月十三、十四、二月八年級……而咱們這條村正好就是過元宵的。咱們要準備好各種菜餚迎接客人,讓客人吃得開心,會得慰心。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習俗,你家鄉的春節習俗又是什麼樣的呢?

介紹春節的作文 篇9

作為一個福建人來講,對於當地的習俗,我可是再熟悉不過了。不管是節日習俗,還是其他的。我都是有問必答。就拿春節的習俗來說吧,對於這方面,我可稱得上是“萬事通”呀!我們泉州從七年級到十五,都稱為“過年”,要等過了十五,“年”才算過去。

從正月七年級到初四,人們都歡度春節,初五,百業經營,俗稱“初五隔開,初六淘肥,初七人生日,初八五穀生日。”當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就會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水果、清茶、金豬等供品,點上三支清香,點蠟燭,恭拜“天公”,祭祀祖先,這種祭祀一直持續到初四。除夕之夜要守歲至深夜12點鐘,迎來了新年黎明,家家戶戶都燃放煙花爆竹。開門迎春納祥,俗稱“開正”。元日,每家每戶都會把自家的孩子早點叫起來,帖紅春聯,逢門必貼,無論前後,無論大小。

清晨,無論男女老少,紛紛起床盥洗,穿上早已準備好的新衣。早餐閤家吃麵線加雞蛋,吃蛋去殼,意在除黴氣,迎吉祥;面線則象徵福壽綿長。早餐後都會出門走訪鄰居,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道“恭喜”。就拿春節的習俗來說吧,對於這方面,我可稱得上是“萬事通”呀!到了正月初九,也就是“天誕日”,民間普遍都要“敬天公”,放爆竹、點上一對紅燭燈。祈求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大廳的天井口用兩條長凳架起一塊八仙桌,桌上靠後擺上一道紙糊的高大“天公廟”,桌前擺上三牲,隆重的主牲是大豬頭,其次是五斤大豬腳,邊牲是雞、魚、或魷魚乾、目魚乾,這三項組成三牲,放在一個大盤子裡。以及酒瓶、酒杯。這些都得在當天的清晨擺好。長輩領著全家大小,跪在桌前叩謝玉皇大帝保庇平安順舒的浩大天恩。與此同時,也向玉皇大帝有所祈請,並許願日後隆重酬謝。

正月十五,元宵節,在這一天,大家都要吃“元宵丸”。泉州的元宵丸聞名遐邇,其製法與其他地區與眾不同。以炒熟的花生米磨成沫,加上白糖、芝麻、蜜冬瓜、金桔泥……捏成丸陷,沾溼後置於有幹糯米的盤子裡。除此之外,我最興奮,最期待的事情就是“鬧花燈”了,這個活動,把元宵節的氣氛推向了高潮,每一個人都會去逛花燈,整條街道上都掛滿了花燈,還有許多的燈謎。這些可不是一般的花燈,都是請泉州的燈匠精製。品種繁多,平時都很少見。這也大大豐富了泉州人民的文娛生活。這就是泉州春節的風俗民情,每家每戶都是紅紅火火地過年;都是開開心心地迎接新年黎明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