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精華】《春節印象》作文三篇

節日慶典 閱讀(7.64K)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印象》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春節印象》作文三篇

《春節印象》作文 篇1

年華如流水倉皇而逝。轉眼,又一年靠近尾聲了。我們即將要辭別20xx年,歡迎20xx年的到來。

大年三十的晚上,媽媽和舅媽為我們籌備了一桌異常富厚的飯菜。主飯雖然是餃子,菜有我愛吃的糖醋排骨,有爸爸愛吃的紅燒肉,有外公愛吃的清蒸魚,尚有媽媽愛吃的魚丸子以及各類素菜。開飯了,我們邊吃邊聊。爸爸和母舅相互敬酒,媽媽和舅媽邊哼歌邊炒菜,還從織十字繡聊到美容,我和表妹還唱起了歌兒祝賀新的一年的到來。

吃完飯,百口人便圍在電視旁期待春節聯歡晚會的到來。八點了,聯歡晚會開始了。演員們唱起了好聽的歌,跳起了歡暢的舞。黃巨集、沙溢的小品,周健的相聲逗得各人哈哈鉅細,俏花旦雜技的演出出色刺激,身懷特技叫人難以忘懷。還記得朱之文嗎?一個儉樸的農夫歌手。他來自山東省菏澤市單縣郭村鎮朱樓村,是個敦樸的種地人,但他從沒放棄過本身的空想——追求音樂。這個空想在他們誰人處所的人看來是何等遙不行及,可他仍舊全力著,終於實現了本身的空想。當別人以為他已經成名的時辰,他卻說本身並沒有成名,他仍舊是個耕田的農夫。何等儉樸的話語啊!

瀏覽完節目,快到十二點了,百口人一路倒計時“五、四、三、二、一……”鐘聲敲響了,隨處可以聽到禮炮聲。啊,新的一年來到了!

大年三十已往了,歡迎我們的將是一個柔美的將來!讓我們在新的一年裡更上一層樓!

《春節印象》作文 篇2

轉瞬之間,舊的一年已經翻過最後一頁,新的一年如約而至,在中國這片炙熱的土地上,無論是北國雪花爛漫,還是南國春光四溢,到處都洋溢著濃濃的喜慶的年味,關於春節的印象也無不寫滿著幸福與感動。

(一)回家

中國的老百姓有一句話“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有關於春節的首當其衝的印象就是浩蕩的春運大軍。票難買,路難走,但千山萬水總擋不住回家的期待。家是每個人心中最獨特、最美好、最溫暖的港灣。在辭舊迎新,萬家團圓的春節,享受那份回家的幸福就成為每個在外飄蕩的靈魂的期盼。人生在世很短暫,有悲歡,有喜樂,一年一年都有新的期許和心願,唯有過年這份回家團聚的心情年復一年恆久不變。帶上一年的辛勞,帶上幸福的思念,回家,團圓,就是過年最大的幸福!

(二)年貨

春節是老百姓一年中最大的節日,圍繞這個節日所做的準備很長,年味很早就會悄然來到。人們進入臘月就會陸續準備年貨,起初的年貨是為了度過青黃不接的日子而準備的,如今日子越過越紅火,物質豐美,早已不需要提前的儲備,但這準備年貨的傳統卻一點沒有淡化的意思,而且越來越烈,彷彿有了準備年貨的過程才有了過年的氣氛。當超市掛滿喜慶的紅福,當春聯鞭炮紅燈籠塞滿箱,當雞鴨魚等各種美味擺滿陽臺,年的'味道也就逐漸地洋溢位來。

(三)除夕

一年中的最後一天,生肖更迭,就到了意義重大的除夕之夜。除夕之夜有很多事情要做,包餃子,餐桌鋪陳,杯盞交錯,全家團圓,說說這一年,談談下一年,彼此關心,互相溫暖。回不來的,見不到的也不怕,自有電話,手機,網路連線這份牽掛。吃過了年夜飯,全家老小一起看春晚,演員編導都竭盡全力,節目一個比一個精彩,雅俗共賞,照顧所有。當然,一臺晚會要滿足十三億人的胃口,確實很難,褒貶不一,但話說回來,看春晚,節目如何倒在其次,一家人熱熱鬧鬧,邊看邊討論,這種忙活一年,到頭來的喜慶才是真正所在。到了倒計時時刻,鞭炮齊鳴,花火絢爛,人們送走一年,迎來新年,許下心願,充滿期待!

(四)拜年

大年七年級,煥然一新,穿新衣,戴新帽,一聲聲熱情的“過年好”,使得人人的心都暖暖的,空氣中總是洋溢著一中濃郁甘甜的親情、友情、愛情的味道。想起兒時,過大年是最興奮地時刻,拿到壓歲錢的喜悅自不必說,遍嘗姑姑嫂嫂,阿姨大媽的勞動成果,在院子裡放鞭炮,和小夥伴玩鬧,總是希望天天都過年??如今在時代的變遷中,這種快樂也不知不覺流失在了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之間,總是有些許遺憾和無奈。好在新生活方式帶來的新的拜年方式,簡訊,網路,各種媒介媒體,彌補了這種損失,或許真的是有得有失,也或許可以叫做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新的時代,思想,生活必然也是與過去截然不同的,幸運的是,過年的這種喜慶的氣氛並未冷淡。

伴隨著美味佳餚,人們體味這一年來的累累碩果;伴隨著鞭炮焰火,人們盡情地釋放了一年的辛苦勞累。春節就要過去了,新的一年就要來到了,萬物復甦的春天就要來到了,讓我們帶上親人的祝福,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一年的奮鬥和努力中去吧

《春節印象》作文 篇3

所謂寒假,所謂過年,無非是貼對聯,放煙花,吃年飯,看春晚一向如此。

對於過年,早已經沒有了當初那樣的興奮,除去漠然,仍是漠然。倒不如趁著難得的假期去旅行,不禁這樣想著。 但卻沒能料到,我們真的能一家一起去青島。路上景色匆匆閃過,卻漸漸依稀聞見海水的氣味,吹得彷彿身上每一個細胞都興奮的發抖。

人生地不熟地,來到這樣一個陌生的城市,我們理所應當的找了一家旅行船,上了一家“賊船”的遊船,飄蕩在水上,遙望天際與海面銜接處,被陽光照耀波光粼粼的一抹金。實在是美極了。海風很柔,很暖。

回去的時候,做了事後令我相當後悔的一個決定——順便乘車遊玩。被帶到了一家據說是當地“有名”的廟宇,不過因為什麼出名,就不得而知了。無奈,在拉不動的兩個父母的帶領下,只好跟著一起進去看看,剛進大門,解說員對我們說拜廟誠懇之類、以及各種規矩的事情時,我不禁感到厭煩,要知道,從她那化了濃妝的眼睛裡可以看出,她是並不相信這些的。這種煩躁甚至夾雜著一絲的莫名不安。

進入正院,是滿樹的紅牌,也就是所謂的祈福牌,遠遠看去,掉了葉子的樹一片紅。香爐裡,香灰滿是的,檀香氣四處繚繞,還有絡繹不絕,來來往往的“信徒”們,講述著這裡的繁華,香火正旺,卻也加重著我的不安。

來到正殿,解說員不知帶進了多少批遊客,亦或是別的什麼,對這裡的一切相當熟悉,甚至連廟裡的“工作人員”也與其是熟人。他講述的規矩都是相當苛刻的,繁瑣而枯燥,甚至夾雜著一絲恐嚇,深深埋在他所謂的“規矩”裡,我忍不住,想要離開,父母卻沒有想要移動的意思。

走過正殿,拿著發派的小福袋,在解說員的指引下又向左偏殿走去,據說,只是祝一下好運,還特意加重了“免費的”讓大家不要擔心。我不明白當時是怎麼了,神使鬼差的相信了他的鬼話,有了“也好,反正沒什麼損失,跟去看看”的想法,隨著父母去了。

那人像是“專業”的,說了一通“解析”後,遞給我們像是一張餐館的結賬單的東西,也確實開了“菜”——兩根所謂的龍香。到外面上香驅除厄運去了。當負責人員用她那纖纖玉手,指著那刺眼的標價時,我一下子呆住。那個做工不細緻,甚至可以用粗糙來形容的大型檀香,標價為二百九十元。而在看手裡的,他居然開了兩支!工作人員像是看見財神一樣的臉上,露出令人生厭的表情,做著所謂的思想工作:“你們還真是有福氣啊,很少有人能夠同時點兩隻龍香的。”我可以理解為很少有人像你這樣這麼有錢還任人宰割的麼。忍無可忍,終於轉身離去,母親卻一把拉住了我,父母臉上的表情令我絕望。

而卻在右偏殿貼所謂的小福子的時候,差點失控。交上祈福卡的手忽然頓住,耳邊,擦肩而過的阿姨的聲音依舊迴盪縈繞在耳邊,聽得刺耳。“沒想到,這裡還要交一百的善款啊。”

何為善款?何為香火錢?何為神佛?何為寺廟,何為旅行團?一切,在這時變悄然失去了它原本應在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