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關於元宵節日記精選15篇

節日慶典 閱讀(6.72K)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可是怎樣寫日記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元宵節日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元宵節日記精選15篇

關於元宵節日記1

在我國許多地方,元宵節比春節更熱鬧,舉辦鄧展,猜燈謎,放煙火,舞獅子。

今年元宵,我們吃過晚飯,來到步行街上,欣賞休閒廣場元宵節別具一格夜景;觀賞壯觀大場面;熱熱鬧鬧元宵節表演。從步行街到廣場一路上,這裡全部都燈火通明,美麗極。在茂盛松樹和柏樹上都掛滿五顏六色彩燈,一閃又一閃,像眨著神祕眼睛星星。這樹上每一片樹葉在十萬盞燈照耀下,似乎都有一個新生命在顫動,這充滿希望樹。在廣場入口處還掛著一排排大紅燈籠,為元宵節增加色彩。這五顏六色燈照耀著廣場雄偉建築物,照耀著每一個人民笑臉,使人心中感到親切,感到光明,更感到溫暖。

走進毛石市,又是一派熱熱鬧鬧景象。這裡已經是人山人海。這裡人群再加上燈光,壯觀得真不知道用什麼詞語來形容!這裡人聲鼎沸,美麗景象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節目開始,首先是秧鼓隊上場,她們用雙手創作一段有節奏秧鼓,臉上都洋溢著節日喜慶,美好極。接著是八隊跳擺手舞表演者一擁而上,頓時填滿整個場面。她們動作優美,猶如一隻翩翩起舞花蝴蝶。最後是放禮花。只見五彩繽紛禮花朵朵綻放,然後就星星點點地向大地撲來,好似一些希望種子灑在大地上,迎接一希望美好未來!

啊!這個熱熱鬧鬧別具一格元宵節真美好,它彷彿寄託每個人希望,向著美好未來展翅飛翔!

關於元宵節日記2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大家都要吃湯圓,看花燈,猜燈謎。湯圓又叫元宵。奶奶說:“過完元宵節,春節就算過完。吃湯圓,大家在新一年裡團團圓圓,圓圓滿滿!”

可是我們家裡沒有人會做湯圓,媽媽就去超市買一些回來。有芝麻餡,有豆沙餡,還有肉餡。今年媽媽把煮湯圓任務交給我。到傍晚我就開始煮湯圓。我按奶奶教方法:先把鍋裡水燒開,放下湯圓,然後把火調小。過一會兒,媽媽讓我往鍋里加一些冷水。沒過多久,可以起鍋。掀開鍋蓋,只見一個個雪白湯圓漂在水中,就像一顆顆大珍珠。好誘人啊!

媽媽幫我把湯圓撈到碗裡。我剛把碗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嚥地吃起來。不一會兒,就全吃完。只剩下鍋裡還有一隻。爸爸說:“元宵節要猜燈謎。我們每人出個燈謎,看誰贏,誰就獎勵吃這個

湯圓。”大家都贊成這個辦法。可是爸爸出謎語一下就被媽媽猜出來。媽媽得意地說:“看來這個湯圓歸我!”我忙說:“別急,我還沒出謎語呢,這個不算!”大家都驚訝地看著我。媽媽說:“你也會出燈謎?”我說:“你們猜猜看,雨下得太大,把山都衝倒!是什麼字?”大家猜半天都猜不出。最後我公佈答案:“是個‘雪’字啊!”

我得到這個最後湯圓。太美味,自己贏來東西才是最好吃啊!

關於元宵節日記3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剛趕到家,就看到外婆將才做好的元宵放入鍋內,饞得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就想盡快吃到可口美味的小元宵!

做完作業,我想買點菸花慶祝節日的到來,可是誰知道,唯一兩家賣煙花的小店,一個店寫著“煙花爆竹,已售完”,而另一家小店門口也是水洩不通,擠也擠不進去。

吃晚飯了,桌子的正中央放了一碗元宵,有些是白的,有些是紅的;有些是圓形,還有些酷似金元寶,我禁不住誘惑,偷偷吃了幾個,味道甜甜的,可好吃了!

菜上齊了,我待大家坐定後,“撲通”一聲立了起來想說點節日致辭,可爸爸卻偏偏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也站了起來。爸爸謙虛地讓我先說,我清了清嗓子,裝成很好笑的聲音:“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我再次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乾杯!”話音剛落,碰了杯,喝了飲料,爸爸埋怨似的開玩笑說我把他的話搶了。笑過之後,我就開始狼吞虎嚥,外公打笑著說:“看你這吃相,跟幾天啥都沒吃一個樣!”我氣得撅起嘴,媽媽也應和著說我是一隻小饞貓,“撲哧”一聲笑了,將怒氣拋到了九霄雲外。外婆也點了點我的小鼻子。

天上的月亮又圓又大,一陣陣爆竹聲聲聲震耳,湯裡的元宵甜甜蜜蜜,所有的家庭和和睦睦,元宵節中的常州城漂漂亮亮,常州城的老百姓開開心心……

傍晚,躺在床上,回想著今天發生的一切,留在我心中的不僅僅是渴望再次吃到元宵,和又一次元宵節的到來,還有那一聲聲“元宵節快樂”!

關於元宵節日記4

每年的正月十五,中國的人們歡聚一堂鬧元宵,在這一個節日中,大家會吃湯圓,看煙花,賞花燈,猜燈謎。難忘的元宵節

這天的晚上,大家圍坐在一張方桌,品嚐著各種美味佳餚,尤其是少不了元宵節的主角——湯圓。湯圓白白胖胖園溜溜的,像一隻只企鵝的大肚皮;一會兒,奶奶把一盤熱氣騰騰的湯圓端了上來,我們爭先恐後的夾著湯圓,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感覺軟軟的,粘粘的,真是甜在嘴裡,美在心裡啊!聽爺爺說:“吃湯圓,象徵著家人團團圓圓,生活如蜜甜。”

吃完湯圓,我們一家人來到廣場看煙花,廣場上人潮湧動,可熱鬧了!“通通通”幾聲響,煙花像導彈一樣,騰空而起,“啪——”的一聲,夜空中出現了一朵朵美麗的“菊花”,細長的花瓣伸展開了,好像要籠罩整個世界似的,那美麗的顏色,明亮的照耀著我的眼睛,過了一會兒,“菊花”謝了,“滋滋滋”,只見空中出現了一隻美麗的“孔雀”,它的尾巴,正在開屏,羽毛真是五彩斑斕,就好像在顯示自己優美的身姿似的。

不一會兒“孔雀”轉了一圈,就不見了。廣場上的人們看了這,歡呼了起來:“啊!好美的煙花哦!”接著更多的煙花呈現在人們眼前,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流星,還有的像一個個大的降落傘……真是豐富多彩,姿態萬千啊!

今天我們品嚐了好吃的湯圓,欣賞了美麗的煙花,真是讓人難以忘懷,我會永遠記住這一個快樂,難忘的節日。

關於元宵節日記5

2月16日 星期四 天氣:晴

元宵節的晚上,媽媽和我一起去看煙花。

我們上了大路,人非常多,大路上擠得水洩不通。孩子們的頭上戴著亮光的牛犄角,臉上掛著笑容。在路上,有許多賣玩具的,各種各樣的玩具都發出亮光。碰碰涼門口還有一個“大怪物”,引得許多人來觀看。小朋友和“它”握手、照相。大街上那噼噼啪啪的聲音連綿不斷,好不熱鬧!

我們來到了三中附近,那些煙花形狀各異,它們有的爆炸後像大球,有的像瀑布飛流直下,有的像柳條,有的像大蘑菇,有的像星星一樣飛上天空,又像流星一樣落下來;有的還要在空中閃一會兒才能落下來;有的在空中停留一會兒,它們像許多個紅色的小燈籠……那些煙花絢麗多彩,一個能變換好幾種顏色呢!比如說,剛放出來的是黃色,然後變成了綠色,最後成了紫色。每次放完一個煙花,天空中就留下白色的柳樹形的印跡,銀裝素裹,美極了。

等三中的煙花不放了,媽媽往天上一瞅,看見許多像小星星似的東西。媽媽指著那些東西問我:“那些東西是什麼呀?”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星星。”過了一會兒,一盞燈籠升上了天空,媽媽看見了,連忙叫我:“你瞧!那些燈籠有的高,有的低。高的不太亮,低燈籠的紅紙也能看到,並且它很亮。這時,從人群中又飛起一個燈籠,它是孔明燈,代表人們平安、幸福、快樂。這時,我和媽媽就過去看那些人點燈籠了,飛起來的燈籠越來越多。它們升入高空,就像星星一樣。

元宵節真熱鬧啊,我真高興。

關於元宵節日記6

我的家鄉在開化縣蘇莊鎮橫中村。村裡不僅住著我可親可敬的爺爺奶奶,還有讓人可盼可唸的一年一度的鬧元宵。

每當正月十五那天一大早,爺爺奶奶就把家裡最珍貴的果品拿到了祠堂的供桌上,並把果品名字寫上。元宵節最熱鬧的地方是祠堂,祠堂的中央掛著一盞五彩繽紛的大花燈,裡面的小白兔栩栩如生。供桌上的果品色彩斑瀾,各種各樣。全村的小朋友圍著供桌,雙眼直鉤鉤的盯著,嚥著口水認讀著果品上的名字,相互推選著今年的果品王。

到了中午時分,村裡的竹馬隊就會登上祠堂的戲臺,為晚上的演出而排練。竹馬隊員由抽籤產生,他們化上裝,拿著道具,排練可認真了。

夜幕降臨時,家家戶戶門口掛上了紅紅的大燈籠,煙花禮炮一式二份準備好。一份放在自家門口,一份搬到祠堂燃放。家中的八仙桌上放滿了糖果,杯子裡盛滿了糖水,果盤下放了紅包。天黑時,竹馬隊開始在戲臺上表演,臺下的煙花一個接一個燃放,色彩一個比一個豔麗,聲音一個比一個震耳。祠堂裡的煙花燃放完,竹馬隊開始家家戶戶上門祈福。當竹馬隊進家門前,門前必然要燃放煙花禮炮。進門後繞正廳一圈,隊員們與主人相互說著吉祥的話,來祝福新年的好運氣,管事的隊員還接過主人的紅包,作為來年元宵節的活動經費。

村裡的元宵,一直要鬧到深夜才結束,人們懷著一年更比一年好的祝福進入夢鄉。

  關於元宵節日記7

正月十五,早上媽媽煮了湯圓,吃過後,收拾了一下,我們全家一起去我伯伯家過元宵節。

中午我們全部加起來有十四個人一起吃飯,大人們喝酒聊天,我們孩子們先吃完,有的看電視,有的玩電腦,有的打牌,有說有笑,真快活呀。後 來兩個姐姐帶我去街上照大頭貼,我們選了二十九張圖片,這些圖片還有3d立體效果呢,拍出來很美觀,拍完後攝像師又修飾了一番就開始列印了,看著打印出來的大頭貼感到非常滿意。我們又去了一家小店,你猜我們要幹什麼?買東西呀!我們買了兩個手機掛飾和一個沙漏,手機掛飾是給兩個姐姐的,而沙漏就一定是我的啦。

晚上,姐姐在每個門口兩邊都點上了小紅蠟燭,伯伯拿出了小禮花,我們就用蠟燭點燃禮花,真好玩。這時水餃已經下好了。我問媽媽:為什麼早上吃湯圓,而晚上吃水餃呢?媽媽說:這是習俗。

晚飯後我們回家,路上看到月亮又大又圓又亮。到市裡後,看到街上掛著各種花燈,還有很多燈謎;樹上掛滿了小彩燈,路燈上的是長條彩燈,就連旗幟上都有彩燈,真是火樹銀花,美極了;還看到了飛上天的孔明燈,我不禁喊道:飛吧!孔明燈!因為我知道孔明燈裡裝著人們的心願。

我愛極了這個元宵節。

關於元宵節日記8

一年一度正月十五是中國歷史上傳統節日——元宵節。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賞花燈。象徵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20xx年元宵節是我最難忘。那天晚上,我和爺爺、奶奶以及爸爸、媽媽一起吃完香香甜甜湯圓以後就到中山公園裡欣賞花燈。

我們來到公園,只見公園裡燈火輝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對著公園門口是一座由八條龍組成巨型花燈,燈光閃爍,異常壯觀。在七星池裡,一個美麗動人蓮花仙子高高地站在鮮豔蓮花上,好像在祝福人們健康長壽!我還看到一個月亮造型花燈,製作精美,吸引許多人圍在它周圍觀賞。一棵高大樹上掛滿蜜蜂、蝴蝶造型花燈,微風一吹,飛來蕩去,彷彿在告訴人們“春天來,春天來”。還有許許多多製作精美,造型不同漂亮花燈,吸引著人們競相拍照,留下一張張永久紀念。

多麼令人難忘20xx年元宵節,多麼幸福夜晚。走在回家路上,我不禁抬頭望去,只見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天空,是那麼透亮,我彷彿看到嫦娥仙子抱著她心愛玉兔正津津有味地欣賞著人間這熱鬧元宵之夜。

關於元宵節日記9

我們班每年都要組織元宵猜燈謎活動,今年也不例外。我們都要嘗試自已做花,其中的樂趣也只有親手做時才能體會。

今年我做什麼花燈呢?想了想,首先做個鐘錶吧,代表時間飛快的流逝,無時無刻都在提醒我要珍惜時間。我先用圓規在黃色卡紙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再用剪刀剪下來;我又用綠色的卡上做成幾個刻度,然後用固體膠一條條貼在圓盤上;最後用筆在粉色的卡紙上畫一個個尖尖的指標,用剪刀剪下,用圖釘定在圓盤中間,這樣一個鐘錶燈就做好了。

接著我又做了一個蘋果燈。我先用筆在紙卡上畫一個大蘋果,然後剪下來。我把同樣的蘋果按大小一共剪了五個,一個比一個大一圈。然後把它們一個個貼上去,這樣從正面看它就是一個立體的蘋果,蘋果燈也就做好了。雖然它看似簡單,但是它意味著平安幸福。

我還做了兩個草裙燈。我把飲料瓶分成三半,然後再把有蓋的一段和中間的一段粘在一起,外面用剪成一條條地彩色海綿紙包裹起來,看起來很像女孩子穿的公主裙,非常可愛。

最後我想做一個好玩的看圖識謎的彩燈,想了想就做一個聖旨燈吧。我用彩色的海綿紙,做成卷軸貼在白紙上,並用毛筆在白紙上簡單的畫上山的樣子,並不寫一個字,這樣一個謎底是默默無聞(文)的燈謎就做好了。

做花燈真的很有意思,可以鍛鍊我們的動手能力。所以我很樂意參與做花燈、猜燈謎的活動。可惜明年我就要上國中了,到時就沒有機會再做花燈了。

關於元宵節日記10

隨著元宵佳節臨近,我校開展了“點亮文明生活,共鬧快樂元宵”元宵燈製作比賽。我和家人一起製作了一盞元宵燈。

我先找來鐵絲,在家人的幫助下,做了一個牢固的框架。然後,我用一根繩子做了燈籠的引繩。

接下來就要做燈籠的外壁了。我拿出宣紙,把宣紙塗成了紅色,可是稍微一用力,宣紙就破了一個洞。我想:宣紙一不小心就會弄破,沒拿到學校就破掉了,只能另找材料。我想啊想,忽然,我看見一個無紡布做成的白色圍裙。有了,就用無紡布做。我把無紡布按框架的大小剪成需要的大小,用國畫顏料把無紡布染成紅色。我輕輕地把無紡布粘在框架上,這時,燈籠就好像穿上了一件衣服,已經像模像樣了,可是這樣還是不夠漂亮。

我又剪下四個不同式樣的福字和漂亮的裝飾貼在了燈籠上,在下面掛了一個流蘇,燈籠顯得更加喜氣洋洋。再掛上寫有作品名稱﹑作者姓名﹑班級﹑學校的.無紡布,漂亮的元宵花燈就算大功告成了。

我為這個燈籠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福氣盈門紅燈籠”,希望能夠在新的一年中給大家帶來福氣,帶來好運!

關於元宵節日記11

今天是在學校吃午餐的第一天,大家的心情非常激動,像“嘰嘰喳喳”的麻雀,有的同學說:“今天會吃什麼呢?”有的同學說:“什麼菜都要吃,這樣有利於健康嘛!”桌面上擺滿了五花八門的毛巾,一切準備妥當就等著開吃了。

老師讓值日生下去端飯箱,只見有一位男值日生把飯盒緊緊抱住飯箱,喉結上下動了動,嚥了一口唾沫,想必是已經被飯菜的香味吸引去了。終於盼到開吃的時候了,我把紙輕輕地撕開。只見青菜懶洋洋地躺在那裡晒太陽,牛肉浸泡在香噴噴的“溫泉”裡,豆腐在美美地睡覺,白米飯一粒挨著一粒。我張開嘴巴吃了一口,“哇,真好吃。”讓人回味無窮。我後面那位同學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嘴巴里還沒吃完又把一勺飯塞進嘴裡,好像飢餓了許多天似的。不到五分鐘,他就把飯吃了個精光,邊嚼邊說:“老師,我還要。”他那滑稽的樣子引得全班鬨堂大笑。

學校實行的半封閉管理,讓我們不挑食,不亂花錢。交通安全方面父母也可以放心許多,學校實行半封閉管理真好,在學校吃飯真開心。

關於元宵節日記12

在我的家鄉永嘉,每逢正月十五都要提花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學業進步,平平安安,生意興隆……

夜幕降臨,伴隨著一聲鞭炮聲,各家各戶的小孩、大人們在灶神前點上蠟燭,祈福,然後,我們提著花燈,急急忙忙地家裡出發,到廟前集中,接著,我們提著花燈走走停停,不知不覺來到了山中的小路上,大人們有說有笑,路邊的鞭炮聲打得更是響亮,我們看著一束束光芒“呼”地衝上天空,到了半空中,像花兒一樣綻開了笑臉,有紅色的,有紫色的,還有黃色的,美麗極了!

還有的鞭炮打得可響了,“噼噼啪啪”的,聽說“噼噼啪啪”的諧音就是“平平安安”的意思,而且,要放的越響越好,我們又看見家家戶戶門前都擺著羊肉、牛肉和摺好的金元寶等等,我問媽媽:“為什麼要在問口放這些東西?”媽媽說:“這叫‘路祭’,是為了祭拜神靈用的。”我們隨著人流來到李氏宗祠,拜過祖先,然後把花燈提回廟裡。提花燈儀式就結束了。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傳統文化數不勝數,豐富多彩,但我還是喜歡我們家鄉的花燈。

關於元宵節日記13

今天是元宵節,是一家團聚的日子。按照風俗,年年都是這樣,沒什麼好新奇的。不過今年可就不一樣咯!

晚上,彩色的煙花令人眩目。整個深圳都洋溢著歡樂的笑聲和濃濃的湯圓味。我問:“爸爸我們吃湯圓好嗎?”“好哇”爸爸回答道,又說:“不過,你剛剛買的湯圓都不很圓我們把它揉圓吧!這就代表今年就會團團圓圓的。”“嗯,不過也太沒新意了吧!要不……”我翻了翻口袋,掏出了一枚一角硬幣。“老爸,等一下,我們把這枚硬幣放進湯圓裡,如果誰吃到誰今年就是最幸運的人。”我興奮的說,“好哇”爸爸笑著贊同了我的意見。我們父女倆就開始包湯圓了,我心裡想,希望我們一家三口全是今年最幸福的人。不一會兒,湯圓煮好了,爸爸用他那“雞嗓子”叫到,我和老媽迫不急待地想吃美味可口的湯圓呢。“哎喲”老媽大聲叫到,湯圓裡面怎麼有硬幣呀,哈哈老媽吃到幸運幣了,我就連聲說到“老媽,你今年要發大財了”!老媽樂呵呵地說:肯定是你這個調皮蛋想的點子。我開心極了!

我在心裡祝願老媽和我們全家今年事事順利,團團圓圓,健康快樂!

關於元宵節日記14

正月十五元宵節到了,街上燈火通明、人流如潮,家家戶戶喜氣洋洋。

我們全家在這一天來到奶奶家過元宵節。一進門,就看見奶奶正在做湯圓。奶奶先把一包雪白的麵粉倒入面盆中,然後右手拿著一碗熱水,左右拿著一雙筷子以便慢慢地倒水,一邊均勻地拌著麵粉。當水和麵粉和為一體時,之間奶奶將麵粉使勁地揉啊揉,一不會兒,原本軟軟的麵粉團成了一塊“結實“的麵糰,奶奶拿了一小塊將它搓成一個小圓球,又在圓球的中間挖了一個又大又深的洞,把我最喜歡吃的芝麻醬放進了麵糰洞裡,接著又輕輕地將洞口封住,再將湯圓搓成圓形,就這樣,一個湯圓就完成了。我看著好玩嚷著也要做,奶奶笑著拿了一塊麵團給我,讓我學著做。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搓起了湯圓,不知不覺中臉上沾滿了麵粉,大家看了都管我叫小花貓。我照了照鏡子,也忍不住笑了……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湯圓都做好了。

“湯圓要下鍋啦。”奶奶叫媽媽將做好的湯圓放進鍋中,過了一會兒,只見鐵鍋裡清水沸騰,一隻只圓溜溜、雪白雪白的湯圓隨著水波在輕輕地滾動、沉浮。我迫不及待地問媽媽:“可以吃了嗎?”,媽媽說,等湯圓們都浮起來了就熟了。奶奶笑著給我盛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不僅湯圓的皮好吃,那芝麻餡更好吃,那麼香甜,那麼可口。

我們一家人團團圓圓地圍坐在圓桌旁,吃著美味無比的湯圓,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愉悅的神情,歡聲笑語瀰漫在整個屋中……

關於元宵節日記15

今天,爸爸、媽媽帶著哥哥、姐姐、我和妹妹一起去看花燈。

“哇!好漂亮啊!”姐姐情不自禁驚歎一句。我們首先看到和諧門,那悠揚舒緩音樂讓姐姐和妹妹不由自主地跳起舞來。

我喜歡“十二生肖”那組燈,瞧,龍在“嚓!嚓!嚓!”打小鈸,蠻有節奏!豬用盡全身力氣“咚!咚!咚!”掄著槌子敲大鼓……鑼鼓喧天,笙簫齊鳴,十二生肖音樂會給元宵節帶來無限歡樂!

我和姐姐都迫不及待想知道最後面是什麼,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我和姐姐異口同聲地叫一聲。原來是威震四海託塔李天王塔矗立在前面。只見塔內緩慢旋轉著人民幣畫面,我想大概是恭喜人們發財吧。實在是太隨人願!

我們又趕到爸爸、媽媽那裡,這時他們正興致勃勃地看著“空城計”呢!只見諸葛亮穩坐城頭,不慌不忙地彈著琴,真是一種處變不驚、沉著鎮靜大將風範啊!

今晚真是五彩繽紛花燈連成片,熙熙攘攘人群匯成海,歡歌笑語形成潮啊!我們一家人也都沉浸在元宵節歡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