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國小元宵節教案(通用6篇)

節日慶典 閱讀(1.13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元宵節教案(通用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元宵節教案(通用6篇)

  國小元宵節教案1

  〖教學目標〗

1、抄寫6個單韻母。

2、學習填寫《偏旁表》。

3、鼓勵學生了解更多有關元宵節的知識和習俗。

  〖教學過程〗

  一、瞭解燈謎、自讀課文《元宵節》,試編謎語

1、學過了元宵節這一單元的兩首兒歌,能說一說你對元宵節的瞭解嗎?

2、元宵節還有一個有趣的活動就是猜燈謎,燈謎就寫在各種五彩的花燈上,它可以供人們觀賞、猜測,可有趣了。看花燈時,你發現這些燈謎了嗎?請大家猜一猜。

3、老師這裡就有幾條謎語,(課件出示花燈,上面有燈謎)聰明的小朋友,準能猜中。

小魚花燈:一群小孩排成隊,手拉手兒臂挽臂。碰上火星就散開,噼噼啪啪叫聲脆。(謎底:鞭炮)

山羊花燈:一群小白鵝,紛紛跳下河。個個能浮水,全都上餐桌。(謎底:水餃)

[教師放慢讀謎語的速度,可示意學生會讀的地方和老師一起讀,這也是一個識字的過程,以猜燈謎形式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體驗語文就在生活中。]

4、我們的好朋友丁丁也喜歡猜謎語,你想知道丁丁猜的謎語是什麼嗎?藉助拼音自己來讀讀課文《猜燈謎》。

5、和小組內同學合作讀文章,訂正讀音。並找到丁丁猜的謎語,想想為什麼是元宵。

6、(課件再出示一個花燈,上面寫著課文中的謎語。)請知道的學生或教師講講元宵的製作過程。

7、齊讀謎語,爭取記住它,回家說給小夥伴或爸爸媽媽聽。

[課文中謎語語句優美、形象。以多讀、多記的方式鼓勵學生積累。從學期初隨學隨記,形成積累,形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8、像丁丁那樣也編個謎語。小組合作,全班交流。

  二、仿造句子說一說

1、元宵節的晚上,丁丁的全家人在一起看電視、猜燈謎。你能像他這樣也來說一說嗎?(課件同時出示例句:元宵節的晚上,全家人一起看電視。)

1、元宵節的晚上,______在一起______。

2、換個時間,再來說一說。______,______在一起_____。

  三、口語交際

1、過年時,家人在一起多快樂。口當、口當、口當,門敲響了,客人來了。猜猜他會是誰呢?

2、你要怎樣招待他呢?(學生各抒己見)

3、和小組內同學演一演。

4、全班彙報。其他同學做小評委評一評,請扮演小客人的同學來談談感受。

評出最熱情的小主人,最有禮貌的小客人。

  四、作業

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關於它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和傳說。課後同學們可以多收集一些資料,講給大家聽。

  國小元宵節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溼糯米粉搓元宵並能團得較圓。

2、能感受到元宵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請國小生收集花燈,佈置活動室。

2、用溼糯米粉適量,消毒過的盤子一組一個。

3、國小生用肥皂洗淨雙手。

  活動過程:

一、觀賞花燈,感知元宵節。

1、國小生自由觀賞花燈,相互欣賞。

2、引發國小生討論:為什麼現在要玩花燈?

3、小結:元宵節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燈、玩花燈、做元宵、吃元宵。

二、引導國小生搓元宵。

1、老師介紹做元宵的材料,溼糯米粉。

2、討論製作方法引導國小生將溼糯米粉搓成長條,再分成一段一段的`,最後將每一段搓圓。

三、國小生操作。

老師將溼糯米粉分給國小生,讓國小生自己動手操作。提醒國小生不能把元宵掉到地上,以免弄髒。然後將國小生做好的元宵送到廚房請師傅幫助煮沸熟。

  國小元宵節教案3

  教學目的:

1、通過資料交流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風俗,通過賞花燈、猜燈謎,讓學生體驗、熟悉我國傳統的元宵節活動的熱鬧氛圍,親身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2、在元宵節活動中能表現出探究的意識,發現元宵節活動的新鮮事,有趣事;學習收集與元宵節活動相關的資料,鍛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路、他人經驗等)獲取資訊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解釋“元宵”的含義

1、同學們,你們知道星期天是什麼日子嗎?

2、有誰知道“元宵”一詞的含義呢?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二、瞭解元宵節的由來

1、那麼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呢?

學生交流。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曆"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三、知曉元宵節的習俗

學生交流。

(一)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二)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倍加重視;在元宵節燃燈更成為一種習俗。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元宵節燃燈的習俗,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日的燈式越來越多,燈的名目內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鳳燈、琉璃燈等等。元宵節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三)"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四)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四、賞花燈,猜燈謎

1、學生相互欣賞各自的花燈,教師引導學生用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花燈的形狀、顏色、名稱、製作方法及特別之處等;評選出最能代表班級水平的花燈。

2、猜燈謎。

五、暢談元宵節的意義

1、同學們,你們將如何度過這次元宵節呢?

2、學生暢談

六、作業

1、週日,元宵節,學生與父母、長輩一吃元宵、觀賞電視元宵慶祝晚會,讓他們感受一下漸漸淡去的年味,體驗元宵節的快樂;

2、拍一張團圓照。選出5張最溫暖人心的“團圓照”,在3月展板上予以展示。

七、小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國小元宵節教案4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了解元宵節的風俗習慣,並通過欣賞,感受元宵節熱烈的氣氛,培養熱愛中華民族文化的情感。

2、引導學生進行彩燈的設計製作,並佈置展示。

  教學重點:

瞭解元宵節習俗,欣賞彩燈並學習設計製作彩燈。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掌握彩燈的基本製作方法並能較好地完成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激趣匯入:

1、引導學生欣賞各種花燈圖片,並說說自己的感受

(1)花燈美嗎?為什麼美?

(2)各有什麼特點?

(3)你還見過什麼樣的花燈?

2、請學生說說元宵節的來歷及有關元宵節的傳說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3、讓學生拿出自己帶來的花燈,引導他們觀察:

(1)花燈的製作材料

(2)花燈的基本結構

(3)花燈的幾種製作方法,不同材料有不同的製作方法

  第二課時

一、與學生一起探討、演示菱形花燈的製作過程和方法

1、演示製作方法、過程

2、你認為還可以怎樣製作更漂亮或更簡便?

二、學生分組進行討論、設計,合作

三、課堂小結

1、請學生談談本組製作思路

2、互相參觀提看法:造型色彩設計理念

3、交流好的製作放

四、繼續製作完成

五、作品展覽,評議

六、課堂延伸

除了用紙質來做,還可以用什麼材料來做?比如:釉子皮、廢棄物等

欣賞國外的各種燈飾作品!

  國小元宵節教案5

  活動目的:

1、讓國小生學習運用重疊折剪的機能製作華燈。

2、讓國小生在活動中相互交流,體驗元宵節的民俗風情,感受生活美。

  活動準備:

收集花燈、剪刀、膠水、針、線

  活動過程:

1、以“元宵節鬧花燈”為題,引導國小生觀賞花燈。

2、討論:

(1)花燈美嗎?美在哪裡?

(2)若是想製作花燈,要用到哪些出來材料?

3、請國小生用完整話回答討論的結果。

4、師講解制作步驟,重點強調折時要用手將摺痕按平,幾層紙張要捏緊。

5、師提出製作要求:

(1)小心使用剪刀,膠水不要粘太多。

(2)大膽製作,看誰的花燈美。

6、國小生動手,師巡視幫助能力弱的國小生完成作品。

7、讓國小生把製作的花燈懸掛起來,互相觀賞評價。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欣賞。

魯達當和尚(打一成語)。謎底:半路出家

啞巴打手勢(打一成語)。謎底:不言而喻

婁阿鼠問卦(打一成語)。謎底:做賊心虛

超級好牙刷(打一成語)。謎底:一毛不拔

貓狗像什麼(打一成語)。謎底:如狼似虎

電鋸開木頭(打一成語)。謎底:當機立斷

空對空導彈(打一成語)。謎底:見機行事

  國小元宵節教案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24個新詞語的意思;會用“不由得”、“要是”各寫一句話。

2、學會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3、會按照課後思考題邊讀邊思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感受熱愛軍屬老奶奶的思想感情,初步養成熱心為軍屬做有益的事的習慣。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數學重點:會按照課後思考題邊讀邊思學習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課後題中的兩個長句的意思,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質。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元宵、一年一度、愣住、惦記”等詞語的意思。

2、學會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3—理解課文第一段。

(二)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讀一讀,認識“宵”,查字典理解“宵“在詞浯中的意思,說說元宵節是指哪一天?

(2)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元宵燈會上發生的一件感人的事情。

2、聽課文錄音思考課後問題1,感知課文內容。

3、自學課文。

(1)讀通課文,生字多讀幾遍,記字形。

(2)劃出生字所在的詞語,想想詞義,完成課後作業1。

4、檢查自學。

(1)認讀生字、新詞、正音。

(2)識記字形,提出難寫、易錯的字。重點指導:郎、鶴、牌、屬。

(3)交流課堂作業1,並說說還學懂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5、指導分段。

(1)再讀課文,找到與課後問題相對應的內容。

(2)課文開頭、結尾分別寫了什麼?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說分段理由。)

6、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學生邊聽邊想象雪後夜晚的景色。

(2)用自己的話描述當時的景色。

(3)出示句子:“天上掛著明月,地上瀉滿銀輝。”

①給“瀉”換個詞。

②對比讀一讀體會“瀉”在句子中表現出的動態美。

(4)有感情地讀第一段。

7、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課堂作業第2題。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按照課後思考題邊讀邊思邊學習課文,理解課文第二、三段,理解“燈火輝煌”、“栩栩如生”、“亭亭玉立”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三段。通過對重點句的理解體會星星和李老師關心熱愛軍屬張奶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過程

1、學習第二段。

(1)邊默讀課文邊思考。

課文怎樣寫出學校燈會熱鬧的情景?用“一”劃出概括寫燈會熱鬧的句子,用()劃出具體寫燈會熱鬧的句子。

(2)引讀第二段。

(3)交流總起句、總結句,理解“燈火輝煌”,用上“因為……所以……”說說學校禮堂燈火輝煌的原因。

(4)細讀分述部分。

①課文寫到了哪些燈?它們各有什麼特點?

理解:“栩栩如生”、“亭亭玉立”、“凌空欲飛”在課文中的意思。

②找出課文中寫燈籠的顏色、樣子的詞語。

理解:“五彩繽紛”的意思。

③看圖想象:燈會上還會有什麼燈?用上“有……有……有……”說一說。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段。

(6)小結:作者運用“總起——分述——總結”的方法寫出了元宵燈會的熱鬧場面。

2、學習第三段。

(1)邊讀邊思考:星星看到元元捎來的娃娃燈,想到了什麼,她又怎麼做?

(2)交流討論:星星看到元元捎來的娃娃燈,想到了什麼?

①按照“星星是怎麼看到娃娃的——娃娃燈是哪兒來的——星星想到了誰”引讀第三段。

穿插理解詞語:停留(聯絡上下文)、記掛、好評(換詞)。

②劃出寫星星想到張奶奶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到星星是一個心地善良、關心老人的好孩子。

(3)星星是怎麼做的?

①稍作自由準備後,指名錶演星星、李老師攙扶張奶奶以及對話的過程。

②表演中理解“攙扶”、“小心翼翼”、“樂呵可”等詞語的意思,評議中使學生體會星星、李老師對張奶奶的關心和愛護o

③出示句子:

她看見有個穿大紅風雪衣的阿姨,攙扶著張奶奶,正小心翼翼地向學校走來。

“攙扶”、“小心翼翼”反映了老師怎樣的思想感情?

抓住這兩個詞,有感情地讀這句話。

(4)軍屬老奶奶為什麼那麼高興?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二、三兩段。

4、作業:完成課堂作業第3、4、5(1)題。

  第3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第四段,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用“不由得”、“要是”各寫一句話。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感受熱愛軍屬老奶奶的思想

感情,初步養成熱心為軍屬做有益的事的習慣。

(二)教學過程

1、複習引入:

(1)聽寫句子:她看見有個穿大紅風雪衣的阿姨,攙扶著張奶奶,正小心翼翼地向學校走來。

(2)評議,有感情地讀這句話。

(3)通過上兩節課的學習,你知道星星和李老師是怎樣的人?從哪些地方看出來?

(4)導人:李老師和星星關心、尊敬、熱愛軍後張奶奶,在元宵燈會的助上沒有忘記她。師生倆攙扶著張奶奶向學校走去。這節課我們學習課文最後一段。

2、學習第四段。

(1)出示這一段話,指名讀。

(2)“閃動著兩簇火苗兒”指什麼?(李老師的紅色雪衣和星星的紅領巾。)

(3)為什麼要這樣寫?(學生如有困難,教師可以“火苗兒”所代表的意義和師生倆表現出來的品德加以引導。)

(4)抓住重點詞有感情地朗讀第四段。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學了課文後,你和星星比一比,要向她學習什麼?你打算以後怎麼做?(關心、尊敬、熱愛老人,為老人多做好事。)

4、造句指導。

(1)用“不由得”造句。

①出示句子,星星看著看著,不由得想起了元元的鄰居軍屬張奶奶。

②“不由得”是什麼意思?(不禁、不由自主地。)

③分析句子,注意寫出:在什麼情況下,誰不由得怎麼樣。

④口頭造句。

(2)用“要是”造句。

指導方法同上,使學生理解—“要是”表示一種假設。

(3)完成課堂作業第6題。

5、作業。

(1)聽寫生字、詞。

(2)完成課堂作業第5(2)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