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精品】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合集八篇

節日慶典 閱讀(6.82K)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端午節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合集八篇

端午節端午節作文 篇1

快樂的端午節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來了,每逢端午節,家鄉的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裡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我非常期盼端午節的到來,因為我想學著包粽子。今天媽媽提前教我,讓我在端午節那天露一手。我先看著媽媽包,只見粽葉、粽米在媽媽嫻熟的手法下完成了。媽媽又叫我自己包一遍。我照著媽媽的樣子,先拿起粽葉,做成粽子的雛形,緊接著,我抓起一把糯米往粽葉裡放,剛放進去,粽葉像一個頑皮的爆竹一下子爆開了,一顆顆糯米像雨點似的掉落在地上,發出動聽的聲音。我不敢怠慢,趕忙把地上的粽子重新包,經過多次實踐,終於包好了。媽媽看著我手中的粽子不住地點頭稱讚。更有趣的是看划龍舟比賽,划龍舟那熱烈的場面實在令人神往。比賽在人們的翹首以待中終於開始了,鼓聲響起,龍舟便如一支離弦的箭,在江上來去如飛。一時間,吶喊聲、鑼鼓聲,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交匯在一起好壯觀。我真想也坐在船上參加比賽。我愛吃粽子,更愛看划龍舟,愛享受端午節節日的歡樂氣氛。城門中心國小三年4班翁楚怡

端午節端午節作文 篇2

又到了飄滿棕子香味的端午節了,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著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非常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著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條龍舟在江裡一字排開,划船手摩拳擦掌在準備著。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後。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裡。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裡扔粽子和雞蛋,我非常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麼,為什麼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進水裡呢?”爸爸說:“賽龍舟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紀念他。借划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粽子等食物餵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端午節作文:

端午節,想必大家都知道,它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等。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在這一天,我們都會吃粽子、賽龍舟。可是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那就讓我來給你講講吧。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來的。古代屈原為楚國投江而死,人民很同情他。因為想盡快把屈原打撈上來,人民爭先恐後地划船尋找(後來形成了划龍舟);因為怕江裡的魚餓了會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裡投米團餵魚,逐漸就發展成為了粽子。後來,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粽子,賽龍舟,以此來紀念屈原。

可我卻不這麼認為,我覺得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一是為了填飽我們的肚子,二是為了使我們的身心得到放鬆。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因為我在端午節的時候就很快樂。記得上一次端午節的時候,我吃了好多粽子,雖然已經吃飽了,但是我還是沒有停下來,到最後,我硬撐著把每一個味道的粽子都吃了一遍,我撐得都站不起來了,可是,我必須起來,因為我吃得太多了,必須起來活動一下,於是我猛地一站,終於站了起來,想走兩步,剛邁開腿,由於重心不穩,我一下趴在了地上,全家人都笑了起來,我也笑了起來,因為我給家人帶來了快樂,儘管摔得很痛,但是心裡卻很開心,這不就是痛並快樂著嗎?

端午節,一個快樂的節日,一個充滿著歡笑的節日,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端午節作文 篇3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人們賽龍舟、插艾草、吃粽子,進行多種多樣的.紀念活動。今年我們迎來的,是第一個作為法定節日的端午節,在汶川地震帶來的傷痛未止的時候,很有必要過好這個節日,藉端午節可以驅邪避疫的寓意,護佑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早日擺脫災害,永遠平安。

端午節是一個正在被我們逐漸遺忘的節日。這和中國不斷加速的城市化程序有關。還有著一個共同的原因,就是節日的娛樂化程度不夠。中國大多數的傳統文化節日,都曾有過它狂歡的面孔,端午也是如此。由於在這一天要給孩子身上掛荷包,以雄黃在小兒額頭畫“王”驅毒鎮邪,帶孩子製作弓箭等等,因此端午節也被稱為“孩子節”、“娃娃節”,讓孩子感受到節日的歡樂氣氛,是傳承文化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可惜大人們對待傳統節日,也往往採取快速消費的敷衍態度,沒有上一輩的言傳身教。

由於紀念屈原說影響廣泛,使得端午節順理成章地成了“愛國主義教育節”。但要想讓傳統節日在公眾生活中佔有重要位置,就要深入挖掘它質樸而美好的一面,並賦予它可與現代生活融為一體的活力,吸引全民參與。

很多人表示“端午節,不就是吃粽子紀念屈原嗎?”在端午節到來時,多數人在記憶中只剩下吃粽子,端午的一些習俗已經遠去。

“其實我們已對傳統節日習俗出現了集體失憶症。”民俗學家趙書說,端午節其實是一個大節日,節日內容繁多。原來過節的時間是從五月七年級到初五,在少數地區還熱鬧到五月十三;包括祭祀供“五毒餅”和“玫瑰餅”;用葦葉包裹黃米小棗粽子;家家戶戶插艾蒿防瘟避災;身上配戴五彩絲線以祈福增壽;貼葫蘆花以避“五毒”;孩童到郊外玩“鬥百草”遊戲等。趙書認為,民間習俗背後都有著深刻的傳統文化的內涵,而今天的人們恰恰忽視了這些。

如何讓端午節煥發活力,不能簡單放假了事,應和相關的民俗組織一起,搭建營造節日氣氛、吸引群眾參與的平臺。相關組織應圍繞所在城市特點,舉行一些群體活動,比如賽龍舟,它成為端午節最顯眼的標誌行為,是因為它具備豐富的娛樂性和參與性。時間上的充足,

象徵意義上的提醒,會喚醒更多人關於端午節的文化記憶。不妨從今年開始,讓我們重新記憶端午節,讓它成為一個別人“搶不走、奪不去”的民族節日。

端午節端午節作文 篇4

端午節在老家是很隆重的,很令孩子們期待,端午節粽子是主角,家家戶戶都要包。

包粽子要用專門的粽葉,粽葉大概是竹子的一種,這種竹子矮小但是葉子很大,有一兩尺長,一兩寸寬。包粽子也是個技術活,取一片粽葉中間一窩兩頭交疊就有了一個鬥,裝進糯米及餡料稍微壓實,將交疊的部分蓋過來包住封口,富餘的部分在粽子上一折橫著包上,用細麻繩在中間一捆就包好了,粽子綁在一根細繩上形成一串。我包粽子總把糯米捏散也捆不起來,到現在還不會包粽子。包粽子一般都用糯米,糯米用水泡過放些硼砂攪勻了就可以包,硼砂有害於身體健康,不知道為何要放?煮熟的粽子剝了粽葉插上筷子,蘸白糖吃,我卻不大愛吃。我原以為粽子裡面是不放餡料的,上高中後在同學家看到了加了紅豆的粽子,大學時在省城的大商場有大粽子賣,裡面又是雞蛋、又是臘肉餡料十分豐富,相當好吃。粽子是浙江嘉興的有名,以前去上海路過嘉興總會在站臺上買嘉興粽子,現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買到嘉興粽子。除了粽子,端午節還要吃蛋,端午節吃的蛋主要是鹹蛋,老家叫“藏蛋”。母親將稻草燒成灰,撒上鹽用水拌溼了,粘滿每一個蛋,裝到罈子裡醃上一兩個月,到端午節再拿出來煮。醃鹹蛋的方法很多,用稻草灰醃似乎更有家鄉的味道,多年後我還幫老鄉從老家燒了稻草帶一大包灰來。茶蛋比鹹蛋要好吃,小時候覺得吃茶蛋有些奢侈,只有鎮上叔叔家會煮,先將雞蛋煮熟了,用筷子敲破殼再放到茶葉水裡煮就成了茶蛋。

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相對簡單而統一,似乎全國都吃粽子,包粽子用的粽葉南北都有賣,粽子的包法差不多,形狀差不多,都是用糯米包餡料,味道也差不多。對孩子們來講,各地的歡樂是不一樣的。國小時我隨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在一個千年古鎮,儘管鎮子嚴重毀壞敗落,但很多舊時的繁華散落在民間,端午節過得比較講究,家家戶戶要插艾草和菖蒲,艾草和菖蒲捆做小捆,每道門、每扇窗戶都要在兩邊擺上一捆。各種小吃和主菜比農村要豐富很多,據說還要喝雄黃酒,那時人們已經知道雄黃有毒,不再喝了,但還是會用雄黃在孩子的額頭上寫“王”字。端午節沒有太多繁文縟節的禮數,孩子們是快樂的,這天我總要和小夥伴去望湖亭,這個建於晉朝的古亭矗立在江西兩大水系的交匯處,累毀於戰火,充滿歷史故事和蒼傷,抗戰時受到狂轟濫炸,沒有維護到我小時候只剩下一個架子還頑強地挺立在古鎮的最高點,登亭依舊可將古鎮及浩瀚的鄱陽湖盡收眼底。端午節這天鎮裡的小孩子們都湧向望湖亭,每人都帶了煮熟的醃蛋,多半染成水紅色,有的拿在手上,有的用蛋袋兜著很神氣地掛在胸前。大家聚在一些免不了要“抗蛋”,就是將兩個蛋對撞,看誰的不經撞,大家都只有一個蛋破了再也不能和別人撞了,總有孩子在被撞破蛋後幻想用木頭做假蛋去撞破所有人的蛋。

國小畢業我回到父母身邊,鄉下的端午節過得比鎮裡要粗糙許多,不過鄉村也有鄉村的樂趣,可以看賽龍舟。所謂的龍舟其實就是平日裡打漁的小船,比賽在兩個河邊的村子間進行,各派出一條,兩個村子平日因為打漁有些嫌隙,賽龍舟總憋著火來,未免在水上打起來,龍舟賽往往看不成,後來乾脆就不賽了,即便一個村子划來了船,另一個村也不響應,龍舟賽成了一條船的表演,一船青壯的小夥子大喊“劃喲”、“劃喲”,很齊整地將船劃得飛快。龍舟賽看不成,不過每年端午節來河邊到成了習慣,呼朋喚友姐姐弟弟一起去河邊,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熱鬧,也有人摘了剛熟的桃子來販賣。

現在端午節成為一個法定的假期,窩在城市的高樓裡儘管依然可以在家裡包粽子,煮蛋吃,但是氣氛卻沒有了,兒時的快樂孩子們恐怕是體會不到了。

端午節端午節作文 篇5

在所有的節日裡,我最喜歡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在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相傳,屈原因為國亡而跳進汩羅江自殺了。後來,人們往江裡扔粽子,就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不去吃屈原的遺體,划船是為了撈屈原的遺體。漸漸地,這些事就演變成了吃粽子和賽龍舟,這一天也就成了端午節。

因為端午節少不了粽子,所以,我們家裡就出了一個包粽子的高手,那就是我的媽媽。媽媽包粽子的材料不算多,但包出的粽子卻能讓我吃得滿口生香,讚不絕口。

媽媽包粽子的材料有:蘆葦葉、糯米和蜜棗。首先,媽媽把蘆葦葉、糯米、蜜棗洗乾淨。接著,媽媽把洗乾淨的蘆葦葉煮一下之後鋪在手中,做成一個形狀,然後往裡面放糯米,放到一半的時候,再放一顆蜜棗,再放點糯米,最後,用蘆葦葉裹上,再用細線繞起來,一個粽子就大工告成了。只要再等一會兒,其它的粽子就會陸陸續續地“登場”了。媽媽把它們放進鍋裡煮了大約20-30分鐘,香噴噴的粽子就會出鍋了,那味道絕對會讓你吃了還想吃。

端午節端午節作文 篇6

轉眼間,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忙個不停,連五歲的妹妹也忙得不亦樂乎呢! 為了慶端午,我們就去奶奶家,過個團圓端午節。 到了奶奶家,映入眼簾的是一番美景,奶奶家門前掛著一串碧綠的艾葉,家裡充滿了濃濃的端午氣息,要不是有架空調,我就以為這裡是一個美麗的仙境了呢! 開飯了,大人們拿起酒杯,到入味道鮮美,帶著一絲絲涼意的雄黃酒,喝一口就會讓你感覺心曠神怡! 喝完了雄黃酒,奶奶又端上了一盆盆味道鮮美的粽子,上面沾滿了油,味道鮮美,吃一口就讓人忘不了,再看看裡頭更為美味的蛋黃和肉,簡直讓人捨不得吃。 吃完了粽子,奶奶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香袋,大家都喜歡極了!聽說他還有辟邪、防蚊等作用呢! 其他地區還有一些習俗,像江西那邊河多,賽龍舟是不可少的;在四川,雖然受難,可是人們還是熱情地過端午,包粽子、洗艾葉澡,真是開心得不得了! 這個端午節,讓我的人生過得更加光彩有力。

端午節端午節作文 篇7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習俗,也是漢族在端午節最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南方很流行,在北方也有劃旱龍舟的習慣。關於其起源,有多種說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龍神等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末期。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賽龍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是XX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專案。

“龍舟競渡”是在戰國時代就已有的習俗。戰國時期,人們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此時的龍舟競渡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在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緊密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賽龍舟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製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閩、臺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

賽龍舟前會舉行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一般都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

端午節端午節作文 篇8

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裡面放有配料,分有鹹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裡煮,等粽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裡藏著紅紅的粽肉,鹹粽子裡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家裡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衝破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巨集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廣州也有在端午節划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在端午節這一天村裡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戶戶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划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儘管下著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溼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再這關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

村裡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湧湧。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端午節的獨特之處所在。